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深圳市沙头角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三联书店美术馆总店闭店装修近两年,开业时间几经推迟。2019年年底,三联韬奋书店美术馆总店将重张开业。书店改造工程以保持传统、“回归初心”为立足点,_______三联独有的图书分类____________、书架构造和导购路线,甚至更为简单朴素;尽量删繁就简,充分____________卖场空间舒适度,扩大图书陈列空间,让读者能够看到尽可能多的优质图书。


A: 保证 格局 保留
B: 保留 局势 保证
C: 保证 局势 保留
D: 保留 格局 保证
2、下列字形和加下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然piān 褶皱 然而止gá 消声匿迹
B: 两xī 羁畔 流水淙cóng 人情事故
C: 默jiān 斡旋 阡相通mò 楔形文字
D: 裂guī 箬篷 风雪途zài 怡然不动
3、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首批征集选拔的摄影发烧友,兴高采烈地登上武汉第一高楼,抢先拍摄正在建设中的“长江主轴”。
B: 武汉市新一轮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仍然存在产业项目不多、项目转化速度不快。
C: 今年6月10日是我国第一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各地纷纷开展了与此相关的宣传活动。
D: “一带一路”倡议得到沿线各国的理解、认同和支持,中国和这些国家之间的交流领域不断扩大。
4、下列字形和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guō)噪 害臊 (féi)声海外 郝郝扬扬
B: 纨(kuà) 沾辱 (qióng)茕孑立 矫揉造作
C: (shěn)笑 伎俩 (pǐ)极泰来 相形见绌
D: 牛(máng) 肄业 (gū)呱落地 信手粘来
5、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风骚”泛指文章辞藻;“迁客骚人,多会于此”,“骚人”指诗人。
B: 从汉武帝起,帝王即位都有年号,后就用帝王年号来纪年,如《岳阳楼记》中“庆历四年”、《湖心亭看雪》中“崇祯五年”都采用了“年号纪年法”。
C: 《月夜忆舍弟》的作者是杜甫,“舍弟”是诗人对人谦称自己的弟弟。《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左迁”指“降职”。
D: 《范文正公集》是范仲淹的文集,范仲淹,字希文,文正是他的号。《刘梦得文集》是刘禹锡的文集,刘禹锡,字梦得,他的作品有《陋室铭》。
6、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电磁波辐射的最大危害在于这种时时刻刻围绕我们的杀手是无形的。_ 的是,日常工作、生活巾普通电器带来的低强度电磁波辐射,这种辐射污染不像农药中毒、噪音污染那样立竿见影,而是在不知不觉中缓慢地损害着人体。

A: 一般说来,过量的超强度的电磁波强辐射对人体造成急性损害的情况并不多
B: 既然如此,过量的超强度的电磁波强辐射对人体造成急性损害的情况并不多
C: 一般说来,过量的超强度的电磁波强辐射对人体造成急性损害的情况并不少
D: 既然如此,过量的超强度的电磁波强辐射对人体造成急性损害的情况并不少
7、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桃花源记》的作者是晋代的田园诗人陶渊明,该文表达了对和平、安定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B: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C: 《社戏》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写的一篇反映童年生活的散文,表达了作者对少年生活的怀念。
D: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性文体,大多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的杂文颇为相似,如《爱莲说》《马说》等。
8、

《骆驼祥子》中祥子的出身是( )。

A: 农民
B: 工人
C: 医生
D: 教师
9、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的母亲》一文中,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我”之外,还用较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
B: 《我的第一本书》中的“第一本书”,既是作者求知的第一本书,更是他人生的第一本书。
C: 从少年到青壮年,甚至到老年,托尔斯泰一直都是长相平平,混在人群里找都找不出来。
D: 《我的童年》开篇说“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来,眼前没有红,没有黄,是一片灰”,可见作者不喜欢他的故乡。
10、

