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湖北省宜都市第二高级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据调查,我国超80%左右的成年人全谷物摄入不足,导致维生素膳食纤维等的缺失。
B: 这三年多来,“一带一路”建设从无到有、由点及面,进度和成果都超出了预期。
C: 通过在扬州钟书阁举办的《人间送小温》首发式,使更多年轻读者深入了解汪曾祺。
D: 我们不仅要学习巴西人“用脑踢球”的理念,但也要大力发展我国青少年的足球事业。
2、

划线字注音无误的一项( )

A: 留(zhì) 下(huī) 难(jié) 重蹈覆(zhé)
B: 稍(sùn) 丝(lǚ) 禁锢(jìn gù) 襁褓(qiáng bǎo)
C: 留(zhì) 田(bǔ) 望(líng) 动(chàn)
D: 哑(ān) 蝈(guō) 息(qī) 沉(qìn)
3、

下面词语书写及划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慧心首(qǐ) 恶(xián) 顶礼膜拜 随声附(hè)
B: 禁固良(xùn) 外(fèn) 格物致知 相得益(zhānɡ)
C: 惘然古(ɡèn) 隐(cěi) 不可思意 人听闻(hài)
D: 嬉戏归(jiù) 白(shá) 任劳任怨 锐不可(dānɡ)
4、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 )
A: 脑羞成怒 荣膺 断章取义 谀词
B: 狼狈不堪 刻骨铭心 无与伦比 嗤笑
C: 莫明其妙 根深帝固 怀古伤今 潮迅
D: 涕泗横流 一愁莫展 面面相觑 桑梓
5、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战国策》是东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历史编写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唐雌不辱使命》就出自其中的《魏策》。
B: 词,兴起于唐五代,极盛于宋。在唐五代时,一般称为“曲”“曲子词”,后来才称为“词”,又称“长短句”。
C: 《出师表》是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向蜀汉后主进的一篇表,南宋诗人陆游曾称赞它说:“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D: 《鱼我所欲也》出自《孟子》,论述了孟子的一个重要主张义重于生,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取义。
6、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古代文人作品集命名方式多种多样,有的以“地名”命名,如《柳河东集》;有的以“官职”命名,如《杜工部集》;有的以“谥号”命名,如《昌黎先生集》等等。
B: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 普希金,俄国诗人,《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表现了他对理想的追求和对未来的信念。
D: 老舍被授予“人民的艺术家”的称号,《茶馆》代表了老舍话剧创作的最高成就,被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
7、选出下列语句停顿恰当的一项( )
A: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B: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C: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D: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8、毕业在即,同学们即将分离。假如用两句诗作为临别赠言,既不伤感又能表达与同学深厚情谊,你觉得下面哪一项最恰当?说说你的理由( )
A: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B: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
C: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9、

下列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是( )

A: 每次上体育课,看见她裤子上那条长长的伤疤,我就觉得对不住她。
B: 可是,这能全怪我吗?
C: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D: 他和他爸爸就像一个模子里倒出来的。
10、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珠算“中遗”成功后,不少网友认为,珠算是我国古代的重大发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应该加以发扬和传承。(将“发扬”与“传承”互换位置)
B: 昆虫学家法布尔把科学和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为我们刻画了一个绚丽多姿的昆虫世界。(把“刻画”改为“描绘”)
C: 我国自行设计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覆盖范围广、受地面影响小、定位准确及时,在抗震救灾中大显身手。(在“准确及时”后加上“的特点”)
D: 《标准汉语》的主要读者是为英语国家中的中国留学生子女及汉语爱好者编写的一套汉语学习材料。(删去“为”)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 1 )“沙场秋点兵”一句中哪个词用得最好?为什么?

