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武安市第三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日本东北地区宫城县北部发生里氏9.0级强震,损失惨重,耸人听闻
B: 在主板、显示卡等美轮美奂、花花绿绿的包装盒衬托下,衣不蔽体的硬盘越发显得寒酸。
C: 我家的相册里,有几张罕见的照片,在它们的背后蕴藏着一些妇孺皆知的故事。
D: 测绘工作常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 因此一定要十分准确,绝不能粗心大意。
2、下列加下划线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作为学生,我们更应当发扬不耻下问的精神,主动向老师请教,这样才能获取更多的知识。
B: 看到他故作幽默的滑稽样子,王红忍俊不禁地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C: 这篇小说情节曲折,细节生动,感情真挚,读来耐人寻味
D: 咱们可真是心有灵犀啊!我正犯愁没法儿解决这个问题,你都替我想到了。
3、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管面临多么惊心动魄的场面,他总是临危不惧 , 让人十分钦佩。
B: 这段话生动地描写出了总理对待工作一丝不苟的精神。
C: 李嘉诚是白手起家的成功典范。
D: 有人费尽心思,以求一夜暴富;有商家殚精竭虑 , 只为钻空子,好让自己赚得更多。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好像是席加洛夫将军家的狗?”人群里有人说。
B: 虽不像扑灯蛾,爱光明而至焚身;小孩子喜欢火,喜欢亮光,却仿佛是天性。
C: 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D: 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个地方真是荒凉啊,人迹罕至的,寸草不生呢。
B: 2019缘来新昌氧气音乐节时,新昌十九峰景区人声鼎沸 , 前来参加活动的人络绎不绝。
C: 我们在学习中,不能不求甚解 , 要有刻苦钻研的精神。
D: 校园艺术节开始了,舞台上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少男少女们尽展青春风采。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熟悉的树木、村庄、桥梁……都在不停地后退,成为杜小康眼中的遥远之物。
B: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C: 李纨,宝钗,探春,宝玉等听得此信,都远远的站在山坡上瞧看他。只见他皱一回眉,又自己含笑一回。
D: “他就是水生?第五个?都是生人,怕生也难怪的;还是宏儿和他去走走。”母亲说。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参加志愿者活动,让许多学生都感受到了奉献的快乐。
B: “百度”、“美团”、“饿了么”,这三家外卖平台的全国日订单量大约在700万单左右。
C: 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治理下,我市PM2.5指数下降了一倍多,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D: 高速铁路具有服务大众、紧贴民生的特点。
8、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潮汐 天然气 相辅相承 叹为观止
B: 翩然 流水账 人情世故 川流不息
C: 冗杂 霓红灯 大彻大悟 悬崖绝壁
D: 安祥 孺子牛 周而复始 销声匿迹
9、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 绵阳是西南地区一座迷人的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领先的现代科技,既各显其美,又相得益彰
B: 在观众震耳欲聋的助威声中,苏炳添首当其冲 , 率先跑过终点,夺得2017年国际田联百米大战冠军。
C: 面对朝鲜不断升级的核挑衅,美国国会有人公开表示,通过战争解决朝鲜核问题才是一劳永逸的办法。
D: 在机场附近操控遥控飞行器,不仅影响飞机的正常起降,甚至可能导致机毁人亡,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10、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派(qiǎn) 职(xùn) 狭(yì) 富(náo)
B: 闷(yù) 惚(huǎng) 抽(yè) 伏(quán)
C: 怪(chēn) 恿(sǒng) 然(chàng) 悔(qiān)
D: 干(hé) 护(bì) 假(mèi) 禁(gù)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题目。
不见
杜甫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世人①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②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注释】这首诗写于客居成都初期,杜甫此时辗转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获释,遂有感而作。①世人:指统治集团的人。②匡山:李白少时读书的大匡山,在今四川北部。

