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潮州市金山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句子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中华诗词大会》的走红体现了中国诗词是浩若烟海。

①中华文脉绵延相传,牢牢扎根于民间,再次验证了关于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自信的重要判断。

②去年我们全国政协开展的91项视察调研活动,其中至少有21项与文化文艺有关,可见对这方面是很重视的。

③全国政协各级组织高度重视,坚持文化自信,弘扬中华文化。

④8月份还召开了以文艺繁荣为主题的议政性常委会。

⑤政协章程明确规定,人民政协要通过各种形式积极传播先进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⑥今年,全国政协已经安排围绕“坚持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展开调研,还要召开专题协商会。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①③⑥④②⑤
C: ①⑤③②④⑥
D: ②④⑥①⑤③
2、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红(fēi) 眼(yī) 解(fǒu) 扬顿挫(yì)
B: 描(mó) 辱(wū) (shuò)方 深痛疾(è)
C: (qǐ)首 (shù)出 (jié)责 广无垠(mào)
D: 徨(fáng) 鞭(tà) 胆(què) 长短叹(xū)
3、

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戒(chěng) 恿(sóng) 蹒(shān)
B: 狡(jié) 伏(quán) 小(fú)
C: 香(shè) 待(nüè) 怪(chēn)
D: 日(xù) 然(mù) 丰(yí)
4、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雨后的青山湖如出浴美人,舟行寂寥的湖面,游人沉湎于氤氲的云气中,如梦如幻,喜不自胜。
B: 科技使自然造福于人类,但面对自然对人类的某些惩罚,它却束手无策
C: 像我这样极为普通的芸芸众生的人,也许不能取得事业上的巨大成就,但也可以使生命熠熠闪光。
D: 他知识广博,思维敏捷,又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因此在处理问题时常能进退维谷 , 游刃有余。
5、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碧水的映衬,使这些貌不惊人的山顿显神采。
B: 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玉树人民一定能够战胜地震灾害,重建美好家园。
C: 发展低碳经济,创建生态文明,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D: 保护好每一个孩子,使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意外事故减少到最低限度,已成为中小学教育和管理。
6、下面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上中学以来,他一直始终参加学校田径队训练。(删去“一直”,或删去“始终”)
B: 通过这次小提琴比赛,使他的自信心增强了。(删去“通过”,或删去“使”)
C: 到了退休年龄的他,精力和身体都还很健康。(将“健康”改为“充沛”)
D: 我们要利用一切人类的优秀成果,为祖国建设服务。(将“一切”放到“人类的”后面)
7、

下面句子中有明显语病的一项是( )

A: 2012年9月9日,南京市教育局召开优秀教育工作者座谈会,老师们一致认为,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是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B: 2012年12月25日,针对南吕梁山隧道爆炸事故,山西省代省长李小鹏要求施工单位立即采取措施防止类似的情况不再发生。
C: 2012年12月29日,国家主席胡锦涛亲临大丰,实地了解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情况。
D: 2013年1月6日,由于新交规“闯黄灯扣六分”的规定引起不少争议,公安部交管局下发通知称,目前闯黄灯的行为以教育警示为主,暂不予以处罚。
8、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退(kuì) 月(xī) 像xiāo 锐不可(dānɡ)
B: 要(sài) 沿(shù) 藻(xìng) 屏息声(liǎn)
C: 驱(dú) 然(qiāo) 素(tuān) 摧枯拉(xiǔ)
D: 首(qiáo) 灭(jiān) 天(lì) 一丝不(ɡǒu)
9、

下面一段话,恰当的语序是( )
①但除了的咿呀之外,却找不到更适合的语言。 ②如同一个婴儿
③他想叫出他心中的惊喜 ④看到了照样下一朵耀眼的红莲,深林中一只旋舞的孔雀

A: ②③④①
B: ②④③①
C: ③②④①
D: ④③②①
10、张老师为远赴新疆支教的同事送行,下列最能表达张老师心情的一项是( )
A: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B: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C: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D: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地飘,革命万里起高潮!

