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淄博市和平学校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面句子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常有高猿长啸,引凄异 予作文以记之
B: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异二者之为 王命急宣
C: 有时发白帝,暮到江陵 晖夕阴,气象万千
D: 率妻子邑人来此境 哀转久
2、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及名著知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唐诗宋词,是我国文学的瑰宝,词又称长短句,源于唐,盛于宋。词有婉约、豪放之分,豪放词创于苏轼,到辛弃疾发扬光大。
B: 中国古代用天干地支纪年,其中十二地支不仅对应了十二生肖,也与每天的二十四小时对应。《智取生辰纲》中说“辰牌起身”,“辰牌”对应的是上午七时到九时的时间。
C: 《水浒传》中,劫取生辰纲之事败露后,晁盖等人投奔梁山,梁山大头领王伦不肯接纳,这让林冲十分气愤,他火并王伦,尊晁盖为山寨之主。
D: 鲁迅的《朝花夕拾》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回忆性散文。
3、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满电视都是明星玩游戏,央视的《朗读者》却别具一格 , “慢下来”用朗读做电视,真稀缺而有价值的电视文化。
B: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短短40个字传递出丰富的房地产调控信息,彰显中央加强房地产调控的坚强决心
C: 自然存在的山和艺术创作的山,竟分不出界线 , 融为一体。
D: 在我繁忙的工作之余,时常拿起相机,游走于城市的大街小巷,去探寻城市中的那些人迹罕至的古迹和古迹后面那些有韵味的老故事。
4、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人类这种_______行为如不停止,将自毁自己的生存空间。

②某公司非法占地,终于_______所建37幢别墅式建筑被主管部门全部拆除。

③制造了3.14西藏打砸抢烧案的罪犯终于_______,被逮捕归案。

④他不在村里安心劳动,却跑到城市来乞讨,自找苦吃,真是_______。

A: 玩火自焚 自作自受 作茧自缚 自食其果
B: 作茧自缚 自食其果 玩火自焚 自作自受
C: 玩火自焚 自食其果 作茧自缚 自作自受
D: 作茧自缚 自作自受 玩火自焚 自食其果
5、

对下句中划线词语的词类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我们 中国 世界 文明 古国 之一,有 着 悠久历史

A: 名词 动词 数词 量词 名词 形容词
B: 名词 代词 数词 量词 形容词 名词
C: 代词 动词 数词 量词 形容词 名词
D: 代词 代词 数词 量词 名词 形容词
6、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只有理解了作品内容,走进了诗人心灵,才能读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B: 《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用镜头展示烹饪技术,用美味包裹乡愁,给观众带来心灵的震撼。
C: 《朗读者》开播后,广电名嘴、退休教师、留学生吟诵社等朗读爱好者,纷纷加入文化经典诵读行列。
D: 一家研究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50%以上的人有“手机依赖症”,总期待自己收到最新的信息。
7、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慰藉 归咎 顾名思异
B: 缭亮 诓骗 尽态极妍
C: 自诩 镶嵌 大相径廷
D: 矜持 峰峦 毛骨悚然
8、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认识到“诵读经典”很重要。(将“重要”改为“必要”。)
B: 在世乒赛上,中国队囊括并包揽了所有项目的金牌。(删掉“囊括并”或“并包揽”。)
C: 保护水资源刻不容缓,每个人都应作为江河卫士。(将“作为”改为“成为”。)
D: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解决问题并深入研究。(将“解决问题”和“深入研究”调换位置。)
9、

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前呼后拥  再接再励  死心塌地 通霄达旦
B: 怀古伤今  地大物博  浩瀚无银 顶礼膜拜
C: 诲人不倦  世外桃渊  笑逐颜开 歇斯底里
D: 求神拜佛  无动于衷 刻不容缓 歇斯底里
10、下面文字中划线的字注音正确的项是( )

踏上故乡的润土,一缕幽幽桂花香,漫过岁月沧桑的小径,这石桥风韵,小桥流水、门前的石狮,残的青墙,幽深的庭院,古老的桂花树,幽色的水井,香木的栏,在清秋中记录着,这古老江南千年的历史,穿过那幽怨的雨,悠长、悠长……这桂花飘絮已淋满江南,小城柔美,秋香四溢,美艳了丁香姑娘,这秋水朦胧,摇在家乡的渡口,这小巷青青桂花香絮,丰盈在秋城的篱墙里,渐渐地爬满了青叶枫红。

