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三联书店美术馆总店闭店装修近两年,开业时间几经推迟。2019年年底,三联韬奋书店美术馆总店将重张开业。书店改造工程以保持传统、“回归初心”为立足点,_______三联独有的图书分类____________、书架构造和导购路线,甚至更为简单朴素;尽量删繁就简,充分____________卖场空间舒适度,扩大图书陈列空间,让读者能够看到尽可能多的优质图书。 A: 保证 格局 保留 B: 保留 局势 保证 C: 保证 局势 保留 D: 保留 格局 保证 |
2、 | 下列字形和加下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翩然piān 褶皱 戛然而止gá 消声匿迹 B: 两栖xī 羁畔 流水淙淙cóng 人情事故 C: 缄默jiān 斡旋 阡陌相通mò 楔形文字 D: 龟裂guī 箬篷 风雪载途zài 怡然不动 |
3、 |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首批征集选拔的摄影发烧友,兴高采烈地登上武汉第一高楼,抢先拍摄正在建设中的“长江主轴”。B: 武汉市新一轮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仍然存在产业项目不多、项目转化速度不快。 C: 今年6月10日是我国第一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各地纷纷开展了与此相关的宣传活动。 D: “一带一路”倡议得到沿线各国的理解、认同和支持,中国和这些国家之间的交流领域不断扩大。 |
4、 | 下列字形和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聒(guō)噪 害臊 蜚(féi)声海外 郝郝扬扬 B: 纨绔(kuà) 沾辱 茕(qióng)茕孑立 矫揉造作 C: 哂(shěn)笑 伎俩 否(pǐ)极泰来 相形见绌 D: 牛虻(máng) 肄业 呱(gū)呱落地 信手粘来 |
5、 |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风骚”泛指文章辞藻;“迁客骚人,多会于此”,“骚人”指诗人。 B: 从汉武帝起,帝王即位都有年号,后就用帝王年号来纪年,如《岳阳楼记》中“庆历四年”、《湖心亭看雪》中“崇祯五年”都采用了“年号纪年法”。 C: 《月夜忆舍弟》的作者是杜甫,“舍弟”是诗人对人谦称自己的弟弟。《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左迁”指“降职”。 D: 《范文正公集》是范仲淹的文集,范仲淹,字希文,文正是他的号。《刘梦得文集》是刘禹锡的文集,刘禹锡,字梦得,他的作品有《陋室铭》。 |
6、 |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电磁波辐射的最大危害在于这种时时刻刻围绕我们的杀手是无形的。_ 的是,日常工作、生活巾普通电器带来的低强度电磁波辐射,这种辐射污染不像农药中毒、噪音污染那样立竿见影,而是在不知不觉中缓慢地损害着人体。 B: 既然如此,过量的超强度的电磁波强辐射对人体造成急性损害的情况并不多 C: 一般说来,过量的超强度的电磁波强辐射对人体造成急性损害的情况并不少 D: 既然如此,过量的超强度的电磁波强辐射对人体造成急性损害的情况并不少 |
7、 |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桃花源记》的作者是晋代的田园诗人陶渊明,该文表达了对和平、安定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B: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C: 《社戏》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写的一篇反映童年生活的散文,表达了作者对少年生活的怀念。 D: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性文体,大多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的杂文颇为相似,如《爱莲说》《马说》等。 |
8、 | 《骆驼祥子》中祥子的出身是( )。 A: 农民B: 工人 C: 医生 D: 教师 |
9、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的母亲》一文中,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我”之外,还用较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B: 《我的第一本书》中的“第一本书”,既是作者求知的第一本书,更是他人生的第一本书。 C: 从少年到青壮年,甚至到老年,托尔斯泰一直都是长相平平,混在人群里找都找不出来。 D: 《我的童年》开篇说“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来,眼前没有红,没有黄,是一片灰”,可见作者不喜欢他的故乡。 |
10、 | 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余光中的《乡愁》,是海外游子深情而忧美的恋歌。B: 国家发改委规定:从3月1日起,中国药品的定价必须经过成本调查、专家评价或论证、听取各方面意见、集体讨论、集体审议等5个环节。 C: 中国石拱桥的光辉成就,是源自合乎科学家原理的精妙设计?还是巧妙绝伦的施工技术? D: 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
古诗歌阅读。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
