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填入下面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 ) B: 生活跟语言是分不开的 C: 语言跟生活是有密切联系的 D: 语言跟生活是分不开的 |
2、 |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行路难(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首古诗主要抒发了诗人在政治上遭遇挫折后的愤激之情,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 B: 诗歌以叙事开篇,第一二句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三四句急转直下,“停杯投箸”“拔剑四顾”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抑郁和苦闷。 C: 第五六句用“冰塞川”“雪满山”比喻仕途的艰难,形象化的语言中蕴含无限的失意;第七八句诗人巧用吕尚和伊尹的典故,进一步抒发了政治失意的悲愤之情。 D: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诗人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总有一天会乘长风破万里浪,冲开险阻,到达理想彼岸,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
3、 | 对课文《人生》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作者把人生比作高塔,生动贴切,揭示了人生的总体特征。B: 在广阔的领域开拓进取的人占有欲强,渴望征服,喜欢权力,但他们精力充沛,头脑活跃,热爱生活,顽强勇敢。 C: 挖掘坑道的人是指那些技术工人,发明家,像爱迪生等。 D: 文章写了三大人群,主要是为了赞美那种顽强勇敢、刻苦耐劳的精神品质。 |
4、 |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或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 A: 水渍(zì) 吹毛求疵(cī) 热忱 功名利禄 B: 褴褛(lǚ) 栩栩如生(xǔ) 锤炼 自出心裁 C: 磕绊(bàn) 瞻前顾后(zhān) 恻隐 眼花缭乱 D: 揣摩(chuǎi) 拈轻怕重(zhān) 陶冶 与日具增 |
5、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狩猎 枯躁 格物致知 B: 瞭望 狡辨 不修边幅 C: 决择 缅怀 强词夺理 D: 浩劫 拙劣 暴风骤雨 |
6、 | 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A: 《我的叔叔于勒》——小说——莫泊桑——法国作家 B: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诗歌——鲁迅——现代诗人 C: 《敬业与乐业》——演讲稿——梁启超——明末思想家 D: 《岳阳楼记》——散文——苏轼——北宋政治家 |
7、 |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艘中华世纪龙船,整件作品未发现一处拼接镶嵌的裂缝痕迹,揽核之间无缝连接,泾渭分明。B: 某大学校园交通肇事案犯罪嫌疑人的父亲李某接受采访时,向受害人及家属表示诚恳道歉,并深深鞠躬。采访中李某多次哽咽,不能自已。 C: 有的年轻人,看似没有大的志向,只是专心致志地做事,而且是讲情意懂事理,真正地做到了好高骛远 , 一点一滴地积累生活经验,使自己人生底蕴渐渐厚重。 D: 全国人大代表、中央财经大学党委书记邱东认为,“做官难”在今日中国正在成为一种趋势。“气贯长虹”“如履薄冰”“诚惶诚恐”成为为官心理常态,表明中国政治的一种进步。 |
8、 |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弱冠”代称男子二十岁;“而立”代称三十岁;“不惑”代称四十岁;“天命”代称五十岁;“耳顺”代称六十岁。 B: 《蒹葭》《关雎》均选自《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 C: 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之别。“鄙人”“寒舍”“贵姓”属于谦辞,“惠顾”“赐教”“家父”属于敬辞。 D: “达于汉阴”中“汉阴”指“汉水南面”;“岱宗夫如何”中“岱宗”指泰山,为五岳之首;“千里共婵娟”中“婵娟”指月亮。 |
9、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刹那(chà) 订正(dīng) 茅塞顿开(sài) B: 贮藏(chǔ) 倾斜(qīng) 轩然大波(pō) C: 解剖(pōu) 酝酿(niàng) 爱憎分明(zēng) D: 符合(fú) 乘客(chèng) 自给自足(gěi) |
10、 | 下列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两则寓言都采用了对话描写。 B: 寓言往往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深刻的道理。《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是以神喻人,《蚊子和狮子》是以动物喻人。 C: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两则寓言结构相同,都是先叙述故事,篇末再点明寓意。 D: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构思精巧,文章采用三问三答的形式,这三问三答略有变化,有起有伏。 |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 1 )请你将五,六句所展现的画面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 2 )尾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志趣和愿望? |
文言文阅读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柄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 昔有大长者子①,共诸商人,入海采宝。此长者子善诵入海捉船方法:若入海水漩洑洄流矶激之处②,当如是捉③、如是正、如是住④。语众人言:“入海方法,我悉知之。”众人闻之,深信其语。既至海中未经几时船师遇病忽然便死。时长者子即便代处。至洄洑驶流之中,唱言⑤“当如是捉,如是正”。船盘迴旋转,不能前进至于宝所,举船商人没水而死。 【注释】①(大长者子)富商人家的儿子。②(漩洑洄流矶激之处)水流湍急的地方。③(捉)驾驶。④(住)停靠。⑤(唱言)高声说。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下划线词。①一食或尽粟一石________ ②策之不以其道________ ③此长者子善诵入海捉船方法________ ④我悉知之________ ( 2 )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既至海中未经几时船师遇病忽然便死 ( 3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横线句的意思。①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②唱言“当如是捉,如是正”。 ( 4 )【甲】文借伯乐相马的故事,发出了 “________”的感慨,表达的主题是________ ,【乙】文借“大长者子”善诵入海捉船方法却导致船毁人亡的结局,表达了________的主题。( 5 )【甲】文强调了“应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的道理,【乙】文则突出了“过于信奉客观规律终会导致恶果”的道理,请结合实际生活谈谈你的理解。 |
风筝的心
朱成玉
①又到了放风筝的季节,可是我的城市上空却空空如也。莫非是与这城市积下了太多的仇怨,连云都躲藏起来,不肯给城市的天空一点梦想的色彩吗?
