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嘉峪关市第五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确凿 憔悴 签赏 人迹罕至
B: 诀别 缭亮 絮叨 恍然大悟
C: 攲斜 祷告 菡萏 惊慌失错
D: 怅然 虐待 惩戒 畏罪潜逃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深霄 斑澜 烦琐 姗姗来迟
B: 烦躁 服侍 闲暇 诲人不倦
C: 陡峭 契约 猥锁 大庭广众
D: 取缔 譬如 粗拙 语无轮次
3、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芳(xīn) (kàn)望 (kuì)赠 (liè)手蹑脚
B: 慰(jiè) 阴(mái) (zhì)息 吹毛求(cī)
C: (ā)臜 (zhān)望 (yìng)疪 断壁残(yuán)
D: (pī)芽 (tān)塌 (hái)骨 百鸟啾(jiū)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为了防止类似的恶性事故不再发生,我们一定要加强管理,采取严密的防范措施。
B: 教育观念能否从根本上转变,是我们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
C: 经过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使他掌握了解题方法,成绩有了明显提高。
D: 在“非典期间”,我没能给大家带来应对危机的招数。
5、

下列加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惚(huǎng)纸(niǎn)琅(láng)
B: (líng)角 抽(qì)抽(yē)
C: 子(zān)嘟(nang)窸窣(xī sū)
D: 缩(quán) 发(jiǒng) (pū)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看他挑得那么认真、那么仔细,我也就不再坚持了。这就是我们所有的交流。
B: 这个男人不太爱说话,独自生活的人往往这样。不过,他显得自信、平和。
C: 那是谁的地?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他说不知道。
D: 他说,这地方缺少树,没有树,就不会有生命。
7、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王宇璇明白了事情真相以后,就一直被浓浓的暖意包裹着,促使她不断反思着自己的错误。
B: 《范进中举》中有个市井人物胡屠户,此人在文中有许多生动形象、性格鲜明的语言和行动。
C: 能否切实形成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关键在于全面提高国民的基本素养。
D: 为了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我们一方面思想上要重视,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
8、下面作为新闻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中国文物报讯(记者徐秀丽)2015年6月13日是第十个文化遗产日,其主题是“保护成果,全民共享”。在过去一年中,北京市开展了一系列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果。

北京市开展了如下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文物保护修缮、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申报、传统村落调查研究、人员培训。重点完成爨(cuàn)底下村保护修缮工程及焦庄户保护工程方案的编制和上报工作。到目前为止,北京市已有16处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抗战文物保护工作也取得重大突破。北京已公布各类抗战文物162处,其中保存状况较好的有80处,目前对外开放的有96处(含自然开放)。


A: 第十个文化遗产日的主题是“保护成果,全民共享”
B: 2015年6月13日是第十个文化遗产日
C: 北京市已有16处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D: 北京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果显著
9、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zhì)痛 (ào)悔 澎(bài) 田(lǒng)
B: (qí)祷 (gǎo)头 (háo)鸣 斑(nán)
C: (bǔ)育 (gèng)古 污(huì) 默(qì)
D: 土(rǎng) (píng)障 怪(dàn) (lán)语
10、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个善于思考、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的学识渊博。
B: 初一四班班长人品好,学习好,工作好,在班级同学中德高望重
C: 这部小说,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生动,确实引人入胜
D: 无论是个人技术,还是团队协作能力,中国队都略胜一筹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古诗阅读鉴赏

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 1 )诗人在抒发满腹愁绪时,写到了哪些景物?
( 2 )诗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比较阅读。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乙】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注释】约束:原有的纪律和规定。 易置:撤换。 奇兵:变化莫测的军队。

( 1 )解释下列加线的词。

①小惠未 ________

牺牲 ________玉帛

③而 ________其粮道

④秦悉 ________之

( 2 )翻译句子。

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②悉更约束,易置军史

( 3 )甲文中体现“可以一战”理由的句子是: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赵括所为与“忠之属也”相反的句子是:________。

( 4 )乙文中与主要人物有关的成语是________,这个成语的意思是________

( 5 )结合两文内容,说说作战要想取得胜利需要做到那些?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孝绳

