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成都市实验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老连长看到这些新兵还没上战场就已经吓得战战兢兢的样子,想起了当年的自己。
B: 他一拿到作文试题,就立刻奋笔疾书,文不加点,片刻间就纷纷扬扬地写了一大篇。
C: 作为有为青年学生,只有把自己这股涓涓细流汇入实现中国梦的浩瀚大海,才会有永恒的生机。
D: 孙悟空只觉浑身一颤,心想不好,这是什么法术,只觉有千钧之力 , 此刻却一点也用不上。
2、

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乔海的脸又黑又皱,脊背弓得像个“驮灯狮子”。(陶瓷灯具)
B: 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
C: 在这两幅鲜明对立的图景中,贯穿着鲁迅一个共同的哲理:要用战斗来创造一个春天一般美好的世界。
D: 春天应是一年中最惹人情思的季节。古往今来,有多少诗人留下过咏春、颂春、伤春、惜春的动人诗篇。
3、

下列诗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中的“乱”字,描绘了早春时节百花盛开、美不胜收的迷人景色。
B: 张养浩的《山波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中,“聚”是群峰汇聚之意,“怒”形容波涛汹涌,全句表现潼关地势的雄伟与险峻。
C: 杜甫的《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联,说的是因战乱不断,诗人被困整整三个月,无法与家人取得联系,只好写信表达对妻儿的思念。
D: 温庭筠的《望江南》描述一个独处深闺的女子,痴情地等待心上人的归来,细腻地写出她从希望到失望,再到“肠断”的情感历程。
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史铁生,散文代表作有《我与地坛》《合欢树》《病隙碎笔》等。非同常人的经历和对生命的深沉思考,使其作品具有独特的气质。
B: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与《醉赠刘二十八使君》是唐代两位诗人的唱和之作。酬, 以诗相答的意思;使君,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C: 我国被称为“丝绸之国”,古人对丝织品的称谓有多种,如“半匹红绡一丈绫”中的“绡”“绫”,“同舍生皆被绮绣”中的“绮”。
D: 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根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谥号“昌黎先生”,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谥号“文正”。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三峡》选自《水经注校证》。作者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
B: 《与朱元思书》选自《吴均集校注》。作者吴均,南朝梁文学家,本文是吴均写给友人的信的一部分。
C: 《使至塞上》作者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D: 《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他与韩愈、柳宗元孟浩然王安石、苏洵、苏辙、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6、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告(dǎo) 蝉(tuì) 徘(huí) 酝(liàng)
B: 笑(nì) 应(hè) 菜(qí) 黄(yùn)
C: 搓(niǎn) 倜(dǎnɡ) 悴(qiáo) 粗(kuànɡ)
D: 脑 (suí) 妹(zǐ) 蓄(chǔ) 托(hōnɡ)
7、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黑云压城。乌云是凶悍的是可怕的。雨后的天空,再也看不见乌云。

①狂风骤起,呼啸着肆虐着一切。

②片刻间,乌云好似百万神兵迅速飞进了战场。

③雷电中,风愈发肆无忌惮。乌云在哭,在宣泄,抑或是……

④接着,是声声霹雳的巨响,令天地亦为之动容。

⑤在战鼓的号召下,雨瓢泼一般撞向大地,击打着每一块土地。

A: ②③①④⑤
B: ①②④⑤③
C: ②①④③⑤
D: ①③②④⑤
8、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生物入侵者”给人类造成了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也对其他物种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构成极大威胁。
B: 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是决定物候现象来临迟早的因素。
C: 不管是恢复7天长假还是继续放3天,都依然挡不住人们出游的热情。
D: 太空探究永无止境,航天梦圆任重道远。
9、

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 )

A: 肿涨 锋芒必露 怪诞 义愤填膺
B: 迭起 妇孺皆知 赫然 一泻万丈
C: 澎湃 一反既往 畴划 鞠躬尽悴
D: 斑斓 炯乎不同 深遂 来势汹汹
10、对下面材料中标点符号用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1949年10月1日________——一个载入史册的伟大日子。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从此,你结束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开始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奋斗历程________:恢复国民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一个逐步走向繁荣昌盛的中国呈现在世界面前。

70年峥嵘岁月,你风雨兼程,百折不挠________;70年沧海桑田,你日新月异,改天换地。两弹一星,港澳回归,北京奥运________……你以强大的自信走进新时代。你的儿女不忘初心,与时俱进,用勤劳和智慧成功走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振兴之路。


A: ①处使用破折号,破折号后面的内容是对“1949年10月1日”的解释说明。
B: ②处使用冒号,用在总说性词语“历程”后面。对下文的具体内容讲行提示。
C: ③处使用分号,说明“沧海桑田”分句比“峥嵘岁月”分句的意思更进一层。
D: ④处使用省略号,是对70年峥嵘岁月经历中的重大成就列举的省略。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诗歌鉴赏

