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各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回首三年的初中生活,我们再一次明确了这样的道理:勤奋、踏实是学习成败的关键。
B: 大家喜欢的智能手机均内置新版软件移动视窗操作系统,并拥有通话、上网冲浪和观看视频等。
C: 校运会上,李杰用相机把参赛同学拼搏的身影和助威鼓励的话语一一摄入镜头。
D: 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2、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语的作用和意义相同的一项 ( )
A: 云归岩穴暝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不知人之乐
B: 禽鸟知山林乐 居庙堂高则忧其民
C: 至于负者歌途 刻唐贤今人诗赋其上
D: 环滁皆山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
3、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此(客人) 毳衣炉火(裹着、围着)
B: 上下白(全) 雾凇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
C: 余一小舟(撑) 强饮三大白(大杯酒)
D: 湖中人鸟声绝(全,都) 下船(等到)
4、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黄鹤楼》中“荆吴形胜之最”一句对楼的重要性做了扼要而有分量的概括。《于园》奇特之处在于“磊石”。
B: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巍巍中山陵》《凡尔赛宫》都是说明文。
C: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作者是鲁迅,本文是以空间的变换为顺序记叙的。
D: 《童年的朋友》《一面》《我的老师》和《我们家的男子汉》文中的“我”都是指作者自己。
5、下列关于新闻相关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消息的结构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必须独立成段。
B: 消息采用“倒金字塔”结构,也称“倒三角”结构,即把最重要的新闻事实先写出来,然后按“次要——再次要——最次要”的结构形式一一写来。
C: 消息与新闻特写的区别在于:消息往往择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而特写主要抓住新闻事件中富有特征的片段展开。
D: 通讯是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详细地报道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报道形式,可分为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
6、下面有关新闻特写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新闻特写是截取新闻事件、新闻人物在特定场合中的“片段”“剖面”或者细节,做形象化的再现与放大的一种新闻体裁。
B: 和消息一样,新闻特写也要求简要和迅速地报道新闻事实。
C: 新闻特写在报道人物和事件的时候,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一定的虚构。
D: 新闻特写和通讯一样,都可以运用一些文学手法,生动形象地报道新闻事实。
7、赏析下面这首词,表达有错误的一项是( )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A: 上阕对北国风光的描绘,表现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B: 这首词表达了诗人作为革命领袖而创造空前历史业绩的信念和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心。
C: 不论是上阕还是下阕,都把写景、抒情、议论三者融合在一起。
D: 这首词的上下阕各有一个领字,上阕是“望”,下阕是“惜”。
8、下列文学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水浒传》中浔阳楼吟反诗、三打祝家庄、大破连环马等故事都与宋公明有关。
B: “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早一睁开眼,第一句话就得对我说:‘阿妈,恭喜恭喜!’……”这里的“阿妈”指的是鲁迅的妈妈。
C: 李逵,绰号“黑旋风”,使两把板斧,力大如牛,为人粗中有细,爱憎分明。
D: 祥子“抱着火,烤了一阵,还哆嗦得像风雨中的叶子”,写出了卑微的底层劳动人民生存的艰辛。
9、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蟹肉 辣椒 炽红 火碳
B: 绿釉 瓷杯 寡妇 功夫
C: 草茎 碟子 菌子 旺盛
D: 厌烦 缅甸 乡愁 鸡
10、

下列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面对这位导师拙劣的论点,学生们都显示出一副不屑置辩的神态。
B: 袁弘在电视剧《平凡的世界》里的表演真是栩栩如生
C: 烈日当空,花园里的花儿耷拉着脑袋,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
D: 妈妈做了一道丰盛的晚餐,我们吃得津津有味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比较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甲】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唐]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乙】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 1 )【甲】诗中“左迁”的意思是________;【乙】诗中“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两句诗运用了典故,涉及到的两个人物是________和王质。

( 2 )请你简要分析【甲】【乙】诗在情感方面的异同。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选自蒲松龄《狼·其二》)

【乙】

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傍有夜耕者所遗行室,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顾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之以归。

非屠,乌能作此谋也!

(选自蒲松龄《狼·其三》)

【注】①行室:指农民在田中所搭的草棚。②苫:用草编的席子。③顾:但是。④盈:满。⑤豕:猪。⑥移时:过了一段时间。⑦乌:哪里,怎么。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

①两狼之驱如故________

野有麦场________

直不能屈________

④遂之以归________

(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屠奔倚其下 太丘舍去,去后
B: 一犬坐于前 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
C: 屠暴起,刀劈狼首 吹豕之法吹之
D: 一屠暮行,狼所逼 人谋而不忠乎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

①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②屠急捉之,令不可去,顾无计可以死之。

( 4 )【甲】、【乙】两文都体现了屠户的机智,请结合两篇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回答下列各题。

植物的抗旱本领

①有人在亚里桑那的沙漠里做过一项有趣的实验:把一棵37公斤重的仙人球放在室内,一直不浇水。经过六年,它依然活着,而且还有26公斤重。植物的这种抗旱本领,真是令人称奇!植物经过漫长的进化和繁衍,不仅有着适应干旱环境的非凡能力,而且具有种种神奇的抗旱本领。

