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东莞石龙二中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求精
B: 率妻子邑人来此境,不复出焉 深恶痛
C: 菊之爱,陶后有闻 为人知
D: 则有去怀乡,忧谗畏讥 富强兵
2、下面对《断章》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诗中形象地揭示了人与“风景”的关系,人不仅是“风景”(即大自然)的组成部分,而且是“风景”的重要组成部分。“风景”里有了“人”“风景”才会有灵气,才更生动。
B: 人不自觉地充当了景中的人而被他人欣赏,人也不自觉地成了别人梦境,在人生的舞台上,人往往想成为主动者,孰料常处于地位。
C: 全诗四行,分为两个段落,分别静态地呈现一幅画面;一是白天的景象,一是夜晚的景象,诗歌在一种被分割而又体现出统一的生活时空上创造意象,这种构思方式取得了以少胜多,以简写繁的艺术效果。
D: 在“楼上人”的眼里,“你”比“风景”更美;在“楼上人”的心目人,“你”的皎洁妩媚胜过了“明月”。全诗虽无一个“美”,而“美”的形象却从读者的想象中凸显出来。
3、

下列各句中,加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伫立海边,我不禁望洋兴叹:“多美的大海啊!浩渺阔大而又幽微蕴藉。”
B: 九曲河,雁城人民的母亲河,早已今非昔比。沿河两岸高楼林立,绿树成荫,百花争妍。
C: 分别十年,今又萍水相逢 , 欣喜感慨溢于言表。
D: 面对困难,只要我们意气用事 , 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解决的办法就会不一而足。
4、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归(xĭng) 恶(lüè) 红(fēi) 亮(chéng) 聒不舍(qiăng)
B: 热(chì) 强(jué) 首(qĭ) 纶(jīng) 自吹自(lěi)
C: 见(piē) 愧(năn) 默(qiān) 婷(pīng) 气冲牛(dŏu)
D: 粗(guăng)匀(chèn) 恿(sŏng) 罚(chéng) 而不舍(qiè)
5、选择标点符号填在空格内,正确的一项是( )

因为在长诗①芬尼根之觉醒②中有一句话③向麦克老人三呼夸克④盖耳曼把夸克借用过来⑤无非是一语双关⑥说明每一个强子都有三种夸克⑦

A: ①《 ②》 ③: “ ④。 ” ⑤, ⑥。 ⑦?
B: ①“ ②” ③: “ ④。 ” ⑤。 ⑥, ⑦。
C: ①“ ②” ③, “ ④” 。 ⑤, ⑥, ⑦。
D: ①《 ②》 ③: “ ④。 ” ⑤, ⑥, ⑦。
6、

下列有关课文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我的老师》作者魏巍,本文以回忆—依恋—思念“我的蔡老师”为感情线索。详略得当的记叙和描写七件小事。抒发了对温柔美丽、慈爱伟大的蔡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B: 《三颗枸杞豆》这篇小说,运用顺叙的方法,生动细致的描写了虚度一生的三叔临终前的悔恨和他的悔恨对“我”的教育,告诉人们:要抓住时间,珍惜生命。
C: 《凡尔赛宫》介绍了世界驰名的法国王宫—凡尔赛宫,通过说明凡尔赛宫的建筑特色,艺术风格及今昔地位突出表现了凡尔赛宫是“人类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文章插叙了一段历史轶事,更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
D: 《松鼠》选自法国著名博物学家布丰的《布丰文选》,另外他还著有《自然史》,本文按照先总说—再分说—后补说的说明顺序,用细致的描述,文艺的笔调,准确生动地说明了松鼠漂亮、驯良、乖巧的特点并补充说明松鼠的用途,表现松鼠是一个“讨人喜欢”的动物。
7、依次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这是一片冲淘过的秋天,这是一条栉沐过的山谷,这是一处返璞归真的休闲去处。你要住在溪边,_________;你要住在崖下,__________;你要住在林间,_________;你要住在村头,__________这就是休闲山庄了。

