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能否切实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成功创建文明校园的关键。 B: 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C: 通过四年的不懈努力,使我终于考上了理想的高中。 D: 世界上许多国家已开始采取相应的措施,并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 |
2、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小豪同学的学习成绩在疫情期间有很大的长进,你见到他不禁感慨到:“士别三日,刮目相待。” B: 他最不擅长的就是在大庭广众之下讲话。 C: 我国科学家都在锲而不舍地进行研究,决心攻克新冠病毒这一难题。 D: 爸爸挑着沉重的秧苗来到田间,放下担子,如释重负。 |
3、 | 选择下列加横线词使用恰当的一项( ) B: 外郎中学的教室整洁,明亮,广袤无垠。 C: 很多人都想一睹托尔斯泰的风采,他们有的坐火车旅行漫长的路程,有的从图拉赶来,在客厅里正襟危坐地等待这位大师的接见。 D: 星期天,我在解放碑看到一个满脸污垢、头发蓬乱的乞丐,他真是器宇轩昂。 |
4、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项是( ) A: 娉婷 别墅 李代桃疆 强聒不舍 B: 困厄 矗立 自惭形秽 鸠占雀巢 C: 鄙夷 恣睢 走投无路 孜孜不倦 D: 呈能 怨怅 箪食壶浆 顿开茅塞 |
5、 | 下列各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 当田圃冷冻了一冬/禁锢着种子 B: 小燕子/见了我/笑/斜了翅膀啊 C: 小溪渐渐/喑哑歌不成调子 D: 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 |
6、 |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红色歌曲,唱响鄂州》活动,表达了鄂州人民对红色历史的缅怀,对革命英雄的崇敬。 B: 屈原在诗句:“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中,以美人自比,隐喻楚怀王听信谗言,将他流放到外地,使他的才能没有施展之机,恰似“美人迟暮”。 C: 如果人云亦云,别人说什么,我们就说什么?我们跟学舌的鹦鹉有什么区别呢? D: 中国的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及其投资或控股的公司,几乎掌握了中国人日常生活和工作的一切。 |
7、 | 下列对句子的语病分析及修改得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赛场上,他奋力拼搏,终于一举夺得拿下了冠军。(无语病,无需修改) B: 班会课时,我们制订并讨论了向英雄学习的方案。(词序不当,“制订”与“研究"互换位置) C: 这个景点风景优美,是游客观光旅游的好季节。(搭配不当,“季节”改为“地方” D: 听了他的报告,大家都被他的深深地感动了。(成份残缺,在“深深”前面加“事迹 |
8、 | 下面划线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长亲(zhǎng) 绾着(wǎn) 避讳(huèi) 攥紧(zhuàn) B: 轩敞(xuān) 作揖(yì) 住一宿(xiǔ) 商酌(zhuó) C: 带掣(qiè) 诧异(chà) 桑梓(zǐ) 侥幸(jiǎo) D: 拙病(zhuō) 星宿(xiù) 宿舍(sù) 捷报(jí) |
9、 | 下列各种场合的标语,最委婉、最人性化的一项是( ) A: 草坪上:我也有生命,我怕疼! B: 车站:禁止随地吐痰! C: 公园:必须爱护公物,否则罚款! D: 学校:今天不努力,明天变文盲。 |
10、 | 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震撼 燎原 燥热 消声匿迹 B: 狡辩 决择 歧途 轻歌曼舞 C: 映照 敦实 漩涡 接踵而至 D: 晦暗 缄默 焦灸 分崩离析 |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问题。 晓行望云山 (宋)杨万里 霁天欲晓未明间,满目奇峰总可观①。 却有一峰忽然去,方知不动是真山! 披仙阁上观荼蘼②二首(其一) (宋)杨万里 仰架③遥看时见些,登楼下瞰脱然④佳。 荼䕷蝴蝶浑无辨,飞去方知不是花。 (选自《范成大杨万里诗词选译》) 【注】①可观:壮观。②荼䕷(tú mí):花名。③仰架:仰望花架。④脱然:舒畅喜悦的样子。 两首诗题材不同而理趣相似,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 【知识卡片】 理趣是指诗歌所蕴含的哲理与审美情趣。 宋诗往往不排斥说理,但不用抽象、直露的“理语”入诗,而要用具体生动、自然和谐的美的形象来表现一定的道理。 |
