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赞皇县野草湾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选出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 )
A: 粉丝们对这场演出如痴如醉,歌手的表演堪称天衣无缝
B: 企业家们将要开发新项目,附近的村民对此望眼欲穿
C: XX被评为XX,这个称号当之无愧
D: 小明在市里取得了作文大赛一等奖,他重蹈覆辙 , 又在省里面得了大奖。
2、怀素是唐代著名的草书大家,代表作有《自叙帖》,局部图如下。对此作品评价有误的一项是( )

A: 多中锋用笔,线条圆劲有力。
B: 整篇横无行、纵无列,不讲章法。
C: 字形大小参差错落,上下字一气贯通。
D: 点画间或字与字之间多牵丝连带,潇洒飘逸。
3、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专家指出,日常体验式活动更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锻炼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
B: 时光如水流逝,今年已是红军长征80周年,红军当年爬雪山、过草地的往事却历历在目 , 红军长征的精神永远留在了我们心中。
C: 爷爷是个京剧迷,每天早晨,他都要一个人跑到花园里,指手画脚地练动作,抑扬顿挫地背台词。
D: 季羡林先生是德高望重的国学大师,九十高龄仍然笔耕不辍,他勤奋严谨的治学态度给国人留下了无穷的精神财富。
4、下列加线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清(chè) 繁(yán) 万(qǐnɡ)
B: 息(qī) 护(pì) 鸶(lù)
C: 远(tiào) 骨(lèi) 绵(yán)
D: 壮(zhuó) 丰(yénɡ) 牲(chù)
5、下列对病句的修改有误的一项是( )
A: 号称全球可折叠最快的华为5G手机——华为 Mate X震撼发布,设计形态史无前例。(把 “最快的”放到“可折叠”前面)
B: 麝香追风膏的主要成分是由人工麝香、独活、海风藤等配制而成,具有祛风散寒、活血止痛的功效,是家家户户的必备良品。(将 “功效”改为“疗效”)
C: 电视剧《安家》通过呈现家庭中细微、真实的矛盾冲突,讲述了“家”背后所承载的凝聚性、安全感与归属感。(将 “呈现”改成“讲述”)
D: 在班主任的悉心教导下,使我们的学习成绩取得了极大的进步。(将“在……下”删掉)
6、下列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同学们就毕业晚会究竟怎样开展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B: 春天在人们期盼中走来:南方绿草如茵,春暖花开;北方涣然冰释 , 溪流潺湲。
C: 我对他说:“王明,这段时间幸好有我鼎立相助 , 你的语文成绩终于突破100分啦!”
D: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卢永根夫妇捐出毕生积蓄八百多万元,这一善举真是石破天惊
7、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爷爷一辈子规规矩矩种田,是个安分守己的庄稼汉。
B: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肆无忌惮的掠夺我国的财富和资源,犯下了罄竹难书的滔天罪行。
C: 不是你俩还有谁!这班上就数你们最爱造谣生事,搬弄是非
D: 本刊将洗心革面 , 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平攀登。
8、画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戒(chéng) 越(zhuō) 取(dì) 词夺理(qiǎng)
B: 俯(kàn) 奖(bān) 跚(pán) 然而止(gá)
C: 拥(cù) 色(tuì) 息(xī) 接而至(zhǒng)
D: 迁(xǐ) 诚(qián) 守(kè) 开有益(juàn)
9、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我并不愚蠢呀!”这位官员想:“这大概是我不配有现在这样好的官职吧。这也真够滑稽,但是我决不能让人看出来。”他就把他完全没看见的布称赞了一番,同时保证说,他对这些美丽的色彩和巧妙的花纹感到很满意。“是的,那真是太美了!”他对皇帝说。
B: 王老师却毫不理会满教室的笑声,继续用他那金属般的声音说:“这就是那些老同学给我取的绰号。天哪,本人太喜欢这美妙的绰号了!可惜,从来没有一位同学当面喊我‘王几何’……”
C: 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D: 那些托后裙的内臣都把手在地上东摸西摸,好像他们正在拾起衣裙似的。他们开步走,手中托着空气——他们不敢让人瞧出他们实在什么东西也没看见。
10、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他整天心事重重,一副若有所失的样子。
B: 她用粽叶编织的玩具,精致可爱,吸引了中外游客慷慨解囊 , 纷纷购买。
C: 储存在这里的煤油太少了,他们必须精打细算地使用这最为必需的用品——燃料。
D: 这头小熊滑稽的表演让人忍俊不禁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 1 )在南朝宋代诗人中,“大谢”指________,“小谢”指________。

