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温县第一高级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对下面各句表现人物性格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这句表明胡氏对丈夫病情的关心和考虑怎样治病的心理。
B: “当下众邻居有拿鸡蛋来的,有拿白酒来的,也有背了斗米来的,也有捉两只鸡来的。”这几句写“众邻居”周济他人,表现邻里相处和睦的好风气。
C: “老太太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这句表现老太太只是悲叹命苦,而束手无策的心理。
D: “张乡绅急了,道;‘你我年谊世好,就如至亲骨肉一般。”这句写张乡绅故意与范进亲近,表现他另有意图的虚伪性格。
2、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 )
A: 矫健 一代天骄 纯萃 鞠躬尽瘁
B: 寒暄 喧宾夺主 重叠 险象迭生
C: 慰籍 无精打采 翰林 浩瀚无垠
D: 报酬 以德抱怨 对峙 恃才放旷
3、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和词语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

A: 忸怩(niǔ ní) 千古绝唱:千百年来音乐造诣最高的作品。
B: 喃(nán) 岿然不动:高耸屹立不动。
C: 子(sè ) 喋喋不休:不停地诉说。
D: 嗫嚅(niè rú) 死乞白赖:纠缠过没完。
4、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许多名人的经历告诉我们,成功与失败不是上天赋予的,而是个人努力的结果。
B: 崀山的知名度在不断提高,具有湘西南特色的旅游项目日益受到众多外地游客。
C: 通过观看电影《摔跤吧,爸爸》,使我重新认识了“虎爸狼妈”的必要性。
D: 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么广阔。
5、九年级学生小英想找个微信群,与志趣相投的同龄学友共同探讨一些感兴趣的文学问题。若有以下四个文学爱好者微信群,她选哪个最适合?( )
A: 不惑岁月
B: 豆蔻年华
C: 而立之年
D: 弱冠一族
6、下列词语中,每对划线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沉/银/而不舍
B: 续/贴/轻怕重
C: 美/取/手蹑脚
D: 广博/粗/人不倦
7、我国历史上‘卧薪尝胆’的典故,讲的是哪位君王的故事( )
A: 楚庄王
B: 晋文公
C: 吴王阖闾
D: 越王勾践
8、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强小心翼翼地走过独木桥,然后深深舒了口气。
B: 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C: 班级课本情景剧表演时,他那滑稽的动作引得大家哄堂大笑
D: 我们班的同学来自市内不同小学,大家的英语口语水平参差不齐
9、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如戈壁上有一种植物,只要一场雨,它就立即抽芽,急速地生根、长叶、开花、结果,仅在八天里就能完成一株显花植物全部的生命周期。
②在这片一年也未必能下场透雨的戈壁滩上,也许等待了两年时间就是为了这历时八天的生命的辉煌。
③许多沙漠植物的生命周期都很短促,它们能在下雨过后的短短几天内就完成一次生命全程。
④对这些沙漠植物来说,也许等待反倒是生命的主要存在方式。
⑤等待是一种强韧的生命状态。
⑥此后,新一代的种子又会重归于安静的等待。2

A: ⑤④①②③⑥
B: ③②⑥④①⑤
C: ③①②⑥④⑤
D: ⑤③①⑥②④
10、下列有关文学常识或名著知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共八句,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B: 纪实作品《红星照耀中国》记录的是斯诺通过采访、对话和实地考察得来的“事实”,是当时“红色中国”正在发生着的“现实”。
C: “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
D: 新闻特写通过一个片段、一个场面、一个镜头,对事件或人物做出形象化的报道,可以不注重时效性。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小题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 1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2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向被词评家赞赏,请简要赏析。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九方皋相马
秦穆公谓伯乐曰:“子之年长矣,子姓①有可使求马者乎?”伯乐对曰:“臣之子皆下才也。有九方皋,其于马,非臣之下也。可告以天下之马②。请见之。”
穆公见之,使行求马。三月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穆公曰:“何马也?”对曰:“牝③而黄。”使人往取之,牡④而骊⑤。报穆公,穆公不说,召伯乐,曰:“子所荐求马者,马色牝牡,尚弗能知,又安知天下之马也?”伯乐曰:“皋之所观,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马至,果天下之马也。
注:①姓:指子孙。②天下之马:指天下最好的马。③牝(pìn):母马。④牡:公马。⑤骊(lí):纯黑色马。

