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周宁一中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加下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眼kuàn 怒不可è 纷至来tà
B: 褓qiǎng 拨离间tiǎo 海石烂kū
C: 寒jīn 天衣无fèng 目神迷xuán
D: 立chù 息万变xùn 接而至zhǒng
2、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凡在科学研究上有杰出成就的人,不少是在客观条件十分艰难困苦的情况下,经过顽强刻苦的努力后才获得成功的。
B: 他是一个有缺点但对生活无比热爱的人,这比对生活失掉信心更可贵。
C: 他不仅能够吃透“三个代表”理论的精神实质,而且还能够运用这些理论指导自己的工作。
D: 绿如屏风的青山,潺潺的流水以及油画般的景致,把游人带入迷人的天地。
3、下列选项中对文章、诗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老舍的作品《济南的冬天》中侧重写人的活动,从而突出“温晴”的特点。
B: 《次北固山下》以准确精练的语言描写了冬末春初时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
C: 《雨的四季》是当代著名诗人刘湛秋的一篇优美散文,表达了作者对雨的爱恋和对生活的热爱。
D: 《世说新语》中小元方能指出父亲的朋友“期日中”而“日中不至”是“无信”,“对子骂父”是“无礼”,可见他明白事理,落落大方。
4、

下列加横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悟(xǐng) 狭(yì) 丘(hè) 精竭虑(dān)
B: 孤(pì) 职(xùn) 执(ào) 然失色(àn)
C: 斑(lán) 桑(zǐ) 阿(yú) 苦心孤(yì)
D: 立(chù) 蕾(bèi) 色(jué) 重峦叠(zhàng)
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旁鹜 里程碑 物竟天择 不负韶华
B: 修葺 儒子牛 红装素裹 遍稽群籍
C: 端详 补短板 鳞次栉比 苦心孤诣
D: 急燥 攻坚战 挺身而出 气冲霄汉
6、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 , 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叶圣陶《苏州园林》)
B: 这些词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海伦·凯勒《再塑生命的人》)
C: 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是辈皆吹毛求疵之人。(弗朗西斯·培根《谈读书》)
D: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鳞次栉比。(减克家《说和做》)
7、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走进云台山,映入眼帘的是如诗如画的美景: 。身在山中,白云从身边飘过,犹如身在仙境之中。

①峰峦起伏跌宕 ②天空蔚蓝辽远 ③溪水清澈如镜 ④山谷一片清幽

A: ④③①②
B: ②①④③
C: ①④②③
D: ①②③④
8、下列各组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考试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
B: 一进入会场就看到许多面彩旗和一片欢乐的歌声。
C: 这张面孔对洪老师很熟悉,但是他记不起对方的名字。
D: 交警战士经常深入校园,为同学们讲解交通安全知识。
9、下列有关作家作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灯笼》选自《吴伯箫散文选》,吴伯箫原名熙成,山东莱芜人,散文家、教育家。
B: 《大雁归来》选自《沙乡年鉴》,侯文蕙译,作者利奥波德,美国生态学家。
C: 《关雎》选自《诗经注析》,《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D: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作者顾拜旦,英国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现代奥林匹克创始人。
10、

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 , 老大一个耳刮子抡圆了扇过去。
B: 在春风和煦的天气里,老师带领我们来到野外,欣赏这美丽的春景,师生共享天伦之乐
C: 记者探访芦山地震灾区,小镇成断壁残垣
D: 个别“两会”代表委员偏爱“咬文嚼字”,对这些工作报告看得很认真。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 ,然后回答问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 1 )这首词上、下片各描写了什么内容?
( 2 )辛弃疾说自己写《破阵子》是“赋壮词”,请分析“壮”表现在哪些方面。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楚人谓虎为老虫,姑苏人谓鼠为老虫。余官长洲,以事至娄东,宿邮馆①,灭烛就寝,忽碗碟砉然②有声。余问故,阍③童答曰:“老虫”。余楚人也,不胜惊错,曰:“城中安得有此兽?”童曰:“非他兽,鼠也。”余曰:“鼠何名老虫?”童谓吴俗相传尔耳。嗟乎!鼠冒老虫之名,至使余惊错欲走,徐而思之,良④足发笑。然今天下冒虚名骇俗者不寡矣。

——(节选自《雪涛小说》)

【注释】①邮馆:驿站旅馆。②砉(huā)然:象声词。③阍(hūn):守门的人。④良:很。

( 1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余官长洲,以事至娄东,宿邮馆。

②余曰:“鼠何名老虫?”

( 2 )“余惊错欲走”的原因是________作者通过这个故事讽刺了__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树知道

苏沧桑

①月亮升起时,远山如一张年代久远的黑白照片,悄然隐退。山下,娘家花园里那棵丹桂开花了,娘家的月色也就香了。

②披着一身幽香的月色,我们坐在一地花影里。母亲突然说,看,树上是不是鸟?

