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选出语句排恰当并与上文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通常,人们对国家、政治团体或群众组织的领导人,都习惯尊称为“袖”,“领袖”一词可用来赞人为人之表率,某类人中的突出者,人们也习惯称之为“领袖”。________ ①在古人眼里,领和袖具有表率的作用,所以便的产生了“领袖”一词。 ②“领袖”一词来源于我们身上穿着的衣服的衣领,衣袖。 ③因此,在人们眼中,衣服的这两处是既高贵又醒目。 ④因为衣领和衣袖与皮肤直接接触摩擦,容易起毛破损,所以古人在制作衣服时,衣领和衣袖都是单料,很讲究样式,并镶以金边。 A: ①②④③ B: ②①④③ C: ②④③① D: ②④①③ |
2、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如果不重视网络道德建设,一些道德败坏现象及消极落后思想就可能通过网络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违反正常的社会秩序,损害改革发展的大局。 B: “蓝牙”是一种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它能以内置的蓝牙芯片取代传统的线缆,让不同的方式连接起来。 C: 李局长在新学期工作动员会上特别强调,思想政治课要改革,要结合实际,讲求实效,应该把政治常识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结合起来。 D: 青年组的设计方案令人耳目一新,整座大桥横跨河面的部分,没有一个桥墩,桥身全靠铁索拉起,这在国内还是先例。 |
3、 |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马说》一文的作者是我国唐代文学家韩愈,他是我国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B: 由于“柳”和“留”,“丝”与“思”谐音,古代有折柳相赠来表示对远行人留恋之情的风俗,所以离别诗中多出现柳树的身影,或烘托环境气氛,如“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或折柳表达思念之情,如“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C: 鲁迅1918年5月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1923年,《狂人日记》被收进《朝花夕拾》出版。 D: 宋词代表了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分婉约和豪放两大派别。其中豪放派代表人物是苏轼和辛弃疾。 |
4、 | 下列各项中,语言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在平庸的背景下,哪怕是一点不起眼的灵魂生活的迹象, 也会表现出一种很动人的光彩。B: 张永明明有一个很好的跳槽机会,只是因为决心下得迟点,因而痛失良机。 C: 宽容是一种高尚的人格修养,一种“宰相胸襟” ,一种大将风度。 D: 由于袁隆平凭借着在杂交水稻方面的出色成就,使自己跻身于伟大科学家行列。 |
5、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扬州城东新区的建设工作刚刚启动时,许多市民都纷纷打听广陵大桥在哪里建?居民小区的住房质量能不能得到保证?B: 语言,是人们用来抒情达意的;文字,是人们用来记言记事的。 C: 为了提高基层公务员待遇,国务院最近颁布了“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实施办法”。 D: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的诗句,出自晋代诗人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一诗。 |
6、 |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阴霾 疆域 无垠 悲天悯人B: 刚毅不屈 悠寂 迫不急待 迸溅 C: 赢弱 告罄 凛冽 芳草萋萋 D: 遮蔽 疲倦 辐射 珊珊来迟 |
7、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能否熟练规范地书写汉字,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B: 5月21日清晨,江阴市民如愿以偿地观赏到日环食奇观。 C: 各地中小学完善和建立了校园安全工作机制。 D: 由于张丽莉老师舍己救学生,被网友誉为“最美女教师”。 |
8、 | 下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忘初心 脱贫攻坚 心手相连 坚不可摧 解说:这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B: 再见了!朝夕相处的同学们;感谢您!辛勤付出的老师们。 解说:这句话标点使用正确 C: 根据您的要求,我又修改了一遍文章,认为达到了发表水平,请您审阅后尽量选用。希望我这次垂询没有打扰您! 解说:这句话语言表述得体。 D: 这激动人心的一幕,却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解说:这句话的主干是“一幕印在脑海里”。 |
