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B: 有一个信客,年纪不小了,已经长途跋涉了二三十年。 C: 爷爷老了,中风严重,两只手有时会情不自已地抖起来。 D: 王老师经常向同学们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
2、 |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青春活力是一种改变与创造的力量,一种把空白时间变成饱满历史的力量。 B: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C: 中国人民愿同各国人民一道,共同开辟人类更加繁荣、更加安宁、全世界人民共享和平幸福。 D: 汉字对世界尤其是周边国家产生过长远的影响,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
3、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项是( ) A: 俏皮(qiào) 鄙视(bǐ) 参天(cēn) 立椎之地(zhuī)B: 萧条(xiāo) 心弦(xuán) 骤然(zhòu) 拙拙逼人(duō) C: 嘹亮(liáo) 摧残(chuī) 掩饰(yǎn) 呼朋引伴(péng) D: 废墟(xū) 贿赂(lù) 憔悴(qiáo) 别具匠心(jù) |
4、 | 选出下列语句中有语病的一项:( ) A: 开展“无车日”活动,可以增强人们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B: 当影院清场,商店打烊,24小时营业的三联韬奋书店成为读者向往的人间天堂。 C: 4月15日,央视纪录频道在北京举办《舌尖Ⅱ》首映式,揭开了神秘面纱。 D: 近日,中国读者以各种方式表达自己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马尔克斯的追念。 |
5、 | 下列划线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我家院子里的第一朵桃花次第开放,给小院带来了春天的消息。 B: 春天,小燕子从南方翩然归来,忙着寻找它们的旧居。 C: 没有春天的播种,没有夏天的孕育 , 哪里会有秋天的收获。 D: 他萌发了一个大眼的想法:一定要在这个山村办一所学校,让所有孩子都能实现上学的愿望——这将是他一生的追求。 |
6、 |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五十年来,我国取得了一批批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这同13代科技工作者殚精竭虑 , 忘我工作是密不可分的。B: 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C: 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的增长,原本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D: 美国国务卿的中东之行,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美伊之间的矛盾,海湾地区的局势也不会从此一劳永逸。 |
7、 | 下列语句填入横线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 ②好比水道要经过不同的两岸,树木要经过常变的四时 ③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 ④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 A: ①②③④B: ③④②① C: ①③④② D: ③④①② |
8、 | 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是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优势、促进大众就业的战略之举。B: 以全国先进工作者蒋志刚为原型的主旋律电影《爱在间》已于二月底获得公映许可证。 C: 绿满澴川行动实施后,孝感大地到处绿意盎然。 D: 《湖北省全民阅读促进办法》于2015年3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全国最早的首部关于全民阅读的地方政府规章。 |
9、 | 下列选项中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顾:入门不顾(照顾) 顾野有麦场(看) B: 信:交而不信乎(诚信)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信件) C: 若:未若柳絮因风起(如,及) 若屈伸呼吸(好像) D: 因:因风起(趁、乘) 因往晓之(于是) |
10、 |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孩子向家长倾吐心声时,家长应洗耳恭听 , 这是家庭沟通中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 B: 对待学习,我们应该有一丝不苟的态度,对任何细小的问题都要吹毛求疵。 C: 《敬业与乐业》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无中生有造出来的。 D: 电视连续剧《人民的名义》,剧情跌宕起伏,反腐尺度之大前所未有,可谓气势磅礴 , 石破天惊。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乡色酒 舒兰(台湾) 三十年前 你从柳树梢头望我 我正年少 月色正好 你圆 人也圆 三十年后 我从椰树梢头望你 你是一杯乡色酒 你满 乡愁也满 ( 1 )在余光中先生的《乡愁》中,借邮票、船票等形象表现乡愁,而本首诗是将月亮拟人化,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2 )余光中先生的《乡愁》与这首诗在结构上有什么异同点? |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孙叔敖遇狐丘丈人,狐丘丈人曰:“仆①闻之,有三利必有三患,子知之乎!”孙叔敖蹴然②易容曰:“小子不敏,何足以知之?敢问何谓三利,何谓三患?”狐丘丈人曰:“夫爵高者,人妒之;官大者,主恶之;禄厚者,怨归之③.此之谓也。”孙叔敖曰:“不然。吾爵益高,吾志益下④;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禄益厚,吾施益博。 可以免于患乎?”狐丘丈人曰:“善哉言乎!尧,舜其尤病诸⑤。” (《孙叔敖遇狐丘丈人》) 【注】①仆:对自己的谦称。②蹴然:吃惊不安的样子。③怨归之:怨恨会集中于他。④吾志益下:我的心志越在于下层。⑤尧,舜其尤病诸:这种事连尧、舜他们都特别担心做不到呢。 ( 1 )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①必先苦其心志 ________ ②入则无法家拂士 ________ ③仆闻之 ________ ④官大者,主恶之 ________ (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不知木兰是女郎B: 舜发于畎亩之中此之谓也 C: 所以动心忍性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D: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孙叔敖曰:不然。 ( 3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人恒过然后能改。 ②可以免于患乎? ( 4 )阅读甲乙两文后,回答下面问题。①甲文中,列举舜、孙叔敖等人的事例是为了论证什么观点? ②乙文中,孙叔敖所持的观点与甲文中哪句话意思相近? |
文学作品阅读,完成各题。
旷野灯红(节选)
①我迷路了。
②发觉自己迷路了,我第一个反应便是惊惶。惊惶之后,那夜里的声响便更怪异、更刺耳,且纷繁杂沓。
③于是,脚跟踩不踏实,趔趄不止,跌倒趴下便是自然的事。
④很想躺下去,但又忍不得夜幕里这一种莫名的屈辱,便带着浑身的创痛,朝无边的幽暗跌撞而去。
⑤“路总有走到头的时候。”我心里说。但路愈走愈陡了,树木也愈来愈稀疏。凭着爬山的经验,我知道已攀上了相当的高度,不能再贸然走下去了,否则弄不好会跌到深渊里,做一无谓的少年鬼。站在那里,我很想走下去,却不能再走下去,那是一种什么样的人生境界呢?是一种绝望的心境吧!
