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昆明市滇池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面哪个文学家被称为“太康之英”( )
A: 左思
B: 潘岳
C: 阮籍
D: 陆机
2、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退(kuì) 首(qiáo) 脚(bēn) 船(wĕi)
B: 记(zăi) 轻(yín) 空(líng) 刻(juān)
C: 精竭虑(dān) 裁(zhòng) 秀(xīn) 由(zhōng)
D: 洒(xiao) 娴(shú) 哮(páo) 息敛神(bĭn)
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当前,湖北在严格落实常态化科学精准防控前提下,正加快推进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推动疫后重振和高质量发展。
B: 应勇欢迎小米集团继续拓展在湖北投资布局力度,我们全力支持小米武汉第二总部建设,大力加大小米创新生态链。
C: 我们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支持包括小米集团、紫光集团在内的广大企业在鄂加快发展,实现合作共赢。
D: 紫光集团将抢抓机遇,发挥从“芯”到“云”的产业链优势,为湖北“芯屏端网”产业大发展作出新贡献。
4、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结构严谨,论证缜密:首先摆出对方的论据和论点,接着用驳论证的方法直接批驳,然后用正面立论的方法间接批驳,最后作出结论。
B: 《沁园春•雪》熔写景、议论和抒情于一炉,意境壮美,气势恢宏,感情奔放,胸襟豪迈,颇能代表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
C: 杨绛的《老王》,写自己与车夫的交往,写车夫艰难困苦的生活和善良厚道的品格,含蓄地提出了关怀不幸者的社会问题。
D: 聪敏机智的鲍西亚、侠肝义胆的夏洛克都是《威尼斯商人》中个性鲜明的人物。
5、阅读以下文段,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寻找英雄、崇尚英雄,更要努力成为英雄。新时代的中国,同样需要英雄精神。默默钻研数十载的科技人员、坚守脱贫攻坚第一线的基层干部、累倒在手术台旁的医生、对每个孩子都关怀备至的教师……英雄精神不仅体现在刹那间,而且体现在经年累月的执着坚守中。在日常工作中恪尽职守,在普通岗位上埋头苦干的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英雄”。


A: 画线句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举出了一组当代“自己的英雄”。
B: 画线句中的省略号表示同类列举的省略。
C: 划线词“寻找英雄”“恪尽职守”都是动宾短语。
D: “执着”这个名词修饰“坚守”,概括了英雄精神的实质。
6、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中日双方能否就钓鱼岛问题达成一致,仍是避免战争爆发的关键。
B: 为了避免节假日出现高速公路拥堵现象,各地纷纷出台交通管理新措施。
C: 经过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使我们无锡市顺利通过“全国文明城市”的评审。
D: 在班主任的教育下,韩颖很快克服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7、

下列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 在这水气里。淡黑的 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 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A: 模糊 起伏 走
B: 模糊 连绵 跑
C: 朦胧 起伏 走
D: 朦胧 起伏 跑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人总是要犯错误、受挫折、伤脑筋的,不过决不能因此而停滞不前。
B: 靠贬低别人、吹嘘自己来耍威风、逞能耐,已经成为一些自媒体账号招徕关注的惯用手法。
C: 创造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 , 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地探索。
D: 面对美味大餐,我们却常有味同嚼蜡的感觉,是物质生活过于丰富让我们无法选择,还是我们的味觉麻木了呢?
9、

下列句中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教师节前夕,温家宝总理在北京三十五中调研座谈时指出,要使尊师重教蔚然成风 , 让教师成为最受尊敬的职业。
B: 课文中,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可以固执己见 , 只要言之成理,有何不可呢?
C: 蠢蠢欲动的读者朋友,票随心动,投我所好,爱家总动员,参与就有奖,你心动了吗?
D: 好一幅“梅花闹春图”,这妙手回春之作,把人们带到了融融春光之中。
10、下列对作者、课文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课文《<长征>节选》歌颂了红军将士不畏艰苦、严守法纪、献身革命的精神。
B: 《始终眷恋着祖国》这篇散文以时间先后为序,写了钱学森毅然放弃国外优裕的条件,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的艰苦历程,表现了他眷恋祖国的赤子之心。
C: 《父母的心》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所写,这篇小说通过一对穷夫妻拒绝优越的条件,不愿把自己任何一个孩子给富人的故事,表现了天下孩子对父母的浓浓的爱。
D: 《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一首北朝民歌。全诗详略得当,对木兰的从军缘由、离家出征、辞官还乡写得比较详细,对木兰的军旅生活写得比较简略。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1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价《天净沙·秋思》道:“一曲秋思,心中隐隐作痛,悲泪欲出。”曲中最能表现出这种悲痛情感的词语是________。
( 2 )这首小令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但“小桥流水人家”一句读来却比较温馨,与全曲意境不太协调,你如何理解这个句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甲】【乙】两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十二章》)

