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日本军国主义所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可是日本文部省却别出心裁地一再修改日本中学历史教科书,掩盖战争罪行。 B: 海湾战争初期,通过设置大量假目标,最终使伊拉克部分飞机保留了下来。 C: 学校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违法犯罪。 D: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市农村人口大幅减少,与十年前相比,几乎减少了一倍。 |
2、 | 对例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例:细若蚊足,钩画了了。 A: 字迹比蚊子脚还细,一笔一画都非常清楚。B: 字迹细得像蚊子脚,一笔一画都非常清楚。 C: 字迹细得像蚊子脚,笔画都很潦草。 D: 字迹比蚊子脚还细,笔画却很潦草。 |
3、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生命的历程中,人们往往丢掉当时觉得不重要的东西,抛掷时毫不 ;等到时光逐渐流去,失去的东西在流光中却不停地 ,在回忆里逐步被放大。时光虽缓,渐渐也远逝了,等有一天终于 ,光阴却已永不回头。 A: 惋惜 闪烁 醒悟B: 怜惜 闪耀 醒悟 C: 怜惜 闪烁 悔恨 D: 惋惜 闪耀 悔恨 |
4、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中国人眼里,人生有四件大事——衣、食、住、行,把衣放在首位,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古人常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②而它的起点修身当然不能缺少对身体的包装行为 ③即必须在外表上塑造初具有儒家风范的形象。 ④因为在礼仪之邦,衣是脸面、包装,是身份的体现 ⑤这是士人儒生的人生信念和行为准则 A: ①②⑤④③B: ③⑤④①② C: ④①⑤②③ D: ④①③②⑤ |
5、 |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要解决对食品市场监管____________的问题,就必须改革监管体制和工作机制。 ②这部小说感人至深,作品主人公的_________,就是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 ③学生没打好基础,__________,即不切实际地追求所谓远大目标,难成大事。 A: 不力 原型 拔苗助长B: 不利 原形 拔苗助长 C: 不利 原形 好高骛远 D: 不力 原型 好高骛远 |
6、 | 下列划线的词语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B: 自顾不暇 C: 鱼目混珠 D: 诟病 |
7、 |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过去,何大学问好听书,也会说书,在荣膺这个尊称之后,当真看起书来。 B: 如果写一首诗而意境不佳,味同嚼蜡 , 叫人读了兴趣索然,那就不如无诗。 C: 当壮族姑娘唱起热情的山歌,远道而来的客人也忘乎所以 , 用欢快的歌声来应和。 D: 他们的燃料已经告罄 , 而温度计却指在零下40摄氏度。任何希望都破灭了。 |
8、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鸟在天,鱼在水,树在大地,日光普照,万物各得其所 , 这才是正常的世界。 B: 富有创造性的科研人员总是不求甚解地汲取知识,使研究更深入。 C: 一大早,老师就给我们带来了骇人听闻的消息——李新获得了全国作文竞赛一等奖。 D: 这篇探索宇宙奥秘的文章不容易懂,我得精益求精地看。 |
9、 | 选出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 ) A: “皇帝和全朝官员都站在岸上,等待着这一次伟大冒险的结果.他们只看见船只排成一个大半月形向前推,却看不见我,因为这时水已经没过了我的胸脯.”这是《西游记》里的情节。B: 冰心在诗集《繁星•春水》中,关注着祖国、人生、自然三个方面内容,始终体现了对真、善、美的追求。 C: 她是一个聪明、美丽、善良、敢于斗争的女人,在保尔的影响下,她向顽固的父亲造反,思想要求进步,但她贪图安逸生活,不能吃苦.这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的妻子冬妮娅的形象。 D: 讲究孝道,仗义疏财,求贤若渴.这是《水浒传》中宋江的性格特征。 |
10、 | 下列书写完全无误的一组词是( ) A: 祈祷 前仆后继 一味 怀古丧今 B: 家谱 不足为踞 光耀 地大物博 C: 既然 埋头苦干 抹杀 舍身求法 D: 袒护 求神拜佛 倘若 希望邈茫 |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问题。 ( 2 )“陌上柔桑破嫩芽”句中画线的“破”字,用得非常传神,请做简要分析。 ( 3 )说说词中下片划线句子在写法上有何主要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①濯清涟而不妖 ____________ ②晋陶渊明独爱菊_________ ③陶后鲜有闻 ____________ ④待到山花烂漫时________ ( 2 )翻译句子。 莲,花之君子者也。 ( 3 )甲文表现了周敦颐的__________、 ___________的品质。( 4 )作者独爱莲的原因是什么?( 5 )甲文用_______ 、 ________衬托了莲花的形象,乙文用_______、 _______、 _______等自然环境来烘托梅花的形象。( 6 )两文所歌颂的对象在精神品质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
阅读理解
赞歌唱给马儿听
巴图要给一匹马过生日的消息像一枚炸弹,很快在马力克牧场传得沸沸扬扬。不少人猜测巴图老人可能疯了,纷纷让他的儿子把老人送到乌鲁木齐的大医院去查一查。
马力克牧场的牧民大多是蒙古族的土尔扈特人,过生日对他们来说是件奢侈的大事,因为他们一生只会在80岁的时候过一次生日,大多数人甚至一辈子一次生日都过不上,而巴图居然要给一匹马过生日!