阅读《富贵不能淫》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 1 )下面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诚:真正,确实 B: 丈夫之冠也 冠:行冠礼 C: 往之女家 女:同“汝”,你 D: 得志,与民由之 由:由于,因为 ( 2 )下面句子中加下划线词不是使动用法的一项是( ) A: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B: 富贵不能淫 C: 贫贱不能移 D: 威武不能屈 ( 3 )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是真正的大丈夫,因为他们具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的威力。 B: 景春提出观点时使用了一个对偶句,而孟子则针锋相对,同样用一个对偶句表明了自己的态度,“焉得”一语不仅仅是对景春所持观点的否定,也包含了对景春的不屑和鄙视。 C: 在孟子看来,大丈夫要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无论得志与否,都不能放弃自己的原则;更不能为富贵、贫贱、威武这些外部因素所迷乱、动摇、屈服。 D: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三句,采取排比的形式,气势磅礴、义正词严地指出了大丈夫精神的实质,三个“天下之”的反复,也将大丈夫精神的崇高性推到极致。 |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①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②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③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④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⑤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⑥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 1 )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________。面相与品相
①人啊,露得最多的是这张脸,最爱遮掩的,也是这张脸。击剑运动员训练比赛,先得把脸罩起来。江洋大盗与窃贼,都爱扮成蒙面人,只露两眼。人害臊,不好意思,失态掩饰的也都是脸。
②可见,人在面孔这张脸之外还有一张脸,一张显露道德和觉悟、自尊和自律的脸。如此说来,人就有了两张脸,一张面孔的脸,一张德行的脸。面孔脸是爹妈给的,不可改变,他人不能说三道四,我叫它面相;德行脸是后天自修来的,可以改变,可予以道德褒贬和舆论监督,我称其为品相。
③若再谛视,发现人们对两张脸的重视程度大不一样。具体分三种情况:一曰“面相与品相并重”;二曰“面相第一,品相第二”;三曰“为了面相,不惜品相”。以当今某些成年人的基本倾向而言,若说“重面相,轻品相”,至少不离大语。
④个人愚见,第一、第二种情况都属可以理解,第三种若不危害社会不违法也管不着。但若就“重面相,轻品相”说道说道,该不算“狗拿耗子”。
⑤有种说法叫“读书是女性的深度美容”,是从提高修养、改变气质意义上讲美的塑造的,说的主要就是品相。其实,不只女性,男性也如此。可无论人数还是程度上,人们往往更注重表层,不大关注“深度”。不信睁眼看看,没病也动刀,无恙也花钱,还有种种膜、霜、膏、素、水儿……投入的就是这张脸。可你若问问她(他)们在“深度美容”上投入了多少,恐怕自己都脸红。或许,这是个别,可一谈表层美容就津津乐道就来神,一说“深度美容”就打不起精神就犯困,一本书捧一年读不完,却断不是个别的现象。
⑥现实中,“重面相,轻品相”以至“有面相,无品相”的活剧不时上演。莫看西装革履,珠光宝气,人五人六,照样脸拾掇得很光鲜,事做得很难看。他们不讲公义、不讲公德、不讲规则,损人利己、贪占便宜,不尽义务、只享权利。像某些人,洋溢着满满的优越感,啥事都“抢”字。抢倒是抢到了,可脸却没有了。
⑦《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后来,曹丕在《与王朗书》中进一步阐发:“人生有七尺之形,死为一棺之土。唯立德扬名,可以不朽。”无疑,这里说的是人的品相,且是事关身后的品相。现今有句时语叫“喜欢一个人,始于颜值,陷于才华,终于人品”,说脸决定了会否第一眼就喜欢这个人,才华决定了能否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然而,最终起决定作用的则是人品内涵。古言时语,何其一致。
(作者:于文岗,选自《广州日报》)
( 1 )揣摩第④段划线句子,品析这句话的语言表达效果。某女明星长相漂亮,拥有众多“粉丝”,拿着巨额片酬,却很少承担社会責任,偶尔参加公益活动,也只是蹭蹭热点,还弄出诈捐、逃税的丑闻。
( 4 )第⑦段引用“古言”“时语”,想要表达的观点是:________。请以“_______,我的青春旋律”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例如填写“拼搏”“坚强”“尽责”“感恩”“诚信”“追逐梦想”“成就美德”等,你也可以自行提炼一个词语或短语填写在横线上,进行写作。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④不得套作抄袭;⑤文中不能出现与自己有关的真实姓名、地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