( 1 )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而遗其所不视遗:遗留
B: 穆公不说 说:同“悦”,高兴
C: 已得之矣得:得到,找到
D: 又安知天下之马也 安:哪里,怎么
( 2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而”与“而遗其所不视”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先天下之忧
B: 不知人之乐
C: 野芳发幽香
D: 呼尔与之
( 3 )下列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通过记叙伯乐举荐九方皋为秦穆公寻找天下最好的马的故事,告诉我们看待事物要独具慧眼,看其实质。
B: 文中秦穆公对九方皋找到马起初不高兴,原因是他看到九方皋找到的马,想当然的认为这不是天下最好的马。
C: 文中秦穆公认为伯乐年纪太大,想要伯乐推荐其子孙帮他寻找天下最好的马,伯乐认为自己的子孙才能不行,就推荐了九方皋。
D: 文章告诉我们认识一件事情,必须抓住它的实质,有时为了追求事物的本质,往往会对事物的非本质方面有所忽略。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诱惑

贺向花

①早上,同学们都去学校餐厅吃饭了。我蹲下身,从床铺下拉出纸箱子,掀开粗棉布,露出香喷喷的发面火烧。一口气吃两个,吃完了,余香还在喉咙里缭绕,我舔了舔嘴唇,从嘴角舔进去一粒火烧渣儿,嘎吱磨碎了,最后的小小香气,让我分外满足。我又喝碗热茶。早饭就算正式结束。

②我想知道同学们吃的都是什么?我去教室时故意拐个弯从餐厅经过。透过白玻璃,只见餐厅里熙熙攘攘。我经过敞开的门口,一股股香气荡漾。我边慢慢走边扭着头看,只见李州走到餐厅门口,扬起碗,里面流出红的粥,粥里有红米粒,红花生,红豇豆,盛开出一朵红的花,落进下面的大木桶。我立马就心跳加速了。

③等到第三节下课,我实在忍不住,附在坐我左边的李州耳边小声问,你早上倒掉的是什么?他说八宝粥。见他一脸疑惑,我担心他再问什么,急忙假装看起了手中的课本。

④每天吃饭,我都是在宿舍里吃,我床下纸箱的粗棉布里包着二十个火烧,这是我一周的粮食。后来我才发现,同学们都到餐厅吃饭,我猜带干粮上学的大约只有我一个。我的早餐午餐晚餐全是火烧。渐渐地,火烧也变得没有了滋味。

⑤三个星期后,我和李州一起第一次走进学校餐厅。李州问我吃什么,我说,八宝粥。李州就把我带到八宝粥的队伍前。李州在前,我在后。我看见师傅的汤勺在大盆里一搅一舀,李州的饭盒就满了。轮到我了,我一闪,闪出了队伍。

⑥我的口袋里装着两块钱,这是爷爷给我一周的零花钱。我说我用不着。爷爷说拿着,说不定能用上。我每周都把钱带回去,爷爷给我包好发面火烧,给我取两块钱时,我就会变魔术一样从口袋里亮出我的拳头,展开了,上面躺着卷成卷的两块钱。只要我不动这两块钱,爷爷就不再给我新的两块钱。

⑦可是我差一点就动摇了,李州说八宝粥八毛钱,如果我让师傅将八宝粥盛入我的碗里,那么,回到家,我将怎么面对我爷爷。从我记事起,我就只有爷爷,村人都说我和爷爷是村里最穷的人。最穷的爷爷却最爱说念过的标语,再穷不能穷教育----我家顾林以后可是要上大学的。我想这已成爷爷的信仰。爷爷每周给我做二十个火烧,我可不能再给爷爷雪上加霜,让爷爷每周为我筹措两块钱。我为我竟然产生想喝一碗八宝粥的念头感到无比羞耻。

⑧后来,李州成了我最好的朋友。李州说学校的八宝粥太难喝,每天他总喝不完,总要倒掉半碗。他说,这你亲眼看到过,你要是不信,你可以天天和我一起去餐厅,看看是不是真的。倒掉时总能被人看见,有时老师见了还要批评李州一顿。李州对我说,不如这样,我每天分你半碗,我就不用再浪费了。我回绝了李州。

⑨李州仍再三邀请。一天,我终于受不了诱惑,和他一起走进餐厅。那天,我看着他用勺子从他饭盒里向我碗里舀粥,那粥是红色的,表面却闪着一层金粉似的光。我喝了一口,除了香,竟然还有甜。那碗粥让我久久回味。我发誓,将来,一定要让我和爷爷天天喝上八宝粥。

⑩后来,李州又多次喊我一起去餐厅。我说,我只是尝尝八宝粥的味道。无论李州用什么样的话都没能说服我走进餐厅。

⑪我和大学同学三年的女孩说这些时,女孩的眼睛有些湿润。后来,女孩就成了我的女朋友。大学毕业时,女孩第一次去我家,那天,女孩从包里取出超市买的米和豆,为我和爷爷熬了一锅又香又甜的八宝粥。