( 2 )作者为什么会发出“可怜白发生”的慨叹?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阋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竞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乙】

余十一二岁时,闻从叔灿若公言:里有齐某者,以罪戍黑龙江,殁(mò死)数年矣。其子稍长,欲归其骨,而贫不能往,恒蹙(cù)然如抱深忧。

一日,偶得豆数升,乃屑以为末,水抟成丸,衣以赭(zhě红褐色)土,诈为卖药者以往,姑以绐(dài欺哄)取数文钱供口食耳。乃沿途买其药者,虽危症亦立愈。转相告语,颇得善价,竞藉是达戍所,得父骨以箧负归。归途于窝集遇三盗,急弃其资斧,负箧奔。盗追及,开箧见骨,怪问其故,涕泣陈述,共悯而释之,转赠以金。方拜谢间,一盗忽擗(pǐ)砞mò(捶胸顿足)大恸曰:“此人孱弱如是,尚数千里外求父骨,我堂堂丈夫,自命豪杰,顾及不能耶?诸君好住,吾今往肃州矣。”语讫,挥手西行其徒呼使别妻子,终不反顾。盖所感者深矣。

(纪昀《阋微草堂笔记》)

( 1 )解释下面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于沙上

________

②不亦

________

危症亦立愈

________

④终不反

________


( 2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求之下流,固颠 国不以山溪之险
B: 转赠金 扶苏数谏故
C: 必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归途窝集遇三盗
D: 以箧势竞上
( 3 )翻译下列句子

①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②此人孱弱如是,尚数千里外求父骨,我堂堂丈夫,白命豪杰,顾及不能耶?

( 4 )你从这两则故事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甲】文的启示:________。

【乙】文的启示: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人类的信息交流离不开语言。那么,动物有没有“语言”呢?常言说:“人有人言,兽有兽语。”所谓动物的“语言”,一般是指同一种动物之间为了种群的生存和发展传递信息的动作、气味和声音。

②动物的动作是一种常见的“语言”。例如,鹿科动物的小尾巴反面是白色的,当它们遇到危险时,就会把尾巴撅起,露出反面的白色,像摇动着白色的“信号”,在绿色丛林地带非常的显眼。它可以告诉自己的同类:跟我来,快逃跑。工蜂发现蜜源后,会通过圆形舞和“8”字摆尾舞把蜜源的距离和方向告诉自己的同伴。

③气味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昆虫体表的腺体能分泌信息激素,这是﹣类挥发性的有独特气味的化学物质。在昆虫释放的信息激素中,最普遍、最灵敏、最专一的,是吸引异性的“性引诱素”。例如,一种雌蛾在交配产卵前,能分泌只有0.1微克的“性引诱素”,但雄蛾依靠头部的触觉,甚至在1公里外都能收到这种信号,几乎只要一个气味分子作用于雄蛾的触角,就足以引诱雄蛾与雌蛾“约会”。蚁、蜂、蚜虫等受到伤害或惊扰时,会放出一种“警戒素”,以告诉同类赶快逃避或奋起自卫。

④高等脊椎动物也有气味“语言”。例如,人们在小狗身上抹上母猪的尿液,母猪凭着这种体味信号,会把小狗当作自己的孩子进行哺乳。雄羚羊求偶时,也要靠嗅觉来识别雌羚羊。

⑤当然,动物的声音更是一种重要的“语言”。根椐动物学家研究,猪有23种声音信号,狐狸有36种声音信号,而阿拉伯的狒狒放出的声音信号竟然不少于40种。在模拟声音能力方面,一种叫库科尼亚的鹦鹉会“说”上百个单词和几十句话。

( 1 )请用“/”将上文的五个自然段分为两个层次。

( 2 )从文意看,动物的“语言”能传递哪些方面的信息?