( 2 )对《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白的一位官为校书郎的族叔李云将要离去,李白为饯别行人而写成此诗。诗中不直言离别,而是重笔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牢骚、愤懑。
B: 此诗开头两句展示了这首诗的基调,但并没延续着写烦说忧,而是展现出另一番天地。其中三,四句写春季天高气爽,万里长风中雁群高飞,面对着这样开阔的景致,可以在高楼上把盏痛饮。
C: 结尾两句说在这个社会里理想不能实现,诗人将解除烦忧、获取自由的希望寄托在明朝,这虽是一个渺茫的幻想,但表现了他那不甘沉沦的、豁达乐观的精神。
D: 此诗开头两句用散文句法表达内心浓重的烦忧,诗的中间部分起伏跌宕,开阖变化,充分体现了诗人内心有无法解开的烦忧之结。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魏文侯①与虞人②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③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④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

(选自《魏文侯书》)

【注释】①魏文侯:战国时魏国国君,在诸侯中有美誉,曾任西门豹为螂守。②虞人:掌管山泽的官。③焉:何必。④岂:难道。

( 1 )解释文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魏文侯与虞人期猎________ ②日,饮酒乐________

③天________ ④乐,岂可不一会期哉________

( 2 )与“身自罢之”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 )
A: 送孟浩然之广陵
B: 友人惭,下车引之
C: 人以其语语之
D: 未穷青之技
( 3 )翻译下面的句子。

乃往,身自罢之。

( 4 )从这则小故事中,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老鞋匠

每次路过菜市场口,我总会不经意想起那个驼背的修鞋老人,他那有些花白而稀疏的头发,如一根根冬日里的草,在寒风的吹拂之下,显得无力而孤寂。只有那娴熟的修鞋动作,说话不抬头的专注和坚定,从那枯井般的眼神里迸出来,整个菜市场,便会传递一种温暖。

那天下午下班,我走着走着发现一只皮鞋的后掌掉了,正好菜市场口的拐角有个修鞋的摊位,我便走了过去

“大妹子,你是钉鞋后掌吧?”修鞋师傅边说边把身边的小板凳递过来。

这师傅神了,我还没开口就知道我修啥了,我不由得仔细打量起他来,年龄60岁左右,个头不高还有点驼背,皮肤粗糙幽黑,额头上有几道深深的皱纹,就像山间的沟壑,饱尝人世间的辛酸苦辣;头上戴着一顶破毡帽,旧的看不清原来的颜色;上身穿的是洗得灰白的打着补了的中山装,下身穿的是有补了点级的蓝裤子,并且沾满了鞋油的印迹,那双手布满老茧、青筋凸现。

见我没反应,老人以为我嫌板凳脏,便用衣袖在上面拂了一下,“干净了,大妹子坐吧。”

我不得不坐下脱了那只掉掌的皮鞋交给他,只见他在工具箱里找出一块旧轮胎皮钉在鞋底前后,用鞋拐子钉好后,将鞋斜放在膝盖上,用刀片将多余部分切去,让鞋掌与鞋底儿平整如一,很快就钉好了。“大妹子,把那个鞋也重新钉下,免得走路时两个鞋不对称,我只收你一只的钱。”我不由得对他另眼相看了。

鞋掌钉好后我准备付钱时,才发现今天早上换了一件衣服,竟然没放一分钱。我很尴尬,觉得自己就像犯了错误的小学生似的,脸涨得通红,对老人说:“师傅,对不起,我没带钱,明天给你好吗?”老人笑着说:“没关系,就几元钱,算了吧!”

第二天早上上班时,我把钉鞋后掌的钱交给了老人。从那以后,我成了老人的铁杆顾客。

老人很守时,非常讲诚信。来补鞋的顾客时不时会把东西落在他这里,尤其是雨过天晴的日子,为一把小雨伞,他有时等到晚上八九点才收摊回家。

有一次,天气很冷,又下着小雨,街上的行人比往日稀少了许多。北风吹得老人直打哆嗦,他想提前收工,整理东西时发现一位顾客不慎将钱包落在了他的工具箱里,就打开钱包看看有没有顾客的联系电话,可是除了现金1200元外,什么也没有,只好在摊位等顾客来。为防止自己冻着,他拿了几双打算丢弃的硬底鞋来补,到晚上八点多钟,顾客才找到这里。顾客说,他已经找过很多地方,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来到这里,没想到老人还在冷风细雨中等他。顾客当即拿出200元作为酬谢,老人婉言谢绝了,还笑着说:“我应该感谢你呢,如果不是等你,我这几双鞋就有可能扔掉了。”

