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仰着头,才望见峰顶,中间是一线蔚蓝的天空。 B: 荒山变绿产业兴,青砖蓝瓦新居起。 C: 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 D: 许多到中国来旅游的外宾,看到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怎能不赞叹不已呢? |
2、 |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宽带网不仅能浏览信息,还可以提供网上视频点播和远程教育等智能化、个性化。(在句末添加“的服务”)B: 为了全面提升办学水平,我校决定加快创建信息化校园的规模与速度。(删掉“规模与”) C: 能否彻底治理环境污染,留住碧水蓝天,关键在于有关部门严格执法。(在“有关部门”前面加上“能否’,) D: “南海Ⅰ号博物馆”分水下考古现场发掘、海上丝绸之路史和水下考古史三个固定陈列部分组成,并将建设成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学’研究中心。(“建设”改为“打造”) |
3、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B: 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亵渎职业之神圣。 C: 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 D: 老师多次指出李明的错误,但他孜孜不倦 , 依然坚持自己的违纪行为。 |
4、 | 下列诗歌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B: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C: 我看/飞鸟平展着翅翼/静静吸入/深远的晴空里 D: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
5、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语文,是语言和文学以及文化的简称。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 。 , 。 。 ①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②语文的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 ③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学科,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 ④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特点 A: ①②③④B: ①④②③ C: ①②④③ D: ①③②④ |
6、 | 下列划线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想要建造一个现代化的社会,就要破除这些根深蒂固的错误观念。 B: 那个小妹妹在超市里走丢了,由于找不到妈妈,她不知所措的哭了起来。 C: 我常常想起高考前那金戈铁马的紧张生活。 D: 这幅文人画的山水图与书法印章相得益彰 , 因此巧妙绝伦。 |
7、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嫉妒(jì) 蔷薇(wéi) 教学相长(zhǎng)B: 胴体(dòng) 裙袂(mèi) 龙吟凤哕(huì) C: 怪诞(dàn) 糍粑(chí) 呷浪之鳞(jiā) D: 鲑鱼(guī) 感慨(kǎi) 蹑手蹑脚(liè) |
8、 | 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人们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种能力,却忽略了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且在一定意义上是比交往更重要的能力,反过来说, ,不耐孤独也未尝不是一种很严重的缺陷。 A: 不善交际不是一种缺陷。 B: 善于交际多么令人羡慕。 C: 不善交际固然是一种遗憾。 D: 交往能力不是很重要。 |
9、 | 下面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深邃 凄楚 崇拜 窘迫 B: 剔透 恣情 闪耀 遴选 C: 斑蝥 莲房 蝉蜕 烦燥 D: 渺茫 胆怯 沮丧 恍惚 |
10、 | 下面一段话有语病的一句是( ) ①读书是年轻人心智培养、性格塑造、人生引导的重要途径。②阅读电子书也好,阅读纸质书也罢,尽管形式不同,但可以殊途同归,关键是要把读者拉回到读书活动中来。③我们应客观全面地看待电子阅读的兴起,在电子阅读和传统阅读之间正确取舍,使之达到共生共荣、相互补充的目的。④家庭、全社会乃至学校都应该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对年轻人的阅读行为进行合理引导。 A: 第①句 B: 第②句 C: 第③句 D: 第④句 |
阅读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一诗,完成下列各题。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 1 )诗中表明春末夏初季节特征的两句诗是:________( 2 )赏析诗句“儿童急走追黄蝶”。( 3 )品读全诗,说说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1 )解释下列画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①略无阙处 ________ ②虽乘奔御风 ________ ③属引凄异 ________ ( 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 3 )下面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第一段写山势,先写其连绵不断,再写其高耸。 B: 本文第二段写水势,先写水势之急,再写水之盛。 C: 作者将景物寓于四季变化中来描写,将静态景物动态化。 D: 本文描写了大自然无比雄伟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怀。 |
孩子,请系好鞋带
罗安余
⑴那时,我还在读初一。
⑵学校每到年底都会组织游园活动庆祝新年的到来。
⑶记得那年的游园活动特别热闹,游戏很简单,似乎所有的人都能中奖,所以奖品很快就剩得不多了。
⑷我终于也得到了一张奖票,便兴冲冲地去领奖。领奖处挤满了人,每个人都希望得到最后几份奖品,我也不甘示弱地往前挤。高高的窗台,狭小的窗口,发奖的人根本看不见领奖人的脸,只能随意地从那些伸进窗口的挥舞着的手中接过奖票,再递给奖品。突然间,我感觉手心沉甸甸的,是一份奖品!还来不及高兴旋即又感到手里轻飘飘的了——奖品被别人抢了!我忙抬起头四下搜寻,只见身旁一个大男孩正在冲我得意地笑。
⑸我冲他喊道:“把奖品还给我!”
