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河北安国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尽管计算机是高科技工具,但拥有它并不意味着工作都可以事倍功半
B: 重庆永川动物园成立了野生动物求助中心,一些遭伤害的野生动物又栩栩如生了。
C: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把我国首位航天员成功送入浩瀚的太空并安全返回,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又一空前绝后的成就。
D: 从风格看,李白的诗飘逸豪放,杜甫的诗沉郁顿挫,各有千秋
2、

在下面文段的横线上填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汉字真的落后吗?_______说在七八十年前,我们的先辈们,那些“五四”运动时期的文化斗士们对这一问题还不能慨然回答的话,________,作为他们的子孙们,我们_______可以理直气壮而又毫不迟疑地回答:汉字并不落后。汉字________是人类最古老的文字,_______是迄今为止人类最先进的文字之一。

A: 如果 那么 则 因为 所以
B: 虽然 但是 却 不只 并且
C: 如果 那么 则 不仅 而且
D: 即使 然而 却 不但 也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积极参与植树造林,保护环境的意识不断增强。
B: “2018俄罗斯世界杯”引发了一场足球热,据统计,大约三分之一左右的年轻人希望亲临现场观看世界杯。
C: 这次成功演示表明,未来使用高容量、自由空间的量子通讯,创建地基网络和卫星之间的安全通信链接将成为现实已是明证。
D: “一带一路”是中国首倡,但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曲”,而是各国共同参与的“交响乐”,是各国共同受益的重要国际公共产品。
4、下列四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我们要认真地把教室布置得干干净净。
B: 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C: 老师认真地听了我们的发言,并作了总结。
D: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使我深受教育。
5、

下列句子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拟人)
B: 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比喻)
C: 蝈蝈十分喜欢吃肉,但不像螳螂一样只吃肉。(比喻)
D: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比喻)
6、下面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意qiè 竦zhì 尽职守kè 吹毛求
B: 掇cuān 溅bòng 众目睽kuí 风雪途 zái
C: 痛zhì 枯gù 合押韵 zhé 咬文字jiáo
D: 阔chuò 噪guō 锐不可dàng 上欺下méi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呼呼呼地点燃了,挂在花厅正中,让大家吃酒时划拳吆喝,格外的兴高采烈。
B: 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C: 斯文•赫定坐着船兴味索然地在水面上转了几圈,他站在船头四下远眺,感叹这里的美景。
D: 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8、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中国人每年舌尖上的浪费锐不可当 , 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人一年的口粮。
B: 老师提议周末去敬老院参加义务劳动,大家随波逐流 , 纷纷表示赞同。
C: 40多年前屠呦呦发明的青蒿素,对于防止疟疾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
D: “4·23读书节”活动中,许多专家就如何有效阅读的话题说长道短
9、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艾青作品里常出现的“光明”是中国必胜信念的象征,埃德加·斯诺的传记小说《红星照耀中国》向全世界宣告:毛泽东就是那颗给全中国带来光明的闪亮红星。
B: 吴承恩根据玄奘出游的传说虚构了西天取经的故事;儒勒·凡尔纳把潜水艇想象成“诺第留斯号”船,虚构了它在大海航行中遭遇种种惊险的故事。
C: 《简爱》中的简·爱和《骆驼祥子》中的虎妞都经历了生活中的磨难,但是依然人格独立,心灵强大,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敢于追求自由与平等。
D: 《儒林外史》的讽刺手法根本特点:它将识制的锋芒隐藏在耐人寻味的细节中,通过夸张的描写,鞭挞丑恶,揭露虚伪。
10、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蓄(zhù) 狡(jié) 默(jiān) 为人知(xiān)
B: 酝(niàng) 红(yīn) 侦(jī) 而不舍(qì)
C: 猎(shòu) 桑(zǐ) 溅(bèng) 锐不可(dāng)
D: 教(huì) 顶(gōng) 临(pín) 不折不(náo)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注释】①夜泊:夜晚停船靠岸。②姑苏:即今江苏省苏州市。姑苏是它的别称。

( 1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2 )展开联想,用自己的话把“江枫渔火对愁眠” 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1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①略无 ②虽乘御风不以疾也
多趣味 引凄异

( 2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春冬时学而时习
B: 巘多生怪柏哀转久
C: 不疾也投
D: 渔者歌曰上轻,如此
( 3 )翻译下面的句子。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 4 )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三峡的山”和“夏季的水”的特点。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题。

春潮来临

[美]奥尔多·利奥波德

①大河总要流过大城市,同样的道理也使得劣质的农场有时要受到春季洪水的包围。我们的农场质量很差,因此,有时我们于4月中旬去那里时,也会陷入困境。

②当然,虽非有意地,人们还是能在一定程度上,从天气预报中猜测到,什么时候北方的雪将会融化,人们也能估计到,要多少天洪水就会冲破上游城市的防卫。要能如此,当星期天晚上来到的时候,人们肯定会回到城里去工作,然而,人们不能。不断漫溢的水为星期一早上遭难的残骸咕哝着悼文,该是多么新鲜!当大雁远征了一片又一片的玉米田的时候,也正是每一块田变成一个湖的过程。这时,它们的叫声该是多么深沉,多么骄傲!每隔几百码,就会有一只新上任的大雁领队飞行在空中,为率领它的梯队在清晨巡视这新的水的世界而奋斗着。

③大雁对春潮的热情是一件很微妙的事。那些不熟悉大雁饶舌的人,是很容易忽视这一点的;而鲤鱼对水的热情却是显而易见和千真万确的。连上游的洪水打湿草根的速度也没有它们来得快,它们以猪一样的巨大热情搜寻着、翻滚着,最后到了牧场;它们闪动着红色的尾巴和黄色的腹部,越过马车的车道和牛走的小路,它们据动着芦苇和灌木,急于去探索那个对它们来说是正在扩大的世界。

