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在20世纪人类历史上,这可能是最重要的、影响最________的巨大转变。( ) A: 深远 B: 长远 C: 久远 |
2、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们的青春,他们的生命都献给了他们亲爱的祖国,真是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B: 这起重大事故鲜为人知 , 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关注。 C: 周恩来一生至情至性、至高至圣、大智大勇、鞠躬尽瘁。 D: 由华航琛创作的《戒烟歌》被人们口口相传,后来凭借其简练易懂的词句、轻快的曲调竞成了家喻户晓的时代歌曲。 |
3、 | 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发挥自己充分的作用。B: 进入新世纪以来,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 C: 老师那和蔼可亲的笑脸谆谆的教导常常浮现在我眼前。 D: 我们应该刻苦学习,否则不学习,就很难把自己培养成有用的人才。 |
4、 |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质量监管人员的火眼金睛 , 总能让刻意伪装的假冒产品一下子现出原形。B: 《林肯》《中国合伙人》等国内外优秀影片陆续上映,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 C: 日本某些政客,就侵略历史推陈出新大做文章,严重伤害了亚洲人民的感情。 D: 拜仁队击败多特蒙德队夺得欧冠冠军,消息立刻被拜仁球迷传的满城风雨。 |
5、 |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迁主持编撰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孙权劝学》选自其中。 B: 《木兰诗》是《乐府诗集》中的一首叙事诗,是南北朝时北朝的一首民歌。 C: 《最后一课》作者是英国小说家都德。代表作有短篇小说《小东西》、长篇小说集《星期一故事集》。 D: 《黄河颂》选自臧克家创作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这部音乐作品响彻中华大地,激发了中国军民的抗日热情。 |
6、 | 下列搭配错误的是?( ) A: 《两都赋》班固 B: 《两京赋》张衡 C: 《子虚赋》司马相如 D: 《魏都赋》曹植 |
7、 | 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女性作者的文笔,常以柔情似水、细腻委婉见长,虽非个个如此,但说大多数是这样,应该算是持平之论。B: 老王的演讲不仅内容充实,而且闪烁其词 , 全场观众无不为之动容。 C: 这是一位已故著名作家的作品,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没有发表,这次出版对编辑来说也是有点敝帚自珍的意味。 D: 前不久,孔子、老子两位古人在画像中被穿上西装,打起领带,成为商家推出的衣服品牌的“代言人”,此事虽然可笑,但也折射出国人漠不关心传统文化的现状。 |
8、 | 《水浒传》中有三位女将,分别是顾大嫂、孙二娘和( )。 A: 扈三娘 B: 潘金莲 C: 阎婆惜 D: 王婆 |
9、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艰辛与磨砺是成长最好的_________。参与抗击疫情的战斗,青年一代付出很多,也收获很多。收获是什么?是_________更加坚定,是_________更加宽广,是_________更加厚实。正如一位大学生志愿者感慨的那样:“抗击疫情是我们最好的成长礼。” A: 催化剂 信心 胸怀 理想 B: 添加剂 信心 道路 理想 C: 添加剂 信念 道路 人生 D: 催化剂 信念 胸怀 人生 |
