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江苏省昆山市震川高级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这些关于祖先的事迹中,孩子们在精神上与祖先建立了联系,找到了族群上的归属感,完成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原初确认。
B: 醉心阅读使我得到了报偿——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写作文起,我便常常跃居全班之冠,而阅读也大大扩展了我的想象力。
C: 开荒、种庄稼,种蔬菜,是足食的保证,纺羊毛、纺棉花,是丰衣的保证。
D: 所谓改编,就是把小说、话剧、歌剧、报告文学……等文艺作品改写成电影剧本的意思。
2、为了使语言连贯,下面横线处应填入的最恰当的语句是( )。

能发问、勤发问的人,______________,眼光自然会日益敏锐。

A: 头脑自然会日益丰富
B: 头脑会自然日益丰富
C: 自然会头脑日益丰富
D: 自然头脑会日益丰富
3、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家餐馆师傅的厨艺很高,做出的美味真是脍炙人口
B: 这件事以后,母亲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比以前更加强烈了。
C: 张家界优美的自然风光令中外游客流连忘返
D: 省剧院的文艺工作者们一路风尘仆仆 , 昼奔夜宿,希望能早一天赶到老区。
4、将下列句子整理连贯,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他穿着很旧的布马褂,破皮鞋,显得很寒酸。

②现在是躲在乡下,教着几个学生糊口。

③回到故乡之后,又受着轻蔑、排斥、窘迫,几乎无地自容。

④但因为有时觉得很气闷,所以也乘了航船进城了。

⑤谈起自己的经历来,他说他后来没有学费,不能再留学,便回来了。

A: ③⑤①②④
B: ①②⑤④③
C: ⑤②①④③
D: ①⑤③②④
5、根据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面对大院的门口,你的左手边是什么方向?( )

A: 东
B: 西
C: 南
D: 北
6、下列句中画线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A: 策之不以其 益慕圣贤之
B: 云而岩穴暝 男有分,女有
C: 臣知不如徐公美 此危急存亡之秋也
D: 四时俱 前人之述
7、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面对这耸人听闻的舌尖上的浪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中国式的盛宴”。
B: 假如每个人都能见贤思齐 , 以人之长补己之短,那我们每天都会进步,生活也会因此变得愈加美好。
C: “这些网络游戏就是化了妆的魔鬼,是在教唆犯罪.”一位参加过网络游戏测评的教育界人士义愤填膺地说。
D: 对于各种网络游戏,﹣些年轻人沉溺其中,乐此不疲 , 浪费了宝贵的青春时光。
8、下列解说无误的一项是( )
A: 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解说:这个句子的主干是“母亲留有印象”。
B: 教学相长 祖籍广东 精神振奋 营养丰富解说:这些短语的结构类型完全相同。
C: 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所以我们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解说:这个句子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D: 我?要跟你去。解说:这个句子的标点表示说话人很想去,但怕对方不同意。
9、下列字词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 羸弱 要诀 名副其实 走头无路
B: 贮蓄 盘桓 轻歌曼舞 郑重其事
C: 练达 愧怍 谈笑风声 李代桃僵
D: 纯粹 遏制 鸠占雀巢 销声匿迹
10、

选出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

A: 污(diàn) 胆(qiè) 蔽(yīn) 风雪途(zài)
B: 锢(jìn) 热(zhì) 商(zhuó) 周道如(dǐ)
C: 伎(liǎ) 花(pǔ) (zhàn) 人听闻(hài)
D: 脑(suǐ) 羁(bàn) 奔(sāng) 气冲牛(dǒu)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李清照的《武陵春》,完成下列小题。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 1 )下面对这首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风住尘香花已尽”交代了暮春时节的景象,渲染凄婉的氛围,暗示作者美好的生活已经过去,为全词奠定感情基调。
B: “日晚倦梳头”用外在的行为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哀愁。
C: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写出了词人泛舟双溪的欢乐。
D: 这首词词情极其哀愁。其中“物是人非”四个字写出了词人愁苦的缘由。
( 2 )请对“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作简要赏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短文两篇》,完成小题。
夸父逐日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共工怒触不周山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 1 )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的词语。
①)夸父与日逐 ②饮河、渭 ③怒而不周之山 ④地维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弃其杖,化为邓林。
②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

