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柳州十二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蝉蜕(tuì) 毋宁(wú) 冗杂(chén) 燕然勒功(lè)
B: 骊歌(lí) 羸弱(yínɡ) 蓦然(mò) 戛然而止(ɡá)
C: 菜畦(qí) 行辈(hánɡ) 珊瑚(shān) 叱咤风云(zhà)
D: 炽痛(zhì) 怂恿(sónɡ) 悲怆(chuànɡ) 锲而不舍(qì)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对于汉语的子民来说,寄居他乡,母语便是故乡的方言土语;置身异国,母语便是方块的中文汉字。
B: 一年一度的“黑五”网购高潮(11月的第四个星期五),被称为“跨界版双11”。
C: “灯把黑夜,烫了一个洞。”孩子的天才诗歌,让我们为之惊叹!
D: 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日前公布了2017年十大语文差错。
3、元太祖铁木真是蒙古草原上的英雄,他被人们尊称为“成吉思汗”,“汗”的意思是大王,那么“成吉思”的意思是( )
A: 天空
B: 大海
C: 草原
D: 高山
4、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晓雪的《关于散文〈白鹭〉》是一篇独具匠心的评论。
B: 关于勤奋,古人的教导多得很,韩文公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C: “快走!你把我扔在这儿算怎么回事?”坐车的跺着脚喊。
D: 母亲和我都叹息他的景况: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
5、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带(qiè) 事(háng) 着(tiǎn) (cuì)
B: 拥(cù) 病(zhuó) (wǎn) 桑(zǐ)
C: 作(yī) 星宿(xiù) 着(zuàn) 公(zhāi)
D: 自(wù) 子(dìng) 贺(yí) 敞(xuān)
6、根据语境选词填空,最恰当的一项是( )

这个战场,没有销烟;这个战场,尚未停止。______早在一百多年前,林则徐就以虎门销烟的壮举,发出了中国人禁烟护国的强音,______一百多年之后的今天,禁毒工作仍然______,面对毒品的危害,谁都不能袖手旁观。为了自己,为了民族,为了整个人类,我们必须对罪孽深重的毒品大声说:“不”!这声音,气贯长虹;这决心,______!

A: 由于 所以 绵绵不绝 众口一词
B: 尽管 但是 任重道远 众志成城
C: 既然 那么 纷至沓来 众望所归
D: 尚且 何况 数不胜数 众所周知
7、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奥秘 分水岭 高瞻远瞩 步步为赢
B: 颠簸 逻辑学 循规蹈距 千钧一发
C: 震憾 管弦乐 老生长谈 枕戈待旦
D: 裁缝 四合院 两全其美 食不果腹
8、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对祖国文学胡编乱造,是对祖先的亵渎
B: 我的令尊大人已经七十多岁了,他每天坚持跑步,身体很健康。
C: 幸福是一种回味绵长的情致,是一种美不胜收的意境,它距离每一个人并不遥远。
D: 在他殚精竭虑地钻研下,制陶技术终于有了重大突破。
9、

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贻误 显郝 莫明其妙 锐不可当
B: 风糜 斑驳 迥然不同 打报不平
C: 绮丽 踊跃 碌碌无为 忍俊不禁
D: 决择 精髓 无精打采 受益非浅
10、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秋季运动会,使得我们班的凝聚力空前增强。
B: 长沙正式加入全球“创意城市网络”,成为世界“媒体艺术之都”,这是每一个长沙人的功劳,更是760多万人的幸福与骄傲。
C: 我喜欢阅读当代作家龙应台的 作品,比如《亲爱的安德烈》,我已经看了大约150页左右了。
D: 秋季研学是否有收获,关键在于能跟小伙伴参加班级开展的有意义的活动。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A: 这首诗借诗人登山望海所见到的自然景物,表现了诗人旷达的胸襟和宏伟的政治抱负,即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和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
B: 诗歌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以“观”字统领全篇。
C: 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D: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写的是实景,全是作者亲眼所见,可从两个“若”看出。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将军既帝室之,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陈寿《隆中对》)

【乙】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诸葛亮《出师表》)

( 1 )联系两段文字看,甲段中的“将军”也就是乙段中的________。
( 2 )甲段中加线的两个字:“胄”的读音是________;“身”的意是________