⑥泪,无声地落下来。但在泪眼的一片模糊中,我却发现右前方有一线隐约的微光,泪竟倏地止住了。揉一揉眼再看,那一线微光依然时隐时现。抽紧的那颗心便松开一道缝。我朝着那个方向摸索而去,心中再无一丝犹豫。爬了一段坡以后,那线光便成了清晰的一团一可以确认,那是一扇不眠的窗。心霍地释然了,这时,光明是驱赶绝望唯一的鞭子。
⑦到了跟前,是一座孤零零的小屋。敲一敲门,门竟悄然自开。灯下,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安详地躺在床上。她的眼皮动了两下,分明已知道夜客到来,却不说话。
⑧“婆婆,我迷路了。”我告诉她。
⑨“哦。”她只欠了欠身, “坐吧,我眼睛不好,看不见你。”
⑩我愣了一下,依旧站着。
⑪“孩子,你要去哪儿呢?”她有气无力地问。
⑫我报了我要去的那个村子。
⑬她长长地“哦”了一声,坐起身来,说: “到底是个孩子啊,应该爬西边那座山,却爬到东边来了。白天,在日头下,也要爬半晌呢。”
⑭在灯光下,虽然知道自己走了好长好长的冤枉路,我却没有一丝惋惜,竞“咯咯”笑起来。我此时的感觉很奇异,似从娘怀里走散的孩子,又回到娘怀里一样,失散的痛苦已全然忘却了。
⑮交谈之后,知晓这瞎眼婆婆是个五保户,山下的人白天上来转一遭,看她柴米不缺、安然无恙,便又不停留地下去了。漫漫长夜,是独属于瞎眼婆婆的。
⑯“您什么也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整夜点灯呢?”
⑰“为什么?灯亮着,野兽不敢来,夜盗不敢来,灯是瞎子的眼哩。”
⑱“瞎子的眼?”我惊叫道。
⑲那一夜,我住在了她那里。
⑳我有时想,在那漫长而孤寂的长夜,瞎眼婆婆与灯独对,真的是为自己再长一只眼吗?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旷野中,一盏点亮的灯对人是多么重要啊——它是生命存在的证明。
(摘自《读者》,有删改)
( 1 )从“发觉自己迷路了”到看到“一扇不眠的窗”,我的心情经过了怎样的变化过程?请依次写出来。________——忍不得屈辱——________——________——释然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你(指文学)是广袤的大地,是辽阔的天空;你是崇山峻岭,是江海湖泊。你用彩色的文字,描绘出世界上可能存在的一切美妙景象。不管是壮阔雄奇的,还是精微细致的,不管是缤纷热烈的,还是深沉肃穆的,你都能有声有色的展现。你使很多足不出户的人在油墨的清香中游历了五光十色的境界。
你告诉人们,人生的色彩是何等丰富,人生的旅途又是何等曲折漫长。你把生活的帷幕一幕一幕地拉开,让无数不同的角色在人生的舞台上演出激动人心的喜剧和悲剧。你可以呼唤出千百年前的古人,请他们深情地讲述历史,也可以请出你最熟悉的同代人,讲述人人都可能经历的日常生活。你吐露的喜怒哀乐,使人开怀大笑,也使人热泪沾襟……
( 1 )结合文意解释下列词语。足不出户________
五光十色________
( 2 )上文从哪两方面展现了文学的什么作用?( 3 )上文中的“你”即文学,作者把文学当成有感情的人来写。你认为这样写好不好?请说说你的看法。光阴太匆匆,它仿佛如水一样从我们的身边逝去,无声无息,渐行渐远……而曾经一起走过的那些人,做过的那些事,流过的那些时光,有欢笑,有泪水,有感动,那一个个片段,如一米阳光,留在我们的记忆中,成为我们生命中最鲜艳的亮色。
请以“留在记忆深处的那一抹阳光”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叙写自己的亲身经历、体验,感情真挚,不得抄袭和套作。②文中可以适当运用修辞或环境描写来为你的文章锦上添花。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④书写清晰规范,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