( 3 )从这两篇短文可看出夸父和共工性格中的共同点是什么?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父亲挑书
①重一百多斤的书压在六十多岁的父亲的肩上。
  ②我几次请求父亲放下担子让我挑一气,都被顶了回来。没办法,我只得借着电筒发出的可怜的光跟在父亲修长的身子后面,背上背着装有几件衣服的旅行包和一把红色吉它,样子潇洒得要命。
  ③我很清楚父亲此刻的心情。中学时我因母亲病逝,被迫从滇东北转学到滇东南就读。六年多来,父亲都是形单影只地过着独身生活,一大把年纪了,仍起早贪黑地劳作,其苦不言而喻。今年大学毕业,在众亲友的劝说下,我最后放弃了在昆明一报社工作的机会,到了离别多年的家乡。这一决定做出后,最高兴的当然是父亲了。“这回有个说知心话的地方了!”父亲逢人便说。
  ④一路上,父亲重复着那句重复了很多年的话:“做人不要做浮漂草,要做水上捕鱼人。”碰上熟人问:“要干什么去?”他就抬高本来就很洪亮的声音:“秀才搬家——净是书。帮娃娃挑书到他舅舅家,请他家的客车送到城里去,明天娃娃就要到城里上班去了。”“这回算得了!”对方回敬了一声。“嗨!”
  ⑤农村人的“要干什么去”是路上打招呼的客套话,今晚做的事又是父亲盼了很多年的,于是,在回话时父亲便理所当然的欣慰了一番,就好像辛苦几十年就是为了等这几句让人欣慰的话从心里流出来,以至于每个字都吐得相当有力,像钉子落到玻璃上一样,发出的声音乐曲般悠扬。尤其是那个“嗨”字。只可惜,父亲的身子摇出的每一个动作,都使我联想到“蹒跚”这个词,加之脚下不时地打滑,父亲几乎是踉跄而行了。
  ⑥我没有再要求父亲让我挑一气了。这个时候,即使再加上一百斤,只要是书——能照亮我的人生之路的赋予我智慧的书,父亲也会固执地把它挑在肩上。我小心地跟在后面,看着被书的重量挤压成弓形的父亲的身子,眼里溢满了一种闪亮的东西,让我觉得满天都是星星,我也像是借着这满天的星星发出的光前进了。
  ⑦希望赋予人的力量是何等巨大啊!
⑧从今以后,我想我会更加珍爱这些书——即使不能为父亲做些什么。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会让它像春风跟随种子一样跟着我——我忘不了这个雨夜,白发苍苍的父亲为我挑着沉重的书踉跄在一条又稀又滑的泥巴路上 。

( 1 )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说说第①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 2 )第②段划线句中写我“样子潇洒得要命”与表现父亲有什么关联?

( 3 )“看着被书的重量挤压成弓形的父亲”使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这样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 4 )试揣摩下列句子的含义。
①做人不做浮漂草,要做水上捕鱼人。
②我也像是借着这满天的星星发出的光前行了

( 5 )读完全文,你觉得父亲挑在肩上的仅仅是书吗?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小兰和妈妈都喜欢小鸟,他们第一次养鸟,妈妈忙,女儿贪玩,没几天小鸟就饿死了;第二次养鸟时母女俩决定要好好地养小鸟,小鸟也长得很好,可朋友们却说她们残忍地剥夺了小鸟自由唱歌、自由飞翔的权力,母女俩依依不舍地将小鸟放飞了;第三次亲密接触小鸟,是因为收到一封放生活动的邀请函,信函说,鸟是环境的美化师, ,鸟是大自然的飞行家,放生活动既环保又慈善。母女俩买了两对小鸟兴高采烈地去参加放生活动,爬上山头看见参加放生活动的有好几百人,一声炮响,千鸟齐飞,有人笑脸灿烂,有人双手合十。下山后听到花鸟市场老板兴奋地说:“自从有了放生活动,小鸟的需求量大增,每天都要起早贪黑捉小鸟。”

( 1 )请结合上下文在横线上补写出连续的两句。

( 2 )你如何评价母女俩的爱鸟行为?面对那位花鸟市场老板我们该说些什么?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在陈全忠的《大地上的读书人》一文里,一个贫穷的孩子为什么在山路上读着借来的书而不觉其苦?一群面带菜色的学者为什么埋首于卷册间却能自得其乐?因为他们找到了蕴藏其间的趣味。
其实,生活中做许多事情都是如此。发现趣味,就是发现事物有意思、有吸引力的特性。发现了趣味,艰苦的生活就有了快乐。
依据以上材料,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姓名和校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我的天堂”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