( 1 )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诗中李白的形象。

( 2 )阅读全诗,品析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欲速则不达

庚寅冬,予自小港欲入蛟川城,命小奚以木简束书从。时西日沉山,晚烟萦树。望城二里许,因问渡者尚可得南门开否?渡者熟视小奚,应曰:“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阖。”予愠为戏,趋行。及半,小奚仆,束断书崩,啼未即起,理书就束,而前门已牡下矣。予爽然,思渡者言近道。天下之以躁急自败,穷暮而无所归宿者,其犹是也夫!其犹是也夫

【注】①庚寅:指顺治七年。②蛟川城:即浙江镇海县,因镇海县东海中有蛟门山,故名。③小奚:小书童。④木简:这里指木板。⑤阖:关闭。⑥仆:跌倒。⑦牡下:上锁。⑧爽然:豁然开朗,恍然大悟。⑨躁急:急躁。

( 1 )下列各项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望城二里/杂然相
B: 尚可得南门否/连月不
C: 渡者视小奚/惟手
D: 行及半/尝百里之外
( 2 )请用三天“/”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徐 行 之 尚 开 也 速 进 则 阖

( 3 )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文中的小港渡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娘从乡下来

万吉星

①娘从乡下来。穿双廉价的平底鞋,站在小区三十多层的高楼下,左手提个褪了色的帆布包,右手搭在额头上,尽量把头往后仰,眯着眼,才勉强看到了头顶上支离破碎的天空和几缕漏网的阳光。娘揉了揉有些混浊的眼睛,我看到了一丝无奈与迷茫。

②娘是农村人,是个永远无法融入城市生活的农村人。但为了替我照看孩子,她迫不得已离开那片生活了六十多年的土地,来到了陌生的昆明。

③娘不会跳广场舞,坐公交也会晕车,她只敢去菜市场和孙子幼儿园那两条街,远了怕迷路回不来,她和小区里的退休老太永远聊不到一块儿,她听不懂CPI是什么东西,只知道菜市场里白菜都要一块多钱一斤,说太贵了,要是在老家田边地角随便种两块,一年到头都吃不完,因此她在这个城市没有一个朋友。

④我与妻都忙于工作,早出晚归,谁都没有注意到一个农村老人在这个城市的孤单与苦闷。有一天下午,我正在开会,突然接到孩子幼儿园老师打来的电话,说放学十多分钟了,其他孩子都接完了,只剩我女儿没人接。放下电话,我急忙打娘的电话,响了半天她才接,电话一接通,我就不耐烦地吼道:“妈,你怎么搞的,现在还不去接孩子?别的早就接完了。”说完这话,我才听到手机里传来扑哧扑哧的喘气声,娘一边喘着粗气,一边像个做错事的孩子,上气不接下气地说:“我的手表……不知怎么……停了,刚才看电视……才发现……时间过了,不怕……我跑着去……再过四五分钟……就到了。”我的眼睛一下子就模糊了。

⑤我仿佛看到:一个患有关节炎的农村老太,一瘸一拐地奔跑在昆明的街头,嘴里喘着粗气,额头上布满汗珠却来不及用手擦去,一脸的自责和内疚。

⑥就这样,娘默默地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为孩子们坚守着,从不在我们面前叫一声苦和累。每天接完孩子回家吃过晚饭,她便早早地回到她的小屋里休息了,但我知道她每天晚上都失眠,天不亮就起来了。渐渐的,娘的话越来越少,甚至一整天都不怎么说话。有一天中午我在单位食堂吃完饭,回家拿一份材料,打开家门,娘一个人静静地坐在有些昏暗的客厅里,我问她怎么不开电视看,她说,看多了眼睛疼,不想看。我说那出去走走吧,她说脚疼,院子里又没个朋友,街上车多人多,心烦。