宝塔山下留脚印,毛主席登上了天安门!

枣园的灯光照人心,延河滚滚喊“前进”!

赤卫军,青年团,红领巾,走着咱英雄几辈辈人……

社会主义路上大踏步走,光荣的延河还要在前头!

身长翅膀吧脚生云,再回延安看母亲!

( 1 )诗中运用了叠词,表现了陕北口语的特色。叠词可分别用来:A.表示事物  B.表示数量  C.表示情态  D.表示颜色。请摘抄这节诗的叠词,并标上相应的序号。

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 ________ ③________ ________

( 2 )“枣园的灯光照人心”指的是________。

( 3 )这一节写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元德秀,字紫芝,河南人。少孤,事母孝,举进士,不忍去左右,自负母入京师。既擢第母亡,墓倒,食不盐酪,藉无茵席。德秀不及亲在而娶,不肯婚,人以为不可绝嗣,答曰:“兄有子,先人得祀,吾何娶为?”初,兄子襁褓丧亲,无资得乳媪,德秀自乳之,数日湩流,能食止。


有盗系狱,虎为暴,盗请格虎自赎。吏白:“彼诡计,且亡去,无乃为累?”德秀曰:“许之矣,不可负约。即有累,吾当坐,不及馀人。”明日,盗尸虎还,举县嗟叹。


所得俸禄,悉衣食人孤遗者。岁饥,日或不爨,陶然弹琴自娱。天宝十三载卒,家惟枕履箪瓢而已。族弟结哭之恸,或曰:“子哭过哀,礼欤?”结曰:“若知礼之过,而不知情之至。大夫生六十年未尝求足,未尝有十亩之地、十岁之僮,未尝完布帛而衣、具五味之餐。吾哀之,以戒荒淫贪佞、绮纨粱肉之徒耳。”

(选自《新唐书·列传》,有删节)

【注】①擢第:科举考试得中。②湩(dóng):乳汁,这里指汤汁。③爨(cuàn):烧火做饭。

( 1 )解释文中划线词的意思。

基侧________

虎为暴________

( 2 )下列划线词在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项是( )
A: 数日湩流,能食止 问今是何世,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B: 无乃为累 是亦不可以已(《孟子·鱼我所欲也》)
C: 悉衣食人孤遗者 余故道为学难以告之(《送东阳马生序》)
D: 陶然弹琴自娱 寡人欲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唐雎不辱使命》)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兄有子,先人得祀,吾何娶为?

②若知礼之过,而不知情之至。

( 4 )我们应该从元德秀身上学可哪些优秀品质?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下列小题。

一滴泪掉下来要多久

顾晓蕊

那是一个深秋的早晨,天刚微亮,薄雾还挂在树梢上,我坐车前往山村学校支教。车在九曲十八弯的山路上盘旋,直到日影西斜,才来到位于大山深处的一所中学。

看到四面漏风的校舍,我心里一阵酸楚,于是决意留下来,把梦想的种子播到孩子们的心田。可是,事实远没有我想像的那么简单,有个叫李想的孩子,就让我头疼

我在讲台上读课文,抬头见他两眼走神,心早飞到爪哇国去了。我大声说:“李想,我刚才读到哪了?”同桌用胳膊捅了捅他,他挠挠头说:“读的什么?没听到啊。”班上哄堂大笑。

他还和别人打架,黝黑的脸上经常挂彩,问是怎么回事,他不肯说。有一回,我看到几个孩子围着他挥拳乱打,边打边说:“不信你不哭。”泪水在眼眶里晃,他昂着头,愣是不让它落下来。我大喝道:“为什么打人?”他们撒腿跑了,转眼没了踪影。我走上前,想说些什么。他冷冷地看了我一眼,转过身,头也不回地走了。我心里觉得难过,他到底是怎么了?他的童真哪里去了?

