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踌躇(chú) 秀颀(qí) 鲜腴(yú) 杳无消息(chá) B: 歼灭(jiān) 悄然(qiǎo) 诘责(jié) 锐不可当(dāng) C: 埋怨(mán) 匀称(chèn) 兴味(xīng) 摩肩接踵(zhǒng) D: 字帖(tiè) 恪守(kè) 慰藉(jiè) 正襟危坐(jīng) |
2、 |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C ) A: 哪怕是儿子的任何一点点进步,爸爸和妈妈都看在眼里,都让他们喜出望外。 B: 沿十里路来到秋浦河段,只见水波粼粼 , 岸上麦穗泛起层层麦浪。 C: 母亲节那天,张涵在网上发了微博,絮絮叨叨地祝愿母亲及天下母亲节日快乐。 D: 班主任善于发挥每个同学的长处,大家各得其所 , 各尽所能地为班级做出自己的贡献。 |
3、 | 依次填入文段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组是( ) ,你尽可流动明眸,欣赏白云蓝天,飞流急湍; ,你尽可闭目凝神,倾听莺歌燕舞,春水潺潺; ,你尽可翕动鼻翼,呼吸牡丹的浓香,黄菊的清爽; ,你尽可品评自娱,把玩深尝。 ①文学是一座姹紫嫣红的百花园 ②文学是一杯回味无穷的香茗 ③文学是一幅意境高远的中国画 ④文学是一首清脆圆润的古曲 A: ①③④② B: ③④①② C: ④③②① D: ②①③④ |
4、 | 《论语·为政》中,孔子所说的“而立”之年指的是_________岁( ) A: 20 B: 30 C: 40 D: 50 |
5、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四字短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惟妙惟肖的艺术品B: 庆祝“六一”的晚会上,俩小朋友模仿的小品让我们都忍俊不禁地开怀大笑 C: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拉帮结派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D: 一旦产生小的灵感,我们就应当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
6、 | 下列关于文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其形体的演变大体上经历了六个阶段: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其造字法一直沿袭许慎“六书”的说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 B: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岳阳楼记》、《爱莲说》、《送东阳马生序》四篇文言诗文标题中的“书”、“记”、“说”、“序”都属于古代文体。 C: 《隆中对》一文选自宋代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一书。《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史书,它与《战国策》《左传》都是史学著作,对后世影响很大。 D: 古时儿童未成年时,不戴帽子,头发下垂,称为“垂髫”;男子到二十岁时举行“加冠”(束发带帽),表示已经成年,后人常用“冠”和“加冠”表示男子年已二十。 |
7、 | 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选聘(pìn) 妇孺(rú) 殷红(yīn) 鲜为人知(xiǎn) B: 慷慨(kài) 困窘(jiǒng) 蜷起(quán) 气冲斗牛(dǒu) C: 怪诞(dàn) 污秽(huì) 惧惮(dàn) 九曲连环(qū) D: 哺育(bǔ) 军贴(tiè) 踌躇(chú) 一泻万丈(xiè) |
8、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矜持(jīn) 濒临灭绝(bīn) 序幕(xù) 笼罩(lǒng) B: 淘汰(tài) 拾级而上(shí) 障碍zhàng) 搅拌(jiǎo) C: 贿赂(lù) 水泄不通(xiè) 掩映(yìng) 秧苗(yāng) D: 承诺(huò) 矢志不移(shǐ) 灼伤(zhuó) 遗传(yí) |
9、 | 下列选项中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苏轼,宋代文学家,他与韩愈、柳宗元、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辙、欧阳修被誉为唐宋八大家。 B: 鲁迅,原名周树人,他所写的《藤野先生》节选自小说集《呐喊》。 C: 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 D: 《答谢中书书》作者陶弘景,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人,南朝齐梁时思想家。 |
10、 | 对下面文段中加横线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B: 绝境: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C: 乃:于是,就 D: 语:告诉。 |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 1 )“二月初惊见草芽”中的“惊”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2 )诗的三,四两句生动传神,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简要赏析。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后出师表》选段 A: 夫难平者,事也 B: 必先苦其心志 C: 所以动心忍性 D: 曾益其所不能 ( 2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已定。( 3 )文中哪句话与《出师表》中“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一句所表达的情感是一样的?( 4 )依据选文以及你对诸葛亮的了解,请简要的评说一下诸葛亮其人。 |
(材料一)
2020年1月21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合作在《中国科学:生命科学》(英文版)发表论文,该研究团队通过对比新型冠状病毒基因与“非典”疫情的SARS冠状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冠状病毒进行了全基因组比对,发现约有70%和约40%的序列相似。研究者推测,新型冠状病毒的自然宿主可能是蝙蝠。
(材料二)
①据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建立的全球蝙蝠病毒数据库显示,在全球69个国家,科学家已在近200种蝙蝠身上发现超过4100种病毒,其中冠状病毒超过500多种,包括从蝙蝠身上最近新发现的200多种冠状病毒。另据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在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杂志的一项报道,蝙蝠可携带有埃博拉病毒、马尔堡病毒,汉坦病毒、亨德拉病毒、尼帕病毒等引发人畜共患病的病毒多达60种以上,仅次于啮齿类动物。蝙蝠无疑是最大的病毒库之一。
②为什么蝙蝠会成为天然的超级病毒库?
