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对下面这幅书法作品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B: 在“惠风和畅”“茂林修竹”的环境中,王羲之“游目骋怀”,乘兴写了这一名篇。 C: 这幅书法作品点画丰厚饱满,结构阔大端正,显得大气磅礴、雄壮刚强、庄严肃穆。 D: 此帖各字大小错落,字列之间宽紧合宜,整幅作品气脉贯通,率意中尽显天然之美。 |
2、 |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 。 ②国家公祭日是国家为了 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祭日,而今年这一日前后,那英、赵薇等公众人物居然无视民意,前往日本。 ③想不到昔日的浪子今天却成了英雄,这就不得不让人 。 ④经过重新装修,教学楼里里外外都 ,给了刚返校的师生们一个惊喜。 A: 标志 记念 刮目相看 改头换面 B: 标本 纪念 刮目相看 焕然一新 C: 标志 纪念 另眼相看 改头换面 D: 标本 记念 另眼相看 焕然一新 |
3、 |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应和(hè) 厄运(è) 静谧(mì) 不屑置辩(xuè) B: 坍塌(tān) 蹒跚(pán) 清冽(liè) 锲而不舍(qiè) C: 确凿(záo) 伛偻(yǔ) 沆砀(dàng) 忧心忡忡(zhōng) D: 挟持(xiá) 恐吓(hè) 器皿(mǐn) 惟妙惟肖(xiào) |
4、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每年清明节前后,娇俏可人的樱花慢慢地在杭城绽放了,偶有风一吹,粉白色的花瓣轻飞曼舞 , 这种“樱花雨”,没人会不动心。B: 这学期,班里转来了一位新同学,长得眉清目秀,八面玲珑 , 第一天就和同学打得火热。 C: 杭州全面启动G20峰会的各项部署工作,并且分批次确定了651个峰会项目。 D: 现在看电影,越来越多的人会抉择网上购票,这样可以早点买好票选好座位,就会心安很多。 |
5、 | 请你运用对联知识,为“两浙光风三月柳”选出下联( ) A: 齐家立业即文章B: 千秋功业一楼书 C: 四面湖山依几席 D: 争与友人戏落红 |
6、 | 周末,小颂让小风帮忙写一篇文章,小风拒绝了,他说自己不想成为( ) A: 秋风客 B: 老生儿 C: 捉刀人 D: 墙头草 |
7、 | 下列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惟余莽莽(无边无际) 俱往矣(都) 略输文采(差、失) B: 断章取义(截取) 亵渎(轻慢,不敬) 垂手(伸手) C: 阴晦(阴沉昏暗) 无端(无缘无故) 拮据(手头紧,经济状况不好) D: 孜孜不倦(勤勉) 不言而喻(明白) 味同嚼蜡(形容写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 |
8、 |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中国山水画不在乎让观赏者身临其境地进入其中,更讲求山水画的意境,而意境的产生依赖于对事物的深入认识。 B: 苏州园林的设计讲究因地制宜 , 自出心裁,强调随地形、地势变化而变化,要有自己的创造和地域特色。 C: 《傅雷家书》是一部充满着浓浓父爱的苦心孤诣 , 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 D: 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吕伟充满自信,神采奕奕 , 沉静自若地走上十米高台,从容不迫地准备开始她完美的凌空一跳。 |
9、 | 下列文学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从记忆里抄出来的文字”,我们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风筝》就选自这部散文集。B: 《鲁滨逊漂流记》的主人公鲁滨逊热衷于航海、性格坚毅的他在小人国、大人国、飞鸟国、慧马国历险多年,吃尽千辛万苦,终于得到了可观的财富。 C: 《咏煤炭》的作者是明代政治家、军事家于谦,“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就出自此诗。 D: 中篇小说《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它为我们真实地描绘了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 |