10、 | 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锲而不舍 推敲 轻而一举 不言而喻 B: 穿流不息 一帆风顺 脍炙人口 直接了当 C: 劝诫 枯躁 伦理 羡慕 D: 前仆后继 玄虚 慨叹 诬蔑 |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 1 )本诗首句两个“笼”字好在哪里?这句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2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处之不易① 殷仲堪②既为荆州,值水俭③。食常五碗,盘外无余肴。饭粒脱落盘席间,辄拾以啖之。虽欲率物④,亦缘其性真素⑤。每语子弟云:“勿以我受任方州⑥,云我豁⑦平昔时意,今吾处之不易。贫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捐其本?尔曹⑧其存⑨之!” (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①处:居于高位。易:改变。②殷仲堪:人名。③俭:荒年。①率物:为人表率。⑤素:朴素。⑥受任方州:受命担任大州刺史。⑦豁:抛弃。⑧尔曹:你们。⑨存:谨记。 辄拾以啖之________ 盘外无余肴________ 亦缘其性真素________ 勿以我受任方州________ ( 2 )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殷仲堪既为荆州,值水俭。 ( 3 )文中“贫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捐其本”,可解释为:安于清贫是读书人的本分,哪能攀上高枝就抛弃它的根本呢?这句话给你怎样的启示? |
凤凰古城旅行攻略
从《边城》到《从文自传》再到《湘行散记》,沈从文以散淡而有韵味的文字营造了一座文字胜景。吊脚楼、茶峒小街、沱江白塔……构筑起了千百万读者心中的凤凰古城,梦里的边城风情。
(总览)
凤凰,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自治州,有着“中国最美的小城”之誉和“画乡”的美称。核心古城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历经300年风雨沧桑,古貌犹存。古城依山傍水,布满山坡的吊脚木楼绽放湘西的古韵,静谧清浅的沱江缓缓流淌,红色砂岩砌成的城墙伫立在岸边。凤凰春秋气候宜人,7月和8月多雨。
(交通)火车时刻表(温州站——吉首站)
(亮点)
No.1沱江泛舟
沱江是凤凰县境内最大的河流,也是沈从文老先生笔下的那个端午节可以捉鸭子,翠翠爷爷摆渡的地方。江上波光鳞鳞,倒影袅袅,偶有江上渔舟摇曳而过,掀起涟漪阵阵。泛舟游于其上,一切尘世的喧嚣都远远离去,只剩下艄公的号子,一声一声地回响。
最佳游览时间:清晨或傍晚
No.2漫步老街
宽不足5米的青石版街,自道门口往西,经十字街、东正街、西正街、回龙阁、营哨冲、沈从文墓地直至天下第一泉,全长3000多米。是凤凰最繁华的商业街。道两旁的建筑、街巷,都能让您饱览古镇的万种风情。
最佳游览时间:早晨或傍晚
No.3拜谒从文故居
1902年12月28日,著名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沈从文先生就出生在这里,是一座具有明清建筑风格的小巧院落。小院中间有个天井,共有10间房,是沈从文的祖父沈洪富于清代同治初年建造的。沈从文在这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光。
开放时间:7:30—18:00
No.4虹桥赏夜景
虹桥原名卧虹桥,又称“风雨楼”,建于明洪武初年,横卧于沱江之上。在虹桥上看整个凤凰城,沱江两岸的如画风景尽收眼底。虹桥分为上下两层,一层主要是唱铺和杂货铺,二层是民俗文化展。一到夜幕降临的时候,桥上往来的游人如织,桥下也灯火璀璨,看得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民俗文化展”开放时间:7:30—18:00
(论坛)
阿里巴巴:古城游客服务中心,可以咨询、拿免费地图,买票,联票148元,学生票80元。
万事通:去凤凰没有直达的火车,但在吉首火车站旁边就有汽车站,车次很多,可以乘大巴直接到凤凰。古城内不大,而且没有出租车,徒步就能走遍古城。
清风明月:古城步行街上摆放着小吃的担子随处可见,街旁的阁楼里散发出刚打开的糯米酒香。走得累了就停下来在路边的小茶肆,喝一杯茶,发一会儿呆,接着漫无目的地闲逛。
野生苦丁:早上,雾气还没有散去,几只鸭子就在沱江里面悠游,绝美!难忘!一定要找机会去坐坐小船,看看沱江边的吊脚楼群,如果遇上热情的船夫,他们会唱山歌给你听哦!
小小鱼:我很喜欢沈从文的文字,带着“边城情节”去的。所以首先选择了从文故居,那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四合院,就在那个书房里,他创作出了翠翠,爷爷,傩送……还买了本从文先生的书,盖上故居纪念的印章,完美了!