使至塞上

王 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 1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一句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 2 )用自己的话,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所展示的画面。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1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虽乘奔御风不以也 寡人无
B: 常有高猿长啸,引凄异 予作文以记之
C: 哀转久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
D: 多趣味 此皆实,志虑忠纯
( 2 )对下列各组划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春冬时(的) 吾欲南海(往,到)
B: 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果) 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自从)
C: 间千二百里(其中) 真无马邪(这里)
D: 渔歌曰(所以) 桓侯使人间之(特意)
( 3 )请把“两岸连山,略无阙处”译成现代汉语。
( 4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己过万重山。”这是诗人李白在被流放途中遇赦写下的《朝发白帝城》。请说说其中后两句诗与文中“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之间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
( 5 )“三峡”指的是哪三峡?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课外文段阅读

读书三境界

读书有三境界:“吞”“啃”“品”。

“吞”乃生吞活剥、囫囵吞枣--是充满饥饿感的发奋的青春初潮的标志。虽然广收博采难免盲目,进食过速导致肿胀--但这个过程毕竟是日后学富五车,满腹经纶的必不可少的前奏。古今中外有许多人都是进入中年后凭反刍青春岁月里的泛读而成名成家的。“吞”虽为知识累积的必经之途,但毕竟是读的低级阶段。

“啃”乃咀嚼消化,强行吸收--是志存高远的人生必经的头晕脑胀、寝食不安的砥砺智慧的夜路。咬烂磨碎骨头,获取钙质,这当然谈不上享受--但却是峥嵘人生必须付出的艰辛。“为伊消得人憔悴”是任何一位学有所成的人都不能蠲免的里程。“啃”是在“吞”之基础上的知性提高--这是将死知识化为活的血肉的过程。

“品”乃焚香沐浴,如饮醍醐--是成熟聪颖的心灵和星空的娓娓絮语。月下折枝,花前怜玉,豁然贯通的人生不胜惋惜地告别了青春光阴--庄严地踏上了奉献岁月。浮躁尽除,功利淡化,读书成了颐养灵性的乐事--“蓦然回首”,天机消溶于慧心。“品”是在“啃”之基础上的悟性升华--这是进入人生创造之园的门票。

读书人多如牛毛,但大多数都停留在第一境界,仅少数不甘人生yōng lù者可进入第二境界。进入第三境界,非志强智达者不能。但能进入第三境界者,必是成功地穿越了第一与第二境界的人。“吞”至其博,“啃”至其深,“品”至灵性--若无博与深,则灵性无其根本。

举凡大家鸿儒,书读到“品”至灵性后,往往将“吞”“啃”“品”三字当成进一步治学用的相济并用的三种方法:“吞”文字,“啃”新意,“品”韵致。或者是:泛读的“吞”之,精读的“啃”之,需细细体悟的则“品”之。

对一般的读书人而言,不谈三境界,如能将“吞”“啃”“品”三字当作对待不同读物的不同阅读方法:无用的书“吞”,有用的书“啃”,启心益智的书不妨“品”--那么人生同样会受益无穷。

( 1 )请简要概括这篇短文的内容。

( 2 )本文的论点是什么?论证方法是什么?

( 3 )用文中的词语概括达到每一境界的结果。

①“吞”________②“啃”________③“品”________

( 4 )对于文中“咬烂磨碎骨头,获取钙质”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 5 )读了这篇短文之后,结合《谈读书》《不求甚解》,结合你的实际谈谈你对读书方法的认识。

阅读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光明行

杨轻抒

母亲不知出去干什么了,我一个人独自扶墙出了家门,门外下在下着雨,雨打在芭蕉上面,嘀嘀嗒嗒地响。我已经没有心思听雨打芭蕉的美妙音乐了,因为我再也看不见那丛我亲手种植的芭蕉了。

以前我从没有想过什么叫做黑暗,没有,我抱怨过城市是那样的拥挤,天空有好多的灰尘,抱怨过房间是那样的窄小,人群中有那么多丑陋的面孔,然而当我终于看不见这一切的时候,我才突然发觉这一切是多么的珍贵!

我从没想过我也许会在黑暗中度过我的大半生,从没!而今,我无论如何不能接受这一切,我独自走进了雨中。我不想提到那个叫死字的汉字,但我绝不认为这样活着有任何意义。如果这时有一辆车向我撞来,如果身边的建筑物突然倒下,如果我一脚踏进了深渊,我会坦然接受的,我会!

但这一切都没有发生。

我只听到了汽车紧急的刹车声和司机的惊呼声,听到前面迅速移动重物的声音,听到人群急急走过的声音——我竟然畅通无阻地在城市的雨中行走,雨中的城市第一次变得这样宽广。

然后,我听到了一声狗叫,一种友善的,我能想象出的一种乖乖巧巧的狗的叫声。头顶的雨突然停了。

“走开!”我咆哮,“我不需要同情,我不需要可怜!”