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余光中的《乡愁》,是海外游子深情而忧美的恋歌。
B: 国家发改委规定:从3月1日起,中国药品的定价必须经过成本调查、专家评价或论证、听取各方面意见、集体讨论、集体审议等5个环节。
C: 中国石拱桥的光辉成就,是源自合乎科学家原理的精妙设计?还是巧妙绝伦的施工技术?
D: 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古诗歌阅读。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 1 )说说“遣冯唐”“射天狼”两个典故分别表达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2 )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唐雎不辱使命》中的文字,完成1—4题。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 1 )下面各句中加线词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①秦王使人谓安陵君 ②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B: ①秦王不 ②俟其欣 , 则又请焉
C: ①安陵君其寡人 ②潭中鱼可百
D: ①愿终守 ②愿借子杀
( 2 )下面译文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译文:我想以五百里的地方跟安陵做交易。
B: 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译文:可安陵君却轻视我,这难道不是违抗我吗?
C: 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译文:把安陵君看作忠厚长者,因此没有错认为是其他意思。
D: 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译文: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何况仅仅用五百里的土地呢?
( 3 )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选文主要写了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斗争的过程,以及斗争的结局。
B: 选文第二自然段写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断然拒绝“易地”,这是双方斗争的最高潮部分。
C: 唐雎与《三国演义》中“舌战群儒”的诸葛亮一样,以出色的外交才能化解了一场政治危机。
D: 在这场尖锐的矛盾冲突中,秦王骄横狂暴、阴险狡诈,而唐雎表现得正气凛然、不畏强暴。
( 4 )下面对文章写作方面的分析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 选文安排了安陵君和唐雎之间的衬托,前者衬托后者。
B: 把唐雎和秦王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对比,突出他们的性格特征。
C: 人物对话极富外交色彩,人物说话语气突出,神态描绘形象逼真。
D: 选文通过衬托和对比刻画人物形象,写“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表现了秦王的胆小怕死;写唐雎的“挺剑而起”,表明了唐雎不怕牺牲的精神。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梁衡

①夏天到了。

②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了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 着一艘艘的舰船。金色主宰了世界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子的香味。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

③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和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这时她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

④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了风;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田间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⑤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融融,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我却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选自梁衡散文集《复感与秋思》,有删改)

( 1 )通读全文,说说作者笔下的“夏”有哪些特点?

( 2 )作者描写景物用词贴切,请赏析下面句中划线的词。

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着的一艘艘舰船。

( 3 )文中说,“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 4 )第③段中画线的句子主耍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简耍分析其表达效果。

( 5 )正如作者所说,“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有闲情逸致的人”不喜欢夏天“紧张的旋律”。阅读下面文段,说说该文段与《夏》一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夏夜

他靠纱窗望出去。满天的星又密又忙,它们声息全无,而看来只觉得天上热闹。一梳月亮像形容未长成的女孩子,但见人已不羞缩,光明和轮廓都清新刻露,渐渐可烘衬夜景。小园草地里的小虫琐琐屑屑地在夜谈。不知哪里的蛙群齐心协力地干号,像声浪给火煮得发沸。几星萤火优游来去,不像飞行,像在厚密的空气里漂浮,月光不到的阴黑处,一点萤火忽明,像夏夜的一只微绿的小眼晴。

(节选自钱钟书《围城》)

阅读选段,完成后面小题。
语法课完了,我们又上习字课。那一天,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个个都那么专心,教室里那么安静!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们正在专心画“杠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国字。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我每次抬起头来,总看见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在眼睛里带走似的。只要想想:四十年来,他一直在这里,窗外是他的小院子,面前是他的学生;用了多年的课桌和椅子,擦光了,磨损了;院子里的胡桃树长高了;他亲手栽的紫藤,如今也绕着窗口一直爬到屋顶了。可怜的人啊,现在要他跟这一切分手,叫他怎么不伤心呢?何况又听见他的妹妹在楼上走来走去收拾行李!他们明天就要永远离开这个地方了。
……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12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__“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 “放学了,你们走吧。

( 1 )本文段选自课文《 》,作者是法国作家________。

( 2 )给文段中横线处填上恰当的标点。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 “我——我——”
②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 “放学了,你们走吧。”

( 3 )选段开头写教堂的钟声、祈祷的钟声、普鲁士兵的号声,有什么作用?

( 4 )对文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句话是作者诙谐的说法,增添了文章的情趣。
B: “连鸽子也会唱歌”,这段心理描写表现了小弗朗士幼稚可爱的特点。
C: 小弗朗士的这一想法,嘲笑了普鲁士侵略者强迫法国人民学德语的愚蠢。
D: 上课时,小弗朗士却去听鸽子的叫声,表现了小弗朗士贪玩的特点。
( 5 )韩麦尔先生“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这一细节描写体现了人物怎样的思想感情?

( 6 )文段运用神态、语言、动作描写为我们塑造了一位令人敬重的老师——韩麦尔先生,请你也用以上几种描写方法刻画一位让你敬重的老师形象。(50字以内

四、写作(分值:60分)
战“疫”期间,“网课”一词上了热搜。校刊编辑部决定出版“网课”专刊,现向全体同学征稿。选择你最有感触的一个栏目,根据要求作文。

【栏目一】印迹:记录网课期间那些货有趣有料、或令人回味启人思考的故事。

【栏目二】翔宇:以网课为题材进行文学创作,反映生活现实并表达自己的思考。

【栏目三】争鸣:选择特定对象(如老师、钉钉软件设计师等),给其写一封信,表达你对网课等新型学习方式的思考或感受。

要求:①文体自选,题目自拟;②在题目前写明“向【栏目 】投稿”;③不得套写、抄袭;④不少于600字;⑤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男人,又何必庸人自扰呢?”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