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滁州实验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马说》作者韩愈,本文托物言志,通过对千里马悲惨遭遇的描写,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昏庸愚昧、埋没人才。
B: 《石榴》是一篇托物言志的优美散文,作者按照爱石榴、画石榴、赞石榴的思路结构全文。
C: 《海燕》是一首散文诗,具有散文和诗的特点,全文以暴风雨渐次逼近为线索,把海燕放在暴风雨“来临之前”——“逼近之时”——“即将来临”三个场面中进行刻画。
D: 解放战争时期,茅盾先生从根据地人民身上看到中华民族远大的前途,因此写了《白杨礼赞》这篇文章热烈歌颂他们。
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各序号处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这种情况下,协商民主实际上提供了化解社会矛盾①寻求社会良性互动的一个平台。”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教授熊文钊说②“协商民主既关注决策的过程,又关注决策的执行,从而拓宽了民主的深度③既关注多数人的意见,也关注少数人的意见,从而拓宽了民主的广度④

A

。”

B

。”

C

”。

D

。”


A: A
B: B
C: C
D: D
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要唱好一首歌,必须理解歌词的意思,这个理解的过程需要文化底蕴。
B: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出色地完成了“校园艺术节”网页的制作任务。
C: 克里竞选总统的另一张王牌,就是他在越战中出生入死的经历,人们认为他是一位完美的人。
D: 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能否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4、“他是一个极有趣味而具有多样性的人物,还是一个精研中国旧学的学者,是一个无所不读的读者,是一个哲学和历史的深入研究者,是一个雄辩的演说家。”文中的“他”指的是谁?( )
A: 周恩来
B: 毛泽东
C: 贺龙
D: 邵力子
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婵娟指的是什么?( )
A: 月亮
B: 姻缘
C: 寿命
D: 太阳
6、下面文学文化常识或文体知识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寓言一般比较短小,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迪。《农夫和蛇》《杞人忧天》《蚊子和狮子》等就是一则则耐人寻味的寓言故事。
B: 古代术数家拿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如子鼠、丑牛,某人生在某年就肖某动物,如戌年生的肖狗,亥年生的肖猪。
C: 《皇帝的新装》《赫耳墨斯和雕像者》都是丹麦著名作家安徒生的代表作。
D: 鲁迅原名周树人,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都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7、

下列知识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 “愿望”、“冷静”、“浏览”分别是名词、形容词、动词。
B: “美丽的大自然,万物鼎盛。”这句话中的“美丽”和“鼎盛”是褒义词。
C: “喜悦”、“直爽”、“轻捷”是一组近义词,都是形容高兴、快乐的样子。
D: “《音乐之声》的女主角玛丽亚温柔得像绵羊一样。”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8、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萧索 隔模 郑重其事 与日俱增
B: 褴缕 牡蛎 前仆后继 腐草为荧
C: 端详 撩逗 墨守成规 不省人事
D: 缈茫 诓骗 箪食壶浆 李带桃僵
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时间好像一把尺子,它能丈量奋斗者前进的进程;时间如同一架天平,它能 奋斗者成果的重量;时间就像一条皮鞭,它能 我们追赶人生的目标;时间犹如一面战鼓,它能 我们加快前进的步伐。

A: 称量 鞭策 激励
B: 称量 鞭挞 鼓励
C: 测量 鞭挞 鼓励
D: 测量 鞭策 激励
10、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各级主管部门必须防范意识增强,防止煤矿爆炸事故不再发生。 删去“不”。
B: 《欢乐颂》讲述了五个来自不同家庭、性格迥异的女孩们共同成长。 在句末加上“的故事”。
C: 他总是从一个资深新闻人的角度,以流畅干练的语言评说当前新闻热点。 将“干练”改成“简练”。
D: 这位普通农民简单的几句话深刻蕴含道理。 将“深刻”和“蕴含”互换位置。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诗,回答相关问题。
绝 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 1 )运用联想与想象,用优美的语言描绘“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所展现的画面。

(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A: 杜甫,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世称“诗圣”。
B: 诗歌第二句中的“欲”字,生动地写出了春花的摇曳多姿,展现了初春的勃勃生机。
C: 前两句诗,色彩相映成辉,景色清新,读来令人赏心悦目。
D: 全诗以乐景写哀情,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出师表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棉、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 1 )诸葛亮,字________ ,________ 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 2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以先帝遗德________ 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陛下________
③先帝不以臣卑鄙________ ④以其咎________

( 3 )在这篇表文中,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的三条建议分别是什么?其中那一条是核心?

