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汉字积累―下列字形和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隘口(ài) 与日具增 孤僻(bì) 兴致勃勃 B: 砚台(yàn) 韬光养晦 热忱(chén) 不言而谕 C: 忌讳(huì) 笑容可掬 鄙薄(bǐ) 煞有介事 D: 称职(chēn) 安之若素 许诺(nuò) 顶礼膜拜 |
2、 | 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濒临(bīn) 渺远(miǎo) 眺望(tiào) 气冲斗牛(dòu) B: 桅杆(wéi) 劫难(nàn) 驰骋(chěng) 锲而不舍(qiè) C: 校对(xiào) 缄默(jiān) 沼泽(zhǎo) 鲜为人知(xiān) D: 炽热(chì) 冗杂(lǒng) 迁徙(xǐ) 畏罪潜逃(qiǎn) |
3、 | 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 B: 郊原如海,房屋如舟。 C: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 D: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
4、 | 下面的场合,如果班长既想达到批评目的,又想把话说得委婉些,表达恰当的一项是( ) 小李和小杨,为了一点小事,两个人在自习课上大声地争吵起来。这时,班长说:“________________” A: 你们这样大声争吵,影响很坏。B: 你们这样大声争吵,难道不感到羞耻吗? C: 你们这样大声争吵,影响不太好吧。 D: 你们这样大声争吵,真是“太了不起”了。 |
5、 | 下面各组词语中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游弋(yì) 箴言(jiān) 如坐针毡(zhān) B: 桕树(jiū) 遏制(è) 无动于衷(zhōng) C: 荣膺(yīng) 间或(jiàn) 矫揉造作(jiǎo) D: 商於(yú) 锱铢(zì) 战战兢兢(jīng) |
6、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久久地站在河岸边,望着渐渐逝去的车影和朋友远去的方向,她不禁黯然失色 , 些许优思从心底涌出。 B: 《清明上河图》画面开卷描绘的是疏林薄雾,冰冻未解,寒风飕飕,春意盎然的汴京近郊风光。 C: 阻拦索安全观察员手持专业工具,一丝不苟地对阻拦索做最后一次检查。 D: 他这样做自以为很稳妥,简直是巧妙绝伦 , 其实稍不注意就会出现错误。 |
7、 | 下面句子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些书法精品,或古朴,或娟秀,或雄浑,或飘逸,将汉字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B: 本来藏在叶底下的那盏路灯格外明亮,马路豁然开朗 , 像拓宽了几尺。 C: 危难之时,绿色的迷彩撑起了生命的希望,人民解放军无愧为共和国的中流砥柱。 D: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时,组长建议同学们发言要直截了当 , 不必转弯抹角。 |
8、 | 下列句子中,用括号中的词语替换划线词语后句意不变的一项是( ) A: 我们的经费十分有限,所以做事得考虑轻重缓急,不允许本末倒置。(舍本逐末) B: 周信芳出身于戏剧世家,耳濡目染 , 年少时便学戏登台。(耳闻目睹) C: 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妇孺皆知的人物了。(众所周知) D: 今年五一期间,广西某地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交通事故。(耸人听闻) |
9、 | 下列句子使用的表达方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 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B: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 C: 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 D: 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