暑期将至,阳阳想和家人一起前往凤凰古城自助游,寻访从文先生笔下的“边城”,现在请你根据以上材料帮他定制旅行攻略。
( 1 )这是阳阳整理的旅游锦囊,其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温馨提醒:行程安排里需有时间、地点、活动内容以及合理的线路。)
示例:
第一站:早上7点,从住宿地出发,到古城步行街,闲走,发呆,轻踩老街青石板,看看沿街老街店铺,尝尝路边的特色小吃,感受从文先生笔下的湘西风情。
第二站:________。
第三站:________。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泉
贾平凹
我老家的门前,有棵老槐树,在一个风雨夜里,被雷击折断了。家里来信说:它死得很惨,是拦腰断的,又都裂开四块,只有锯下来,什么也不能做,劈成木柴烧罢了。我听了,很是伤感。
后来,我回乡去,不能不去看它了。
这棵老槐,打我记事起,它就在门前站着,似乎一直没见长,便是那么的粗,那么的高。我们做孩子的,是日日夜夜恋着它,在那里落秋千,抓石子,踢毽子,快活得要死。冬天,世上什么都光秃秃的,老槐也变得赤裸,鸟儿却来报答了它,落得满枝满梢。立时,一个鸟儿,是一片树叶;一片树叶,是一个鸣叫的音符:寂寞的冬天里,老槐就是竖起的一首歌子了。于是,他们飞来了,我们就听着冬天的歌,喜欢得跑出屋来,在严寒里大呼大叫。
如今我回来了,离开了老槐十多年的游子回来了。一站在村口,就急切切看那老槐,果然不见了它。进了院门,我立即就看见了那里那老槐,劈成粉碎片,乱七八糟地散堆在那里,白花花的刺眼,心里不禁抽搐起来。我大声责问家里人,说它那么高的身架,那么大的气魄,骤然之间,怎么就在这天地空间里消失了呢?!如今,我幼年过去了,以老槐慰藉的回忆再也不能做了,留给我的,就是那一棵刺眼痛心的树桩了吗?!我再也硬不起心肠看这一场沧桑的残酷,蕴藏着一腔对老槐的柔情,全然化作泪水流下来了。
夜里,我无论如何都睡不着,走了出来,又不知身要走到何处,就呆呆地坐在了树桩上。树桩筐筛般大,磨盘样圆,在月下泛着白光,可怜它没有被刨了根去。那桩四周的皮层里,又抽出了一圈儿细细的小小的嫩枝,极端地长上来,高的已经盈尺,矮的也有半寸了。
小儿从屋里出来,摇摇摆摆地伏在我的腿上,看着我的眼,说:
“爸爸,树没有了。”
“没有了。”
“爸爸也想槐树吗?”
我突然感到孩子的可怜了。我的小儿出生后一直留在老家,在这槐树下爬大,可他的幸福、快乐并没有尽然就霎时消失了。
“爸爸,”小儿突然说,“我好像又听到那树叶在响,是水一样的声音呢。”唉,这孩子,为什么要偏偏这样说呢?是水一样的声音,这我是听过的,可是如今,水在哪儿呢?
“爸爸,水还在呢!”小儿又惊叫起来,“你瞧,这树桩不是一口泉吗?”我转过身来,向那树桩看去,一下子使我惊异不已了:真是一口泉呢!那白白的木质,分明是月光下的水影,一圈儿一圈儿的年轮,不正是泉水绽出的涟漪吗?我的小儿,多么可爱的小儿,他竟发现了泉。我要感谢他,他真有发现了新大陆的哥伦布一样的伟大!
“泉!生命的泉!”我激动起来了,紧紧握住了我的小儿,想这大千世界,竟有这么多出奇,原来一棵树便是一条竖起的河,雷电可以击折河身,却毁不了它的泉眼,它日日夜夜生动,永不枯竭,那纵横蔓延在地下的每一根每一行,该是那一条一道的水源了!
我有些不能自己了。月光下,一眼一眼看着那树桩皮层里抽上来的嫩枝,是多么的精神,一片片的小叶绽了开来,绿的鲜鲜的,深深的:这绿的结晶,生命的精灵,莫非就是从泉里溅起的一道道水柱吗?那锯齿一般的叶峰上的露珠,莫非是水溅起时的泡沫吗?哦,一个泡沫里都有了一个小小的月亮,灿灿地,在这夜里摇曳开光辉了。
“爸爸,这嫩枝儿能长大吗?”
“能的。”我肯定地说。
“我说完了,我们就再没有言语,静止地坐在树桩的泉边,谛听着在空中溅起的生命的水声。
作文:
“晒”已经成为十分流行的网络用语,“晒”就是一起分享。晒一张聚会的照片,与人分享真挚的情谊;晒一件自己的作品,与人分享个性的美丽;晒一本书、一首歌、一份心情……同学们,你想“晒”点儿什么呢?
请以“晒出我的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3)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4)字数不少于500字;(5)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