A: yuán zhà hànɡ yè
B: huán shān hànɡ yì
C: huán shān xiànɡ yì
D: yuán zhà xiànɡ yè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 1 )试品析“波撼岳阳城”中的“撼”字的艺术效果。
( 2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 1 )解释下列划线字词的意思。

①舜于畎亩之中________

②困于心,于虑________

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________

( 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 3 )下面对文章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文章一开始就列举了一系列由卑微到显贵的历史人物为事实论据,然后分析论证,最后水到渠成,得出结论。
B: 全文主要强调艰苦奋斗的生活对人的磨砺作用。本文以论点为题,文章自然,主旨显豁。
C: 文章在阐述的思路上,先从国家再说到个人,这样使文章论述层次显得很清楚。
D: 原文从正反两方面论述受磨练的好处,从正面讲磨练激发人的斗志,从反面解释国家灭亡的原因。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耐心成就人生之美

徐文秀

①现在不少人感觉到,焦虑、着急和不耐烦仿佛成了一些人的常见病,干什么事都显得急不可耐,总是等不得、坐不住、幔不了和静不下。比如,有的人看到他人成名成功了,一下子会乱了自己的方寸、节奏和步伐r变得焦躁不安、心慌意乱的人.到他人提拔重用了,顿时沉不住气,“两年没提拔,心里有想法:三年没挪动,四处去活动”,千方百计走捷径:有的人则经不起一点怠慢和挫折,绕不得一点弯路和曲折,不愿也不舍得花更多时间做那些默默无闻、精雕细琢的事,恨不得r蹴而就,早日“梦想成真”:还有的人甚至变得有话不好好说,遇事不好好商量,碰到点问题动辄“一急二躁三冒火”等等,一言以蔽之,没耐心。

②耐心就是不急躁、不厌烦,它既是一种性格,也是一种品格,是“高尚的秉性”,能够成就事业,更能够成就人生。

③耐心成就成功之美。在相当意义上说,耐心是成功的“通行证”。在人生的征途上,哪有一帆风顺?总会遭遇挫折,有时还布满荆棘,如果没有耐心,不能坚持到底的话,则很难看到成功的模样。有位年轻人应聘给一位雕塑大师当助理,与其想象大相径庭的是,这位雕塑大师竟是一个整天孤独地埋头于工作室的老人。年轻人问他:如何能够寻找到一个要素,足以表达自己的一切?这位雕塑大师沉默片刻,然后极其严肃地说:“应当工作,只要工作,还要有耐心。”在相当意义上说,正是耐心成就了雕塑大师。“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很多时候,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更在于你能否坚持到底。

④耐心成就过程之美。耐心是一种积极的等待和良好的心态。《道德经》上说,静为躁君。《大学》里讲:“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丰子恺先生曾在《山中避雨》提到,同友人游山遇雨而仓皇奔走,友人不耐烦,但丰先生竟被“一种寂寥而深沉的趣味”牵引了感兴,“反觉得比晴天游山趣味更好”,遂借了把胡琴,信手而弹,一时把这苦雨荒山衬出了暖色。正是这份对世事的耐心,才能在细粒微毫间,得到人生真趣味。“心收静里寻真乐,眼放长空得大观。”心清才能看到万物的生长,心静才能听到万物的声音,而这份静美唯有耐心才可获得。在人生的旅途上,多一份耐心,就会多一些发现,多一重体验。

⑤耐心成就意志之美。哲人说:“无论何人,若是失去了耐心,就失去了灵魂。”耐心考验人的毅力和定力。俗话说,慢工出细活。我们做很多事情,往往要靠绣花功夫、工匠精神,而离开了耐心,这些都无从谈起。好的人生需要文火慢炖、细水长流,这也正是对人的意志品质的锤炼和塑造。

⑥耐心是一种修养,需要修炼养成。耐心不够,或因心里想法太多、欲望太强,或因沉不住气、性子太急。少一点功利,多一份淡泊:少一点焦虑,多一份淡定;少一点杂念,多一份纯净:少一点喧嚣,多一份宁静。如此,万可保持一颗耐心,成就人生之美。