①可听月下虫鸣夜鸟梦 ②可观石上生云

③可看水中腾雾 ④田园牧歌就不再是画上的风景。

A: ②③④①
B: ②③①④
C: ③②①④
D: ③①②④
8、下列各项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叶圣陶,现代作家、教育家、编辑家,代表作有《倪焕之》《稻草人》等。
B: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C: “诗家之圣,仁者心。”这副对联纪念的有可能是唐代诗人杜甫
D: 文言文的称谓语非常丰富,“孤”是古代一般臣子的自称。
9、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梦初醒的观众用振聋发聩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澎湃的激情。
B: 王老师的一席话如暮鼓晨钟,撞击着我的心扉,使我恍然大悟
C: 与他人交往时,我们要常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身临其境地为对方着想。
D: “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春夏之交,龟峰山上的杜鹃花开得正盛,落英缤纷 , 红霞耀天。
10、

下面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错误的一句是( )

A: 为了徐大高速公路早日通车,工程技术人员处心积虑地克服了许多困难,
B: 五月的大丰湿地公园,姹紫嫣红 , 一片绚丽的景象。
C: 登上保护区的望鹿塔远眺,港叉纵横,海天相接,盐蒿遍野,芦苇遮天,令人心旷神怡
D: 元旦假期,盐城水街张灯结彩,开放大道上车辆川流不息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古诗鉴赏,回答相关问题。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 1 )这首诗最后两句表现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 2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得到人们的好评,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文言阅读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陈寔,字仲弓,为太丘长。有人伏梁上,寔见,呼其子训之曰: “夫不喜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梁上君子是矣。 ”俄闻自投地,伏罪。寔曰: “观君形状非恶人应由贫困。 ” 乃遗布二端,令改过之,后更无盗。

【注释】①陈寔(shí):东汉人,做过太丘县令。

( 1 )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一处。

观 君 形 状 非 恶 人 应 由 贫 困

( 2 )解释加点的字

日中________

②尊君在 ________

③呼其子之________

④乃布二端________

( 3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文

①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②乃遗布二端,令改过之,后更无盗。

( 4 )文中陈氏父子的所为令我们钦佩,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我们应向他们各学些什么?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我长大了》完成小题。
我长大了
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
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
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证明你长大。”
渐渐,“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被淡忘了。
后来,搬了家。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自行车捎我一段。
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 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还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太。
许多人围了过来。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
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发现她的儿女并不孝。老太太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她只是说她很寂寞。于是,我说,我会常常去看她。
我并不想敷衍她,我决定这么做。
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 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责骂。 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想像的恶劣,而且桌上也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 吃饭时,我小心地边吃边看着父亲。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我等待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婆婆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
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 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

( 1 )________ 第一段“小时候想长大”中“想长大”的具体内容是

( 2 )文中画线句子是________ 描写,作用是________

( 3 )文中说:“此时,已有很多人围拢来。我有些惭愧……”“我”为什么会“有些惭愧”?

( 4 )“气氛并不如想像的恶劣”,而“我”想像中会有怎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像?

( 5 )“我”曾认为上中学就是“长大”,是把________ 作为长大的标准;后来,“我”认为长青春痘就是“长大”,是把________ 作为长大的标准;最后,我终于意识到衡量是否长大的真正标准,那就是________

( 6 )试结合选文的最后一小节谈谈你对这一标准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稻草爷

宗晴

①三爷种了两亩稻田。秋收时,有外地的收割机开进村,三爷却肩扛搭斗到田间,采取原始的手工方式打谷。

②有人替三爷算了笔细账:若请人打谷,除去人工费、生活费、烟酒钱,还有三爷种地的活路钱、肥料款,那粮食跟直接掏钱买还有啥区别?

③谁知三爷打谷不请人,他自己割自己打。人们懂了,三爷是算过细账来的,不会轻易把钱拿出去。

④三爷打谷,与众不同。他要等到太阳出来,把露水照干了,才挑着箩筐慢悠悠地来到田间,抽出镰刀,弯腰刷刷地割一气谷,见密匝匝地摆了一大片了,把镰刀往泥土上一插,
捧起稻把子来到搭斗边,双手向上高高一扬,使劲甩下,随着咚的一声闷响,稻穗碰在打谷架上,谷粒脱落,簌簌地掉进搭斗。