( 4 )文中第六段作者自述身世经历,他这样写的目的何在?

( 5 )作者在文中十三次言及先帝,情辞恳切,他为什么要如此不厌其烦地提及先帝呢?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四篇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有才不能任性

①少年得志的编剧于正,这一回跌了个大跟头。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在二零一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对琼瑶起诉于正等侵权案进行宣判,于正被判公开道歉,被告停止对《宫锁连城》的复制、传播和发行,被告共计赔偿五百万元。这让我突然想起一句流行语:“有钱也不能任性。”这句话已成为大家基本共识,那么“有才”能不能任性呢?答案也是否定的,于正的马失前蹄就是最好例证。

②“才”是极其稀缺宝贵的,用才就像跳高,正常时可以上下翻飞,摘金拿银,失衡时则会摔得很重。所以,有才一定要珍惜,要用好。否则,有才不用是暴殄天物,用才来做坏事就会增加破坏力。而现实生活中,有才的人一般都是有个性的,或桀骜不驯,或恃才傲物……这其实就是任性的意思。

③古往今来,那些吃亏的才子,追根究底,多多少少都与任性有关。西晋才子嵇康,广闻博识,多才多艺,却豪放不羁,目中无人,当朝大臣钟会慕名前来拜访,他爱答不理,连起身招呼都不打,只顾自己打铁,这就得罪了钟会,为其诬陷,被司马昭处死。编剧于正的任性,不仅使他付出巨额经济赔偿,而且多年英名毁之一旦,今后在编剧圈里很难再混下去了,正所谓“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同样是才子、编剧的宁财神,则因为随心所欲,不计后果,被警方拘留十五天,虽还算不上身败名裂,但名声受损,事业受挫是肯定免不了的。

④所以,任性使气,自命不凡、不听劝告、一意孤行,早晚会有吃亏的一天。而且,“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本来就容易才高见嫉,有很多人对才子羡慕嫉妒恨,你再不检点,被人拿了把柄,才子倒台,扔砖头、看热闹的人会更多。

⑤但是,倘若才用得法,用以正途,则会起到巨大作用。被世人称为“力学之父”的牛顿,20多岁就创立了微积分,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但他并没有自命不凡,也没有把功劳全归于自己,因此更受世人的尊重。孙叔敖面对吊问者,没有怪罪,反而谦虚待见,终获得宝贵的意见

⑥人才难得,得人才者得天下,全社会都要爱才、敬才、用才;才子则要自爱、自重、自律,低调做人,谨慎行事,万万不能任性妄为。毕竟,人才的价值就在于他善用自己过人的才华成就一番事业。

( 1 )文章开头从“少年得志的编剧于正”说起,有何用意?
( 2 )第②段画线部分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 3 )第五段能否删除?为什么?
( 4 )下列事实论据能证明本文中心论点的一项是( )
A: 恃才放旷的杨修,成为刀下亡魂。
B: 豪放不羁的李白,成为了一代“诗仙”。
C: 平凡庸俗的刘禅,成为亡国之君。
D: 高调的奥本海默,成为“原子弹之父”。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一支倾听黑暗的蜡烛

朱成玉

①临终时,祖母颤巍巍地示意我们点上一根蜡烛,说要和它一起熄灭。我不知道祖母此举有何深意,只知道那个时候经常停电,而一根蜡烛的价钱是5分钱。

②祖母望着蜡烛,眉头舒展,窃贼瞄见金子一般,灵光乍现,随即又仿佛一个跋涉了许久的旅人到达目的地,长舒一口气,卸下所有。

③祖母没有活过那根蜡烛,先它一步,咽了气。祖母的脸上露出久违的微笑,酒窝像一朵莲花。她奋力伸出手去,骨瘦如柴的手,指着我们。像善萨的手,伸到我们中间。

④祖母去了,电却来了,电灯照亮所有人的忧伤,却再也照不亮祖母的前额。

⑤父亲吹灭了蜡烛,说:“留着这根蜡烛,等出灵的时候,点着它,给你奶奶在那边照个亮儿。那边太黑了。”

⑥那边是哪边?父亲又没去过,怎么就知道那边是黑的?年少的我满是疑感,可是看着一张张因为悲伤而严肃异常的脸,我又不敢问太多。

⑦父亲似乎看出我的疑感,接着说,“你奶奶这一辈子苦啊,在晦暗的地方呆的时间太长了。”

⑧祖父和祖母结婚一年后便当了兵,然后杳无音讯,祖母一生没有再嫁,独自一人养大父亲和叔叔。因为祖父当的是国民党兵,所以,“文革”的时候,祖母免不了受很多红卫兵的“声讨”和欺辱。祖母忍受着尘世带给她的一切苦楚,正如她那苦命的村庄,终日沉默,一言不发,只有无限猛烈的狂风抽打它时,它才勉强挣扎一下。

⑨是的,偶尔她也会喋喋不休地怨恨:“你个傻瓜蛋子,哪怕当个逃兵也好啊,不知道家里有个等你的娃儿吗?”