麦父

偶尔看到一张获奖的新闻照片:儿子用一根绳拴在老母亲的床头,了解其背后故事后,心为之一动。

他已70多岁了,是个典型的农村老汉。不过,在101岁的老母亲面前,他还是个孩子。

白天他要下地干活,还要兼打一些零工,很累。晚上回到家,倒头就能睡着。而且,总是睡得很沉。但他又不敢睡得太死,因为101岁的老母亲夜里要起来上厕所。老母亲的眼睛差不多全瞎了,夜里更是什么也看不见。这要万一摔上一跤,那可不是闹着玩的。他叮嘱老母亲,夜里起来上厕所时,一定一定要喊醒他,从很久以前开始,他就在老母亲的床边,又支了一张床,自己睡,方便夜里照顾老母亲。

也不知道是老母亲舍不得喊醒他,还是喊了他却因睡得太沉没听见,老母亲夜里常常是自己爬起来,摸索着去厕所。这让他既自责,又担忧。

他想了个土办法。

他找来一根绳子,一头拴在老母亲的床头,母亲伸手就能拉到绳子,而绳子另一头则系在自己手腕上。这样,老母亲只要拉一拉绳子,就一定能把他拉醒。晚上,安顿好母亲就寝,把绳子的一头拴在老母亲的床头,另一头紧紧地系在自己的手腕上,然后,才熄灯睡觉。每天都是如此。

夜里,手腕上的绳子动了,他立即惊醒,开灯,起床,解开手腕上的绳子,扶起老母亲,搀到卫生间,等老母亲方便好了,再搀扶回床上休息。再把绳子系在自己的手腕上,才躺下睡觉。

一夜好几次,每一次,都是同样的程序。

他的夜,都是断断续续的,就像他的睡眠一样。哪怕母亲最后一次上厕所时天都快亮了,只要自己还躺上床,还能合上眼,眯一会儿,他就一定不忘记系上绳子。早晨,他的手腕上总是会勒出一道浅浅的血痕。

每天晚上都是这样。

记者拍摄的那张照片,只是记录了某一个晚上的场景:老母亲安详地躺在床上,他弯着腰拴绳子。那根不长的红绳子,在他和母亲之间,晃悠。村民们都知道那根红绳子的故事,他们亲切地唤那根红绳子叫“孝绳”。

孝绳,那是母子之间,多牢固的一根纽带啊。

(选自2017《读者》第6期,有删减)

( 1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 2 )下列句子使用了什么描写方法?简要分析其作用。

他立即惊醒,开灯,起床,解开手腕上的绳子,扶起老母亲,搀到卫生间,等老母亲方便好了,再搀扶回床上休息。

( 3 )文中的儿子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文章内容分点分析。
( 4 )文章题目简短有特色,说一说以“孝绳”为题有什么好处?

阅读《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选段,回答下面题目。
⑴“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⑵“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⑶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⑷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⑸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⑹“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⑺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 1 )用自己的话概括节选内容。

( 2 )体会“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中两个“说”的不同含义。

( 3 )为更好地刻画学者闻一多的形象,作者十分注重细节描写。请品析下面句子。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 4 )说说开头第(1)(2)节在文中的作用。

( 5 )下列选项中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吃尽”“消化尽”“远射”“文化药方”等词语,生动地表现了闻先生全身心投入研究,执著探寻从文化上拯救民族之路径的研究状态。
B: 文中大量使用对称句式和四字词语,使语言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读来琅琅上口。
C: 作者善于合理安排材料详略,如:详写最为艰辛的《唐诗杂论》的写作过程,而略写比较顺利的《楚辞校补》《古典新义》的写作过程。
D: 第(3)节中“‘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是比拟的说法,把当时的中华民族比成一个病人,说明闻一多当时从文化上来探求救国的方法,也还仅仅是走出了第一步。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努力能不能改变命运我不知道,但不认命就是哪吒的命。”——《哪吒之魔童降世》

“当命运给了他一百个理由哭泣,他却拿出一千个理由笑给它看。” ——史铁生

每一个不向命运低头的人,都是生活中的强者。他们不抱怨,不沉沦,赢得尊敬,获得掌声。不因困境而坠志,不因艰难而退缩。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哪些感受与思考?请你以“所有艰难时光,都是人生勋章”为题,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经历,也可以阐述观点,还可以抒发感想。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个人信息,如地名、人名等。④不得抄袭、套作。⑥600字左右。

卷面书写

根据相关内容书写评定,要求书写规范、工整,卷面整洁。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ぉ定格.”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