③科学家推测蝙蝠种类多,喜欢群居,寿命长,而且具备长距离飞行能力,活动范围广,易于传播病毒。更关键的是,大多数病毒并不能对蝙蝠造成致命损伤,甚至不会引发轻度症状,而这些病毒一旦感染动物或人类,则会引发致命性人畜共患病。而蝙蝠对大多数病毒易感又表现出较强的耐受力,可能与它们飞行能力以及特殊的免疫系统有关。
④蝙蝠是唯一能真正飞行的哺乳动物,飞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使得体温升高,类似“发烧”,可抑制病毒的复制,也就是说飞行能力既是蝙蝠能够传播病毒的重要原因,也可能是病毒无法对蝙蝠自身健康造成威胁的重要原因。众所周知,病毒进入机体后会利用宿主细胞快速复制新的病毒,机体免疫系统主要防御机制则是通过发烧使体温升高,与发烧效果类似,蝙蝠飞行过程中体温可升高到38℃--41℃,得以抑制病毒的复制,减少体内病毒的载量,同时加快机体免疫反应,进而减少病毒对机体的损伤。
⑤与人类或其他哺乳动物的免疫系统倾向于主动出击杀死病毒的做法不同,蝙蝠对付病毒的办法则是“忍气吞声”,既不能让病毒太嚣张,也不对病毒赶尽杀绝,力求与病毒和平相处。为此,蝙蝠进化出了一些特殊的免疫机制,表现出较强的免疫耐受力。2018年5月,美国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细胞》杂志上报道称,他们在对一种埃及蝙蝠基因组测序后发现,这些蝙蝠免疫系统中先天性免疫反应被削弱,只会对入侵病毒采取较为温和的免疫反应,从而不会表现出强烈的免疫病理,并推测蝙蝠体内存在抑制性免疫反应,导致对病毒耐受力增强,可能是蝙蝠的主要抗病毒防御策略。
⑥加强蝙蝠携带和传播病毒的机制研究,对于预防和治疗蝙蝠病毒引发的人畜共患病至关重要。不过,目前关于蝙蝠对病毒耐受力的机理并没有形成定论,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加以验证。当然,蝙蝠具有超强携带病毒能力,只是物种进化的自然选择结果,并非蝙蝠的过错。蝙蝠一般也不会直接将病毒传播给人类,而是先传播一些与之接触的野生动物,如果子狸、竹鼠等,通过这些病毒的中间宿主,最终才会传播到人类身上。2002--2003年的SARS和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可能给我们的一个教训,就是不要去打扰蝙蝠和其他野生动物,更不要把这些野生动物当成盘中餐,这或许是未来防止新的疫情发生最为有效的办法。
(材料三)
某市市民为了解各年龄段人群食用蝙蝠和鸟类的情况,随机抽取了103人进行调查,以下是调查结果:
年龄 | 吃过蝙蝠(人) | 吃过鸟类(人) |
18岁以下 | 2 | 6 |
18--40岁 | 12 | 67 |
40--60岁 | 1 | 12 |
60岁以上 | 0 | 3 |
合计 | 15 | 88 |
(材料四)
开窗通风,竟发现自家窗台夹缝里密密麻麻全是蝙蝠,见到这个情景,家住南京雨花台区西善桥某小区的刘小姐吓得头皮发麻、不敢靠近,无奈之下只好求助民警前来帮忙驱赶。