10、 | 下列对名著内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繁星》《春水》小诗中的母爱往往有双重内涵,一是母爱对诗人的浸润;二是诗人对母爱的深情赞颂。B: 《骆驼祥子》中祥子的理想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他一共买过三次车,每一次都是用自己省吃俭用,辛苦劳动赚来的钱买的。 C: “我逢休息日,一大早就背着口袋走遍各家的院子,走遍大街小巷去捡牛骨头、破布、碎纸、钉子…平时放学以后也干这玩意儿。”这是《童年》中描绘阿廖沙与外祖母相依为命的艰苦生活的一个片断。 D: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他从小就在社会最底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朱赫来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 |
阅读李煜《相见欢》一词,完成文后小题。 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这首词上片描绘出一幅怎样的景色?“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虽 乘 奔 御 风 不 以 疾 也( 2 )解释下列划线词 (1)沿溯阻绝________ (2)夏水襄陵________ (3)从流飘荡________ (4)窥谷忘反________ ( 3 )用现代汉语表达下面句子的意思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4 )填空。 (1)两文都写了山和水,突出了山的________ 和水的________ 共同特征。 (2)甲乙两文都描写了难见天日之景,但着眼点却不同,甲文以“不见曦月”来写________ ,乙文以“有时见日”来写________ 。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
本报2014年7月6日讯(记者程凤 通讯员孟立)动车飞宜万,蜀道变坦途。昨日上午,武汉至重庆的首趟动车D2251次满载着旅客,在如画美景中穿梭6小时50分钟后,到达重庆北站。至此,沪汉蓉沿江铁路大通道升级为动车通道,以武汉为中心的“米”字形高铁网络正式形成。
早上7点50分,白色的D2251次列车静静停在武汉火车站内,不少旅客正在和它合影。15分钟后,它载着700多位旅客一路向西,将风光旖旎的巴山楚水连珠串玉。
“动车像长了翅膀一样往前飞。”50多岁的武汉市民王女士说,“以前去重庆坐普快车,光路上就要15个小时左右,太不方便了,所以我一直没去。现在好了,7个小时到重庆,我准备去渣滓洞等红色景点看看。”
10点08分,列车驶出宜昌东站,开进“世界最高建设难度”的宜万线。白云在山顶游弋,列车在隧道中穿行,小溪在山涧下细流。下午2点54分,奔驰了6个多小时的动车慢慢停在了重庆北站。
1909年,詹天佑主持开建川汉铁路湖北段部分线路。后来孙中山在他的《建国方略》里重提修建川汉铁路的设想。只是这些宏伟蓝图,都消失在崇山峻岭中。100多年后,动车组已在这条动脉上畅通无阻。
沪汉蓉沿江铁路全线通行动车,标志着横贯我国东西的沿长江铁路快速大通道真正形成。它与南北快速交通干线京广高铁等在武汉十字交会,与四通八达的其他动车线路,在武汉形成“米”字形动车网络。
武汉铁路局相关部门负责人称,每天有701趟列车经停武汉,其中430趟为动车。武汉将与东南西北10000公里范围内的特大城市更加紧密相连,长江经济带上的成渝经济圈、长江中游城市圈以及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实现半日直达,为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 1 )给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 2 )新闻中提到詹天佑和孙中山有何作用?(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4 )用简要的文字说说武汉形成“米”字形动车网络有何意义。 甘露的秘密
蚂蚁和蚜虫的关系简直可以说是亲密无间的,有时候,你会看到一群蚂蚁背着蚜虫川流不息地跑来跑去,那是蚂蚁在给蚜虫搬家。当蚜虫在一片植物上大肆蚕食,只剩下残茎败叶之后,蚂蚁就把这群祸害转移到另一处食物充足的地方去,使蚜虫能够饱食终日,好排泄出更多的蚜蜜来。在蚂蚁搬家的时候,也不会丢下为它提供美餐的好朋友不管。确定了新居之后,小蚂蚁就会把蚜虫一个一个搬到附近的植物上去。蚂蚁不仅是蚜虫的“卫士”,还是蚜虫的“保姆”。冬天临近了,雌蚜排出了一个个越冬卵。蚂蚁很担心这些卵会被冻坏,便不辞劳苦地把它一个个搬到外面晾晒,晒完后再搬回巢去。到了次年早春,蚜卵孵化了,这下又忙坏了小蚂蚁,它又主动承担了喂养小蚜虫的任务。直到春暖花开,蚂蚁又把小蚜虫一个个搬出洞来,放到植物上,让它去啃食鲜嫩的茎叶,以便自己从它的屁股后面捞取一点蚜蜜。(选自《中学生必读文库》)
请以“这个,我也行”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说真话,抒真情;②不要出现真实姓名和真实的班级。③书写(清晰1分,工整1分,美观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