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和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秋词》都是表达思乡之情的名作。B: 《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出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C: 安徒生,丹麦著名童话作家.他从天真儿童的视角观察和描写客观事物,有《海的女儿》《恶毒的王子》等作品。 D: 《贾芸谋差》节选自《红楼梦》第二十四回,作者曹雪芹,清代著名文学家。 |
2、 | 下列划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卓越(zhuó) 气冲斗牛(dòu) 潜心贯注(qiǎn) B: 衰微(suāi) 警报迭起(dié) 慷慨淋漓(kǎi) C: 疏懒(sū) 沥尽心血(lì) 一反既往(jí) D: 弥坚(mí) 迥乎不同(jiǒng) 锲而不舍(qiè) |
3、 | 有人拟了一副对联。上联取材于《西游记》,下联取材于《水浒传》,请你根据上联"降妖伏魔,孙行者扬威取经路"选择与之对应的最为恰当的下联。( ) A: 惩凶除恶,晁天王聚义梁山泊 B: 路见不平,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C: 报仇雪恨,黑旋风泄愤山神庙(林教头林冲豹子头) D: 棋差一着,青面兽痛失生辰纲 |
4、 | 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近代学者梁启超曾经评价道:“司马温公《通鉴》,亦天地一大文也。”这里的司马温公就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 B: 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都德的《最后一课》,都表达出对国土沦丧的悲愤之感和对故土的深深眷念,具有强烈的爱国色彩。 C: 范仲淹诗句“燕然未勒归无计”中用到“燕然勒功”的典故,意思是把记功的文字刻在石上,表达要建功立业的志向。 D: 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有自称,也有他称。如“吾”“孤”“君”是自称;“卿”“大兄”“鄙人”等是他称。 |
5、 | 下面语段中划线字的拼音正确的一项是( ) 午夜的湘湖如此安详,徜徉其中,心中的喧嚣戛然而止,心无旁骛地写着属于自己的文字,赋予文字一份安静,给心灵一份慰藉,让那个快被磨掉棱角的人再次丰满起来。 B: cháng jiá jiè léng C: táng jiá jí léng D: cháng gā jiè léng |
6、 |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修改病句应根据原句的症结,在尽量保持原意的条件下;采用________的办法。 ②是否重视基础知识关系到学习进步的快慢、高考的得失,________毕生事业的成败。 ③“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________老人是每个子女应尽的义务。 A: 简洁 以至 扶养B: 简洁 以致 抚养 C: 简捷 以至 扶养 D: 简捷 以致 抚养 |
7、 | 下列各句中,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们应遵守交通规则,以免发生事故。B: 能不能获得模范班级旗帜,关键在于大家对跑操的重视。 C: 在节约型社会里,人们有效利用资源进一步增强。 D: 莫言的作品《生死疲劳》以幽默的方式讽刺了社会中的某些现象,这种艺术风格影响和吸引了相当一批的读者。 |
8、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祈祷(dǎo) 诘问(jié) 亘古(gèn) 锲而不舍(qìè)B: 愧怍(zuó) 迸溅(bìng) 商酌(zhuò) 果实累累(lěi) C: 矜持(jīn) 伛偻(gōu) 炽热(chì) 屏息凝神(bǐng) D: 脐橙(jì) 污秽(huì) 吞噬(shí) 鲜为人知(xiān) |
9、 |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B: 《昆虫记》的字里行间都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充满了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C: 《名人传》《巴黎圣母院》《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分别是罗曼·罗兰、雨果、高尔基。 D: 傅雷是一位尽责的父亲,他教导傅聪要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
10、 |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今年以来,中国股市气冲斗牛 ,广场舞大妈纷纷转移战场,杀入股市。B: 梧州市通过搭建德育教育实践平台,在潜移默化中培养未成年人的真挚情感和高尚品质。 C: 《奔跑吧,兄弟!》热播以来,广大中小学生对该节目的热衷程度可谓迫在眉睫。 D: 南广铁路的豁然贯通 , 给梧州人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 1 )此诗通过描写哪些景物来展现钱塘湖生机勃勃的早春景象?( 2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句诗非常精美,请任选择一个角度加以赏析。(可从炼字、修辞、情感等方面赏析) |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短文,完成问题。 甲乙二人同游太行山。甲曰:“本大行,何得称太行?”乙曰:“本太行,如何称大行?”共决于老者,老者可甲而否乙。甲去,乙询曰:“奈何公亦颠倒若是”答曰:“人有争气者,不可与辩。今其人妄谓己是,不屑证明是非,有争气矣。吾不与辩者,使其终身不知有太行山。” 奈何公亦颠倒若是? ( 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吾不与辩者,使其终身不知有太行山也。 |
我来人间一趟,想要把你照亮
2019年1月23日,著名作家林清玄过世,终年65岁。
消息一经传出,令无数人震惊、悼念。
提起林清玄这个名字,我们第一时间会想到他那既美好又充满禅意的文字,他的散文,曾让几代人手不释卷、痴迷不已,而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生活哲理和人生态度,更是启迪了千万人。1月22日上午,他还发了一条微博:“在穿过林间的时候,我觉得麻雀的死亡给我一些启示,我们虽然在尘网中生活,但永远不要失去想飞的心,不要忘记飞翔的姿势。”
凋零与新生,原是同一个世界,涧底的冰雪融化了,与春景里挂头的花开,原是同样的美。或者,溪河中的雪是滋润过花的雨水与露珠;也或者,那灿烂的花颜是吸了冰雪的乳汁而辉煌的吧!