有一次,我去老人那里补鞋,正遇到一个衣着光鲜的中年妇女,他按妇女的要求换了最好的皮底,但妇女只愿出一般鞋底的价。我实在看不过去,就说了那妇女几句,她和我争了起来。老人劝我;“大妹子别争了,让她走吧。”事后,老人告诉我,他常遇到这样的人,从不和他们斤斤计较,钱是能够挣回来的。

前些日子又想起补鞋,但怎么也找不到老人,就向住在附近的一位阿姨打听,才知老人已经去世。巧遇的还有那位中年妇女,她流着泪说:“我真后悔,上次不该少给他5元钱,去过很多地方钉鞋掌,就是没他钉得好。”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手工修鞋这门老行当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那位让人温暖的老鞋匠,以及发生在他身上那些平凡而质朴的往事,一直在我的精神世界里,传递着不灭的温情。

( 1 )选文是按照什么顺序记叙发生在“我”和老鞋匠身上的故事的?________

A顺叙 B插叙 C倒叙

你的依据是________

( 2 )第4段划线句运用了________修辞手法,作用是________
( 3 )第10段划线句运用了________描写,作用是________
( 4 )文章结尾处写道老鞋匠及其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传递着不灭的温情”,从全文看,“温情”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 5 )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说说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知足常乐
①“知乐者常足”与“知足者常乐”,虽然只是两个字互换,内涵却大相径庭。
②“知足者常乐”,这句话多用在自我安慰和劝勉他人的时候,相比别人,自己没有得到更多,或者生活中有了这样那样的缺憾时,一句“知足者常乐”挂在嘴边或响在耳边,的确可以让一个人的内心平衡很多,轻松许多。但这样的平衡、轻松,多缘于“木已成舟”的现实和无奈。本来是“不足”,却要强迫自己“知足”,就算你自欺欺人地咧开嘴一笑,也只能算是苦笑或者皮笑肉不笑,至少是,笑的不真实吧。
③“知足者常乐”却不一样。知足者常足的程序是“乐”在前,“足”字在后。这其中,既暗含了生活的秩序,也揭示了人生的意义。“乐本应是一种生活态度、生存手段;“足”是人生的远景,是“乐”的结果。人生路长,“乐”是向导,“足”是我们要去的景点。因为心中有快乐,远方有目标,“足”的愿景自然不难实现。
④实际上,“乐”是人生的一种主动选择和智慧。如果一个人一生态度乐观,心胸豁达,目标高远,那么,对于哭看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他而言,最终得到的东西是“足”还是“不足”。其实并不那么重要,因为他走过了一个完美的过程。倘若倒过来,每个人都要等心圆意满了,也就是说“足”了才会“乐”,才能“乐”,那么,一个人要等到何时才能“乐”起来?对照古人“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的概算,这世上,又有几人能乐起来?
⑤“乐”和“不乐”,心态不一,结果也就迥异。现实的教科书告诉我们:快乐的笑脸,可以春风化的,可以广结人缘,可以事半功倍。成功的过来人告诉我们,快乐的心态,能够逢凶化吉,能够奠定胜局。心里贮满快乐的人,常常比眼里流着忧伤的人获得更多的机缘,产生更高的效率。在竞争压力和生存压力越来越激烈的今天,学习快乐应当是我们的必修课程。
⑥如果说生活的种种“满足”是点点铁屑散落于我们的人生旅途,那么,“快乐”便是我们身上用不失去磁性的大磁铁。人生有了“快乐”的磁性,“满足”才容易被吸收。
⑦如同“知足者常乐”曾为古人津津乐道,“知乐者常足”理应成为我们现代人立身处世的格言。

( 1 ) 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 2 )第⑤段是怎样展开论述的?

( 3 )选文⑥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 4 )“知足者常乐”和“知乐者常足”是两种人生态度,你会选择哪一种?请谈谈你的理由。

四、写作(分值:60分)
时间是领悟最好的容器。总要到了某个时刻,一些人才会被悦纳珍视,一些情感才得以发觉珍惜,一些体验才能够真切获得,一些疑惑才可以清楚解答……

请以“如今,才知道________”为题,叙写自己真实的生活故事。

要求:①在横线上把题目补充完整。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少于600字。③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我知道被疼是一种娇纵╮”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