针对蝙蝠闯入家中的情况,民警建议市民可以采用一些科学方法将其驱逐,像蝙蝠比较惧怕光和明火,如果蝙蝠飞入家中,可以在晚间打开门窗,将家中的灯全部打开,这样一来,一般蝙蝠会自行飞向较暗的室外。如果蝙蝠是白天飞入家中或进入阳台,灯光不够亮时,可以打手电筒照射,蝙蝠一般也会自己飞走。
( 1 )结合材料,分析大多数病毒不能对蝙蝠造成致命损伤,甚至不会引发轻度症状的原因有哪些?自行车之歌
苏童
①一条宽阔的缺乏风景的街道,除了偶尔经过的公共汽车、东风牌或解放牌卡车,小汽手非常罕见,繁忙的交通主要体现在自行车的两个轮子上,许多自行车轮子上的镀光已经剥落,露出锈迹,许多穿着灰色、蓝色和军绿色服装的人骑着自行车在街道两侧川流不息,这是一部西方电影对七十年代北京的描述-多么笨拙却又准确的描述。所有人都知道,看到自行车的海洋就看到了中国。
②电影镜头遗漏的细部描写现在由我来补充。那些自行车大多是黑色的,车型为二十六寸或者二十四寸,后者通常被称为女车,但女车其实也很男性化,造型与男车同样地显得憨厚而坚固。我们现在要说的是普通的黑色的随处可见的自行车,它们主要由三个品牌组成:永久、凤凰和飞鸽。飞鸽是天津自行车厂的产品,在南方一带比较少见。我们那里的普通家庭所梦想的是一辆上海产的永久或者凤凰牌自行车。我父亲的那辆自行车是六十年代出产的永久牌,黑色车身,造型憨厚坚固。从我记事到八十年代离家求学,我父亲一直骑着它早出晚归。星期天的早晨,我总是能看见父亲在院子里用纱线擦拭他的自行车,现在我是以感恩的心情想起了那辆自行车,因为它曾经维系着我的生命。
③童年多病,许多早晨和黄昏我坐在父亲的自行车上来往于去医院的路上。曾经有一次我父亲用自行车带着我骑了二十里路,去乡村寻找一个握有家传秘方的赤脚医生。我难以忘记这二十里路,大约十里是苏州城内的那种石子路、青石板路,另外十里就是乡村地带如海浪般起伏的泥路了。我像一只小舢板一样在父亲身后颠簸,而我父亲就像一个熟悉水情的水手,也尽量让自行车的航行保持通畅。
④多少中国人对父亲的自行车怀有异样的亲情!多少孩子在星期天骑上父亲的自行车偷偷地出了门!去干什么?不干什么,就是去骑车!我记得我第一次骑车在苏州城漫游的经历。我去了市中心的小广场,小广场四周有三家电影院,一家商场。等我从商场出来,突然感到十分恐慌:我发现广场空地上早已成一片自行车的海洋,起码有几千辆自行车摆放在一起,黑压压一片,每辆自行车看上去都像我们家的那一辆。我记住了它摆放的位置,但车辆管理员总是擅自搬动你的车,我拿着钥匙在自行车堆里走过来走过去,头脑中一片晕眩,我在惊慌中感受了当时中国自行车业的切肤之痛:设计雷同,不仅车的色泽和款式,甚至连车锁都是一模一样的!我找不到我的自行车了,我的钥匙能够捅进好多自行车的车锁眼里,但最后却不能把锁打开。车辆管理员在一边制止我盲目的行为,她一直在向我嚷嚷:“是哪一辆,你看好了再开!”可我恰恰失去了分辨能力,这不怪我,我觉得许多半新不旧的“永久”自行车的坐垫和书包架上,都散发出我父亲和我自己身上的气息,怎能不让我感到迷惑?