③我踮起脚尖,却看不真切,便脱了鞋,爬到凳上看。真的!两只很小很小的鸟儿,交颈依偎在桂花枝上,头顶特别白,身子像是粉红色。遂想起一句诗来:“四张机,鸳鸯织就欲双飞。可怜未老头先白,春波绿草,晓寒深处,相对浴红衣”,心中砰然而动。想让母亲也看看,便轻轻将桂花枝往下扳了一扳。不料,鸟儿惊醒了,“扑啦”一声飞向园外,消失在黑憧憧的树影里。母亲嗔怪我惊动了它们。父亲闻声从房里出来说,没关系,这些小鸟常来。

④这倒也是,娘家的花园是蝴蝶、蜜蜂和鸟儿的天堂。春夏秋冬,阴晴雨雪,这儿总在不停地变幻着一幅幅隽永的画卷。未进园门,紫薇已在墙头颌首含笑。蔷薇虬劲的枝干狂草般游走在铁栏杆间,柔嫩的花叶如饱蘸水墨的笔,在白色粉墙上尽情倾诉酝酿了一整个冬季的缠绵。推开咿呀作响的红铁门,依墙而立的文旦树涌来满眼绿意,三两棵被花儿和果实醉弯了腰的石榴树将你的视线引向花园深处。三三两两白梅、迎春、玉兰、栀子花、美人蕉,还有一丛丛自生自灭的晚饭花,在这片靠山傍水的天地间,尽享清风明月、阳光雨露,无不花繁叶茂。鱼儿们在水里游曳张望,成群的鸟儿高唱着四处飞奔,蝴蝶毫无防备地歇在你肩上。

⑤暮色四合的时候,我们将饭桌摆在桂树下。一阵微风拂过,几点桂雨飘在被轻轻夹起的小葱豆腐上,让人良久不忍动筷,怕惊落了这份芳香的诗意。这时,小狗都都突然在园门外大摇大摆地用前脚敲门,要求共进晚餐。打开门,它忽闪一下从你脚下钻到草坪里,先撒起欢来。

⑥闭上眼,感觉着这些旺盛而无拘无束的生命,我看见自己那颗蒙尘结痂的心冉冉盛放,一瓣比一瓣纯净,一瓣比一瓣透明。

⑦自然,就想起了杭州家里那些可怜的植物。

⑧它们刚来时,应该是喜欢这个家的。

⑨巴良木和发财树婷婷的身姿和青翠的叶子,衬着客厅洁白的沙发,在台灯的光晕里摇曳出幸福的绿影婆娑。

⑩素心兰是在花市里偶尔遇到的,虽然单薄,也没有要开花的样子,但喜欢她的名字,连着紫砂花盆带回来,放在小书房里。

⑪宝蓝色的瓜叶菊,含羞草和开着两朵极小的金色花朵的仙人掌,在黑白色调的卫生间里,平添生趣。三盆茉莉是我亲手种的。朋友送来了两盆君子兰和叫不出名的观叶植物。林林总总几十盆花木,葱笼热闹得像来了一群亲朋。

⑫可是,我没料到植物们并不喜欢这个临街的新家。它们姹紫嫣红了几个月,便日渐憔悴。花儿谢了,叶子发黄,接二连三往下掉,无论怎样抢救,仍一棵接着一棵慢慢枯萎了。

⑬继续买,更换,继续枯萎。

⑭家里留下的树的空白,很蜇人的眼,好像是一个个失去灵魂的生命。夜半起来,街灯透过窗纱照进空旷的客厅,恍然便能听到并不存在的绿色的叹息。与此同时,时常觉得身体的慵倦,皮肤的粗糙,心绪的迷乱,像那些树一样心力交瘁,却不知何故。终于有一天,来了一位乡里朋友,她一语道破天机:你们这些地方,空气里什么有毒的都有,连人浑身上下都冒着毒气,你们不知道,树知道啊!

⑮树知道,树不能说,不能挪,树只好死了。可人并不比它们幸运,也许还更可怜,明知生存面对的种种威胁何止空气里的毒素,却仍怀着侥幸的心理,给自己制造各种不能挪动的理由:想逃,逃往何处?若真有干净的去处,又如何割舍责任和爱的牵绊?

⑯只好躺在异乡的静夜里,细细怀想娘家的花园。心魂在梦里跋山涉水,奔向那个树喜欢、我也喜欢的地方。

( 1 )第①自然段的景物描写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请你简要分析它的表达效果。

( 2 )第③自然段画线句表达了母亲怎样的情怀?

( 3 )第④自然段所写的娘家院子有何特点?在全文有什么作用?

