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大埔县进光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面划线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若(tǎng) 门(kán) 附(hè) 水(chàn)
B: 笔(yàn) 菜(hūn) 不(xiè) 笑(hóng)
C: 包(pù) 出(zhàn) 水(yǎo) 咸(hēng)
D: 惜(wǎn) 或(jiàn) 打腿(shé) 阔(chuò)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你就别再为难她了,她既然不肯讲,就一定有难言之隐的苦衷。
B: 青少年要有不迷信权威的意识,只要是正确的就要敢于坚持,敢于强词夺理
C: 近年来扬州的经济快速发展,市区鳞次栉比的高楼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D: 北京市连续发生两起耸人听闻的伤害医生案件,本来救死扶伤的医生竟然受伤甚至陨命。
3、

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

A: 我们提倡韦编三绝的读书精神,更提倡学以致用,期待创新人才的大量涌现。
B: 10月1日,中国首批歼击机女飞行员果然不孚众望 , 驾机零误差飞过天安门广场。
C: 近年来,一些官员在自己“一亩三分地”上讲排场,比阔气,一言九鼎 , 独断专行。
D: 刚进入初中,家长们就周密安排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他们的关心和照顾真是无所不至
4、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诫子书》是篇充满智慧之语的家训。作者是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
B: 明代小说家吴敬梓所作的《儒林外史》,被鲁迅称之为中国古代最优秀的讽刺小说。
C: 《萧红墓畔口占》是我国现代诗人、翻译家戴望舒即兴创作的一首情思隽永的短诗。
D: 雨果是19世纪法国作家。其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5、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生态文明建设如同一面广角镜,_____,_____,_____。

①照见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的大局观、整体观

②见证对子孙后代负责、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历史担当

③折射出追求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发展理念


A: ①③②
B: ③①②
C: ②③①
D: ②①③
6、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 受雾霾天气影响,远处的高楼大厦模糊不清,简直就是海市蜃楼。
B: 十八届五中全会研究并通过了关于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C: 从2015年12月起,微信发假消息最高大约获7年左右有期徒刑。
D: 各校要将“大阅读”工作纳入学校的课程,努力增强“大阅读”活动的课程化水平。
7、《水浒传》中晁盖在( )中箭身亡。
A: 祝家庄
B: 曾头市
C: 景阳冈
D: 黄泥冈
8、

下列各组词语的字形及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间(xùn) 新(cù) 当(gòu) 物天择(jìng)
B: 责(jié) 文(cǎi) 晨(xī) 怏怏不乐(yāng)
C: 红(yān) 狼(jí) 枯(hé) 即物起(xìng)
D: 屏(zhàng) 薄(jí) 倒(tān) 而不舍(qì)
9、下列向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甘孜地区自然环境优美,但因为地理位置偏远,有些景区依然人迹罕至
B: 每到夜幕降临,小吃街便人声鼎沸 , 十分热闹。
C: 他是一个计算机专家,我们初学计算机的人要虚心向他请教,不耻下问
D: 毕业在即,现在想来,美好的小学时光犹如白驹过隙 , 转瞬即逝。
10、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自然之美是一切艺术美的源头活水,正如古人所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B: 如果人云亦云,别人说什么,我们就说什么?我们跟学舌的鹦鹉有什么区别呢?
C: 朗读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一种传递情感、传承精神的手段。
D: 据调查,读过《红岩》和《铁道游击队》的学生寥寥无几,红色经典读物大受冷落。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舟过谢潭三首(之一)

(宋)杨万里

风头才北忽成南,转眼黄田到谢潭。

仿佛一峰船外影,褰帏急看紫晚岩。

【注释】①褰(qián)帏:掀起帘子。

( 1 )第二句中的“转眼”与诗中“________”一字相呼应,写出了________ 。

( 2 )本诗最后一句中的“急”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面小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

(节选自袁宏道《西湖游记》)

( 1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①可爱者甚 ________ ②清涟而不妖________ ③香远清 ________④可远观而不可玩焉________⑤陶后有闻 ________ ⑥便欣然忘食________ ⑦余以为妙绝________

( 2 )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是“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一项是( )
A: 何陋有(刘禹锡《陋室铭》)
B: 一老河兵闻 , 又笑曰(纪昀《河中石兽》)
C: 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
D: 湖中荷花尽作飘摇
( 3 )根据语意,下列语句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 晋陶渊明独/爱菊
B: 世人/甚爱牡丹
C: 荷花为/雨所洗
D: 余忆年/少时
( 4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②观荷于湖边亭中。

