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遵义航天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时针是从来不会逆转的。

①于是,光阴岁月,就像一阵呼呼的风或是闪闪烁烁的流光。

②为此,你每扯去一页用过的日历时,是不是觉得有点像扯掉一个生命的页码?

③倒行逆施的只有人类自己的社会与历史。

④它最终留给你的只有无奈而频生的白发和消耗中日渐衰弱的身躯。

A: ②①③④
B: ③①④②
C: ③②④①
D: ②①④③
2、下列句子中注音和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含苞待放。有的肚子(zhàng)胀的,像是喝了一肚子水,快要(chēng)破似的,迫不急待地跳出来,要跟我诉苦。
B: 《朗读者》节目播出后,(hǎo)评如潮,主持人董卿精美的语言和(ruì)智的思想,让很多观众获益非浅。
C: 因为中国教育的(mú)式根深蒂固,“寓教于乐”,仍缺乏基础,所以许多所谓的“寓教于乐”,往往徒具其表,或直接走了样。
D: 任时光流逝,那些陪伴我们成长的人、事、物,永远挥之不去,即使海(kū)石烂,那份美好始终镶嵌(xiāng qiàn)在心灵深处。
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民国才女林徽因在《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诗中,用“人间的四月天”来表达美好的情感,以诸多意象为喻,书写细腻柔丽的情愫,表现出轻盈优雅之美。
B: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是北宋文学家。被贬滁州知州期间,他寄情山水,与民同乐,创作出千古名篇《醉翁亭记》。
C: 用典是一种修辞手法,常见于古代诗歌中。如李白在《行路难》中运用姜太公溪边垂钓和伊尹梦见乘船经过太阳旁边的典故,表达仕途艰难、前路漫漫的无助感。
D: 《范进中举》选自我国清代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刻画了范进为科举考试喜极而疯的形象,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
4、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文章前半部分描写托尔斯泰的外貌,突出了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托尔斯泰外貌的平庸甚至丑陋,二是他和普通人一样,混在人堆里分辨不出来。
B: 全文既对托尔斯泰的“形”“神”做了独到细致的刻画,同时也在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托尔斯泰的崇敬赞美之情。
C: 文中写托尔斯泰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正是用来反衬他目光的犀利,灵魂的高贵。
D: 文中运用大量的排比和夸张写出了伟人平庸粗鄙的一面。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读书不能一味贪多,要抓住有价值的文章和著作不松手,把它读熟,读透,读出自己独到的感受,这样它才会化作你生命______的基础。

②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上设置的综合素质考查,______只有一分,但意义却很重大,参赛选手在复习备考时______不应掉以轻心。

③在这件事情上,我们一定要遵守我们的______,不能出尔反尔。

A: 坚实 纵然/固然 允诺
B: 坚固 纵然/当然 承诺
C: 坚实 虽然/当然 承诺
D: 坚固 虽然/固然 允诺
6、下列对《动物笑谈》文章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本文介绍了在观察水鸭和鹦鹉等动物行为时引发的搞笑故事,表现了作者对观察动物行为的专业和投入,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由此引发人们对动物的关爱和对人类自身行为的思考:任何艺术化的表现形式,都不能描述生命的真实与感动。
B: 《动物笑谈》一文,文章开头的“逗笑”一词是全文的“文眼”,全文在介绍动物时紧扣“逗笑”展开。
C: “动物笑谈”的意思是谈论和动物有关的趣事、笑话。作者只是在搞恶作剧,追求喜剧效果,科学价值不高。
D: 文章语言诙谐风趣,有时还带有调侃的意味。从幽默的文字中,我们感受到了科学工作者专注、忘我的精神和极高的专业素养。
7、下列句子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直到此时,人们才会相信,动物更有种为人类所不理解的无声的哀怨。

②但是直到真的看到了动物的泪,我才相信动物也和人一样,它们也有悲伤,更有痛苦。

③只是因为它们没有语言,或者是人类还不能破译它们的语言,所以,当人们看到动物的泪水时,才会感动惊愕。

④本来,我以为泪水只为人类专有,而动物因没有情感,它们也就没有泪水。

A: ④①③②
B: ④③②①
C: ④①②③
D: ④②③①
8、

《骆驼祥子》中的祥子在兵荒马乱中被抢走车子,却冒险地牵回了几匹骆驼?( )