⑫喝着女友熬的八宝粥,爷爷幸福无比。爷爷打开话匣子,没完没了地说着我们的过去。后来爷爷坐直身子,擦净嘴角,想一会儿,说,爷爷有个秘密。我和女友吃惊地望向爷爷。爷爷郑重地说,你大了,爷爷不能瞒你一辈子。你是爷爷抱来的,在镇上大路口桐树根边的土地上。

⑬我笑了,我说这算什么秘密,八岁那年,我就从村人那里知道了。

(作者陈世旭,选文有删改)

( 1 )参照下面的表述,围绕“八宝粥”这一线索,将小说情节补充完整。

询问李州得知,倒掉的是八宝粥→________→初尝八宝粥,发誓要爷爷喝上八宝→ ________

( 2 )下列对小说内容情节的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以“诱惑”为标题,既设置了悬念,也点出了小说的主要内容。
B: 当“我”发现同学们都到餐厅吃饭,就“我”一人天天吃发面火烧时,“我”感到了委屈与自卑,顿时觉得原来感到很香的发面火烧没有了滋味。
C: 小说两次写到“我”拒绝接受李州与我分享他喝不完的半碗八宝粥,是因为粥的香甜,让我担心半碗粥不够我喝,却又没钱再买,干脆一点也不喝。
D: 女同学听“我”说八宝粥的故事时,眼睛湿润了——她是个善良的姑娘,深深同情“我的遭遇,后来这同情转化成了爱,她成了“我”的女朋友。
( 3 )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对第二段画线句子进行赏析。

我边慢慢走边担着头看,只见李州走到餐厅门口,扬起碗,里面流出红的粥,粥里有红粒,红花生,红江豆,盛开出一朵红的花,落进下面的大木桶。

( 4 )小说第五段中写到“轮到我了,我一闪,闪出了队伍。”我为什么排好了队之后闪出了队伍”?
( 5 )小说最后一句“我笑了,我说这算什么秘密,八岁那年,我就从村里人那儿知道了这里的“笑”包含着怎样复杂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题。

有一件小事,我不知道还值不值得提它,但回想起来,在那时却占据过我的心灵。我父亲那时候在军阀部队里。好几年没有回来,我跟母亲非常牵挂他,不知道他的死活。我的母亲常常站在一张褪了色的神像面前焚起香来,把两个有象征记号的字条卷埋在香炉里,然后磕了头,抽出一个来卜问吉凶。我虽不像母亲那样,也略略懂了些事。可是在孩子中,我的那些小“反对派”们,常常在我的耳边猛喊:“哎哟哟,你爹回不来了哟,他吃了炮子儿罗!”那时的我,真好像死了父亲似的那么悲伤。这时候蔡老师援助了我,批评了我的“反对派”们,还写了一封信劝慰我,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一个老师排除孩子世界里的一件小小的纠纷,是多么平常;可是回想起来,那时候我却觉得是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更不愿离开她。我还记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看她收拾这样那样东西的情景。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记得在一个夏季的夜里,席子铺在当屋,旁边燃蚊香,我睡熟了。不知道睡了多久,也不知道是夜里的什么时辰,我忽然爬起来,迷迷糊糊地往外就走。母亲喊住我:

“你要去干什么?”

“找蔡老师……”我模模糊糊地回答。

“不是放暑假了么?”

哦,我才醒了。看看那块席子,我已经走出六七尺远。母亲把我拉回来,劝说了一回,我才睡熟了。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

可惜我没上初小,转到县立五小上学去了,从此,我就和蔡老师分别了。

( 1 )“有一件小事,我不知道还值不值得提它”,既然不值得提,为什么又提起来呢?

( 2 )“那时的我,真好像死了父亲似的那么悲伤”一句表达了“我”怎样的心情?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 3 )选段中,对蔡老师的称呼出现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起了怎样的作用?

( 4 )“我才醒了”和“我才熟睡了”中的两个“才”字,有什么表达作用?

( 5 )“纯真的心”的具体含义是什么?用“热恋中的人们”作对比,突出的是什么?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儿子丢了块表,他埋怨着翻腾着,心急火燎地四处寻找,可半天也找不到。儿子离开后,父亲进屋。不一会儿就找到了表。儿子问:怎么找到的?父亲说:我就安静地坐着,一会儿,听到了滴答滴答的声音,表就找到了。

上述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根据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议论;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对你,我不屑一顾”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