巴图是个固执又古怪的老头,爱马爱到走火入魔的地步。谁胆敢在他面前对马不敬,必定会被他狠狠抽鞭子。因为马的事情,整个牧场的年轻人几乎都被巴图“教训”过。巴图是牧场里最年长的老者,被他教训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何况,他年轻时,套马、驯马、骑马的好身手在草原上远近闻名。
要过生日的马叫“追风”,是巴图养的一匹老马,它长年累月享受着无微不至的关怀。巴图随身带着马刷,一得空就给“追风”刷身子、刮马汗,还用彩带把它额头上的鬃毛扎成一只朝天辫。牧场上,只有参加赛马的马匹才会这副打扮。
“追风”名不副实。别说追风了,它甚至很少奔跑,总是睫吞吞地吃草,慢吞吞地喝水,步伐缓慢且拖拖拉拉,和它的主人一样古怪和骄傲,除了巴图,谁也休想骑到它的背上。
这就给我们年轻人留下了话柄。巴图对我们的质疑向来不屑,总是说:“你们懂什么,它年轻的时候曾是一千匹马的首领!在它跟前,你们都是小辈哩……”
“一千匹马的首领?”我们装出惊讶的表情,然后大笑。草原上所有的马加起来还不到五百匹呢!时光一年年过去,草原上的新鲜事物日益增多:牧民定居,用上太阳能和移动电话,骑摩托车放羊……马的数量越来越少,且大多数时间被拴在圈里。过去,判断一户牧民贫富的标尺是看他家养了多少匹马,现在,则是看他家有几辆摩托车。马成了可有可无的家畜,可巴图竟然要为一匹马过生日!
我确定巴图没有疯,因为他郑重其事地给我家送了生日会的请柬,还体贴地把请柬上的蒙古语翻译成汉语给我爸听:“首领马‘追风’30岁生日会,敬请光临!”
巴图脸上绽放着喜悦:“牧场上的老住户我都邀请了,到时请一定来呀!”
给一匹马送什么礼物呢?一捆春天里的香嫩的青草,还是蒙古人热爱的烈性白酒?我觉得父亲才是疯了,他竟然决定给“追风”送一个巨大的生日蛋糕,还一本正经地向蛋糕店索要了30根生日蜡烛。
生日会那天一大早,我和父亲便来到巴图的家。巴图身着崭新的蒙古袍,指挥儿女布置生日会场、准备食物。快到中午了,很多人依旧没来。巴图开始焦急起来,他一次次走出蒙古包朝远方眺望,却连摩托车的影子也看不到。
父亲偷偷给相识的牧民打电话,得到的回答都是“正在路上”。这让父亲十分生气,算算距离,即使住得最远的牧民,骑两个小时摩托车也能到了,都快中午了,怎么可能还在路上?