⑤到了七十年代末期,一种常州产的金狮牌自行车涌入了市场。人们评价说金狮自行车质量不如上海的永久和凤凰,但不管怎么说,新的自行车终于出现了。购买“金狮”还是需要购车券。打上“金狮一辆”记号的购车券同样也很难觅。不过,应了一句革命格言: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我们街上的许多人家后来品尝了自行车的胜利,至少拥有了一辆金狮,而我父亲也利用了一切能利用的关系,给我们家的院子推进了第三辆自行车——他不要“金狮”,
主要是缘于对产品天生的怀疑,他迷信“永久”和“凤凰”, 情愿为此付出多倍的努力。
⑥ 第三辆车是我父亲替我买的,那是一九八零年我中学毕业的前夕,父亲给我买了一辆自行车。他说你假如考不上大学,这车就给你上班用。但我考上了。我父母叉说,车放在家里,等你大学毕业了,回家工作后再用。后来我大学毕业了,却没有回家乡工作。于是我父母脸上流露出一种失望的表情,说:那就只好把车托运到南京去了,反正还是给你用。
⑦一个初秋的下午,我从南京西站的货仓里找到了从苏州托运来的那辆自行车。车子的三角杠都用布条细致地包缠着,是为了避免装卸工的野蛮装卸弄坏了车子。我摸了一下轮胎,鼓鼓的,托运之前一定刚打了气,这么周到而细致的事情一定是我父母合作的结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我知道,从这一天起,生活将有所改变,我有了自行车,就像听到了奔向新生活的发令枪,我必须出发了。
⑧那辆自行车我用了五年,是一辆黑色的二十六寸凤凰牌自行车,与我父亲的那辆“永久”何其相似。自行车国度的父母,总是为他们的孩子挑选一辆结实耐用的自行车,他们以为它会陪伴孩子们的大半个人生。但现实既令人感伤又使人欣喜,五年以后我的自行车被一个偷车人骑走了。我几乎是怀着一种卸却负担的轻松心情,跑到自行车商店里,挑选了一辆当时流行的十速跑车,是蓝色的,是我孩提时代无法想象的一辆漂亮的威风凛凛的自行车。
⑨这世界变化快——包括我们的自行车,我们的人生。
⑩许多年以后我仍然喜欢骑着自行车出门,我仍然喜欢打量年轻人的如同时装般新颖美丽的自行车,有时我能从车流中发现一辆老“永久”或者老“风凰”,它们就像一张老人的写满沧桑的脸,让你想起一些行将失传的自行车的故事。
⑪我曾经跟在这么一辆老“凤凰”后面骑了很长时间,车的主人是一个五十来岁的男人,他的身边是一个同样骑车的背书包的女孩,女孩骑的是一辆目前非常流行的橘红色山地车,很明显那是父女俩。我也赶路,没有留心那父女俩一路上说了什么,但我要告诉大家的是,两辆自行车在并驾齐驱的时候仿佛也在交谈——
⑫黑色的老“凤凰”说:你走慢一点,想想过去!
⑬橘红色的山地车却说:你走快一点,想想未来!
(有删改)
( 1 )作者回忆了哪些有关“自行车”的往事?请分点概括。①我总能看见父亲在院子里擦拭他的自行车。
②________
③第一次骑车上街,差点没有找到父亲的自行车。
④________
⑤自行车被偷后,我买了一辆自己喜欢的自行车。
⑥________
( 2 )请从修辞角度分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我像一只小舢板一样在父亲身后颠簸,而我父亲就像一个熟悉水情的水手,他尽量让自行车的航行保持通畅。
( 3 )以下哪一个句子更适合填到第⑦段的空缺处?请结合文章内容,作出判断并简述理由。A.我骑上我的第一辆自行车离开了车站的货仓,初秋的阳光洒在南京的马路上,仍然热辣辣的,我的心也是热的。
B.我骑上我的第一辆自行车离开了车站的货仓,初秋的清风拂过我的脸频,轻轻地踩着踏板,我的心也是轻松的。
( 4 )如何理解第⑧段画线句“但现实既令人感伤又使人欣喜”?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仰望”的意思有二:一是“抬着头向上看”,一是“敬仰而有所期望”。根据你对个词语的理解,请以“仰望”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有真情实感;③文体不限;④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30行);⑤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