②减少水分蒸腾是植物抗旱的有效方式。为了节省水分,有的叶子退化成针状或棘刺,有的生有茸毛,有的体表披上一层角质或蜡质,有的叶子还会蜷曲、闭合。这样,就会减少水分蒸腾。生长在我国北方草原小野莴苣,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叶片不是以平面向着太阳,而是像刀刃似的向上,叶子与地面垂直。由于这类植物的叶片的背面,腹面几乎受到等量的光照,所以两面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更为有趣的是,树姿奇特的光棍树终年不长叶子,只有光溜溜的树杈。这是因为该树的故乡在炎热的非洲干旱地区,那里常年无雨,异常缺水,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它们叶子逐渐变小,甚至消失,而树枝变成绿色,以代替叶子进行光合作用。

③有些植物的叶子不但退化成针状或棘刺状,以减少蒸腾,而且营养器官变得肥厚多汁,以便自身贮藏水分。猴面包树生长在非洲东部的热带草原里,成龄大树一般高约25米,而直径却达5米,有的甚至超过10米。远远望去,犹如巨大的酒瓶。在干旱的时候,树上不长叶子;到了雨季,才开始长叶、开花、结果。同时大量吸收水分,贮藏在肥胖的树干里,以备旱季之用。生长在墨西哥沙漠的仙人掌像一座座巨大的烛台,通常有10﹣15米高,粗得一个人都难以合围,体内水分竟达95%以上。在它巨大的身躯里,能贮藏一吨以上的水。当旅行者缺水时,打开它的躯干,就可以饮到清澈的淡水。因此,它享有“沙漠里的甘泉”之美名。

④强大多样的根系是植物抗旱的保证。干旱的草原降水量极少,水分蒸发极快,雨水往往只能湿润土壤的表面,下层的土壤却很干燥。这些地方生长的根茅、隐子草和沙蒿,都长着入土不深、分枝极多、平铺在土表层的根系。沙拐枣的垂直根系较浅,水平根系则长达十几米,只要地面有一点点水分,它就能充分吸收。在干旱的沙漠地区,有的植物地面部分大大缩小,地下部分却大大增加,主根扎得很深。一株不到半米高的白刺,主根长13米多,侧根长6米以上,根幅14米,相当于冠幅的30多倍!

⑤忍耐干旱的植物的抗旱生理物征。有了这样的生理特征,才使得有些植物在严酷的干旱面前,表现出异常顽强的生命力。

( 1 )选文第一段写“一项有趣的实验”,其用意是什么?

( 2 )根据文段内容,为第③段横线处补写一个恰当的句子。

( 3 )选文运用的主要的说明方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 4 )根据文意,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①为减少水分的散失,光棍树的叶子逐渐退化,用绿色的树枝进行光合作用。________

②生长在墨西哥沙漠的仙人掌身躯巨大、贮水丰富,被称为“沙漠里的甘泉”。________

③沙拐枣能充分吸收地面水分,是因为它的垂直根系和水平根系都很发达。________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傅雷家书一封

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钟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可是不敢说。你这个年纪是一切向前望的,不愿意回顾的;我们噜里噜苏的抖出你尿布时代的往事,会引起你的憎厌。孩子,这些我都很懂得,妈妈也懂得。只是你的一切终生会印在我们脑海中,随时随地会浮起来,像一幅幅的小品图画,使我们又快乐又惆怅。

真的,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这幸福不知应当向谁感谢,尽管我没宗教信仰,至此也不由得要谢谢上帝了!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的?尽管将来你我之间离多聚少,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温暖的,不孤独的。我相信我一定会做到不太落伍,不太迂腐,不至于惹你厌烦。也希望你不要以为我在高峰的顶尖上所想的,所见的,比你们的不真实。年纪大的人终是往更远的前途看,许多事你一时觉得我看得不对,日子久了,现实却给你证明我并没大错。

孩子,我从你身上得到的教训,恐怕不比你从这儿得到的少,尤其是近三年来,你不只使我对人生多增了几许深刻的体验,我从与你相处的过程中学得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

你走后第二天,妈妈哭了,眼睛肿了两天:这叫做悲喜交集的眼泪。我们可以不用怕羞的这样告诉你,也可以不担心你憎厌而这样告诉你。人毕竟是感情的动物,偶尔流露出也不是可耻的事。何况母亲的眼泪永远是圣洁的、慈爱的!

(1954年1月30日晚)

( 1 )第一段“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中“这一类的话”指什么?(用原文回答)
( 2 )第一段中提到令作者“又快乐又惆怅”的是什么事?为什么说它是“又快乐又惆怅”呢?
( 3 )文中画线的两处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愉悦之情,请从语言运用角度选择其中一处分析,说说它何以能表现出强烈的感情。
( 4 )傅雷认为在两代人的相处中,青年人应持有怎样的态度?
( 5 )指出本文的主旨。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只要你努力,就会获得回报。”

“虽然没有回报,但是你努力了。”

我们身边经常会听到有人这样说,对此你有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

(提示)可借助材料,提取关键词,展开论述;也可以联系生活,叙述故事;还可展开想象,进行文学创作……

(要求)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不得套写、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擅长隐身”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