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永安市槐南初级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西汉南越王墓位于广州解放北路的象岗山上,墓中出土文物1000多件,其中,龙凤纹玉环设计精美,可谓 。玉环双面透雕,分为内外两环。内环一游龙居环心,前后足及尾延伸出外环;外环有一凤立于游龙伸出的前爪上,回眸与游龙对视。润泽剔透的玉质和龙凤呈祥的寓意 ,让人惊叹不已,观看这件精美文物的人


A: 巧夺天工 相辅相成 趋之若鹜
B: 鬼斧神工 相辅相成 接踵而至
C: 巧夺天工 相得益彰 接踵而至
D: 鬼斧神工 相得益彰 趋之若鹜
2、下列各组词语词性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 高尚 碧绿 秋天
B: 提高 东方 十分
C: 五张 唱歌 昨天
D: 出现 愿意 上来
3、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企盼 央浼 悠然 嬉戏
B: 殊荣 温驯 繁殖 痛悼
C: 打扰 葱茏 潦绕 覆盖
D: 癖好 荤食 诞生 纤维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不知为什么,今天来看足球赛的人数比上一次几乎少了一倍。
B: 能否杜绝旅游区乱刻乱画等不文明现象,关键是提升公民的素养。
C: 通过为期一年的“推广普通话,书写规范字”的治理,使全县语言文字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
D: 《朗读者》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由著名节目主持人董卿首次担当制作人。
5、走过蒲塘村,来到琐园,同学们聚集在忠恕堂前,听琐园老人解释“忠恕”二字的意思。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这样解释“忠恕”:“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下列说法属于“忠”的一项是( )。
A: 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B: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C: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D: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6、

下列使用成语正确的是( )

A: 黄石房从骤涨,这令普通百姓叹为观止 , 他们只好目光转向价格相对便宜的城乡结合。
B: 因临时有事,我不能去为朋友送行,这是我第一次对他失约,对此我一直耿耿于怀
C: 春节联欢晚会的演出笑料百出,让全面的观众忍俊不禁地笑个不停。
D: 对群众的疾苦无动于衷、麻木不仁,说得严重些是一种失职行为。
7、鲁智深、杨志和武松刚开始聚义的山叫做( )。
A: 泰山
B: 黄山
C: 桃花山
D: 二龙山
8、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从某个角度上说,人类的发展史 着与传染性疾病的抗争史。重大传染性疾病是全人类的敌人!主席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 ,在20国集团领导人特别峰会上,大声呼吁“在世卫组织支持下加强信息 ,政策协调,行动配合。打赢这场全球抗击疫情阻击战。”对于每一个普通人来说,近期是积极配合,做好自身防护,打赢这场抗击新冠病毒的阻击战;长远一点就是加强锻炼,提升自身免疫力。


A: 伴随 观念 流通
B: 陪伴 理念 沟通
C: 陪伴 观念 流通
D: 伴随 理念 沟通
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金乌炭雕工艺精涨,采用纯天然颜料着色,具有高雅、时尚、个性的艺术享受,还能吸附有毒有害气体,是一种环保艺术品。
B: 王羽除了班里和学生会的工作外,还承担了广播站“音乐不断”、“英语角”栏目主持,居然没有影响学习成绩,真让人佩服。
C: 中俄两国元首在致辞中一致表示,要以举办“国家年”为契机,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深化两国各领域的交流合作。
D: 听说博士村官潘汪聪要给大家讲农技课,大家兴致很高,还没到时间,村委会会议室就挤满了很多村民来听课,场面好不然闹。
10、

下列句子加横线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从此以后,以这种不求甚解的方式,我学会了许多词。
B: 全班同学洗耳恭听“王几何”老师的高论。
C: 我和万芳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D: 经过全班同学的热烈讨论,我们自作主张地决定去秋游。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初见嵩山

张 耒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注释】①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滴。

( 1 )作者初见嵩山是什么样的心情?

( 2 )三、四句诗展现了怎样的情景?请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文言文阅读。
魏文侯使乐羊伐中山,克之;以封其子击。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趋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一》)
【注释】①魏文侯:战国时魏国国君。②中山:战国时一小国。③击:魏文侯之子,后继承为君,即魏武侯。④趋:快走。

( 1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①魏文侯使乐羊中山________ ②之________
③使翟璜召任座而之________ ④下堂迎之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

( 3 )你觉得魏文侯是个仁君吗?请结合文章内容,做简要分析。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最后一堂语文课

曾颖

①对于我们这些家电专业的学生,语文课颇有点儿像火锅边放的瓜子,可有可无。但黄老师并不这么看,他说:“即使你今后是一个修电视机、收音机的,多知道一点儿祖先传下来的文字之美,也是没有坏处的!”