10、 | 下面句子中标点没有错误的是( ) A: 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B: 这个养殖场里什么鸟都有:珍珠鸟,天鹅,角鸡,鹁鸪,孔雀。 C: 我实在不明白他在说什么? D: 被称为科学迷的哥哥,介绍我看了海底之迷和奇怪的科学现象两本书。 |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 1 )下列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诗为律诗。律诗属近体诗,成熟于唐朝,分五言、七言两种。 B: 首联是说久闻洞庭湖大名,今天终于来到。这与《春夜喜雨》《望岳》开头一样,都是平淡叙述,没有形容,亦没有运用修辞,我们由此能看出杜甫五言律诗的风格。 C: 颔联是说浩瀚的湖水把吴楚两地分开,日月星辰都像是整个地漂浮在湖水之中一般短短十个字,写出了洞庭湖壮丽生动的图景,意境开阔。 D: 尾联写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写“我”凭栏眺望之所感。“凭轩”一句与题目“登楼”遥相呼应,收束全诗,从而使全诗浑然一体。 ( 2 )请写出这首诗的抒情诗句;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这些诗句所表达的情感。 |
阅读[甲][乙]两篇短文,完成小题。 【甲】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 【乙】处士刘易,隐居王屋山。尝于斋中见一大蜂于蛛网,蛛搏之,为蜂所螫①坠地。俄顷,蛛鼓腹欲烈,徐行入草。蛛啮②芋梗微破,以疮就啮处磨之,良久腹渐消,轻躁如故。自后人有为蜂螫者,挼③芋梗傅④之则愈。 【注释】①螫(shì):蛰(zhē)的意思。即有毒腺的虫子(蜂、蝎等)刺人或动物。②啮(niè):咬。③挼(ruó):揉搓。④傅(fu):涂。 ( 1 )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语的意思。①庆州界生子方虫 界:________ ②悉为两段 悉:________ ③岁以大穰 大穰:________ ④徐行人草 徐: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①方为秋田之害 ②旬日子方皆尽 ( 3 )结合【甲】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明傍不肯能够消灭子方虫,使秋田免受虫害的原因。( 4 )从【甲】文中________一句(用原文回答),可以看出害虫天敌不是第一次出现;【乙】文中聪明的蜘蛛用________医好了________。这两篇文章所写的神奇的自然现象,启示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生物间天敌相克的特性,发挥中草药的功效,防治病虫害,治病救人,造福人类。 |
阅读下面的语段,思考并回答问题。
自碑亭再往北,地势陡然高峻,由此上至祭堂前平台,全部砌以宽大的石阶。石阶分为8段,每段30余步至50余步不等,共290级。石阶尽处,就是宽135米、深30米的大平台,中央则矗立着陵园的主体建筑——祭殿。平台是全陵的制高点,与入口处石坊的垂直高度差超过70米,这里视野辽阔,气象万千,既便近观,又宜远眺。当阳光灿烂时,远处方山如屏,秦淮似带;近处村舍相望,田圃纵横,道路津梁,行人车马,无不纤细入微,仿佛眼前展开了一轴工笔长卷。而当日出日没之际,在晨烟夕雾的迷梦中,城犹潜蛇,山若伏鳖,馆阁楼台,隐约参错,远峰近树,依稀可辨,人们又好像面对着大幅的泼墨山水。无论是春夏秋冬,还是风霜雨雪,大自然都要向人们展示它那变幻无穷的奇妙景色。
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现止。
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
愈捶愈烈!形体成了沉重而又纷飞的思绪!
愈捶愈烈!思绪中不存任何隐秘!
愈捶愈烈!痛苦和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人,成了茫茫一片;声,成了茫茫一片……
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以致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
简直像来到另一个星球。
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
( 1 )第1—5段主要写________。题目:让 走进心灵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如“善良”“勇敢”“感恩”“快乐”“良好的习惯”“崇高的品德”“灿烂的阳光”等(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填写其他词语)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如果不可避免,请用××代替。③文章不少于600字,不超过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