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轻捷(jié) 宽敞(chǎng) 一霎时(shà) B: 和蔼(ǎi) 姊妹(zǐ) 烂漫(màn) C: 惭愧(kuì) 徘徊(huái) 诀别(jué ) D: 应和(yīng) 憔悴(qiáo) 贮蓄(chǔ ) |
2、 |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商酌/执着 别扭/久别重逢 颠沛流离/高山之巅 B: 合拢/笼罩 忏悔/诲人不倦 悬崖峭壁/天涯海角 C: 涉足/拍摄 拖沓/踏石留印 忧心忡忡/气冲斗牛 D: 譬如/荒僻 凛冽/轰轰烈烈 当之无愧/惊心动魄 |
3、 | 下列有关课文内容和文学常识说法无误的一项是( ) A: 《木兰诗》是北宋时期的一首乐府民歌,选自北宋郭茂倩编写的《乐府诗集》。 B: 《邓稼先》一文作者杨振宁以中华几千年文化为背景,以一百多年来的民族情结、50 年的朋友 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介绍了一位卓越科学家、爱国者——邓稼先。 C: 《最后一课》,这篇散文的作者是法国作家都德。文章以普法战争为背景,以“我”的见闻感受 为线索。 D: 《孙权劝学》选自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纪传体通史《资治通鉴》。文章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去 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 |
4、 | 下列四句话中符合“简洁”要求的一项是( ) A: 爷爷头上的白发全白了,老远一看,雪白一片。B: 同学们把校园打扫得干干净净,迎接五月一日的国际劳动节。 C: 内蒙古草原的七月,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D: 全校的各班同学积极参加了这次读书活动。 |
5、 | 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干涸(hé) 废墟(xū) 抽噎(yē) 拈轻怕重(niān) B: 坍塌(tān) 慷慨(kǎi) 殉职(xùn) 刨根问底(páo) C: 虐待(nüè) 嗔怪(chēn) 戳穿(chuō) 哄堂大笑(hōng) D: 蓦然(mù) 收敛(liàn) 惩戒(chéng) 漠不关心(mò) |
6、 | 下面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登上山顶,放眼望去,山青水绿,树木葱葱,小小的房屋若隐若现,眼前的美景使我心旷神怡。 B: 伫立海边,我不禁望洋兴叹:“多美的大海啊!浩渺阔大而又幽微蕴藉。” C: 鲁迅笔下的人物,一个个刻画得血肉丰满,栩栩如生。 D: 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要严肃认真,不能轻描淡写地走过场。 |
7、 | 下列语句排序最合理的一项( ) ①归结起来,有两种态度是正好相反的。 ②前者是错误的,注定会失败;后者是正确的,必然会胜利。 ③人们对待事物运动的力量可以采取种种不同的态度。 ④一种是积极疏导使之顺利发展。 ⑤一种是堵塞事物运动发展的道路。 A: ③⑤④①②B: ③①⑤④② C: ①⑤④②③ D: ①②⑤④③ |
8、 |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他演讲时,贯穿古今,引经据典 , 获得听众阵阵掌声。B: 李明同学站起来说:“蔡老师刚才那番话抛砖引玉 , 下面我来说说我的想法。” C: 王红兴冲冲地跑回教室向同学们报告:“这次数学考试,大家的成绩都很好,不及格的只是凤毛麟角。” D: 这家伙明知罪行深重,却在从容不迫地抹桌子,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 |
9、 | 下列诗句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B: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C: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D: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
10、 | 下面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张老师眼睛一瞪,教室里立刻万籁俱寂 , 谁也不说话,等着听他的批评。 B: 魔术师的表演往往是故弄玄虚 , 希望大家看了我的揭秘后不要有被骗的感觉。 C: 无论狡猾的嫌疑犯如何据理力争 , 公正的审判员始终不为所动。 D: 吕剧曲调虽少,但富于变化,唱词通俗易懂,唱腔朴实无华、优美流利,娓娓动听。 |
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酒泉子·长忆观潮① 宋·潘阆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②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注释)①酒泉子:词牌名。观潮:观钱塘江大潮。农历八月十八是钱塘江观潮日,这几日潮水如海,还有弄潮儿手举红旗,跳入江中,迎浪前进。②弄潮儿:指与潮水搏击的水手或潮中戏水的少年。 ( 1 )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的画面。( 2 )赏析“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中“尚”字的妙处。 |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节选自《愚公移山》 【乙】安丙,字子文,广安人。淳熙间进士,调大足县主簿。通判隆庆府,嘉泰三年,郡大水,丙白①守张鼎,发常平粟振②之。寻又凿石徙③溪,自是无水患。知④大安军,岁旱,民艰食,丙以家财即下游籴⑤米数万石以振。上闻之,诏加一秩⑥。 ——节选自《宋史·安丙传》 【注释】①白:禀告。②振:通“赈”,救济。③徙:移走,改道。④知:做知军(知军是宋代地方军队长官)。⑤籴(dí):买粮食。⑥秩:官职级别。 ( 1 )解释下面句中划线字。①且焉置土石________ ②始一反焉________ ③自是无水患________ ④上闻之________ ( 2 )下列句子中划线字含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曾益其所不能 B: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寻又凿石徙溪 C: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杂然相许 D: 跳往助之/发常平粟振之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②丙以家财即下游籴米数万石以振。 ( 4 )甲段写了愚公哪几件事?乙段写了安丙哪几件事?( 5 )衣、食、住、行是人们关注并解决的民生问题:愚公为家人解决行路难的问题,安丙为百姓解决缺口粮的问题。请你为愚公或安丙的思想行为写一段50字以内的评语。 |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节选)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定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 1 )从选文看,作者要强调“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原因是什么?我在第三棵树下等你
①记得中考那年,学校要求上晚自习,爸爸每天9点就到学校门口来接我。我到家他会给我加餐,有次他问我吃什么,我说要吃手擀面,我去洗漱的时候,他已经把一碗面条摆在我面前。我接过汤碗时,没想到那么热,手一抖,碗落地上了,他有点生气。我手正疼得难过,气恼地喊:“我又不是故意的!”然后一下把筷子拍在桌上,气呼呼地回了房间。
②第二天我放学,看见他在校门口等着我,我趁着夜色,混在同学中走过去。虽然走进胡同时,黑暗和恐惧使我的心怦怦乱跳,可我还是想让他着急,让他知道我多么重要。果然,我到家没多久,他急匆匆跑回来,我隔着房门听见他上气不接下气地问妈妈:“女儿回来没?”妈妈说:“回来一会儿了,你怎么还没接着?”他如释重负地说:“人太多了,没看清。”
③后来,顺着门缝飘进一张字条:“爸爸今晚在第三棵树下等你。”连个道歉也没有,倒像是约会,我把字条扔在桌子上。放学了,我缩在人群中,看见爸爸果然站在校门口的第三棵小杨树旁边,正死死地盯着校门口看,我一低头,又走了过去。快到路口的时候,我回头望望,他还在那儿身躯前探,我想他一定是在努力辨认自己的女儿。
④人流在减少,他依然一动不动地往前看。终于学生都走完了,只剩几个老师稀稀拉拉地走出来。爸爸赶上前去,跟他们说着什么,然后又迅速地往这边跑来,他在昏暗的路灯下追上了我,喘着粗气,隔着夜色我也能感觉到他眼中冒出火焰。他跟在我身后,一边走一边说:“你一个女孩子,自己走夜路,出了事儿可怎么办?”我自顾自地走,心里却不以为然。
⑤再大一点,我的所谓懂事就是学会小心翼翼地与爸爸保持和谐的距离,看人家父女拉着手走在路上,其乐融融,无话不谈,我与他却从没有过。直到上高中,我和爸爸都拧着,我要学文科,他要我学理科。我们就这样同在一个屋檐下小心翼翼又疙疙瘩瘩。
⑥毕业了,果然如爸爸所言,我的专业遇冷。妈妈打电话让我回家,说爸爸给我联系好了工作。他为了我的工作甚至坐了两夜火车!
⑦爸爸的爱伤害了我的自尊,可我找不到拒绝的理由。因为他挑落我内心的遮羞布,让我那么自卑地蜷在角落里忧伤地感受他高大的父爱。
⑧好在他有妈妈陪伴,我可以堂而皇之继续躲藏。有一天妈妈给我打电话,说爸爸一天没回来。我急忙到他常去的地方找,给亲戚打电话,从我哆嗦的语音、颤抖的双腿,我终于明白我多么害怕失去他。
⑨一夜未睡,第二天要报警时,他回来了,我问他去了哪里。他却有些懵懂,想了想说迷路了,在公共汽车站待了一晚。带他去医院检查,医生悄悄告诉我们这是帕金森综合症的早期反应。
⑩他变得时而明白时而糊涂。面对他的病,我觉得自己的倔强和自尊一文不值。其实我和爸爸之间既没有隔着一堵墙,也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只是一缕风,在彼此的爱中无足轻重的风。我难过但也感到幸运,相对那些失去后痛哭流涕的人,毕竟我还有机会挽回。就像一幅画,从那第三棵树开始涂回去,涂上更缤纷的颜色。
(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以下两个作文题,任选一个作文。
(一)“藏在心中的______”。补全题目进行作文,字数不少于600字。
(二)回首过去,你一定感慨良多。从一个懜懂孩童到一个花季少年,你没少累过、愁过、怨过甚至哭过。但正因为你敢于正视现实,勇于超越自我,才有了失意后的坦然,挫折后的不屈,失败后的从容。同时也收获了成功的喜悦,经历了一次次的磨练,跨越了一步步的艰辛。你学会了独立思考,学会了大胆发问;你不怕失败,乐于付出,所以你变得成熟,变得睿智,变得坚强,变得充盈。在前进的道路上你正在成长、进步;在不懈地追求中,你正在不断完善自我……请以:“我______,因为我______”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要求:①根据自己的理解,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说真话,叙真事,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