A: 二匹
B: 三匹
C: 四匹
D: 五匹
9、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骄娆 摇曳 觥筹交错 银装素裹
B: 奔驰 嘶哑 出谋画策 相得益彰
C: 斑斓 赞誉 李代桃僵 心旷神怡
D: 端祥 制裁 孜孜不倦 彬彬有礼
10、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打排球要_________,运用多种战术,方能取得胜利。

②有的演员身边一些小花絮,经意不经意地一被传播,名声大振,新闻界、追星族。

③他擅长写像新月一样柔美的诗,她擅长勾勒雨丝一样细腻的画,他们若是合作一幅古诗配画,那真是_________啊!

A: 随机应变 孜孜不倦 相形见绌
B: 看风使舵 乐此不疲 相形见绌
C: 随机应变 乐此不疲 相得益彰
D: 看风使舵 孜孜不倦 相得益彰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相关问题。

赠吴之山 明·王问
城柝声声夜未央,江云初散秋风凉。
看君已作无家客,犹是逢人说故乡。

( 1 )诗歌第一、二句用了哪些感官来写景?渲染了怎样的氛围?

( 2 )诗歌第三、四句包含了诗人和友人吴之山各自怎样的情感?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汉蒋琬为大司马。东曹掾(官名)为杨戏,素性简略,琬与言论,时不应答。或谓琬曰:“公与戏言而不应,其慢甚矣!”琬曰:“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面从后言,古人所诫。戏欲赞吾是邪,则非其本心;欲反吾言,则显吾之非。是以默然,是戏之快也。”又督农杨敏尝毁琬曰:“作事愦愦,诚不及前人。”或以白琬,主者(主管法纪的人)请推治敏,琬曰:“吾实不如前人,无可推也。”主者乞问其愦愦之状,琬曰:“苟其不如,则事不理,事不理,则愦愦矣。”后敏坐事系狱,众人犹惧其必死,琬心无适莫,敏得免重罪。
【注】①愦愦:糊涂。 ②适莫:厚薄,即偏见。

( 1 )下列句中的“以”与“或白琬”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故临崩寄臣大事也
B: 可一战
C: 令辱之,激怒其众
D: 塞忠奸之路也
( 2 )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蒋琬为大司马,很多人对杨戏目无长上的作风看不惯,蒋琬却不以为然。
B: 蒋琬认为人心不同,难以知其本心,因此保持沉默是对待杨戏的好方法。
C: 由于杨敏 曾诋毁蒋琬,主事者请求追究杨敏的罪责,但蒋琬拒绝这样做。
D: 蒋琬处理杨敏一案时毫无偏颇,秉公而断,使杨敏免于死罪。
( 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或谓琬曰 ②主者请推治敏 ③诚不及前人 ④苟其不如

( 4 )翻译下列句子。
①公与戏言而不应,其慢甚矣!
②是以默然,是戏之快也。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这是闰土的父亲所传授的方法,我却不大能用。明明见它们进去了,拉了绳,跑去一看,却什么都没有,费了半天力,捉住的不过三四只。闰土的父亲是小半天便能捕获几十只,装在叉袋里叫着撞着的。我曾经问他得失的缘由,他只静静地笑道:“你太性急,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下来罢,……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扁道:三味书屋;扁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扁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