②这句话与其说是开导学生,倒不如说是在开导自己——作为一位老语文教师,他像一个上错了船的游客,明明是要到上海,却被拉到了湖北,那种不安与不甘可想而知。

③黄老师上课,可以用一个“酷”字来形容。他通常是左手捻一本语文书,右手揣在裤兜里,上半身最常穿的,是一件蓝底却洗得灰白,看着旧却很齐整的中山装,头发散着灰白的光泽。老师年轻时,应该是帅气的,这种帅气,穿透岁月,留在他的眉眼、言辞和举手投足之间。

④黄老师上课,通常是不怎么看课本的。他要讲的课文早已烂熟于心,张口即吟,抬手即写,举手投足间,有一种不容阻断的气韵,即使平常最不喜欢学习的同学,在那抑扬顿挫的诵读和讲解中,也体会到了文字的美感与魅力。

⑤然而,走得最急的总是最美的时光。当我们度过漫长的暑假升到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发现,我们喜爱的语文课,已离开了课程表。

⑥关于语文课的取消,有多种传说。有说是因为新近要开电工基础等专业课程,有说是因为黄老师的语文课有喧宾夺主之嫌,还有阴谋论说学校教导主任原来也是教语文的,想来接手过把瘾。不管哪一种原因,都指向了我们并不情愿的结果。于是我们展开了一场有声的反抗,开学第一堂课,不知是谁发起,整个教室里哼起了《国际歌》的旋律,就像某电视剧里苏联战俘们在德国军官视察时的场景,不动嘴,只是让声音在喉头低沉地哼。这种声音整齐地汇聚在一起,其震撼和共鸣的感觉可想而知,无怪乎电视里那位不可一世的德国将军,感到了无比的恐惧。

⑦我们那位无辜的不知就里的电工基础老师,神经当然没有将军那么粗,被墙一样厚重的歌声一挡,仿佛头撞在岩壁上的小鹿,负痛仓皇逃去。不一会儿,班主任、教导主任、副校长闻风而来,消防车一般匆忙而焦急。

⑧从校领导到班主任,一个个轮番上阵,从学校的办学宗旨,到专业课程设置的紧迫性,再到黄老师的健康等,都做了苦口婆心的解释。为了增加可信度,还特意安排黄老师回学校一趟。

⑨那天,黄老师依旧穿着那件熟悉的旧衣服,只是头发和脸上的皱纹似乎更白更深了些。9月的阳光,在他身后,把他镀成了一个披满金光的雕塑。他几乎是以背诵的样式,重述了学校希望我们的一二三四。同样的内容,被他一说,我们毫无排斥感地完全接受了。

⑩接下来,他又说:“同学们,听到你们为挽留语文课……所做的,我感到……万分……荣幸。我很荣幸,你们通过我,看到了文字之美、文化之美。但我的学养有限,只给你们开了一扇小小的窗,你们通过这扇窗,看到一点一滴的星空与苍穹,那是一个你完全想象不到的广阔世界。一辈子很长,有很多东西需要坚持!即使你是一个修收音机的师傅……”

⑪那是黄老师最后一次在讲台上说话,也是我的最后一堂语文课。

⑫但那又是一个新的开始,是让我把语文和写作,不再当成一门课程,而是将它当成望向世界的小窗的开始。从那天起,三十多年时间,没有一天止息。

(选自《小小说选刊》,有删改)

( 1 )如果对第⑨段作如下批注,请摘录出与之对应的句子。

①写出了黄老师的不安:________。

②看得出黄老师的不甘:________。

( 2 )读完全文,你觉得黄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至少写出两条)。
( 3 )下面是文章结尾删减的一段,请结合对文章的理解,接着写几句。

我的同学里,多年以后,他们有人成了央视主持,有的成了书法家或画家,还有的成了公务员、商人或工人,但不管当下在做什么,________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一个走运的人

秦文君

在我家附近的一个路口,有一株高大茂密的香樟树,粗大苍劲的树干,四面伸长的枝叶,昭示这是一株历经沧桑的百年古树,香樟树的清幽常引人驻足。

香樟树下卧着一个小小的杂货铺。小商铺出售一些糖果、烟草之类的小东西,那些瓶瓶罐罐上没有一点积尘。

女店主是一个端庄美丽的女子,她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真走运啊!”