我使劲挥动手臂,要甩开身边的一切,但我无论怎样努力,始终甩不掉那把罩在我头顶上的雨伞。我终于失声痛哭起来。

“能陪我走一程吗?”一个声音说。是一个女孩子的声音,软软的,柔柔的。我不做声。

女孩把手伸过来,拉住我的手。“阿明——”女孩叫一声,我听见小狗汪汪地叫着跑过来,围着我转圈,然后伸出舌头舔我的脚。我们在雨中走,雨声在伞外淅淅沥沥地响。女孩的手热乎乎的,天地间很静,只有雨,沙沙的雨落在身前身后。不知走了多久,我的心渐渐平静下来。

女孩问:“你的眼睛是谁治的?”我说出了医生的名字。“原来你就是我叔叔的那个病人!”女孩有些惊喜地说,“你的眼睛能治好,他还说,治好你的眼睛将是他一生中最得意的手术之一。”

“真的?”我还是有些怀疑,因为母亲说过,我的眼睛治愈率只有百分之二十五,也就是说,失败率高达百分之七十五。

“真的,不骗你!”女孩说,语气是那么肯定。

“你喜欢音乐吗?我拉二胡给你听吧。”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我听见女孩试了一下弓,顿一下,一种激越的欢快的音符突然跳跃而出,是刘天华的著名二胡曲《光明行》!

女孩拉得真好!我曾经多次听过二胡曲《光明行》,但我从来没像今天这样感到过有一大片的光明水一样猛然落满我的头上、肩上,沐浴着我的全部身心。

“看到阳光了吗?”女孩轻声说,“你一定会看到光明的!到那里你采枙子花送给我吧,我最喜欢枙子花了。小时候院子里有好多的栀子花,洁白的,像阳光一样的灿烂光明。”

手术非常的成功,百分之二十五的奇迹实现了!医生感慨地说:“这个坚强自信的病人不多见啊!”我没有时间去理会医生的感慨,拆线那天,我跑到城外的农家院里,折了一大捧栀子花,我要去找那个喜欢栀子花的女孩!

然而,当我认定我已经走到了我曾经和女孩呆过的地方时,我才发现在我面前的,哪有什么房子,有的只的一片满是砖头瓦块长了青草的废墟。我想是不是我走错了地方?于是我重新回到起点,闭了眼,凭着感觉,走到了,睁眼,仍是那片废墟!

我见人就问:“这曾有人会拉二胡带条叫阿明的小狗的女孩吗?”

有人想了半天说:“你是问那个卖艺的瞎女孩吗?她早走了,不知上哪儿了。是牵条小狗背把二胡——她曾经在这里搭了一个临时的棚。”

我说:“她叔叔是眼科医生呢!”

那人说:“哪有这事!她只是一个卖艺的女孩,胸前常戴朵栀子花。”

是这样!我发疯似的跑遍了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见人就问,看见一个胸前戴栀子花会拉二胡的女孩了吗?所有的人都冲我摇头。

我跑遍了城市的大街小巷,那么多的人呢,那么多的人中没有那个长头发的牵着一条叫阿明的小狗的女孩,有的只是大块大块的阳光在那个清晨猛然倾泄下来,厚厚的阳光把一座城市,把所有的人都淹没了。

我把手中的栀子花抛起来,城市的天空中顿时飘满了洁白的栀子花,那一瓣瓣洁白的花像一个个梦,像一瓣瓣梦一样的阳光,像一瓣瓣阳光一样的音符随时风飘荡……

阳光,真香!所有的人抬起头,他们在寻找那些很香很香的光明呢!

我泪流满面。

(选自《中国当代微型小说名篇赏析》,有改动)

( 1 )在“我”与女孩的偶遇中,她为“我”做了哪些事?

( 2 )体会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始终甩不掉那把罩在我头顶上的雨伞。

( 3 )选文第9段画线句有什么作用?

天地间很静,只有雨,沙沙的雨落在身前身后。

( 4 )请赏析下面的句子。

小时候院子里有好多的栀子花,洁白的,像阳光一样的灿烂光明!

( 5 )阅读选文,请简要概括女孩的性格特点。

( 6 )选文第26段(结尾段)表达了“我”怎样的情感?

( 7 )选文的标题有什么含义?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题目: ,牵动我的情思

看到这个题目,丰富多彩的生活会撩拨你刻骨铭心的记忆,牵动你感情的神经,请将文题补充完整,可以是一个难忘的人,可以是一件感人的事,也可以是一件有特殊意义的物,甚至可以是一处迷人的风景……

要求:① 请将文题先补充完整;②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眼眸里的悲伤”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