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河口区实验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把美的形貌和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__________这样,美__________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A: 如果 就
B: 尽管 也
C: 只有 才
D: 因为 所以
2、诸子百家中名家的特点是注重逻辑辩证,以下哪个典故能体现名家的这一特点?( )
A: “白马非马”
B: “指鹿为马”
C: “任人唯亲”
D: “知人善用”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神舟七号”飞船发射成功,谁能否认中国没有进入国际载人航天技术领域的能力?
B: 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
C: 虽然刘翔已经能够下地走路,但医生告诫他不要心急,走路的频率不能太快,而且每天走路的时间也不能过长。
D: 能否根治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4、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今天我被一道数学题难住了,百思不得其解,在老师点拨下,我的思路豁然开朗 , 问题也迎刃而解了。
B: 老王在公园里边喝茶边哼着小曲,一副怡然自乐的样子。
C: 前段时间被炒得沸沸扬扬的某部大片,今天在我市首映却无人问津 , 各大影院冷冷清清,门可罗雀。
D: 小张望着刚刚从下水道里干活出来的环卫工人,热情的赞美道:“你们环卫工人真是出淤泥而不染啊。”
5、下面情境下,语言表述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

【情境】早上小明到校后,发现没带语文作业。于是他给还在家的爸爸打电话,想让爸爸帮自己把语文作业送到学校来,小明给爸爸打电话,对爸爸说:________________


A: “爸爸,我的语文作业忘记带了,你快点给我找找!”
B: “爸爸,我忘带语文作业了,一会儿着急交,你快点儿给我送过来!”
C: “爸爸,我忘带语文作业了,你帮我送到学校来!”
D: “爸爸,对不起,我忘带语文作业了,您帮我找找,请您送到学校来,谢谢爸爸!”
6、

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们把自己的头脑,变成他人思想汽车驰骋的高速公路,却不给自己的思维,① 。我们把自己的头脑,② ,却不给自己的发现,留下一个小小的储藏盒。

A: ①留下一条细细的羊肠小道②变成收藏古今图书、储存海量知识的图书馆
B: ①留下一扇小小的窗户②变成收藏古今图书、储存海量知识的图书馆
C: ①留下一条细细的羊肠小道②变成搜罗最新倍息、网罗八面来风的集装箱
D: ①留下一扇小小的窗户②变成搜罗最新信息、网罗八面来风的集装箱
7、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钱钟书的小说《围城》,语言幽默风趣,深受读者的喜爱和推崇
B: 想不到昔日的“浪子”今天却变成了英雄,这就不得不让人另眼相看
C: 岳池多风光,绿树葱茏的金城山、碧波荡漾的翠湖……令人目不窥园 , 流连忘返。
D: 张丽莉老师在危急时刻鞠躬尽瘁 , 她舍己救人的感人事迹激发了社会各界的爱心传递。
8、课文《列夫·托尔斯泰》一文中,对“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的含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句话道出了托尔斯泰敏锐的洞察力。
B: 这句话道出了托尔斯泰有把万事万物尽收眼底的全方位的观察力。
C: 这句话道出了托尔斯泰具有丰富的内心世界。
D: 这句话道出了托尔斯泰处事的灵活、机敏。
9、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水(fú) 愧(zà) 中流柱(dǐ) 怏不乐(yāng)
B: 意(qiè) 歌(lí) 形见绌(xiāng) 梦以求(mèi)
C: 追(sù) 踌(zhù) 萤映雪(ráng) 参不齐(cī)
D: 璀(càn) 亵(dú) 咬文字(jué) 气冲牛(dòu)
10、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用手机微信、支付宝付款的方式,普遍得到了广大年轻消费者的欢迎。(把“普遍”调至“欢迎”前)
B: 使用12层甚至18层纱布口罩叠加,结果颗粒物滤除率也只有96%,与标准化的一次性单层口罩使用效果 95%滤除率相差无几。(删去“使用效果”或“95%滤除率”)
C: 当前正处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关键阶段,维护良好社会秩序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尤为重要。(改“维护”为“保护”)
D: 人工智能的出现,可以说是人类文明史上最好的事情,但我们也要学会如何去避免不受其伤害。 (删去“不”)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折,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首联开篇点题,首先写“客路”,然后写“行舟”,寓漂泊羁旅之情于字里行间。
B: 颔联写所见景色。江水浩渺,两岸开阔,风帆高悬,舟船平顺,令人心情昂扬。
C: 颈联中“生”和“入”二字化静为动,写出了红日西沉,春色渐浓的江南美景。
D: 尾联紧承上联,遥应首联。故乡遥遥,书信难达,借鸿雁传书寄托思乡之愁。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两段有关晏子的古文,回答小题
【甲】晏子使楚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日:“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晏子辞千金
   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分食食之,使者不饱,晏子亦不饱。使者反,言之公。公曰:“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使吏致千金与市租,请以奉宾客。晏子辞。三致之,终再拜而辞。 (选自《晏子春秋》)
【注】①市租:税款