周末,我到他家里走访。到那儿一看,我鼻子酸了,破旧的土坯房里光线昏暗。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家里只有他和爷爷。“他父母出去多久了?经常回来吗?”我问。老人叹气说:“他爹娘走了五年,很少回来。刚开始那会儿,他想起来就哭,躺地上打滚儿,谁也哄不住。连哭了几个月,眼泪都流干了……”

校园里再见到他,他仍旧上课走神,我却不敢与他的目光对视。那目光望也望不到底,透着阵阵寒气,充满稚气的脸上有着与年龄不相称的忧郁和漠然。

几个月后,我听说他的父母回来了,还受了些伤。事情大致是这样:他的父母坐车回家,正赶上下雨,山路湿滑,车翻进了沟里。幸好只是些外伤,他们在医院住了几天,包了些药,赶回了家。

我想去他家看看。路上,听见村民在议论:“爹娘出去这么久,回来伤成那样,这孩子跟没事人似的。”作为老师,我的心像被什么东西揪了一下,有一种深深的挫败感

走到院里,爷爷正冲他发脾气:“你这孩子,心咋就那么硬呢?看到爹娘遭了罪,连滴眼泪都没流……”话未说完,便是一阵剧烈的咳嗽。

他倚着门框站着,一副无动于衷的样子。父亲接过话说:“我们出去这些年,他感觉生疏了,这也怨不得孩子。”母亲走过来,搂着他的肩说:“这次出事后,我和你爹也想了,明年包片果园,不出去打工了。”他低下头,一颗亮晶晶的泪珠,滚落了下来。刚开始是小声啜泣,到后来竟成了嚎啕大哭。

我忽然懂得,这些年来他有多孤单,有多悲伤。所谓的坚强,是因为没有一个能让他依靠着哭泣的肩膀。我眼眶全湿,悄悄地离开了。

第二天上课,他坐得直直的,听得很认真。课间,他跟别的孩子在草地上嘻嘻哈哈地玩闹。金色的阳光下,他的脸上焕发着光彩,整个人都明亮了起来。他沿着操场奔跑,轻盈得像一阵风。有同学喊:“李想,你的衣服脏了,后面好几道黑印子。”他头也不回地说:“俺娘……会洗的。”“娘”这个字拖得老长,喊得格外响。

我不知道一滴泪掉下来之前,在他心里奔涌了多久。但我明白从现在开始,一个美丽的生命,如含苞待放的花蕾,又变得鲜活生动起来。

( 1 )本文的题目是《一滴泪掉下来要多久》,结合全文,围绕着“眼泪”,请你概括李想的这一滴眼泪掉下来所经历的变化过程。

父母外出打工,他哭干眼泪——→挨别的孩子打,他昂着头,________——→父母打工回家受伤,他像没事人一样,________——→父母决定不再外出打工,他获得了父母的温暖,________。

( 2 )如何理解第②段中加点的词语“头疼”?请你概括出老师头疼的原因。
( 3 )按照括号要求从不同的角度品析下列句子。

①他冷冷地看了我一眼,转过身,头也不回地走了。(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

②他沿着操场奔跑,轻盈得像一阵风。(修辞手法的角度)

( 4 )仔细揣摩第8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用第一人称把老师“深深的挫败感”具体地描述出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倾斜六十五度的阳光

①阳光穿过云层,越过前面大楼的楼顶,闯进了我们的办公室。天终于放晴了,连续阴雨十来天,拧一把,每个人的心都能拧出一大盆水来。

②他急匆匆地向我请假,想回家一趟。我看看时间,下午两点一刻。每次,只要天气晴朗,他都会在这个时间请半小时假。我对他家了解得并不多,只知道他是个孤儿,是奶奶将他一手带大的。如今奶奶老了,一个人在家不安全,常回去看看,是对的。好在单位离他家不远,骑车十来分钟就到,所以每次我都会准假。只是不太明白,他为什么总是选在这个时间回去,而且一定要在天气晴好的日子?