1953年,林清玄生于中国台湾南部乡村。“我的人生几乎是从最底层出发的。我生长在一个几乎没有文化和文明的地方,而且家庭十分贫困。”然而,正如王尔德所说:我们生活在泥沼之中,但是有人依然仰望星空。上学时期,他遇到一位老师,那位老师对他说:“我用我的生命向你保证,你将来一定会成功。”这句话对林清玄是莫大的鼓舞,他宛如有了指路明灯,开始一步步实现他的作家梦。
从小学三年级开始,他开始坚持每天写500字,中学写1000字,高中写2000字,大学写3000字,一直笔耕不辍。恶劣的生活环境,周围人的不理解,都不曾让他打消写作的念头。
“我这辈子一直想当作家,从来没有改变。”自八岁立志成为作家,数十年来,林清玄依然保持笔耕不辍。如今,林清玄已经成为国宝级智者,功成名就:他是台湾作家中最高产的一位,也是获奖最多的一位,至今已出版一百三十多部作品,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他是无数人的“心灵导师”,有三百万人听过他的演讲。
曾有人问林清玄什么是成功,他说:
“今天比昨天更慈悲、更智慧,更懂爱与宽容,就是一种成功。”
“如果每天都成功,连在一起就是一个成功的人生。不管你从哪里来,要去到哪里,人生不过就是这样,追求成为一个更好的、更具有精神和灵气的自己。”
林清玄的文字,总会给人以清凉之感入身,醍醐灌顶之气入神,能够把对生命的关注与思索,写得如此空灵飘逸又玄思浅显,这与他个人的经历有莫大的关系。
大雅与大俗,出世与入世,低处与高处,简单与丰富,悲与喜,在林清玄身上转换自如,得到了完美的融合。
在央视《开讲啦》节目中,林清玄曾回忆说,自己的相貌曾吓到过女粉丝。“我从小就读你的文章,非常敬仰你,没想到看到你很像周星驰电影里的‘火云邪神’,真是相见不如怀念啊。”
为此,林清玄还特意回信安慰:
“相见也美,怀念也美,你长什么样子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头皮里面的东西,如果你有东西,你就会活得很开心,很自在,很有智慧。”
睿智,却不故作高深;豁达,却不矫揉造作;淡雅,却无一般文人的酸腐。这就是林清玄的境界。
在“读美文·学写作”读写活动中,老师推荐阅读散文《我来人间一趟,想要把你照亮》,并布置了以下两个任务:
( 1 )有人说:美貌止于时间,魅力来自灵魂。请你参考图片和本文内容,在开头补写一段林清玄的肖像描写,用生动的语言力求体现他的内在特点。不少于60字。
写作提示:①围绕栏目特点;②结合文章内容;③不少于100字。
共品书香
我又搬到外祖父那里。
“怎么了,小强盗?”他用手敲着桌子,迎面对我说。“现在我不养你了,让外祖母养你吧!”“让我养我就养,”外祖母说,“你以为这是个什么了不起的难题吗?”
作文:
每到年终,《时代》周刊常会附送一本礼品目录,其中不乏奢华到极点的礼物。
比如一条钻石项链。原名叫“莱索托诺言”的钻石,重603克拉,是本世纪发现的最大的钻石,质地纯净无瑕,被鉴定为最高等级D级,由英国珠宝业巨头劳伦斯·格拉夫以1240万美元购得,然后切割成26颗不同形状的钻石,总重为223.35克拉,镶成了一条同样叫做“莱索托诺言”的钻石项链,估价高达2000万美元……但是,礼品目录的最后一页,却刊登了这样一首小诗:
别同我说奢华/你应知道,真正的奢华/是时间/时间与一杯茶/与一枚梨子/或一只苹果/也许一小块蛋糕/已经足够……
确实,真正的奢华,不在于物质的豪华。它或许是他人默默的的注视、温馨的祝福,或许是自己宁静的内心、成长的馈赠……这才是真正的奢华。
请以“这才是真正的奢华”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出真情实感;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如必须出现,一律用“ⅩⅩⅩ”代替;③不少于600字;④卷面整洁,字迹工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