( 1 )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停一处)。
①缚者曷为者也?
②是寡人之过也。

( 2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词。
盗( ) ②其实味不同( )
③寡人反取焉。( ) ④晏子( )

( 3 )请从【乙】文中找出一个与“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中“之”的意义、用法相同的句子。

(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②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

( 5 )从[甲][乙]两文中,可以看出晏子是怎样的人?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小品建筑

①小品,是一种文体的名称,凡属随笔、杂感、散文一类的小文章统称为小品。“小品建筑”是借用文体“小品”之名,专指那些小而简的建筑。

②中国古代建筑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古代建筑相比,有它鲜明的特点:除了以木构架为主要的结构体系以外,建筑的群体性也是重要特点之一。中国古代建筑的群体性表现为一个建筑往往是由许多单幢建筑组合而成的,从老百姓的住宅到皇帝宫殿莫不如此。明清两代紫禁城中的太和殿,作为当时地位最重要、规模最大的建筑也就是一幢平面为长方形、内部也没有分割的单层大殿。然而,就是这些简单的单幢建筑组合成紫禁城这个建筑群体。

③这些建筑群体除了有连成一体的殿堂、廊屋、门楼等,还有不少形形色色的相对独立的小建筑与之相配。例如,一座宫殿、一组寺院或者坛庙,甚至大型的住宅,人们都可以看到在建筑群的最外面往往竖立着牌楼;在建筑群大门的前面立有华表、石狮子;在建筑群的主要殿堂前面排列着香炉、日晷以及龟、鹤等兽像。人们熟悉的天安门是明清两代皇城的大门,九开间的大殿坐落在高大的城台之上。它的形体已经够宏伟的了,但是还不够,在天安门前金水河上有几座金水桥,在桥的左右两边又各安放了一尊石雕狮子和一根华表。正是这威武的狮子、高耸的华表,装点了这座气势恢宏的皇城大门。可见,这些小品建筑在整个建筑群中虽然不是主要部分,但确实起着重要的作用。

④自然,所谓小品建筑,只是相对大建筑而言,二者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例如,在重要建筑群中,作为标态的牌楼应属小品。而一般建筑群的一些院门虽然形体并不大,也有一定的装饰作用,但是,因为这类院门都附在院墙上,并非独立存在,所以不属于小品建筑。中国古代众多的小品建筑都有着特殊的形态和特定的文化内涵,它们在我国古代建筑发展中也是相当有成就的。

(有删改)

【注】日晷(guǐ):古代一种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

( 1 )文章开头从一种文体的名称“小品”写起,有什么作用?

( 2 )第②段的说明层次是:先说明________(不超过20个字),再说明________(不超过10个字),最后________(不超过15个宇)

( 3 )阅读下面介绍“宁寿宫”的材料,借助文章中的相关知识,说出“宁寿宫”中哪一个建筑属于“小品建筑”,为什么?

【链接材料】

北京紫禁城内的宁寿宫,是清代乾隆皇帝准备退位后当太上皇时居住和使用的。这是一组有相当规模的宫殿建筑群。这些建筑的布置很注意显示皇家气魄。主建筑宁寿宫建于单层石台基之上,与皇极殿相接。宁寿宫建筑群的入口是面向南的皇极门,皇极门气宇轩昂。皇极门的南面,立着一座很长的影壁,影壁上有九条用琉璃烧制的巨龙,这就是有名的“九龙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老严的选择

①手续办好了。老严捧着那张表,小心翼翼地说。鲜红的印章带着不容置疑的口吻。

②妻子叹了一口气。当年为与自己团聚,他毅然舍弃大机关的锦绣前程,调回革命老区。然而这次,她委实难以接受。

③此刻,半年来的一点一滴像开闸的洪水,又涌出来。

④“什么?你疯了吗?”听到老严要自主择业,上山种脐橙,她的一双眼睛瞬间要把眼皮撑破。从军几十年,待过大机关,当过参谋,搞过政工,正儿八经的“文武双全”,正团职将近十年,条件优异,为什么放着体面安稳的日子不过呢?几十年来相濡以沫、很少红脸的夫妻,遇到了罕见的十字路口。