【乙】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

( 1 )用“ ∕ ”标划出下面句中的语音停顿(每小句只标一处)。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 2 )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博学而志 笃:________

②年与时 驰:________

③不逾 矩:________

④静修身 以:________

( 3 )翻译下列句子。

①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②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 4 )【乙】一文中,作者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________”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也归结为一个“________”字,对比鲜明。
( 5 )这两篇文章都讲到了一个共同的话题,即“志”,结合《<论语>十二章》和《诫子书》两篇课文,谈谈你是如何理解“志”与“学”的关系的。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后,完成下列小题

为梦想拼尽全力

①从小到大我栽过的第一个跟头应该是中考。在那个燥热的夏天,我满怀信心地走进考场,却在最后一门英语考试时忘了带准考证,等我返回住处拿到准考证重新进入考场,时间已经过了 20分钟。成绩出来,满分120分的英语我只考了 89分。老天跟我开的这个致命玩笑,致使我以一分之差与日思夜想的高中实验班失之交臂。

②那种感觉就像你跋山涉水终于赶到了心心念念的城堡,却发现那扇门关上了。那个假期,我把自己关在房里,嘴里没有一句多余的话,脸上没有丝毫笑意,整天都在埋怨:我的运气怎么这么差?偶尔打开窗户,看看窗外的那片天,也总是阴郁灰暗,完全没有了夏日的晴朗高远。

③进入高中后,我像变了一个人,不似初中那般神采飞扬,整个人内敛沉默了很多。尖子生们组建的实验班,在很多人心里都是神一般的存在,甚至有老师开玩笑说,进了实验班就是踏进了重点院校的大门。论正常实力,我就应该属于那里,然而因为中考那个意外,我却被无情地拒之门外,心底的不甘和委屈只有自己知道。每次从实验班门前经过,我都会特意从门口假装不经意地往里面瞟一眼,偷偷对那些埋头苦读的身影流露出羡慕之情。

④我的好朋友林悦就在实验班。在食堂吃饭遇上时,她会主动跟我说起一些班里的事情,这些事情让我那颗心变得越发躁动不安。“我要冲进实验班”这个念头不时冒出来拉扯着我,曾经的遗憾与不甘,都化作内心的春雨,那里草木葱茏,一片繁盛。

⑤高一那段时间,我像打了鸡血一样,每天早上5点准时起床,洗漱完毕去操场跑完两圈到教学楼,我总是最早到的那个人。时间长了,楼管爷爷认识了我,每天早上都会准时跟我打招呼:“闺女,今天早上又是第一个,好好加油!”

⑥每天清晨,我坐在靠窗的位置上,一边争分夺秒地大声晨读,一边看天空渐渐亮起来……

⑦一个学期后,我的势头越来越猛,不仅稳居年级第一,而且与第二名的差距越来越大。班主任很器重我,好朋友林悦也向我投来了佩服的目光。那几年,我不仅在考试的红榜上始终排名第一,课余时间写的文章也陆续在各杂志发表,拿了好几个作文比赛和学科竞赛的奖项,生活好像将之前亏欠我的一一做了补偿。随着一张张漂亮的成绩单摆在我的面前,一直蒙尘在我脸上的阴云,如被利剑割开,久违的笑容绽放了出来。

⑧即便如此,我依旧不敢掉以轻心,坚持与时间赛跑,继续脚踏实地努力。高考那年,我考取了一个不错的分数,更重要的是,我的英语成绩是142分。手里紧紧攥着成绩单的我, 整颗心一下子透亮起来,一种想在夏风里大声欢叫的冲动,让我有说不出的畅快!放眼远望,阳光明媚,碧空如洗,周边的一切都让人赏心悦目。

⑨中考时那种被命运一拳打倒在地的感觉,经过三年的隐忍与蜆变,终于成为我身后迈过的一道坎儿。现在想起来,甚至会有些感激自己在人生最顺遂的时候跌过一跤。正因为这样,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才更加懂得努力的意义。

⑩在拼尽全力之前,永远别说自己运气不好。因为,最努力的时候运气才最好。

( 1 )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 2 )结合语境,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偷偷对那些埋头苦读的身影流露出羡慕之情。

( 3 )请对文中划线句子作简要赏析。
( 4 )第⑤段中“楼管爷爷认识了我,每天都准时跟我打招呼”这一情节能否删去?为什么?请说说理由。
( 5 )文章最后一段说“最努力的时候运气才最好。”你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阅读下面一篇同学的习作,完成下面小题。

