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各项中错别字中最少的一项是( ) A: 提练 催逼 浓荫 一泄千里B: 消融 峭壁 暄闹 心魂惊骇 C: 怡悦 清吟 聚辑 再接再励 D: 防碍 训服 奔弛 前扑后继 |
2、 | 下列各句中,画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水浒传》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 , 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B: 他妄自菲薄别人,在班级很是孤立,大家一致认为他是一个很自负的人。 C: 如果我们的学习负担太重,学习的效果往往会适得其反。 D: 班会课上他夸夸其谈 , 出众的口才使大家十分佩服。 |
3、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寒噤(jìn) 推搡(sǎng) 雾霭(ǎi) 旋涡(xuán) B: 棱角(léng) 腈纶(qīng) 流淌(tǎng) 闸口(zhá) C: 跌落(diē) 打嗝(gé) 蠼峻(chán) 妩媚(méi) D: 拾级(shè) 俯瞰(kàn) 蘸水(zhàn) 翌日(lì) |
4、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我的中国梦”演讲,使同学们点燃了爱国激情,放飞了青春梦想。B: 能否勤洗手、勤锻炼是预防甲型H7N9流感的有效途径。 C: 经过环保部门的大力整治,我市的空气污染指数降低了两倍。 D: 为了防止“中国式过马路”引发交通事故,部分城市对行人闯红灯采取了罚款措施。 |
5、 | 下列有关文化、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长河落日圆”“饮于河渭”“山河表里潼关路”这几句诗文中的“河”指的是“黄河”。 B: 《观沧海》的作者是曹操,“一门父子三词客, 千古文章八大家”中,“三父子”里面的父亲指的就是曹操。 C: 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有一篇《五猖会》,文章描述了儿时父子之间的一场微妙的冲突,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父子之间的隔膜。 D: 《傅雷家书》凝聚了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傅雷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对待生活。 |
6、 | 对下面语段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成语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是汉语词汇系统中的精华。我们应该善待这份遗产。从较高层次的要求说,要积极研究它,挖掘它的深刻内涵,探讨如何在新的时代将它发扬光大。从较低层次的要求说,要正确的理解它,使用它,然而,我们许多人连这起码的要求也做不到。生活中误用成语的现象十分普遍。 A: 成语是文化遗产,是汉语词汇系统中的精华。B: 我们应该善待成语这份遗产。 C: 我们要正确的理解和使用成语。 D: 生活中误用成语的现象十分普遍。 |
7、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撒切尔夫人特别赞扬了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的构想,是最富天才的创造。 B: 从峰顶俯视黄山,它们如苔藓,披覆住岩石从山腰仰视黄山,它们如天女,亭亭而玉立。 C: “啊,可爱的小伙子!”医师迎着他说:“嗯,身体怎么样?有什么好消息告诉我吗?” D: 克隆人与他或她的供体人是什么关系?是亲子关系?还是兄弟姐妹关系?都无从知道。 |