( 1 )作者以简明生动的句子写捕鸟过程,有什么作用?
( 2 )选文第三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何作用?
( 3 )“冬天百草园比较无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冬天的百草园枯燥无味。
B: 冬天的百草园很有趣味。
C: 冬天的百草园与三味书屋比较,少了趣味。
D: 冬天的百草园比春天、夏天、秋天的百草园的趣味少,但还很有味。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爱恨交加说臭氧
①大气中臭氧层对地球生物的保护作用现已广为人知——它吸收太阳释放出来的绝大部分紫外线,使动植物免遭这种射线的危害。为了弥补日渐稀薄的臭氧层乃至臭氧层空洞,人们想尽一切办法,比如推广使用无氟制冷剂,以减少氟利昂等物质对臭氧的破坏。世界上还为此专门设立国际保护臭氧层日。由此给人的印象似乎是受到保护的臭氧应该越多越好,其实不是这样,如果大气中的臭氧,尤其是地面附近的大气中的臭氧聚集过多,对人类来说反而是个祸害。
②臭氧是地球大气中一种微量气体,它是由于大气中氧分子受太阳辐射分解成氧原子后,氧原子又与周围的氧分子结合而形成的,含有3个氧原子。大气中90%以上的臭氧存在于大气层的上部或平流层,离地面有10~50千米,这才是需要人类保护的大气臭氧层。还有少部分的臭氧分子徘徊在近地面,仍能对阻挡紫外线有一定作用。但是,近年发现地面附近大气中的臭氧浓度有快速增高的趋势,就令人感到不妙了。
③这些臭氧是从哪里来冒出来的呢?同铅污染、硫化物等一样,它也是源于人类活动,汽车、燃料、石化等是臭氧的重要污染源。在车水马龙的街上行走,常常看到空气略带浅棕色,又有一股辛辣刺激的气味,这就是通常所称的光化学烟雾。臭氧就是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它不是直接被排放的,而是转化而成的,比如汽车排放的氮氧化物,只要在阳光辐射及适合的气象条件下就可以生成臭氧。随着汽车和工业排放的增加,地面臭氧污染在欧洲、北美、日本以及我国的许多城市中成为普遍现象。根据专家目前所掌握的资料估计,到2005年,近地面大气臭氧层将成为影响我国华北地区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
④研究表明,空气中臭氧浓度在0.012ppm①水平时——这也是许多城市中典型的水平,能导致人皮肤刺痒,眼睛、鼻咽、呼吸道受刺激,肺功能受影响,引起咳嗽、气短和胸痛等症状;空气中臭氧水平提高到0.05ppm,入院就医人数平均上升7%~10%。原因就在于,作为强氧化剂,臭氧几乎能与任何生物组织反应。当臭氧被吸入呼吸道时,就会与呼吸道中的细胞、流体和组织很快反应,导致肺功能减弱和组织损伤。对那些患有气喘病、肺气肿和慢性支气管炎的人来说,臭氧的危害更为明显。
⑤从臭氧的性质来看,它既可助人又会害人,它既是上天赐与人类的一把保护伞,有时又像是一剂猛烈的毒药。目前,对于臭氧的正面作用以及人类应该采取哪些措施保护臭氧层,人们已达成共识并做了许多工作。但是,对于臭氧层的负面作用,人们虽然已有认识,但目前除了进行大气监测和空气污染预报外,还没有真正切实可行的方法加以解决。〔注〕①ppm:百万分之一

( 1 )指出下面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空气中臭氧水平提高到0.05ppm,入院就医人数平均上升7%~10%。

( 2 )根据文意,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比喻意义。
它既是上天赐与人类的一把保护伞 , 有时又像是一剂猛烈的毒药
保护伞”比喻:
②“毒药”比喻:

四、写作(分值:60分)
以下文题,任选其一。

文题一:最是幸福那一刻

文题二:阅读下面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大运会的赛场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实力有限,也许在奖牌榜上留不下名字,但他们却在比赛中表现得一丝不苟,追求着自己的梦想。

伊拉克击剑选手艾哈迈德•贾瓦德是巴格达大学的学生。男子佩剑比赛开始前的训练,他始终是一个人,一阵举剑挥舞,却没有叮叮当当的交锋碰撞。比赛不到10分钟,两个0:5的比分,他完成了自己的大运会之旅。贾瓦德后来表示,自己很快乐很满足,因为实现了和高手过招的心愿。飞行万里,上场一刻,贾瓦德对自己的梦想依然执着。

要求:①以上两题任选一题写作。②抒写真情实感,力求有新意。③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800。④汉字书写整洁清晰美观,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24Time`L”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