梦想花开

在梦想的王国中,我迷惘,我迷失在无尽的黑夜中。我不知道我梦想的种子要撒在哪里,也不知道我的梦想之花会不会绽放。我不知道我应该是否播撒梦想的种子①,并且悉心照料,等待它开花。

那是个雨后初晴的早晨,气候宜人,露珠点点,晶莹的大露珠在花叶上颤动,闪烁着动人的光芒。花儿像害羞的小姑娘,悄然躲在绿叶低下,似乎正在期待什么。

天渐渐露出一丝鱼肚白,雾渐渐散去了。 “嘻,嘻”,一阵欢笑声传入我的耳中。是谁在笑?我不禁好奇地循着笑声来到院子里。没人啊,奇怪!转身正想离去,突然又听到‘嘻嘻’的声音,一抬头,看见鸟儿在树上唧唧喳喳地闹成一片,大树的枝枝叶叶都在颤动着,唱着喜悦的欢歌②。啊,原来是鸟儿!鸟儿到底在为谁歌唱,为谁喝彩?(A)我思索着,偶尔一瞥,啊,花开了!庭院一角,那一簇簇、(B)一层层的花儿,如云似锦般铺天盖地而来。看那花儿多么可爱。那夹杂在红花丛中的白色的小花在微风中舞动,多像扑扇着翅膀、翩翩起舞的蝴蝶。啊,鸟鸣花开,花香四溢,沁人心脾。我观色闻香,听鸟唱歌,赏心悦目,好不惬意!

过了一些日子,我偶然兴起,又来到庭院。只见花儿全都耷拉着脑袋,收殓了扑鼻的香气,只剩下一丝若隐若现(C)的香气。花要谢了吗?可惜阿!我蹲下来,轻轻触摸着花瓣儿,顿时,飘飘然地,花瓣一片片落下了,旋转着,如蝴蝶翻飞,在下落的一瞬间,演出了凄美绝伦的舞蹈,那一刻,似乎一切都回到了花开时节!心中莫名一颤,我忽然明白了③:美在瞬间,花开必有花落,但绽放瞬间的美丽是花儿终身为之奋斗的目标,永不停息地追求的梦想!虽然这些花儿终究要消失在这片天地间,但她们姣美的笑容,清新的芳香,却会永远地留在人们的脑海中。虽然花儿只是为了梦想的实现,就用尽了力量,终日在黝黑的土地中努力吸取养料,直至死亡。但是,她们从不后悔,因为她们尽心尽力了,她们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花儿啊,你们上了多么不平凡的一课啊④!你们使我当一名出色白领的朦胧梦想更加清晰。或许在追寻梦想的过程中。我会彷徨在浓雾中,但我坚信,我一定能够像你们一样坚持不懈(D),最终走出浓雾的包围,实现我的梦想。

哦!我的梦想之花啊,在此刻绽放!

( 1 )文中A、B、C、D四处加方框的标点或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B: 、
C: 若隐若现
D: 坚持不懈
( 2 )下列对文中划横线句子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①句应改为:我不知道我是否应该播撒梦想的种子。
B: 第②句中的“欢歌”改为“歌儿”。
C: 第③句应改为:我心中莫名一颤,忽然明白了。
D: 第④句应改为:你们给我上了多么不平凡的一课啊!
( 3 )下列对文章的评价及修改意见,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二段与第一段衔接不够自然应在第一段末加上一句:但是后来我终于走出夜的迷宫,找到了我播撒梦想种子的广阔天地。
B: 第三段开头与上文有矛盾,前面说是“明媚的早晨”,说明已是阳光灿烂,该句改为:露水渐渐消失了。
C: 最后一段不够合理,改为:哦!我梦想的种子啊,已在此刻播下;我的梦想之花啊,定在明天绽放!
D: 写“梦想”类文章难以写得生动深刻,但小作者却另辟蹊径,用托物言志法,写了自己两次到花园赏花的经历,侧面表现自己要为追求理想而努力的意愿,所以,文章结尾应再增加一些议论抒情。
四、写作(分值:60分)

按下面要求作文。

有位朋友请林清玄题字,想挂在新家客厅的墙壁上。林清玄写了四个字:常想一二。朋友问:“这是什么意思?”林清玄说:“俗语说‘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但除去那八九成不如意的事,至少还有一二成是如意的、快乐的、欣慰的事。”朋友听了,非常欢喜的拿了四个字回家了。

上面这则材料引发了你哪些联想和思考?请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经历,可以编写故事,也可以阐发观点,抒发情感。

要求: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600字;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记忆、格式化”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