④与大雁和鲤鱼不同,陆生的鸟类和哺乳动物,是以一种哲人式的超然态度来对待大水的。在一棵河杨上站着一只主教雀,它高声地啼叫着,要求认领一片看不见其存在的领地——但不是树木。一只松鸡从洪水漫延的树林里发出敲鼓般的声音,它肯定是站在它那个最高级的发出咚咚响声的圆木的高高的顶端上。田鼠以小麝鼠般的镇静自若,在隆起的高地上摇摇晃晃地走着。从果园里出来一只鹿,它是从平日白天在柳树丛中的床上被赶出来的。到处都有兔子,它们心平气和地接受了我们山丘上的一小方块地,因为诺亚不在这里,这块地方就可为它们做方舟之用了。

⑤春潮带给我们的不只是高度的冒险,它同时还带来一种预料不到的,从上游农场里窃取来的杂七杂八的漂流物。一块旧木板漂落在我们的草坪上,对我们来说,它的价值要比刚从伐木场里得到的同样的木板高两倍。每一块旧木板都有它独特的历史,它们的历史常常是不为人知的,但常常又是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猜测的;从它的木材上,它的尺寸,它的钉子、螺丝,或者绘画上,它的抛光,或者它的缺点,它的磨损和腐蚀上,人们甚至可以从它在沙滩上被磨损的边缘和两头上猜出,在过去的年代里,有多少次洪水曾经携带过它。

⑥我们的木材堆,全部是从河流中募集来的,因此,它不仅是一种个人的收藏,而且是一部关于上游农场和森林的人类奋斗历史的集锦。一块旧木板的自传,是一种在大学校园里还未曾讲到的文献,而任何一个河边的农场,都是一个锤子或者锯子可以随意阅读的图书馆。春潮来了,总会有新书增添进来。

⑦有各种程度和类型不同的僻静之处。湖中的小洲是一个类型,但湖里有船,而且总有一个人们可能要登上岸来进行访问的机会。高耸入云的山峰是另一种类型,但多数山峰都有小径,在小径上有旅游者。我知道,没有一个僻静的地方会像春潮指引的地方那样安全。大雁也会这样认为——它所见到的各种类型的僻静处所要比我多。

⑧现在我们正坐在一个山丘上,在一株刚刚盛开的白头翁花旁边,我们望着大雁飞过。我看见,我们的道路慢慢地浸入水中。我的结论是(是发自内心的欣喜,而非表面上的不偏不倚),交通问题,无论国内,或是国外,起码在这一天,是只有在鲤鱼中才会引起争论的。

( 1 )阅读②-④段,概括在“春潮来临”时动物们有哪些不同的态度?

________

( 2 )赏析第⑥段画横线的句子。

________

( 3 )结合上文内容,说说第⑦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

( 4 )作者对“春潮来临”怀有什么样的情感?根据你对作者创作意图的了解,结合全文,试着探究其原因。

________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毕业赠言

胡适

诸位毕业同学:

①你们现在要离开母校了,我没有什么礼物送给你们,只好送你们一句话罢。这一句话是:“不要抛弃学问。”

②以前的功课也许大部分是为了这张毕业文凭不得已而做的。从今以后,你们可以依自己的心愿去自由研究了。趁现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努力做一种专门学问。少年是一去不复返的,等到精力衰减时,要做学问也来不及了。即为吃饭计,学问也决不会辜负人的。吃饭而不求学问,三年五年之后,你们都要被后进少年淘汰的。到那时再想做点学问来补救,恐怕已太晚了。

③有人说:“出去做事之后,生活问题急需解决,哪有工夫去读书?即使要做学问,既没有图书馆,又没有实验室,哪能做学问?”

④我要对你们说:凡是要等到有了图书馆才能读书的,有了图书馆也不肯读书;凡是要等到有了实验室方才做研究的,有了实验室也不肯做研究。你有了决心要研究一个问题,自然会撙衣节食去买书,自然会想出法子来设置仪器。

⑤至于时间,更不成问题。达尔文一生多病,不能多做工,每天只能做一点钟的工作。你们看他的成绩!每天花一点钟看10页有用的书,每年可看3 600多页,30年可读11万页书。

⑥诸位,11万页书可以使你成为一个学者了。可是,每天看3种小报也得费你一点钟的工夫,4圈麻将也得费你一点钟的光阴。看小报呢,还是打麻将呢,还是努力做一个学者呢?全靠你们自己选择!

⑦易卜生说:“你的最大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

⑧学问便是铸器的工具,抛弃了学问便是毁了你们自己。

⑨再会了!你们的母校眼睁睁地要看你们10年之后成什么器。

( 1 )这篇演讲的中心话题是什么?作者这样认为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 2 )全文思路清晰,行文流畅,层次分明,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入合适的语句,以显现全文的思路。

提出赠言→________→表达希望与祝愿

( 3 )细读选文第③⑤段,然后回答问题。

①这一部分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②作者在这一部分中就“做学问”表达了怎样的看法?

( 4 )作者在第④段中连用两个“凡是”和两个“自然”强调了什么观点?
( 5 )请给第⑤自然段另外再补充一个事例论据。(50字以内)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纪念日是值得被铭记的日子,它可能会深刻地留在我们个人的脑海里,也可能会被载入人类发展的史册。而无论是一个小小的愿望达成,还是能够改变千万人的命运,一个纪念日的背后,往往是无数个日子的蓄势待发。

请以“纪念日”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自选文体;②不少于5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奢求的爱不如不爱”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