②而我依然仰望,寻找那些飞翔的痕迹,寻找那只要一点点风就可以抖擞起精神来的风筝。
③再次见到风筝,是在三月最破败的小巷。一些蓝色的、白色的、紫色的欲要飞翔的念头,被一群孩子们嫩小的手提着,轻轻地,飘在一人多高的风里。
④孩子们必须奔跑,因为只有奔跑才可以带来风。
⑤老人们说,放风筝可以放掉人心中所有的烦恼和晦气,只剩下美好的愿望。人们相信,这些用心灵里最珍贵的情愫扎出来的梦想之鸢,可以把种种美好的愿望传达给上帝。
⑥小时候没有卡通没有电脑,却有广阔的草地放风筝。如今,孩子们有了各种各样的玩具,却再也腾不出时间和空间纵情奔跑,纵情释放他们的梦想。所有的时间都被各种补习培训填充,所有的空间都被钢铁水泥占领。在这个简陋的巷子里,我看见风筝精疲力竭仍无法飘过城市的额头,气喘吁吁仍无法惊动半点尘俗。
⑦孩子们在巷子里终于跑累的时候,其中一个把风筝举过头顶叹口气说,有风多好,有风它就能飞上天空了。另外几个孩子也如泄了气的皮球,蹲到地上,不停地抱怨着——风都哪儿去了?
⑧风都哪儿去了?孩子的话让我不禁一怔。风,被高高密密的楼群阻隔在外面;风,被机器的轰鸣赶往别处;风,藏在遥远的记忆里;风,躲进有歌谣的童年里。小时候,我的风筝可以放得比云朵还高。在那么高的天空上,我的风筝和白云窃窃私语,那是我儿时最美丽的花篮,一直在我的记忆里晃来晃去。
⑨风筝飞不起来,然而它们却是这座城堡里唯一长着翅膀的鸟了。它们醒着,心怀世界上最单纯的愿望:只要一点点风,只要一点点可以飞翔的天空。
⑩天空不冷清 ,风筝不冷清,冷清的只有风筝的心。风筝,这春天里的邮票,何时能为孩子们邮寄来春天?
⑪不知为什么,看着这些无法飞上天空的风筝,我的心里异常难受。尽管这是一些廉价的风筝,用最普通的材料制成,大概两三块钱就可以在任何一个商店里买到,但我还是希望它们能飞起来。这种希望点燃我心中隐匿了许久的渴望飞翔的念头。我对孩子们说,“明天早晨在这里等我,我领你们去一个可以让风筝自由自在飞翔的地方。”
⑫那个晚上,我挑选了最结实的竹签和最漂亮的桃花纸,精心制作了一个美丽的风筝。这是对童年的牵挂。我尽可能地将生命中所有美丽的色彩都绣到风筝的翅膀上,再扯一根长长的思念的线牢牢拴住它。我知道,我的童年不会走得太远。
⑬风筝上的那些花朵,鲜艳得就像那群孩子的脸。我仿佛听见了风筝在说:给我一点点风,给我一点点与梦有关的颜色。
⑭第二天一大早,我带上亲手制作的风筝领着孩子们去了广场。广场上人头攒动。孩子们小心翼翼地打开风筝,小心翼翼地打开自己,然后奔跑、奔跑,风来了!风筝飞上了高高的天空!