⑦看着面容有些憔悴的娘,满头的青丝有一半变成了白发,粗糙的双手不停地揉着有些肿胀的膝盖,每次要站起来,都得用两只手撑住膝盖,手脚一起用力,这时,我听见了骨节咯吱咯吱的声响。我在娘的身旁坐下,拉过娘的手,多少年了,我还是第一次这样握着娘的手。这是一双什么样的手啊:粗糙如锉一般,指关节已经肿大变形,手背上爬满了一条条蚯蚓似的青筋。望着这双抚育我长大的手,我的眼泪再一次在眼眶里打转。

⑧那一夜,我失眠了,我真正理解了娘对土地的眷念和对父亲的思念。少时夫妻老来伴,她需要的不是这个繁华的城市和衣柜里我为她买来的名牌服装,而是与父亲在农村的吵吵闹闹中度过快乐的晚年。与妻商量,决定送她回到农村老家。第二天,我把想法和娘一说,我明显感觉到她的眼里闪过一丝惊喜,但随即又忧心忡忡地说:“我走了孩子谁来带?请个保姆我和你爸都不放心。”我故作轻松地安慰她:“不用请保姆,我现在工作轻闲得很,自己带得过来。”娘的眉梢舒展开来,那丝惊喜又重新回来了。她说:“那我先回去一段时间,如果你们忙不过来了,我再来帮你们带。”

⑨一整天,娘一反往日的闷闷不乐,开心地忙着收拾家务,把所有的垃圾倒得一干二净,把她的衣物叠得整整齐齐的放进旅行包里。我去长途汽车客运站给她买了回家的车票,晚上我拿车票给她的时候,同时给了她两千元钱,让她带回家用,车票她拿着了,钱却说什么都不要,说家里有,就这样推来挡去四五个回合,她把钱收下了。第二天早上,我送她到客运站,车临开动时,她把头伸出车窗外,对我说:“钱我压在枕头下面了,我和你爸用不了多少钱,你们在城里开销大,自己省着点用。”

⑩车开走了,天空下起了小雨,我分不清脸上流淌的是雨水还是泪水。

(选自《散文百家》2016年第10期,有删改)

( 1 )联系全文看,从乡下来的娘为什么会“孤单和苦闷”?

( 2 )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

①我的手表……不知怎么……停了,刚才看电视……才发现……时间过了,不怕……我跑着去……再过四五分钟……就到了。

②娘的眉梢舒展开来,那丝惊喜又重新回来了。

( 3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文中却多次写到我流泪,结合文章分析我为什么会频频流下泪水?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谷雨

张静

①小城的谷雨天,细雨濛濛。真应了“春涨一篙添水面。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的诗情画意。这是我很喜欢的节气之一。雨声落,百谷生,一个散发着五谷香气的湿润名字,多么美好!

②少不更事时,曾仰起头问爷爷,为何叫谷雨?大字不识几个的爷爷竟然像教书先生一般,很文气地问我,“娃呀,知道清明吧?”我使劲点点头。他又接着说,“清明后十五日,斗指辰,为谷雨,三月天,言雨生百谷,万物皆清新。”

③哦,我似懂非懂地和了一声。

④很快,我也像在谷雨中疯长的草木一样,出落成婷婷少女。渐渐懂得,在那贫穷落后的年代里,乡亲们一年到头两只手在地里不停歇地刨着,沟边的洼地、坡地收成完全靠老天爷的恩赐,旱了涝了都会颗粒无收。这种情况下,他们会将所有美好的希望和惦记,都铺排在更迭而来的一个个节气里。比如谷雨,他们即便一个大字都不识,却懂得所有的生命,都将在谷雨中苏醒,在谷雨中生长。

⑤北方少雨。谷雨来时,小雨在下,小风在飘,乡亲们分外珍惜这一场场落在春天的雨,家家户户老老少少几乎全都出动。你瞧,南边的麦田里,水肥跟上的麦苗一天一个模样,可那麦地里的杂草疯了似往上蹿,乡亲们自然不愿意这些草儿和庄稼争肥水,他们戴着斗笠,披着塑料布,蹲在地里,一丛一丛,一根一根地将杂草拔掉。