( 3 )上文第②、⑤段的说明方法有什么异同?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非遗教育该关注什么

①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以来,为了促进传承与传播,政府与社会各界开展了诸多“非遗+教育”的活动,如非遗进校园、非遗进社区、非遗研学等,形式多样、成效可喜。

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将非遗定义为“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强调了社会环境对非遗生存至关重要。大多数非遗项目都是群体拥有,因此在非遗教育和传播中,要重视对社群环境的阐释,研究非遗和生态的关系,有机整合社会文化资源。

③对传承人的保护,一直是我国非遗保护工作的重点,其目的在于让传承人向社会传达以民众生产生活为中心的优秀传统文化实践。传承人积累了与项目相关的丰富知识,并具有继承和创新能力,在传承非遗方面积极性高,是非遗教育和传播领域最好的老师。充分发挥传承人影响力,使其承担起更多的社会教育责任,在过程中还能带动非遗项目保护,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具有可持续性。

④受教育对象也是非遗教育中必须重点关注的维度,因为没有社会受众和群体基础,非遗就失去了强大的生命力。从不少地区已开展的非遗教育实践来看,有针对性的专题类非遗课程颇受欢迎。比如,广州市针对广绣这一项目,深入挖掘,举办广绣进校园、广绣展、广绣讲座等活动,特色鲜明。浙江省平阳县针对“平阳白鹤拳”在当地中小学进行课程开发与实施。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以兴趣维系是非遗教育的一大特征,有针对性地为不同受众制定课程体系能够极大启发兴趣,使其乐于参与实践活动,可有效达到文化传承的目的。

⑤我国非遗项目量大面广、情况多样,非遗教育常常需要跨学科、跨部门、甚至跨机构进行。目前我国的非遗教育在不同层面得以广泛开展,正是得益于多方良好的合作。

⑥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机构,曾在2019年举办过一场以国家级非遗---山西静乐剪纸为主题的非遗教育展览,采用静态展览和剪纸教学同步进行的方式,每天安排传承人为中小学生现场教学,并配合剪纸类亲子绘本阅读,整个展期等同于一个剪纸培训班教学。

⑦越来越多的媒体平台也通过节目录制、征文、网络评选、案例征集等活动助力非遗教育传播。特别是近年来一些收视率很高的综艺类节目中,越来越多地注入非遗话题,如湖南卫视《天天向上》、东方卫视《极限挑战》、浙江卫视《奔跑吧兄弟》等年轻观众较多的节目中,非遗这一关键词经常出现,潜移默化地进行社会传播效果,值得肯定。

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播至关重要,而非遗教育和传播的实质就是以非遗为载体的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播。当下,推进此项工作需要更多顶层设计和长远规划,需要更多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以传递非遗内在价值、培养新生代传承人群和激发文化自觉意识。这是全社会的责任,任重而道远。

(《光明日报》(2020年07月05日12版)有删改)

( 1 )下列不属于“非遗教育和传播中”关注的对象的一项是( )
A: 社会、项目本体
B: 非遗进校园
C: 非遗传承人
D: 受教育对象
( 2 )下列对文中如何做好非遗教育工作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政府与社会各界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非遗+教育”的活动。
B: 充分发挥非遗传承人的积极性和影响力,推动非遗教育进校园。
C: 关注受教育对象特点,有针对性地为不同受众制定课程体系,激发受众兴趣。
D: 一些综艺类节目通过录制更多的非遗专题节目,并开展多方良好的合作进行非遗教育。
( 3 )下列对本文的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非遗教育和传播要重视社群环境与社会生态,有机结合社会文化资源。
B: 非遗教育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关注传承人和受教育者。
C: 重视社会环境的研究,保护传承人的积极性,关注受教育对象的特点,设计优质的非遗项目,就能做好非遗教育和传播工作。
D: 恭王府博物馆举办的非遗教育主题展览,让非遗传承人与受教育对象充分互动,体现了兴趣维系,有效达到了文化传承的目的。
四、写作(分值:60分)
写作

一个人的童年生活中总有给自己深远影响的人。寿镜吾老先生启发童年鲁迅爱上了读书;莎莉文老师激发小海伦的求知欲,重塑了她的生命;至圣先师孔子因材施教,七十二贤人皆出其门下,并为社会做出很大贡献……

请以“那个影响了我的人”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女人请学会怎样爱自己”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