⑩她在村庄里扎下根去,哪都不去。她说就算临死前最后一刻,也要等着祖父,她就那么执拗地信着,祖父还活着。

⑪那段日子,祖母常常去当铺。从最开始的手镯,到后来的银饰,甚至她最割舍不下的香炉,银制的烟袋锅,都一一典当出去,只为了让她的孩子们不挨饿。为了孩子,她把自己典当得干干净净,空剩一副嶙峋的瘦骨。

⑫老了,本想着该享享清福,却不想又得了重病。

⑬祖母卧床不起,躺在床上,谁都可以推开地的门进去,看她躺在床上的狼狈的样子。尽管她在年轻时,扣个扣子都要避开人的眼睛,更不会像许多女人那样,在人前奶孩子。日子再穷,祖母都不会让她的衣服有一点脏和一丝褶皱。

⑭祖母是个极其干净的人,大家闺秀,年轻时候有洁癖,她的床,别人坐过之后,她都要重新洗一遍。每天会洗好几遍手和脸,爱用香皂。可是她老了,病了,臭气在体内生发。她的所有器官都坏了,功能丧失,大便经常要由父亲和叔叔轮流用手指头抠出来。每当这时候,祖母只能无可奈何地拉被子遮脸。有时候她会像疯子一样发火,有时候会像小孩一样哭。一生的尊严,噼里啪啦全毁了。

⑮最难熬的是夜。一切都停了下来,唯独疼痛,还在漫无边际地爬。

⑯祖母在黑暗中,忍着疼痛,她的手紧紧攥着,她的嘴紧紧咬着被子,她不喊叫,她心疼她的儿孙,不想让自己的喊叫惊醒了我们。

⑰祖母在黑暗中,被疼痛戳醒,就那么睁着眼睛,我想,她的脑海中定是一遍一遍地播放着往日时光,这岁月的皮影戏,终于要演到最后一幕。

⑱令我们意想不到的,祖母在黑暗里对抗疼痛的方式,竟然是给我们一粒粒地嗑瓜子,早上醒来,她的枕头边儿上堆满了很大的一堆瓜子仁儿。只有早晨,她才能睡一会儿,我们轻手轻脚,从她的枕头边搬走一座山,尽量不弄出一点儿声响来。

想起父亲说的话,祖母更多的时光都是在黑暗里,而她并没有因此消沉,照样带领我们把日子过得柳暗花明,风生水起。说白了,祖母是一个可以驾驭苦难的人,这苦难的烈马,一旦驯服,可以驮一个人奔往幸福。

⑳在黑暗里又怎样?那就去做一支倾听黑暗的蜡烛。

㉑这是祖母的哲学。

(原文有改动)

( 1 )文章以“一支倾听黑暗的蜡烛”为题有哪些妙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 2 )语言品析。

①赏析文中第⑧段的画线句子。

祖母忍受着尘世带给她的一切苦楚,正如她那苦命的村庄,终日沉默,一言不发,只有无限猛烈的狂风抽打它时,它才勉强挣扎一下。

②结合语境,谈谈下面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含义。

为了孩子,她把自己典当得干干净净,空剩一副嶙峋的瘦骨。

( 3 )结合文章,谈谈你对下面这句话的理解。

想起父亲说的话,祖母更多的时光都是在黑暗里,而她并没有因此消沉,照样带领我们把日子过得柳暗花明,风生水起。

( 4 )请结合全文,分析祖母这一人物形象。
( 5 )文章以“这是祖母的哲学”作为结尾,那么“祖母的哲学”是什么?请结合本文和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思考及理解。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脑海中的往事像镜头倒转一样连续不断的上演,无一不是平平淡淡的小事,却温暖得令人忍不住落泪。那一段段美好的时光,静静流淌在心泉的最深处,它将永远温馨鲜活在遥远的记忆里,成为支持我一往无前的力量。
请以“那件小事激励着我”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校名、人名;②书写工整规范;③ 600字左右。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少年冷血Re-Anima”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