8、 | 下面这首诗选自《三国演义》,“藐视吴臣若小儿,单刀赴会敢平欺。当年一段英雄气,尤胜相如在渑池。”它所称赞的人物是( ) A: 诸葛亮 B: 黄忠 C: 关羽 D: 张飞 |
9、 | 下列划线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娉婷(pīng) 亵渎(dú) 强聒不舍(guō) 矫揉造作(jiǎo) B: 宽宥(yù) 发窘(jiǒng) 孜孜不倦(zī) 杳无消息(yǎo) C: 喑哑(yīn) 恪守(gè) 自惭形秽(huì) 度德量力(duó) D: 诘难(jié) 矗立(zhù) 味同嚼蜡(jiáo) 拈轻怕重(niān) |
10、 |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B: 姿态万千 点染 覆盖 C: 多姿多彩 点染 笼罩 D: 姿态万千 点缀 笼罩 |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两小题。 |
阅读古诗文,回答问题。 梦赏心亭① (南宋)刘克庄 梦与诸贤会赏心,恍然佳日共登临。 酒边多说乌衣事,曲里犹残玉树音。 江水淮山明历历,孙陵晋庙冷沉沉。 晓钟呼觉俱忘却,独记千门②柳色深。 【注】①赏心亭:南京名胜之一,在今水西门外。陆游、辛弃疾等大诗人曾登临赋诗。②千门:众多宫门。 赏心亭记 (南宋)萧山 赏心亭,佳丽地之瑰观可赏。古今游宦几何,人目以玩赏,口以吟赏,而真赏以心者几希①。 抚慨千数百年之消息,兴怀四十余帝之盛衰,客心悲未央②,伤心长春草③,其心耳,骚人赏。自高如虚。何实而胜?莫若王谢④高。宴饮新亭,赏也,“戮力王室,克复神州”实之;放情丘壑,赏也,“棋墅指授,破贼淮淝”实之。用实心办实功,两公实高之赏欤。以调玉烛之明⑤,为时和赏;以补金瓯⑥之缺,为国寿赏。此之谓大赏,高哉! 亭前为张丽华⑦墓,一赏有一戒存。 【注】①几希:很少。②未央:未尽。③春草:指离愁。④王谢:指东晋名臣王导和谢安。在新亭酒宴上,诸臣为西晋灭亡而流泪,王导劝勉大家“戮力王室,克复神州”;谢安指点谢玄等在淝水打败前秦军队,捷报传来时,谢安在家墅下棋。⑤玉烛之名:指政治清明。⑥金瓯:指国土完固。⑦张丽华:昏君陈后主的宠妃,陈亡时被斩。 ( 1 )小明查找资料,为诗中“玉树”一词做了四个注释。你告诉他________是正确的。( )A: 指《玉树后庭花》一曲,为南朝陈后主作。这里暗含对昏君误国的感叹。 B: 即芝兰玉树,指优秀人才。这里表达对王谢的仰慕和与之同游时的喜悦。 C: 常指男性美好的姿态。这里指作者梦见自己和王谢诸贤一样,风姿俊逸。 D: 地名,在今青海省。这里借远地边声,表达诗人欲收失地而难成的惆怅。 ( 2 )小明读古文时画出了不理解的句子,你将它翻译成现代汉语。 古今游宦几何,人目以玩赏,口以吟赏,而真赏以心者几希。 ( 3 )研读“赏”字,小明提了两个问题,你一一回答了他。小明:读《赏心亭记》,我明白了,观看风景,只是普通的欣赏;登高怀古,感物伤怀,是“骚人赏”。“赏”还有其他类型吗? 你:还有像王谢两公那样“①________”的“大赏”。(摘录原文句子填空) 小明:诗人刘克庄梦游赏心亭属于哪一种“赏”呢? 你:②属于________,因为________。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成大事者必有静气
陈常青
①“每临大事有静气”,这是晚清两代帝师翁同龢教导弟子时所言。他认为:圣贤之人越是遇到惊天动地的大事、险事,越能沉得住气。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必有静气。
②淝水之战,谢安率领东晋不足十万的兵力抵御百万虎狼之师,形势不可谓不凶险。可谢安在后方军帐里依然不慌不忙地下棋,可谓“险不惊于心”。前线军报传来,他只随意地看了一眼,又继续下棋。旁边的人实在忍不住了,上前询问前方战况。谢安轻描淡写地说道:“小儿辈已破敌。”可谓“成不喜于色”。谢安用他的表现很好地诠释了静气的内涵!
③那么,一个人的静气从哪里来呢?