⑮我手中的线轴飞快地旋转,我的风筝追上了云朵,正在向它打听童年的消息。很多人站在那里不再走动。很多人仰起了头。很多人高声喊到:“快看,多美的风筝!”那一刻,我感觉到,适合风筝飞翔的风来了。那些安静的、优雅的心灵回来了。其实,它们从来就不曾丢失,只是有待呼唤。
( 1 )联系全文,理解选文题目含义。在那么高的天空上,我的风筝和白云窃窃私语,那是我儿时最美丽的花篮,一直在我的记忆里晃来晃去。
( 5 )文章结尾说:“其实它们从来就不曾丢失,只是有待呼唤。”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5题。
细说电子垃圾
①随着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这也使得世界上报废或“被报废”的各类计算机、手机、家用电器等电子垃圾增量惊人。目前全世界每年产生的电子垃圾正以18%的速度增长。据有关部门预测,到2017年,全球产生的电子垃圾总量可能会增长至6540万吨。
②有研究表明,电子垃圾蕴含着巨大价值。废旧电器电子产品里贵金属的含量往往比矿石更高。例如,一吨电路板包含的金是一吨金矿石的40-800倍。一吨废旧线路板可提取400克黄金、200千克铜及500克其他贵金属。
③在暴利驱使下,我国电子垃圾加工小作坊遍地开花。从表面上看,这是在“炼金”,实际上,电子垃圾已成为继工业时代化工、冶金、造纸等废弃物污染后又一新的环境杀手。
④为什么这样说呢?
⑤电子垃圾含有汞、铬、镉、铅等多种重金属,这些重金属很难分解。在电子垃圾处理过程中,重金属会进入土地或水源中,人体吸收后会与体内的蛋白质及酶发生反应,使蛋白质及酶失去活性,甚至有些重金属会在人体某些器官聚集,一旦超过了人体所承受的极限,人体就会发生各种重金属中毒。
⑤电子垃圾很多采用塑料或新型塑质材料作外壳,这些材料不易降解,危害巨大,直接抛弃到陆地或水中的塑料,有时候会被动物误食,导致这些动物肉质有毒或大量死亡;埋藏在土地中的塑料会影响土质和土地肥力,导致土质松软或污染地下水;如果直接焚烧塑料,则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严重污染空气。
⑦电子垃圾中的各种阻燃剂、溶剂都是化学污染的重要来源。有些化学药剂天然具有毒性,有的可能诱发癌症等人体病变。
⑧电子垃圾造成的危害在我国一些地方已经显现,必须引起高度的关注和警惕,在回收电子垃圾方面,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已有的可行的制度与经验。
⑨在欧洲,德国对电子垃圾的回收处理堪称典范,制度规范和技术均较为发达。早在1991年,德国就颁布了欧洲第一个专门处理电子垃圾的法律——《电子废弃物法规》。1996年德国公布了更为系统的《循环经济和废物管理法》。德国在电子垃圾回收方面走在了欧洲的前列,它利用各市区直属的市政企业对电子垃圾进行回收,提供网络化服务,上门为消费者收集废旧电器。德国废旧电器回收厂普遍采用一种电子破碎机来分选废旧电器中的有用物和废物,分选出来的金属会根据含金量再转售给终端处理厂,其废旧电器的回收再利用率达90%以上。
⑩面对电子垃圾给我国生态环境和居民健康带来的严重危害,我国必须从法律制度建设、电子废弃物体系化管理等方面着手,积极行动,采取多管齐下的强力应对措施,全力阻止电子垃圾对环境的破坏。
⑪2014年,环保部启动了电子废物无害化处理项目。该项目的实施将推动我国电子废物环境无害化管理体系和技术标准体系的完善,以减少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排放。
(本文有删改)
( 1 )选文第①段中的加点词“可能”为什么不能删去?( 2 )选文第②段画线句子除了举例子外,还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 )概括选文第⑤-⑦段的主要内容。( 4 )阅读全文,具体说说如何阻止电子垃圾带来的危害。( 5 )选出下列表述与选文不符的一项( )A: 选文采用的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人生,总是充满了再次相见的机缘。儿时的那个玩伴,再见时已成翩翩少年;昔日的那条小径,再见时却已鲜花盛开。还有,曾经读过的书、登过的山、老屋顶上升起的那缕炊烟……”以“我与 再见时”为题作文。
要求:①选择恰当的词语将标题填好;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题材不限;④不少于600字;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