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宁波市镇海仁爱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给下面的语段填入所缺的句子,最恰当的是 ( )
在久待的焦躁中,一听到皮鞋的高底尖触着砖路的清响,是怎样地使我骤然生动起来呵!于是就看见带着笑涡的 。她又带了窗外的半枯的槐树的新叶来,使我看见,还有挂在铁似的老干上的一房一房的紫白的藤花。
①玄色的裙 ②苍白的瘦的臂膀 ③布的有条纹的衫子 ④苍白的圆脸

A: ③①④②
B: ④②③①
C: ①④②③
D: ②④①③
2、下列词语中划线字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和(yìng) 痪(tān ) 食(zhuó) 淅沥沥(xī lì)
B: 落(zhuó) 静(mì) 并(dì) 翻来去(fù)
C: 心(xù) 蔽(yìn) 开(diàn) 人迹至(hàn)
D: 花(bāo) 别(jué) 确(záo) 然大悟(huǎng)
3、下列哪部是鲁迅的散文集( )
A: 《朝花夕拾》
B: 《呐喊》
C: 《野草》
D: 《故乡》
4、下列句子加下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老人拄着拐杖走在山路上,背上的柴火使她步履蹒跚
B: 一生气我打了她的屁股,本就瘦弱的她也没吃好饭,抽噎着上学去了,现在想想多少有些歉疚
C: 一年一度的四川甘孜山地旅游节拉开了帷幕。远远望去,大渡河畔人声鼎沸
D: “工匠精神”要求我们,把追求极致的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态度贯穿于工作的始终。
5、画线成语不含贬义的是( )
A: 无事不登三宝殿嘛。
B: 齐先生之所以英雄无用武之地 , 岂不是当时腐败的社会所造成吗?
C: 并非齐先生才疏学浅 , 而是社会未起变化之故。
D: 可是对有一门化学齐先生也许一窍不能
6、下列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A: (kuì)退 (xiè)气 (fēi)红 (fēn)发
B: (nì)名 (jī)形 (zhòng)裁 由(zhōng)
C: (qiāo)然 不(xùn) (juān)刻 锐不可(dǎng)
D: (qiào)首 (xián)熟 (jié)责 深(wù)痛疾
7、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智能高铁”列车具备工作状态自感知、运行故障自诊断、导向安全自决策等功能。

②“智能高铁”是近两年来突然兴起的一个概念,是未来中国高铁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③同时将实现全面电子客票、全程畅通出行、智能引导等综合运输服务。

④最终实现我国高铁的智能化。

⑤按照铁路专家的解释,“智能高铁”利用大数据、北斗定位、5G通信等先进技术,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高铁技术集成融合。


A: ⑤①③②④
B: ⑤③②①④
C: ②③④①⑤
D: ②⑤①③④
8、下列句子修辞手法的运用,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绿茵茵的草地,踩在上面软软的,空气里弥漫着青草味儿,置身其中,我们仿佛回到了童年。(比喻)
B: 我仿佛能看到富士山的雪峰,听到恒河里的涛声,闻到牛津的花香。(排比)
C: 面对青春时光,我们必须坚持一个信念:珍惜,珍惜,再珍惜!(反复)
D: 秋天的枯叶轻叹一声,从枝头飘落,投入大地的怀抱。(拟人)
9、下列对课文内容和写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文章以“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为陪笔,引入下题,烘托自己对莲花的喜爱,借景抒情;“借花自以为写照”。
B: 文章品评菊花牡丹、莲花,意在慨叹真隐者少,有德者寡,而贪爱富贵者居多。以“君子”喻莲,表明了作者志在君子的道德情感。
C: 文章用“噫”字引领三个排比句,在排比句中,句式同中见异,变化有致,感情起伏,其中反问句“同予者何人”情感色彩最为强烈。
D: 文章结尾没有按照之前的菊、牡丹、莲的顺序来写,而是将牡丹衬在莲后,是对追名逐利者进行暗讽,意味深长,耐人寻昧。
10、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酝(niàng) 如(pì) 而不舍(qiè)
B: 恶(zēng) 问(jié) 怏不乐(yàng)
C: 愧(zuò) 赠(kuì) 惟妙惟(xiāo)
D: 亮(zèng) 留(zhì) 相形见(chù)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思吴江歌

张翰

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

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禁兮仰天悲。

( 1 )请结合全诗赏析“秋风起兮木叶飞”一句。
( 2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回答。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后面的题。
(甲)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④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乙)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 1 )②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词。
①不亦乎( ) ②温而知新( ) ③登东山而鲁( ) ④观水有 , 必观其澜( )

( 2 )翻译下列句子
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 3 )《论语》中“博学而笃志”告诉我们要广泛学习,志向坚定。《孟子》“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则暗示我们

( 4 )《论语》《孟子》两部著作语言非常经典,很多成语亦源自其中,请从所提供的文段中各写一个成语。出自《论语》中的成语: ;出自《孟子》中的成语:

( 5 )经过了两千多年,孔子和孟子的话仍然闪烁着夺目的光彩。请从所提供的材料中任选一句,谈谈对你的启发。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老王》(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他只说:“我不吃。”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

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

“早埋了。”

“呀,他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埋在什么沟里。我也不懂,没多问。

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 1 )选段对老王生活和品质两方面的表现,可以用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字概括。
( 2 )作者为什么要详写“老王来送香油鸡蛋”这部分内容?
( 3 )联系上下文,揣摩句中加点词表情迖意的效果。

①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镶嵌”一词原意是什么?此处有何表达效果?)