⑹他边走边嚷:“每个人都有奖票,谁能抢到就是谁的,凭什么还给你!”我拽住他的衣角,近乎哀求:“我先拿到的,给我吧。”
⑺他猛地推开我,没想到竟使我趔趄在地,他一溜烟跑掉了。
⑻从地上爬起来,我再也忍不住委屈大哭起来。我边哭边走向办公区,这时我本能地想到了母亲,她是这所学校极有权威的老师,她一定能帮我!
⑼母亲听我哭哭啼啼叙述完一切,沉默了半晌才说:“孩子,先系好你的鞋带吧。”我低头一看,真的,鞋带不知什么时候已松开了。我迅速系好鞋带,然后期待母亲帮我要回奖品,没想到她却平静地说:“走吧,我们回家……”
⑽这件事早已过去,我始终没能要回那份本该属于我的奖品,为此,我心里不止一次埋怨过母亲。然而,随着渐渐长大,十多年来曾经有过许多成败与得失的现在的我才恍然明白,当年的母亲是多么用心良苦!
⑾她让我系好鞋带,她在我因得不到奖品而懊恼的时候,让我系好鞋带,因为,我确实应该这样做。
⑿如果母亲任由我哭闹,我可能会一辈子对此事耿耿于怀,无法释然。生活中本来就有好多我们想要的东西却无法得到,我们又怎可以要求自己每次都能被满足呢?母亲这样做其实是想让我学会坚强——当生活不能如愿以偿或者不尽人意时,不是一味地计较和埋怨,而是一如既往地做自己应该做的事,保持一份恬淡的心情对待生活。
⒀我知道,命运给予我们的磨难将远远不止是失去一份奖品;我同样知道,对待磨难也并非系好鞋带就能解决这么简单,但我明白生活的真谛就在于此——无论发生了什么事,不气馁,不自怨自艾,永远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永远向前看,总有一天,我能用生命的带子系住幸福。
( 1 )概括叙述文章内容(提示:人物、事件、结果)。特殊的旅行
那天的开头是一部公路片。
宽阔的热尔草原,有穹顶般的青空。长长的风偶尔会断掉,冬草场的长草浪就挺起身来。从甘南进入四川阿坝的高原,眼前绿色柔和的风光浑然不似青海藏区。
公路颠簸,我们一路摇摇摆摆,穿过一个接一个的草场、湖泊、湿地。终于,看到了柏油路面,车里人一阵欢呼。
Bee Gees在唱,车开得平稳,下午的高原阳光来得热烈。
远远看见前方有个分岔口,柏油大路旁有条坑洼小土路。一个藏族男孩站在岔路口。我们的车速很快,一会儿就到了男孩的身旁。男孩对着我们的车打着手势。
“怎么啦?”
“前面没有路。走那条。”男孩用不熟练的普通话说,用手指着那条土路。
我们都抬眼看了看两条路,看到前方继续快速向前的几辆车。路面区别太大了,这使得我们几乎没怎么思索,就下了判断。踩了油门,我们继续沿着大路走了下去。后视镜中,男孩没有表情地看着我们远去。然后他又转向下一辆高速驶来的车。
车开得飞快,音乐的声音很大。但这仅仅持续了不到三分钟。
前方五百米处的弯道出现了一个尽头,路面在一条河边消失。这是新的路,桥还没有开始修。
音乐被狠狠关掉,车和人有一瞬间的静止。我回想起来,那时我的胃像是被剧烈抽打了一下。阳光燃烧着我的脸。我已经走了五万多里,从没有过这种生理反应。车里每个人都没有去看另一个人。
车在宽阔的路面上一下子就掉了头。我们之前的车,之后的车。纷纷掉头。
那些宝马,那些别克,那些桑塔纳,那些越野车。那些川A,那些渝A,那些粤A……
沉默中车重新回到了男孩身边。我们停了车,给男孩递上水果和糖果,很大声说了谢谢。
阳光打着,风吹着,男孩站得久了,嘴唇开裂得厉害。
掉头的车多数并不停下来,为着赶路,立马拐向土路。
接着来的车聪明如故,一辆接一辆固执地沿大路飞驰下去。
这一个镜头,在灿烂阳光中反复重放,那么多来自城市的车。这个下午充满着震惊了我自己的黑色幽默。
在我们的后视镜中,男孩依旧徒劳地挥手,解释。
但每一辆车注定了要经过他两次。
( 1 )文章题目为“特殊的旅行”,请说说这趟旅行的“特殊”具体表现在哪里?结合全文简要分析。①我回想起来,那时我的胃像是被剧烈抽打了一下。阳光燃烧着我的脸。
②接着来的车聪明如故,一辆接一辆固执地沿大路飞驰下去。
( 3 )文章中多次写到“音乐”,请说说“音乐”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要求:①选择文学名著中的一个人物填在横线上,将题目补充完整;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