9、 |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那些杀身成仁的志士将生命视作敝履,他们并非对于生已感到厌倦,相反,他们倒是乐生的人。 ②这是“生”的美丽之最高的体现。 ③他们是为了保持“生”的美丽,维持多数人的生存,而毅然献出自己的生命的。 ④这样深的爱!甚至那躯壳化为泥土,这爱也还笼罩世间,跟着太阳和明星永久闪耀。 ⑤“生”的确实是美丽的,乐“生”是人的本分。 A: ①③④②⑤ B: ①③②④⑤ C: ⑤①③④② D: ⑤②①③④ |
10、 |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舀水(yǎo) 桑梓(zǐ) 箪食壶浆(dān) B: 星宿(xiù) 筵席(yán) 鼎足之势(dǐng) C: 聒躁(guō) 发怔(zhèng) 不省人事(shěng) D: 撮弄(cuō) 铁锨(xiān) 面面相觑(qù) |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夜泊钱塘 (明)茅坤 江行日已暮,何处可维舟?树里孤灯雨,风前一雁秋。 离心迸落叶,乡梦入寒流。酒市哪从问,微吟寄短愁。 ( 1 )诗中颔联借用“________”与“________”意象,渲染了孤独凄凉的氛围。( 2 )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题。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 1 )解释下列词语。①等闲 ②逶迤 ③磅礴 ④云崖 ( 2 )这首诗的中心句是________( 3 )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 4 )这首诗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属于________诗;从体裁的角度看,属于________诗。( 5 )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诗的首联总领下文,把红军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矗立在读者面前。B: 诗的颔联描写红军翻山越岭,用“腾细浪”和“走泥丸”两个极其生动的比喻,把中国工农红军蔑视一切艰难险阻,敢于征服困难、压倒敌人的伟大气魄烘托出来了。 C: 诗的颈联描写红军渡江涉水,扣“万水”来写。一个“暖”字,一个“寒”字巧妙地交代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这两场战斗的时令。 D: 红军长征途中,经过许多高大的雪山,诗中写“岷山千里雪”,实际是概括所有过雪山的艰苦斗争。 |
AI抗疫:人工智能国家试验区显身手
①从病毒分析、疫苗开发、药物研发,到诊断辅助、智能测温……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人工智能(AI)技术前所未有地被应用其中。
②测体温、戴口罩,已成为不少人外出的自觉行为。但在人流密集区,逐个测体温难免排长队,会带来交叉感染的隐患。这不,无微不至的人工智能出手了:北京市政府利用百度研发的“口罩人脸检测及分类技术”,在清河火车站、北京南站等人流密集地区,实现了体温异常、未按规定佩戴口罩等违规人员的精准识别。海淀区政府利用旷视科技研发的AI测温系统和Brain++人工智能平台在海淀政务大厅和海淀区部分地铁站展开无接触测温应用,实现疑似患者精准快速筛查。
③AI还能助力抗病毒药物和检测试剂研发。人工智能不仅在筛选药物方面大显身手,还能“妙算”新冠病毒的进化方向。华为云联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等,于2月3日宣布筛选出5种可能对新型冠状病毒有效的抗病毒药物,供研究机构和制药企业在药物研发中参考。上海深兰科技根据新冠病毒全序列基因组,研究病毒的变异位点,为针对病毒的靶位药物研发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持。当前已完成细胞自动机模型的建立,进行了256种规则的变换统计,分析出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及N蛋白序列与原SARS相应蛋白序列人传人的变异位点,借助AI算力预测新型冠状病毒今后的进化特点和方向,为防范病毒下一步变异提供依据。
④AI无接触产品保障安全更贴心。前段时间网友们秀出电梯花式按钮方法,纸巾、笔帽齐上阵。现在不用麻烦了,借助语音识别算法和自动控制技术,“小度无接触式电梯服务”实现了语音呼叫电梯按键,从而减少电梯接触式病毒传播的风险。
⑤智能机器人不仅为医院感染病房送餐,还能保障医院安全诊疗。上海交大研发的AI机器人“小白”协助武汉医护人员开展工作,可用于疑似病例会诊与远程查房。钛米科技开发的智能消毒机器人,能识别环境内的物品进行自主避障;配备消毒管理软件,自动根据空间面积计算消毒时间,并自主围绕目标进行360度无死角消毒。
(选自“新华网”2020年3月11日,有删改)
( 1 ) 本文从哪几个方面说明了人工智能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的应用?AI不仅在筛选药物方面大显身手 , 还能“妙算”新冠病毒的进化方向。
( 3 )第⑤小节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第十一筐青菜
吴昌勇
这是陕西旬阳县吕河镇的险滩村。村里平展展的土地上,一大片时令蔬菜在阳光下泛着油绿的光。
午饭过后,我戴着口罩走进村子。街道两旁的商铺大门紧闭,负责疫情防控的镇村干部,手持话筒沿街走过,他们嗓音有些沙哑。兴许是听见熟悉的声音,有住户推开窗子和他们招一招手。
这就算是新年的问候吧,彼此用眼神道一声保重。
一天进村好几趟呢!一位当地干部说,这个时候,群众看见我们的身影,听见我们的声音,心里才安生。望着各家各户的门牌,村干部说,生活还得继续,日子总会回归平静,对不?