阅读《唐雎不辱使命》中的文字,完成1—4题。 A: ①秦王使人谓安陵君 ②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B: ①秦王不悦 ②俟其欣悦 , 则又请焉 C: ①安陵君其许寡人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 D: ①愿终守之 ②愿借子杀之 ( 2 )下面译文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译文:我想以五百里的地方跟安陵做交易。 B: 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译文:可安陵君却轻视我,这难道不是违抗我吗? C: 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译文:把安陵君看作忠厚长者,因此没有错认为是其他意思。 D: 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译文: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何况仅仅用五百里的土地呢? ( 3 )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选文主要写了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斗争的过程,以及斗争的结局。 B: 选文第二自然段写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断然拒绝“易地”,这是双方斗争的最高潮部分。 C: 唐雎与《三国演义》中“舌战群儒”的诸葛亮一样,以出色的外交才能化解了一场政治危机。 D: 在这场尖锐的矛盾冲突中,秦王骄横狂暴、阴险狡诈,而唐雎表现得正气凛然、不畏强暴。 ( 4 )下面对文章写作方面的分析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 选文安排了安陵君和唐雎之间的衬托,前者衬托后者。 B: 把唐雎和秦王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对比,突出他们的性格特征。 C: 人物对话极富外交色彩,人物说话语气突出,神态描绘形象逼真。 D: 选文通过衬托和对比刻画人物形象,写“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表现了秦王的胆小怕死;写唐雎的“挺剑而起”,表明了唐雎不怕牺牲的精神。 |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夏
梁衡
①夏天到了。
②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了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 涌着一艘艘的舰船。金色主宰了世界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子的香味。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
③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和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这时她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
④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了风;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田间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⑤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融融,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我却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选自梁衡散文集《复感与秋思》,有删改)
( 1 )通读全文,说说作者笔下的“夏”有哪些特点?( 2 )作者描写景物用词贴切,请赏析下面句中划线的词。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的一艘艘舰船。
( 3 )文中说,“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 )第③段中画线的句子主耍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简耍分析其表达效果。( 5 )正如作者所说,“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有闲情逸致的人”不喜欢夏天“紧张的旋律”。阅读下面文段,说说该文段与《夏》一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夏夜
他靠纱窗望出去。满天的星又密又忙,它们声息全无,而看来只觉得天上热闹。一梳月亮像形容未长成的女孩子,但见人已不羞缩,光明和轮廓都清新刻露,渐渐可烘衬夜景。小园草地里的小虫琐琐屑屑地在夜谈。不知哪里的蛙群齐心协力地干号,像声浪给火煮得发沸。几星萤火优游来去,不像飞行,像在厚密的空气里漂浮,月光不到的阴黑处,一点萤火忽明,像夏夜的一只微绿的小眼晴。
(节选自钱钟书《围城》)
阅读选段,完成后面小题。
语法课完了,我们又上习字课。那一天,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个个都那么专心,教室里那么安静!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们正在专心画“杠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国字。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我每次抬起头来,总看见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在眼睛里带走似的。只要想想:四十年来,他一直在这里,窗外是他的小院子,面前是他的学生;用了多年的课桌和椅子,擦光了,磨损了;院子里的胡桃树长高了;他亲手栽的紫藤,如今也绕着窗口一直爬到屋顶了。可怜的人啊,现在要他跟这一切分手,叫他怎么不伤心呢?何况又听见他的妹妹在楼上走来走去收拾行李!他们明天就要永远离开这个地方了。
……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12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__“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 “放学了,你们走吧。
【栏目一】印迹:记录网课期间那些货有趣有料、或令人回味启人思考的故事。
【栏目二】翔宇:以网课为题材进行文学创作,反映生活现实并表达自己的思考。
【栏目三】争鸣:选择特定对象(如老师、钉钉软件设计师等),给其写一封信,表达你对网课等新型学习方式的思考或感受。
要求:①文体自选,题目自拟;②在题目前写明“向【栏目 】投稿”;③不得套写、抄袭;④不少于600字;⑤不得透露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