( 4 )请结合文中杭州家里植物变化的过程,说说第⑥自然段画线句的深刻含义。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水稻生长在村庄

晓寒

一切好像是突如其来的。

我一大清早醒来,发现水稻已经攻占了村庄最后一处空旷。它们早有预谋,没有刺探和迂回,从四面八方直接完成了包抄。就像一场力量悬殊的保卫战,等你发觉对方长驱直入,已经无力回天了。

水稻统治村庄以后,取了个新名字,叫禾苗;一天之前,它们还是另一个名字,秧苗,一畦畦绿蒙蒙地浮在清水之中。此刻,它们刚刚换了地盘,矮塌塌的,叶子稀稀拉拉,背着阳光打开,又窄又短,这一片和那一片之间预留着一截距离,水的光芒从那些缝隙里泛了出来,织就一条条纵横交错秩序井然的光带。风一趟一趟地撒野,依然看不到想象中的堆涌过来的波浪。它们始终捍卫着一种近乎颓丧的姿势,仿佛稍一动弹,便是不可饶恕的僭越。

只有我知道,那是用来迷惑外界的假象,水稻的骨子里是执拗的。它们争分夺秒地成长,十几天的时间,就像一把把雨伞砰砰地打开,彼此之间互相勾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浮起一蓬蓬绿烟,将田埂、土路、溪流悉数淹没。它们把农人赶到路上、家里,把牛和羊驱赶到山头、河洲的蔓草荒烟。农人乐于被如此驱赶,在土路上哼着粗俗的俚曲,狡黠在皱纹里蠕动;牛羊却不甘心自己的地盘被莫名其妙地占领,嚼着青草的间隙回头盯着水稻,长一声短一声地抗议着。

稻花一直在寻找时机,它们等待得太久了,直到夜色最浓时才一声不吭地打开,细小,琐碎,挂满一身的粉尘,样子很像柳絮,但不曾像柳絮一样满世界地宣告自己的到来。它们低着头,像犯了错的孩子,那一丝香气,也被牢牢地克制。美丽、鲜艳、芬芳这些招摇的词语,不在它们的字典里。除了真正的农人,没有人在意过它们。

小时候我从稻花身边经过,也不会看上一眼,因为它们实在没有吸引我看一眼的欲望。直到很久以后,我看到一张高像素拍摄放大后的稻花照片,一瞬间惊住了。洁白的花苞成串地坠着,像圆润的珠子沿着直线的轨道脆生生地移动,汇集了梅花的素雅,栀子花的饱满,这般的无懈可击。可是,包括我在内,有多少人注意了这种安静之美?我们或许已经惯于被生活的浮华绚烂蒙蔽双眼,我们的审美,却已然远远落后于蚱蜢、蝴蝶、泥鳅、青蛙甚至是只在夜空出没的萤火虫。它们不像我们自以为是,直接进入事物的本质,它们懂得稻花,安于其间,守候每一朵花的生死。

稻花凋谢以后,水稻进入最美的年华。安守内心,养精蓄锐,青涩,饱满,直到遍体黄透,完成生命的点睛之笔。在这片土地上,一切都忙着向阳光邀宠,在暧昧的阳光里搔首弄姿。唯有水稻,拒绝了阳光的威势和诱惑,低眉垂首,把自己交给了土地。

村庄里一草一木皆是风景,但没有哪一种风景能胜过水稻。稻穗低垂,剑叶高举,如一阙唱入篱落的楚风,灵秀、质朴,是与生俱来的江南;苍凉、厚实,是对遥远中原的收罗与容纳。

很多年后,我堕落成了村庄的过客,村庄却已非昔日的村庄。炊烟、牛羊、犁铧、翻耕时农人的吆喝、打稻机的喧哗、刷着石灰盖着褐瓦的泥巴屋、软绵绵的富有弹性的土路,只能结伴走进泛滥的诗歌,成为诗人的工具。诗人像驱赶牛羊一样,驱使着它们去解冻记忆,发掘哀愁。

我很少做梦。有一个晚上,我做梦了,梦见水稻在村庄里彻底消失,村庄空空荡荡,沦为一片荒芜,只剩乱鸦穿空、枯叶随风。

母亲在世时经常说,梦是反的。我认同母亲的话,我并不相信水稻有一天会在村庄里消失。这样一种农作物,几千年前存在于阡陌,几千年后也必定会存在于村庄。至少,它们将成为怀旧的标本,村庄的象征和救赎。

( 1 )从全文看,作者笔下的水稻具有哪些特点?
( 2 )第④段中,“那是用来迷惑外界的假象”是指________;第⑥段中,“这种安静之类”是指________。
( 3 )文章第③段不惜笔墨,描绘水稻“近乎颓丧”的姿势,有什么作用?
( 4 )赏析文中画线语句。
( 5 )纵观全文,分析作者表达了哪些感情。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成长的道路上,有老师的叮咛,父母的牵挂,朋友的关爱,路人的帮助……可以说,每一次的回首,都是一个幸福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善意的感激……

请以“成长的故事”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写实事抒真情;②字数不少于500字;③不可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提示:①不抄袭,不套用,要有感而发;②书写工整、美观。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时至今日”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