③我正好要到他家附近的一个单位谈一笔业务。我说:“那我们一起去吧,你顺便回家里,然后我们一起去谈业务。”

④骑着车,穿街过巷,阳光温暖地洒在我们身上。拐进一条小巷,我们在一幢灰旧的居民楼前停了下来。四周都是高楼大厦,使得这幢老楼显得特别矮小,前面高楼的影子像笼子一样将老楼罩住。他说:“我家就住在这里,进去坐坐?”我点点头。

⑤走进楼洞,眼前骤然一暗,眼睛一时都适应不过来。到了二楼,他掏出钥匙,打开了门。屋里很暗淡,里屋传来一个老太太的声音:“是彬啊,你回来啦?”彬是他的名字。他大声应道:“奶奶,是我,还有我的领导,他顺路来看看你。”

⑥他招呼我在客厅坐下,便匆忙走进房间,抱了一床被子走到阳台上,又回到房间,搀着一位老太太,慢慢地走了出来。我站起来,向老人问好。老人颤巍巍地笑了一笑。

⑦他将老人搀到阳台上,我赶紧帮忙,上前将阳台的门拉开。很逼仄的老式阳台上摆着一张躺椅,躺椅上铺着一床棉被,几乎将整个阳台占满了,边上放几盆花草。他将奶奶扶到躺椅上躺下。我惊诧地看到,一道阳光正好洒在躺椅上,那是从前面两幢高楼的间隙照射过来的。老人眯着眼睛,笑着。他帮奶奶掖好被子,老人用手遮在额前:“好了,彬,你快去上班吧。”他附在奶奶耳边说:“那等会儿你自己回房间时小心点。”

⑧告别老人,走出门,他说:“因为前面的楼太高,阳光都被遮挡住了,每天只有下午两点半到三点半才能透进一点阳光,照到阳台上。这个时间的阳光与地面正好处在六十五度角。奶奶年纪大了,身体不好,腿脚也不方便,不能下楼晒太阳了,所以,只要晴天,有太阳,我就会回家把奶奶搀到阳台上晒晒太阳。”

⑨“原来是这样。”我重重地拍拍他的肩膀。曾经有段时间,我对他经常上班中途请假还有点看法。难得他这么孝顺,这么细心,这么周到。

⑩他告诉我,小时候,他家前面的大楼就一幢幢竖起来了。将他们家整个笼罩在阴影中,几乎常年见不到阳光,晾晒的衣服基本上都是阴干的。时间一久,整个高楼都散发着一股潮湿的霉气。但是,很奇怪,冬天,他盖的棉被却总是暖暖的,蓬蓬松松的,弥漫着一股阳光的气息。后来他才知道,只要天气晴朗,有太阳,奶奶都会准时赶回家,将他床上的棉被拿到阳台上晒晒。太阳能照到他们家阳台上的时间,只有短短的一个小时。所以,奶奶拿去晒的总是他的棉被。那时候,奶奶在做钟点工,她对雇主只有一个要求,就是天晴的时候,下午两点半准许她回一趟家。

⑪他的眼睛湿湿的。他说:“小时候,我穿的衣服总是干干净净,几乎嗅不到一点老楼里的陈腐气息。奶奶把所有能照到我家的阳光都照射到他的衣服和被子上了。”“现在,我最大的目标,就是尽快买一幢能经常晒到太阳的房子,让奶奶在阳光下安享晚年。”

⑫我相信他能做到。

⑬回头,大楼的影子已经笼罩了这幢老式居民楼,但我却隐约看见,另一束阳光一直照射着它,温暖,明亮,持久。

( 1 )选文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 2 )指出选文第⑦段画线语句的描写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 3 )选文第⑨段中我为什么要“重重地”拍拍他的肩膀?
( 4 )选文第⑽段能否删去?为什么?
( 5 )选文最后一段写得深刻而含蓄,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 6 )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彬是怎样的一个人?
四、写作(分值:60分)

题目:那一段美好的时光

要求:①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指尖溫暖╮微笑了谁的过往”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