⑤自主择业四个字犹如一颗巨型炸弹,迅速在家族里炸开了锅。乍一看,仿佛三十年的拼搏付诸东流。大伙儿挨个劝说,老严的电话铃声此起彼伏。

⑥一时间,老严深切体会到啥叫四面楚歌。

⑦面对亲朋好友的轮番“轰炸”,老严没有退缩。经过数个不眠之夜,他的决心坚如磐石,没有丝亳动摇。

⑧“改革开放已经这么多年,多少人通过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成功的道路越来越宽阔。我们俩都是从农村出来的,哪里敢想现在能住上这么敞亮的房子,不正是改革开放的红利吗?”办手续的前一天,老严心平气和地向妻子掏心窝。良久,妻子拍了拍老严的手,算是默许。

⑨时光定格在这一年,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原点。

⑩表格终于盖完章,老严跨上摩托往三江镇飞驰。一百五十亩荒地,五十年租期。他缓缓把纸合同放进皮包,默默走上一座小山头,环顾坑洼不平、躺满泥沙碎石的山地,一股豪气在胸腔激荡。一个四十六岁的创业者,正式打响了人生的第二场战役。

⑪从此,一顶黑色鸭舌帽,一件T恤衫,一条牛仔裤,一双运动鞋,成了老严的标配。一千米的电路,他自己猫着腰一段一段接通,只请了几个小工打下手。又嫌小工动作不够麻利,将近两千米的灌溉水管和输药管,干脆全由自己一手包办。栽种、施肥、打药、除草,样样自己动手,一片不毛之地渐渐打理得纹路分明,井然有序。对最核心的种植技术,常常通宵达旦研读专业书籍,书桌上堆了厚厚一摞,老花镜也早早戴了起来。遇到难关,他主动请教专家。尽管如此,每一个过程依然容不得半点松懈,稍有不慎便前功尽弃。

⑫种植脐橙的前两三年是纯粹的投入期,看不到什么回报,还要不断往山上投钱。但老严始终热情如初,像抚养孩子一样,悉心呵护每一棵树苗。每埋完一次肥料,他都傻呵呵地笑上一阵,仿佛看见盘绕的树根张开大嘴吸吮食物,然后沿着枝干向上输送营养。

⑬他需要等待。

⑭三年后,受到慈父般关怀的小树苗们茁壮成长,首批两千余株,头年挂果两万五千斤,进账四万元。看着张牙舞爪的嫩叶随风摇曳,一只只硕大的果实装车上市,老严脸上终于浮现出久违的笑容。

⑮第四年,挂果十一万斤,收入十六万元。第五年,挂果超二十万斤,收入二十余万元……这样一张连专业果农也难以望其项背的成绩单,令人刮目相看。就算黄龙病来势汹汹,他的脐橙也基本没受侵犯,个个色泽光鲜。记者来了,考察团来了,冷清的果园猛然间人头攒动。

⑯老严成了名人。

⑰望着漫山遍野黄澄澄的一片,亲朋好友们也不得不摒弃成见,心生敬意。

⑱紧接着,安装电路、水路,栽种、施肥、打药、除草,修猪栏,建板房……今年元旦,老严的新“领地”向我开放。漫山的雏苗幼树花枝招展,数根橡胶皮管沿泥土直贯而下。猪圏里一片宁静祥和,母鸡带着小鸡们闲庭信步。这儿,老严充分展示出“旧貌换新颜”的卓越本领。

⑲当年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他走出农村,成为一名军官;几十年后,他脱下军装,重新成为一个农民。这不是开倒车,又退回原点吗?不,这是一个包容的时代才能孕育的升华,是一次崭新的出发。老严很早地领悟了改革开放的真谛,把“创业”——这个充满光辉的词汇,演绎得淋漓尽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解放思想、敢想敢干的真谛。

( 1 )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述老严的第一次创业历程。

自主择业,签订合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埋肥料,丰收

( 2 )本文开头釆用了什么叙事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 3 )文章第⑨段为什么说老严“似乎又回到了原点”?
( 4 )联系上下文,说说文章第⑩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他缓缓把纸合同放进皮包,默默走上一座小山头,环顾坑洼不平、躺满泥沙碎石的山地,一股豪气在胸腔激荡。

( 5 )文章以“老严的选择”为题,有什么好处?
四、写作(分值:60分)

按下面要求作文。

有位朋友请林清玄题字,想挂在新家客厅的墙壁上。林清玄写了四个字:常想一二。朋友问:“这是什么意思?”林清玄说:“俗语说‘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但除去那八九成不如意的事,至少还有一二成是如意的、快乐的、欣慰的事。”朋友听了,非常欢喜的拿了四个字回家了。

上面这则材料引发了你哪些联想和思考?请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经历,可以编写故事,也可以阐发观点,抒发情感。

要求: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600字;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心、因为有你而温暖”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