④首先,养静气需要不断地去历练和积累。航天英雄杨利伟,在飞船里戴着航空手套,手持操作棒按电脑键盘,做到了200多次操作没有一次失误。载誉归来时,面对记者,他吐露真情:只有经过十几年如一日地刻苦训练,不断积累经验,才能镇定从容地完成这样的操作。
⑤其次,养静气需要多读书。有些人之所以一遇大事就惊慌失措,很大程度是因为心里没底,也就是没有驾驭大事的能力和本领。如何拥有这种能力和本领呢?其中的一个途径就是多读书。俗话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通过读书,我们可以汲取前人的智慧,增长才干,克服恐慌。林语堂先生说的好:“读书本是一种心灵的活动。”读书可以安顿好我们那颗动荡不安的心。所以,越是博学的人,视野越开阔,头脑越冷静,处事越镇静。
⑥养静气还要善养正气。只有正气在身,才能淡泊名利,才能不为进退滋扰,做到宠辱不惊。其实静气和正气是相互滋养的,正如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写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⑦草静生于缝隙,树静立于风雨,人静行于世间。人不能没有静气,就像傲视苍穹的红杉不能没有坚固的根基,就像芳香四溢的鲜花不能没有普照的阳光。有静气的人,就如同巍峨的大山,任脚下花开花落,任世间风云变幻,岿然不动,坚定泰然。
( 1 )下面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②段用淝水之战谢安率领东晋抵御百万虎狼之师的例子,诠释了静气的“险不惊于心”“成不喜于色”的内涵。第一次收快递的母亲
①儿子给母亲的关爱,哪怕像芝麻一样小,但在母亲眼中,那“芝麻”分明就是一颗颗闪亮的珍珠,幸福着她渐渐老去的岁月。
②夏日午后,母亲正在稻田里拔草,口袋里的手机忽然响了。
③“是王翠花吗?”电话那边是个陌生的声音。
④母亲愣了一下,才想到是叫自己。“王翠花”是她的学名,这个名字最少有三十多年没被叫过了,最后一次被叫,大概还是在城里当临时工的时候。再往后,她因为孩子小没人照顾,从厂里辞工回乡,一直在乡下务农,这个名字也渐渐被人淡忘了。
⑤母亲连忙答应,电话那边又说:“有你一个快递,快来拿吧,我在镇中学门口。”“好哩。”母亲喜滋滋地回答。
⑥前两天,儿子说给她寄了两盒点心,近期要留心电话。她当时嗔怪儿子乱花钱,其实内心着实高兴了好一阵子,这说明远行的儿子还在想着念着她。看来现在是寄的东西到了——这还是她平生第一次收快递,心里不免有些小小的新奇和激动。
⑦母亲在溪水边洗了洗泥手,然后加快脚步,往小镇中学赶去。
⑧一望无际的绿油油的稻田里,母亲灰灰的身影努力向前疾走。她的笑容像蜜糖一样,眼角眉梢都流溢着甜滋滋的意味。因为走得太快,她花白的头发在风里飞扬起来,额上细密的汗珠纷纷摔落在夏日熏热的风中。身上那件灰白色的布衫灌满了风,使她看上去体形又臃肿了许多。
⑨好在稻田就在小镇边上,不到十分钟,母亲就到了镇中学门口。她拿起笔,歪歪扭扭地签字,然后拿到了属于她的快递。那是一个好大的纸盒,抱在怀里沉甸甸的。母亲把纸盒抱回家,小心翼翼地打开,原来是两盒包装精美的山药酥。她拿起来,左看看、右看看,不舍得拆开。再想想儿子肯定要问她味道,她才取出一块,轻轻咬一口,一种甜香的滋味在心里四溢开来。
⑩母亲给儿子打电话:“孩啊,快递收到了。”儿子问:“味道怎么样?喜欢不喜欢?”母亲轻描淡写地说:“还行吧,和刚出锅的烤焦的烧饼差不多,以后别乱花钱买东西了,你在外边要照顾好自己。”
儿子对母亲的回答有点失望,那么好吃的点心怎么和烧饼相提并论?他还以为母亲会赞不绝口呢。
母亲是天下最好的演员。儿子不知道的是,母亲收到那盒点心,心里有多欢喜,一块山药酥拿在手里都不舍得立即吃完,还有那个精致的盒子,她翻来覆去地看了好多遍。后来,点心被母亲摆在家里最显眼的地方,只要扫上两眼,她就觉着很幸福。那几天和村里人聊天,母亲总是笑眯眯地说:“俺儿从上海寄快递来啦!”
虽然那个快递,在外人看起来是那样微不足道,但母亲是最容易满足、要求最少的人。儿子给母亲的关爱,哪怕像芝麻一样小,但在母亲眼中,那“芝麻”分明就是一颗颗闪亮的珍珠,幸福着她渐渐老去的岁月。
(选自2017年第3期《小品文选刊(精华版)》)
( 1 )文章开头写母亲的学名30多年没被人叫过有什么用意?要求:(1)请补全题目。(2)卷面整洁,字迹清楚。(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