⑤三爷将稻草竖靠在搭斗耳朵边,凑齐五把,用几根稻草捆绑,绾一个套,轻轻一拉,噗地抛出去,一个稻草人便直挺挺地站在稻田里了。

⑥村里人都知道,三爷不缺吃穿,儿女们有出息,把他接到城里一住就是好多年,村民们差点都快把他忘掉了。

⑦但不知何故,今年开春后,三爷独自一人留在了老家,还种了两亩稻田。三爷说,叶落归根,乡下空气好,自己种点绿色食物不施药,吃着放心。

⑧短短几天,一望无际的稻田里留下稻茬,收割机绞碎的稻草乱七八糟地躺在稻田里,烈日一照,显得干燥枯黄。村民们打燃打火机,秋风中,随着咝咝的声响,稻草顷刻化为灰烬。

⑨三爷望着被烧掉的稻草,叹了一口气。

⑩秋收的脚步渐行渐远。五天后,三爷的稻谷终于收完了,两排稻草整整齐齐,像是列着队,等他检阅。趁天气晴好,三爷忙着翻晒稻草。一个一个的稻草人被他提起头,另一只手掌一摊,稻草撒开,以“四平八稳”的姿势站稳,然后就交给太阳去验收了。

11 村民们更加迷惑。哼哼,你说稻草有啥用?你说现在稻草还有啥用!

12 三爷不与人理论,扛了根竹竿去挑稻草。三爷体力不比当年了,每次只挑十二个,晃悠悠地挑回院坝边堆着。三爷挑稻草也要等到太阳出来的时候,说没露水的稻草才不会霉烂。

13 三爷把稻草全部挑回来后,就开始码草垛,请人递草,他亲自码。三爷用一些稻草捆铺一个圆盘,他站在中间,稻草从四面八方递上去,一层一层地铺,每个稻草都有一束被反剪转来,交叉压在三爷脚下。三爷一边铺一边踩,尽量把稻草踩得服服帖帖。

14 入冬时,该收黄豆了,村民们正愁找不到绳子捆,看见三爷的草垛,猛然想起稻草这毫不起眼的东西,是捆黄豆梗的最佳材料。他们说,三爷,把你家的稻草扯几根,我们的全被收割机轧坏了。

15 三爷乐呵呵地点头,说,没事,你们用得着,尽管扯去。

16 有人拔了菜苗,挑到小街上去卖,扯三爷的稻草捆绑。三爷挥挥手,扯吧,扯吧,自己动手。

17 小街上有几家开饭馆的老板闻讯赶来,要买三爷的稻草。他们说,跑了许多地方都不见这玩意儿了,发煤炭灶没它还真不行。三爷说,送几捆可以,给钱往别处去。

18 数九天,村民们普遍宰杀年猪,用三爷的稻草搓草绳,他们说三爷的稻草黄灿灿的,很柔韧,捆猪下水最好。附近有几个女人焐臭豆腐,也选三爷的稻草遮盖……曾经被人遗忘的稻草,居然有了诸多用处。

19 草垛像一个年迈的老头,慢慢枯瘦下去,三爷却眯着眼笑。仿佛,他又看见去年那个比他年龄还大的老哥子,站在他家门前买稻草的情景,说睡不惯床垫,木板床下面铺稻草睡觉最热乎。当他无可奈何地转身离去时,三爷记下了他那失望的眼神。

20 三爷天天守在门前,向很远的地方望去,他焦急地期待着那个老哥子再次出现。

(选自《安徽文学》2018 年第 2 期,有删改)

( 1 )文章写了“稻草爷”的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 2 )结合语境,根据要求赏析下面语句。

……把镰刀往泥土上一插,捧起稻把子来到搭斗边,双手向上高高一扬,使劲甩下,随 着咚的一声闷响,稻穗碰在打谷架上,谷粒脱落,簌簌地掉进搭斗。(从人物描写方法角度)

( 3 )依据文章第⑨段划线句,展开合理想象,将“三爷”此刻的心理描写出来。
( 4 )联系上下文,仔细分析文章第⑪节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
( 5 )阅读全文,说说文章标题“稻草爷”的含义。
四、写作(分值:6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照要求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只要你用心思考,用情回忆,在你成长的每个阶段均有过这样或那样的故事,这些故事一定蕴藏有让你动心的“真实与感动”。譬如,心情不好时,天不一定要下雨;有了好事,太阳公公也不必笑得更灿烂;当你跌倒时,也不一定会受伤……

生活只要有了“真实与感动”,你就会活出真真实实的你自己,你的成长才有了更多的诗意。

要求:请围绕“真实与感动”的话题,写一篇作文。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体自选(诗歌除外),题目自拟。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的学校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题目二:我为___________点赞

要求: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字数不少于600字的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的学校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爱你是我戒不掉的毒】”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