女店主总是端坐在那里,含笑着招呼客人。闲下来时,她就低下头用丝线编织些小饰物,诸如手链啦、发带啦,随后就挂在店里,有谁喜欢就买走。

最初,我到她的店里,就被她编的一个精巧的笔袋所吸引,淡绿色的,像很娇嫩的草。

“这笔袋就像春的颜色。”我说,“特别美。”

“我真走运,”她的眼里漾起了春光,“遇到了一个知道我心思的人。”

她见我喜欢,随即从桌子下面拿出她编的各种小饰物,我惊讶地发现,整个世界都在她的手上呢:天空的云朵,海上的浪花,草原的骏马,还有那永远开不败的四季花。

我买下了笔袋,也牢牢地记住了这位制作者,也许是受到了她友好的对待,也许是她单纯的眼神,也许是她那句“真走运啊”。

我常会顺道去看看那家杂货店,有时买些东西,有时只是看看。因为在我的生活圈里很少有人认为自己很幸福。有些人在外人看来已经过得相当不错了,但他们本人总觉得还缺点什么,远远谈不上“走运”。

可这店主,多么平凡。她终日坐着,等待人们的光顾,还得一张一张抚平那些乱糟糟的零钱。但就是这个人,每天穿着得体的衣裳,还把头发梳得漂漂亮亮。

有一天中午,我路过后门口,她正在吃午饭,就着开水吃一只大大的糯米团。看见我她笑笑,又说自己真走运,吃到了香甜的团子。

“你该到对面的店里吃一碗热面。”我说,“那才舒服。”可她说,那团子可不是普通的东西,是她的一位老顾客亲手蒸的。那老太太已经八十多岁了,非常健康,还能爬山呢。

“我有这样的朋友,”店主说,“真走运。”

还有一次,我到店里买了她编的发卡,绾头发用的,我说去爬黄山时,用它来盘头发。

她让我归来时替她带一张黄山的风景照。她又说:“真走运啊!”像是恭喜我,又像是在说她分享了这个“走运”。

归来后,我如约前去把我拍摄的最好的一张照片带给她。我还怂恿她,哪天请人照看一下杂货铺,亲自爬上黄山。“有缆车吗?”她问,“真的有?和我想的一样,真幸运啊,要有一天我也能去看看就好了!”

“不必坐缆车,慢慢往上攀,爬上天都峰!”我说。

“是啊!是啊!”她微笑着,沉醉着,“我梦到过。”

后来我搬了住处,好久没有去店里。有一天,我忽然想念起她来,便匆匆赶去。

可到了那,香樟树依旧挺立,却不见了小商铺,也不见了女店主,只有石凳上一住八十多岁的老太太!我惊诧极了,连忙上前打听,老太太说:“搬迁了。”

“那您知道女店主去哪儿了吗?”“不知道。”老太太浑浊的眼里一片黯淡。

“不容易呀,一个下肢瘫痪的女子!”

“谁?”“女店主啊,你不知道?”我瞪大眼睛,张着嘴却说不上话。原来她是个不能行走的女子!她是坐在特制的轮椅上看管小店的!而我,由于她阳光一样的笑容,却从没在意她缺少什么,还怂恿她去登黄山……

一瞬间,歉疚与失落漫上心头。或许今生再难相见了!

夕阳中,历尽沧桑的香樟树依旧高峻挺拔,依旧香远益清,淡淡的幽香沁入心脾。抬头间,那灿烂的笑容似在眼前……

(摘自《微型小说选刊》,有改动)

( 1 )小说围绕“我”与女店主的交往,写了四件事。请概括其中两件事。

第一件事:“我”被女店主编织的精巧笔袋所吸引,买下了笔袋。

第二件事:________

第三件事:________

第四件事:“我”送照片给女店主,并怂恿她去登黄山。

( 2 )小说中的女店主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 3 )结合语境,品析画线句子,分析其表达效果。

①我瞪大眼睛,张着嘴却说不上话。

②夕阳中,历尽沧桑的香樟树依旧高峻挺拔,依旧香远益清,淡淡的幽香沁入心脾。抬头间,那灿烂的笑容似在眼前……

( 4 )优秀的故事,总能带给人温暖和力量!读完秦文君的《一个走运的人》,你有何感想,请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80-100字)

四、写作(分值:60分)

好书点亮智慧,阅读陪伴成长。请结合你读过的一本好书,表达此书对你的有益影响(不少于1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一点点的思念、”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