( 1 )下列各项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第一段开篇点题,现在社会中,焦虑、着急和不耐烦成为了常见病,列举了一系列常见的不耐心的现象,反面论证了现代人需要更多的耐心。
B: 第二段阐释了耐心,并提出了全文的论点“耐心能够成就事业,更成就人生”。
C: 本文有三个分论点,分别是“耐心成就成功之美”。“耐心成就过程之美”“耐心成就意志之美”,这三者之间存在着递进的逻辑关系。
D: 文章最后总结全文,耐心需要修炼养成,一只有保持一颗耐心,才能成就人生之美。
( 2 )选出不能做本文论据的一项( )
A: 《大学》里讲:“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B: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一一荀况
C: 据达尔文的妻子埃玛回忆,达尔文在写作《物种起源》一书时,经常昼夜不眠,没有一夜超过五个小时;在他身患重病,生命垂危时,仍然坚持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宣到临终前两天都未间断。
D: 苏轼,政治上失意,被流放到当时荒僻的海南等地,但是他不计成败不计名利,一心造福当地百姓,比如他在蓬莱,上书改革盐政,百姓因此获利,这一改措施一直实实施到清末。
( 3 )阅读文章,说说看,怎样才能修炼耐心。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说到音乐

说到音乐,我没有听西洋音乐的福分,一窍不通。至于中国音乐,也弄不清什么是“阳春白雪”,什么是“下里巴人”。不过只要是中国音乐总还可以听得进去的。而且,很喜欢,我是十分醉心于“西北风”的。那回荡在黄土高原上的“信天游”的激越清亮而忧伤的旋律,就像是从我自己的心头升起的,是发自我肺腑最深处的声音,是我的灵魂的闪爆,生命的升华。而江南丝竹则将我带入另一个世界,不,也许这本来就是我生性中所固有的。如听瞎子阿炳的琴声,听他的《二泉映月》,听着听着就会情不由己地泪流满面。听这支曲子要闭上眼睛用心去听,眼睛是多余的。在阿炳的乐曲声中只有心儿在跳动,在低昂,在徘徊,那是一支心之舞曲,是高山流水,是《广陵散》。当我第一次听到阿炳的琴曲,就像瞥见了情人的眼波,七魂六魄一下被摄走①。从此我失去了故我,忘却了故我,我自身已化入了盲琴师的乐曲,已化入了情人的眼波,缠绵婉转,难分难舍,欲绝而不可绝,欲了而难能②,一往情深,不可自拔,人生之无可奈何,有至于此者。

然而使我猛醒,使我警悟,使我奋发,燃起我同仇敌忾之义愤的却是抗日救亡的歌曲。那时我还在读小学,小小年纪,一听到“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便不由热血沸腾,恨不能立时杀上疆场,为国捐躯,马革裹尸。抗日战争掀起了中华民族亘古无二的全民歌曲运动,男女老幼哪个不会唱一句:“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那发自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发自牺牲已到最后关头的最后的呼声,真足以使贪夫廉,懦夫立,惊天地而泣鬼神……然而“大雅久不作”矣,现在,除被定为国歌的那支《义勇军进行曲》,我们的青少年有几人还能唱上几支抗日救亡的歌曲呢?学校的音乐课上还教唱这些歌曲吗?那些歌手们、歌星们为什么对自己这一行最辉煌的一页历史丢得这样快,忘得这样干净呢?

…………

我在想,在今天,在抗日救亡运动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之后,我们这个民族是不是也需要再爆发一次精神的、灵魂的救亡运动?

( 1 )第1段加横线的“江南丝竹”中,“丝竹”作“音乐”解,在你读过的文言课文中出现过两次,请任举一例。
( 2 )解释第2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使贪夫廉,懦夫立”。
( 3 )细读文章,我们可以作这样的概括:“信天游”具有激越清亮而忧伤的旋律;“抗日歌曲”具有激昂、催人奋进的旋律。“江南丝竹”具有什么样的旋律?请你也用一句话进行概括。
( 4 )评价一首歌曲的好坏,不仅要看它的旋律是否和谐自然,还要看它的歌词是否健康优美。请根据括号里的要求简评下列歌词,每条在15个字以内。

①“人生短短几个秋,不醉不罢休”(简评思想内容)(《爱江山更爱美人》)

②“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简评语言特点)(《真心英雄》)

( 5 )作者在谈到当今音乐的现状后,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需要再爆发一次精神的、灵魂的救亡运动。”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这个观点?请简述理由(字数在50字左右)。
四、写作(分值:60分)

写作
题目: 我看到了一种别样的风采
要求:①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②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不得抄袭。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灬花凋丶为谁祭”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