正在村中走着,突然发现,在临近村道的一块菜地里,半蹲着一位老农。
黄色的胶布鞋,裤管沾着泥土,黑色的棉衣拉链敞开,抬起头的那一瞬间,额头淌下的汗水已经浸湿了贴合在鼻梁上的蓝色口罩。见到我们,他直起身子,握着满把青菜的双手在空中对碰了几下,新鲜的泥土从菜根处抖落。
摘菜哩?村干部远远打招呼。
他点点头,没吱声,继续忙活。随行的干部提醒了一句,注意防护啊。
老人又点了点头,依旧没吱声,回头友善地望着我们。
这几天还能上街卖菜?我问。
不卖!不卖!这菜不卖!他一口气重复了三遍,很着急的样子,生怕造成误会。
这青菜,我送人呢!他补了一句。
见我没做声,他索性从园子里走出来,站在离我不远处的田坎上,掰着指头数了数:整整第十天了!
这菜到底送到哪儿?安全吗?接触了哪些人?一长串的问号在我脑子里打旋儿。
村干部隔着口罩喊话,说说嘛,没事,你说说嘛。
原来,他的女儿是一名护士,就在离家不远的吕河中心卫生院上班,这些日子正在参与乡里一例疑似新冠肺炎患者的隔离工作,已经十几天没有回家。尽管女儿闲下来的时候,总不忘向家里报一声平安,但是他和老伴依旧惦念。
女儿反复叮嘱:待在家里别出门,照顾好自己……顿了顿,他反问道,可哪有不惦记儿女的父母呢?
老两口心里发慌,于是就想出这个法子。每天从自家菜园摘一大筐青菜,推着小车送到女儿所在的医院门外——想给医院尽点力,是真的;想女儿,也是真的。
怕医院不要,担心这菜不卫生,他就在筐子里写了一个纸条,告诉医院,
。
女儿知道吗,知道你每天送菜吗?我问。
没说,怕她担心俺老两口,纸条落款我写着“老菜农”。头天送菜,我和老伴站在街边,看见保安从院子里走出来,看见筐子里的菜,又返回身,好像在打电话请示汇报。
我担心他们不敢收,急忙穿过大街,给保安解释,我就是附近的老菜农,我报了自己的姓名和地址。他们怕冷落了我的一番好意,就收下了那筐青菜,还给我鞠了个躬!
这点东西不值钱,是我和老伴的一点心意,只想让那些和我女儿一起忙碌的医生护士们能吃到一口自家园子的青菜。老人诚恳地说。
已经送出第十筐青菜了。加上今天的,就是第十一筐了。老人补充道。
我一时间不知说什么好。要不,我们搭把手,一起将今天的筐子装满吧!我提议。
老人一边装菜,一边念叨,把自己的小日子过好,就是为国家添把力不是?等春暖花开,疫情过去,我和老伴要和女儿一起高高兴兴地吃一顿团圆饭。我得跟她说说,你在医院忙活的那段日子,大家伙儿和我们一样,在医院外面给你们加油鼓劲呢。
那个下午,在暖暖的春光里,第十一筐青菜就这样装满了。
我们站在菜园边,一起目送着老人,看着他推着独轮车,载着满满一筐青菜,渐行渐远……
(选自2020年2月17日《人民日报》)
( 1 )文中老人给医院送菜“写了一个纸条”,填在横线处的内容最有可能的一项是( )。甲:“这菜到底送到哪儿?安全吗?接触了哪些人?一长串的问号在我脑子里打旋儿。”这句话我觉得很有意思,却说不出好在哪里。
乙:我认为这个句子好在________。
( 3 )文中的老人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链接材料】
央广网北京2020年2月16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国际社会积极评价中国政府和人民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所作的努力,表示对中方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充满信心。
多国各界人士表示,中国全国上下团结一心,采取果断措施防控疫情,这充分展现出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相信中国有能力战胜疫情、渡过难关。
“国际社会积极评价中国政府和人民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所作的努力”,从文中哪些细节可以看出“中国政府和人民”作出了极大的努力?
暂停,意思是停止一段时间。在武汉按下暂停键日子里,我们看到了爱和希望;在困难面前按下暂停键,我们学会重新反思;在规则面前按下暂停键,我们懂得敬畏生命;在繁忙的生活中按下暂停键,我们会发现有更多的时间触及内心的“诗和远方”……
在按下暂停键的日子里,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或者引发你什么样的思考。请以“按下暂停键的日子”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在主题班会上与同学交流分享。
要求:自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