不一会,突然传来一阵马匹的嘶鸣声和人的吆喝声。远处的地平线上,黑压压的一群人骑在马上朝我们奔来——原来客人们都是骑马赶来的,所以才耽搁了时间。
巴图老人脸上的皱纹一下子舒展开来,站起来迎接客人。我们则赶紧准备拴马长绳,以使六十多匹马能整齐列队。
生日会场设在蒙古包外,人们坐在马群对面。“追风”被牵到中间,巳图把一条洁白的哈达系在它脖子上,又轻轻抚摸了它凡下,反复说着“谢谢你给予的恩德”,然后用马头琴演奏一首关于马的赞歌。“追风”注视着巴图,一动也不动,仿佛在认真聆听。
巴图向人们讲述“追风”的功德:连续多年获得赛马会冠军;载着巴图放了几十年羊;无数次把醉酒的巴图驮回家;曾是一千匹马的领头马……因为功劳又多又大,二十年前,巴图向它许诺,作为报答,要为它隆重地唱首赞歌,为它养老送终。
“可是,每一户牧民家里的马,不都为主人家立过功劳吗?”我仍觉得因此而给马过生日难以理解。
“是呀,所以我们约好,今天都骑马来,让我们的马也参加一场生日会,……”一位老者接过我的话。
人们围着“追风”与那些马,又唱又跳,各式各样的赞歌响彻草原上空,直到天黑了,他们才跨马离去。
一个月后,“追风”死了,是老死的。巴图亲手把它埋葬在与自家蒙古包遥遥相对的山坡上,完成了自己对一匹马的承诺。(选文有删改)
( 1 )阅读一至七自然段,概述“巴图要给一匹马过生日的消息像一枚炸弹”的原因。“追风”注视着巴图,一动也不动,仿佛在认真聆听。
①隔了几天,二妹从虹口舅舅家里回来,她道,舅舅那里有三四只小猫,很有趣,正要送给人家。三妹便怂恿着她去要一只来。礼拜天,母亲回来了,却带了一只浑身黄色的小猫同来。这一来三妹一部分的注意,又被这只黄色小猫吸引去了。这只小猫较第一只更有趣,更活泼。它在园中乱跑,又会爬树,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它似乎太活泼了,一点儿也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我们都很为它提心吊胆,一天都要“小猫呢?小猫呢?”查问个好几次。每次总要寻找好一会儿,方才寻到。三妹常指它笑着骂道:“你这小猫呀,要被乞丐捉去后才不会乱跑呢!”我回家吃中饭,总看见它坐在铁门外边,一见我进门,便飞也似的跑进去了。饭后的娱乐,是看它在爬树。隐身在阳光隐约的绿叶中,好像在等待着要捉捕什么似的。把它抱了下来。一放手,又极快地爬上去了。过了二三个月,它会捉鼠了。有一次,居然捉到一只很肥大的鼠,自此,夜间便不再听见讨厌的吱吱声了。
②某一日清晨,我起床来,披了衣下楼,没有看见小猫,在小园里找了一遍,也不见。心里便有些亡失的预警。
③“三妹,小猫呢?”
④她慌忙地跑下楼来,答道:“我刚才也寻了一遍,没有看见。”
⑤家里的人都忙乱地在寻找,但终于不见。
⑥李嫂道:“我一早起来开门,还见它在厅上。烧饭时,才不见了它。”
⑦大家都不高兴,好像亡失了一个亲爱的同伴,连向来不大喜欢它的张婶也说:“可惜,可惜,这样好的一只小猫。”
⑧我心里还有一线希望,以为它偶然跑到远处去,也许会认得归途的。
⑨午饭时,张婶诉说道:“刚才遇到隔壁周家的丫头,她说,早上看见我家的小猫在门外,被一个过路的人捉去了。”
⑩于是这个亡失证实了。三妹很不高兴地咕噜着道:“他们看见了,为什么不出来阻止?他们明晓得它是我家的!”
⑪我也怅然地,愤恨地,在诅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
⑫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
( 1 )第二只猫的“更有趣,更活泼”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的?自律是什么?自律就是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反省。自律能让我们克服惰性,抵制诱惑,学会战胜自己。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说的也是这个道理。你在学习和生活中,约束、管理、反省过自己了吗?你在自律中获得怎样的感悟?
请以《自律》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