( 5 )读文赏荷,用原文填空

①赏荷,可观其形美。[乙]文描绘雨中荷花的语句是“________”,描绘雨后荷花的语句是“________”。

②赏荷,可品其神美。[甲]文称莲为“________”(四字),[乙]文赞荷为“________”(四字)。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孙春龙的《救助》。
①前些日子,我在长沙出差,有一次步行穿过侯家塘立交桥。
②这里是长沙城区的核心位置,人来人往。我低头刷着微博,无心留意这个城市的繁华。但当我路过那个坐在地上的老人时,她的衣着和周围环境的巨大反差,还是让我扭头看了一眼。我瞥见在老人的怀里躺着一个瘦小的孩子,我看到了她那一双清澈而又机灵的小眼睛。孩子的旁边撑着一把伞,勉强为两人遮挡一丝寒风
③看着那把被寒风吹得摇摆不定的雨伞,我下意识地拉上了棉衣的拉链,像很多路人一样,面无表情地走了过去。
④走出去10余米的时候,我突然停下来,再次扭头看了一眼那个孩子。我心想,那会不会是一个被拐卖的孩子?在原地犹豫了几秒,我决定转身去看看。
⑤我抱着一丝怀疑折返。
⑥那位老人看出了我的迟疑,于是拿出了一张残疾证。她说,残疾证是她丈夫的,她的儿子离了婚外出打工,他们实在没有能力养家糊口了,就带着3岁多的孙女外出乞讨。残疾证或许是假的,我想,这是骗子惯用的伎俩。老人又拿出了一张证明,是村委会写的,很简单,只写了她是这个村的村民,并没有写她的家庭状况。
⑦我看到残疾证上有村委会的电话,我想我可以打电话核实。正当我准备掏电话时,一阵寒风将雨伞吹开,孩子的奶奶爬着把雨伞拉回来,然后把孩子紧紧地抱在怀里。于是我知道,自己多心了!
⑧或许老人感觉到,我并不是来施舍她的,便告诉我,她不愿意去救助站,因为在那里面吃不饱肚子,有一次孩子在里面还生了病,打了4天吊针。在老人的面前,有一块木牌,上面写着:请好心人不要给救助站打电话,我们不去。
⑨我掏出兜里仅有的3张20元纸币,塞到老人的手里。没想到,老人竟然失声痛哭,她苍老的脸颊上挂满了泪水。或许她能感受到,我不是在施舍。让我感到意外的是,她执意只留下一张钞票,将另外两张塞回我手里,她说:“好兄弟,我听你口音也是我们那一方的人,你出门不容易,不能让你断了盘缠。”
⑩那一句话,让我突然湿了眼眶。
⑪钱被我们推来推去,很多路人奇怪地看着这一幕。我把钱塞到小女孩的手里,看着她从奶奶的怀里掏出钱包,拉开拉链,把钱抚平了一张一张地装进钱包里,然后再拉上拉链,把钱包塞回奶奶的怀里。之后,她对着我很羞涩地笑了笑。
⑫钱包里除了一张10元纸币,剩下的全是1元的零钞。
⑬老人说,这孩子很机灵。他们去过救助站,但在那里连肚子都吃不饱。后来出来乞讨,最起码能吃个饱饭,或许还能攒点钱,以后送孩子去上幼儿园。
⑭有饭吃,有学上,这本是最基本的生活要求,但是对于她们来说却是奢望。
⑮就在我和老人交谈的时候,我看到一个女孩买来一袋糖果,放到了小女孩的怀里;我看到有人驻足,掏出身上的零钱放到老人面前的碗里。我看到旁人的眼光里,不再是冷漠或嫌弃,而是悲悯与和蔼。
⑯离开长沙之前,我再一次前往侯家塘,不过并没有找到那个乞讨的老人和那个机灵的孩子。或许我再也见不到她们了,但这些已经无关紧要了,重要的是,我们内心残存的悲悯是否已经开始苏醒。

( 1 )文中的“我”见到乞讨的祖孙俩后,内心情感发生变化。阅读全文,请用精练的词语概括。

( 2 )对于一面之识的祖孙俩,第⑦段写道:“于是我知道,自己多心了!”请联系全文,分条概括出表明“我”确是“多心”的依据。

( 3 )根据要求回答下列两小题。
①本文前后三次写到“寒风”,请揣摩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②本文中的祖孙俩需要救助,学习了《孔乙己》一文后,你会发现生活在旧社会的孔乙己的命运更悲惨,更需要救助,如果让你去救助孔乙己,你会从哪些方面去救助他?

( 4 )有人认为末段画线句应该改为“重要的是,我内心的悲悯已经开始苏醒”,理由是这样写紧扣文章内容,文意更直白。请对此作出评析。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就是下小雷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 1 )本段文字围绕哪个字描绘雪后山景?写景又是按照什么顺序进行的?请写出文段中表示方位的词语。
( 2 )文中第@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用“一髻儿白花”来比喻________,用“日本看护妇”来比喻________。
( 3 )把“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中的“顶”换成“覆盖”好不好?谈谈理由。
( 4 )结合想象,你认为文段中“更美的川的肌肤”指的是什么?简述理出。
( 5 )“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这里的“就是”是什么意思?“太秀气”又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四、写作(分值:60分)
请以“难以淡忘的历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五更天的星星”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