⑥于是,田埂上,沟壑里,乡亲们劳作的影子像随意散落的蜗牛一样,远远近近,影影绰绰地铺开来。大家都懂得,在这干涸贫瘠的北方,谷雨贵如油。这谷雨来了,仿若乡亲们种植在地里的希望和收获也就近了,这一幕,很深很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每每想起,总有一些酸楚和甜蜜一起涌上心头

⑦谷雨的雨,是最懂人性的。你瞧那雨,软软的,密密的,如丝线,如针尖,如茸毛,偷偷地落下来。落在河中,滴成一图图涟漪,搅动了一池春水;落在泥土里,润酥了一垄垄的麦苗、一棵棵的果树、还有那一圃圃的种子和幼苗。在雨中,杏花、桃花次第凋谢,碧绿的叶子罩满了树身,还有黄豆大的、毛茸茸的果子爬满了枝头,大江南北,渐渐呈现出一片清新而美妙的世界。

⑧谷雨天,我家最先忙起来的是父亲。他一头扎进后院的柴棚,从墙上取下整整闲置了一个冬天的犁铧、耙子、撅头和锄头,先是细心地擦去上面厚厚的一层灰尘,然后舀上一勺清水,蹲在地上,在窄窄的磨石上一件件地磨起来,磨得油光生亮。是哦,谷雨时分,种棉,种豆,点瓜,哪一样能离开这些农具?父亲娴熟而老练地用它们翻土、耙刨、锄草、下种,做得一丝不苟。这些乌溜圆的种子,撒落到土里,一同撒落的,该是一份淳淳的希望和等待。这份朴实的心意,种子怎会不懂呢?你瞧,它们一个个在春天里争着破土发芽,也定然在秋风里抢着挂果成熟,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一定的。

⑨若干年后,我也总在谷雨的时候,带着儿子回乡下。我牵着他的小手来到田野深处,告诉他,绿幽幽的、一望无际的是麦苗,黄灿灿的、蝶花飞舞的是油菜花。待到了父亲的菜园子,看着那些翠生生的幼苗,儿子的惊奇写满了脸。我一字一句教给他,韭菜、蒜苗、菠菜,那一旁掀开的塑料薄膜里,是父亲蔓下的辣椒和红薯苗,破了土,一株株在雨水里翠绿油亮。我总是像当年父亲教我记着节气歌一样,教给他“麦子洗洗脸,一垄添一碗” ;教给他“谷雨栽上红薯秧,一棵能收一大筐”;教给他“谷雨种棉花,能长好疙瘩”的农谚。我要让他懂得,我的亲人们都在这片田野上,这一生,他们都会和节气一起不离不弃,相守到老。

⑩如今,又是一年谷雨天,父亲老了,弟弟成了几亩田园的新主人,翻地,播种,锄草,打药全是新式农具。父亲的锄头、犁铧、洋镐,在满身疮疤之后,都被柬之高阁。可这地里的庄稼,一季一季,一茬一茬,依然沿着一个个节气清晰的脉络,顺理成章地将庄稼人“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传统延续下来,成为庄稼人永恒的生活节拍。

( 1 )从全文来看,围绕“谷雨”,作者回忆叙写了哪几件事?请分点概括作答。
( 2 )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问题。

①第⑥段末尾,作者为什么会说“总有一些酸楚和甜蜜一起涌上心头”?

②请简要分析第⑦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 3 )文章第⑨段引用了许多农谚,有何作用?请简要回答。
( 4 )文章最后一段意蕴丰富、情感真挚,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大千世界,色彩缤纷,引人遐想。在我们的心底,总有一个声音——我真想:单纯、乐观、坚强;享受成功的喜悦,体会真挚旳情谊,品尝幸福的滋味;和往事轻轻挥手,走向诗意的远方。

请以“我真想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内容不少于5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③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废墟上的繁华”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