②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既然来了,免得托人捎了。”(“我”为什么这么说?)

( 4 )“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数不完。”有限的鸡蛋却数不完,你能说出其中的含义吗?
( 5 )文末写道“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请问:“我”一家当时受到了冲击,处境并不好,“我”为什么还觉得自己是“幸运的人”?面对老王为什么还感到“愧怍”?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野宴(节选)

张炜

①大橡树的北面是一些柳树,我看到一只大鸟沉沉地压在枝丫上,好像一直看着我,并不害怕,直到我离它十几步远时,它才懒洋洋地飞走。不远处有什么在走动,蹄子踩着落叶的声音非常清晰:一会儿停下,一会儿又走,最后疾速奔跑起来,跑远了。一群鸟儿在半空盘旋,从我的头顶掠过。一只花喜鹊站在高高的响叶杨上对我喊:“咔咔咳呀,咔咔沙沙!”喊过之后,七八只喜鹊一齐飞到这棵树上,盯住我。

②我想,那只站在高处的花喜鹊一定在说:“快看快看,看他是谁?”我迎着它们好奇的目光说:“不认识吗?我就是南边茅屋里的!”

③它们一声不吭,这样安静了一小会儿,就放声大笑起来。它们的粗嗓门儿可真难听:“咔咔哈哈,咔咔哈哈!”它们笑我愚笨:“逗你呢,谁会不认识你呢?”

④我不太高兴,不再搭理它们,折向另一个方向。一只黄鼬从泡花树林里跳出来,直直站着看我,提着前爪,一双大眼睛水汪汪的。我和它对视,看呆了,惊得说不出话。这是我第一次这么近地看着黄鼬。这会儿正好有一簇光落在它的身上,一张小脸金灿灿的,啊,它竟然那么俊。

⑤一只野兔被惊扰了,跑起来仿佛一支离弦的箭,翘起的尾巴像一朵大花,摇动几下就不见了。老野鸡在远处发出“克克啦,克克啦”的呼叫,可能正在炫耀什么宝物。

⑥越往北,林子越密,高大的树木中间是矮小的荆丛,还间杂着一些酸枣。通红的枣子闪着亮光,在绿叶中特别显眼,好像在对我说:“还不快摘一颗?”我摘了许多,枣子又酸又甜。

⑦直到走得身上汗津津的,我才坐在一排枫树下。这里有潔净的白沙,除了一蓬荻草,没有别的野草。七星瓢虫在草秆上爬着,一直爬到叶尖,然后犹豫着再干点什么。面前的白沙上有几个小酒杯似的沙窝,我知道这是一种叫“蚁狮”的沙虫,沙窝就是它的家。我用小拇指的指甲一下下挑着沙子,嘴里咕哝:“天亮了,起床了,撅屁股,晒太阳。”

⑧蚁狮被我惹烦了,最后很不情愿地出来了。它真胖。我轻轻按了一下它圆鼓鼓的肚子,肉乎乎的,感觉好极了。它举起两只大颚,那是用来捕蚂蚁的。

⑨旁边响起“沙啦啦”的声音。我放下蚁狮。几只小鸟在枝头蹦跳,小头颅光溜溜的,机灵地摆来摆去,是柳莺。它们嘴里发出细碎的响声,就像有人不停地弹动指甲。不远处有一只动物走过,踩响了树叶,它可能看到了我,立刻停下不动。

⑩我循着响声看去。啊,是一只刺猬,有碗口那么大。它亮晶晶的眼睛瞟着我,一动不动。我走近它看着:好大的刺猬,周身洁净,每一根毛刺都闪闪发亮,紫黑色的鼻头湿漉漉的。我试着用一根树条将它驱赶到白沙上,可它绝不移动,很快变成一个大刺球。我推搡刺球让它滚动,滚到白沙上。太阳晒着它,几分钟后它终于一点点舒展身体,昂头看着。我想和它说点什么,离它更近了,甚至看清它长了一溜金色的眼睫毛。

⑪如果不是后来发生了一件事,我会和这只刺猬再玩一会儿。我想找一点儿东西来喂它,正琢磨着它会喜欢什么,一群灰喜鹊“呼啦啦”从远处飞来,紧接着,又有几只野鸽子扑到身边的枫树上。

⑫我转过身,立刻看到一只大鹰出现在半空中,像一只小风筝。

⑬我迎着它呼喊:“坏东西,离远点!不准过来!”我伸出拳头威吓。它一点儿都不在乎,竟然迎着我缓缓地下降。我继续呼喊。大鹰在离地面十几米远时,狠狠地瞪了我一眼,又升到了高处。它终于向另一个方向飞走了。

⑭我那会儿记住了鹰的眼神:又尖又冷,像锥子一样。

( 1 )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的内容?
( 2 )本文的语言生动形象,极富特色,请你具体分析选文的语言“独特”在哪?
( 3 )说说《野宴》开篇为什么要写老广的故事?
( 4 )初中三年来,我们也阅读了不少名著,你认为选文的特色和下面哪一部作品比较类似?

A.《朝花夕拾》·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B.《昆虫记》<法>法布尔

四、写作(分值:60分)
水,有时是雪,有时是露,有时是冰凌,有时是雨珠……变的是形态,不会变的是晶莹;日子,有时是甜,有时是苦,有时是幸福,有时是酸楚……变的是感受,不会变的是真实。生活中许多变化着的人、事、物,都有不变的地方。

请以“不会变的是_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①在横线处填写一个词或短语,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②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感悟、认识。③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④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⑤不少于6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记忆里ˋ仿佛没有迩。”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