乙段中划线词语“不毛”意思________。

( 3 )翻译下面的句子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 4 )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示的共同目标是什么?(用原文或自己的话概括均可)
( 5 )“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是杜甫《蜀相》中的名句,甲段文字正体现了前句中的________,乙段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是________。
( 6 )在公众眼里,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历来被人们所称颂,除以上杜甫的诗句外,有关他的典故、成语、名言警句以及俗语等还有很多,请列举两个(句、对)(不必每项都列出,只要写出两个即可)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故乡(节选)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阿!闰土哥,——你来了?……”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他回过头去说,“水生,给老爷磕头。”便拖出躲在背后的孩子来,这正是一个廿年前的闰土,只是黄瘦些,颈子上没有银圈罢了。“这是第五个孩子,没有见过世面,躲躲闪闪……”

母亲和宏儿下楼来了,他们大约也听到了声音。

“老太太。信是早收到了。我实在喜欢的了不得,知道老爷回来……”闰土说。

“阿,你怎的这样客气起来。你们先前不是哥弟称呼么?还是照旧:迅哥儿。”母亲高兴的说。

“阿呀,老太太真是……这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不懂事……”闰土说着,又叫水生上来打拱,那孩子却害羞,紧紧的只贴在他背后。

“他就是水生?第五个?都是生人,怕生也难怪的;还是宏儿和他去走走。”母亲说。

宏儿听得这话,便来招水生,水生却松松爽爽同他一路出去了。母亲叫闰土坐,他迟疑了一回,终于就了坐,将长烟管靠在桌旁。

( 1 )选出在本选段中没有运用到的描写方法是( )
A: 对话描写
B: 肖像描写
C: 环境描写
D: 动作描写
( 2 )选出对本选段中中年闰土形象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他称“我”母亲为“老太太”,表现了他有意讨好“我”母亲。
B: 他称自己少年时的好友为“老爷”,说明了他受封建等级观念影响很深。
C: 从他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他的生活景况非常不好,他是当时下层人民形象的缩影。
D: 宏儿和水生就像当年的“我”和闰土一样,彼此之间没有隔阂。
( 3 )文学作品中人物无声的语言也能揭示他们的心理活动,下面句子中的省略号含有丰富的潜台词,它们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活动?

①“阿!闰土哥,——你来了?……”

②“老爷!……”

( 4 )对比是小说中常用的手法,上面的文字中有两处对比,把它们找出来,分别说说这两处对比的表达作用。
( 5 )画线句子中所说的“厚障壁”为什么是“可悲”的?请联系全文内容和下面的资料,说说你的看法。

资料链接:过去的三个月的创作,我最佩服的是鲁迅的《故乡》……我觉得这篇《故乡》的中心思想是悲哀那人与人之间的不了解,隔膜。造成这不了解的原因是历史遗留的阶级观念。……著者的本意却是在表现出人生本来是一气的,后来却隔离了这一根本观念。(茅盾《评四五六月的创作》)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有一种精神叫专一

“右手画圆,左手画方,不能两成。”《韩非子》中的这一名句,现代科学给出了解释,即大脑两半球的连接机制无法同时向左右手分别传达“画圆”和“画方”的命令。无数事实也表明,用心专一,事业方可成功;反之,则一事无成。

屠呦呦就是用心专一的典型。55年里,除了参加为期两年半的“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她几乎无长时间离开过东直门附近的那座小楼;为了不影响研究,她把孩子交给母亲抚养,即便得了中毒性肝炎也还在充满乙醚气味的环境下工作;从2000多种中草药制剂中,历经380多次鼠疟筛选,经历了190次失败,最终提取了关乎上百万生命的青蒿素。科学界巨星“三钱”之一的钱伟长,不管做什么研究,都非常专一。他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研究。终于在应用数学、弹性力学、中文信息学等领域获得重要成就,被人称为“万能科学家”。屠呦呦、钱伟长的事业轨迹似乎在提醒人们:获得成功的途径,唯有专一。

反之,不务正业,不仅不会成功,反而贻害无穷。明熹宗朱由校不专一治国,痴迷木匠,虽技艺堪比巧匠,却误国害民。现实中亦有不少这样的人。有一位著名的骨科专家,担任医院院长之后,便心有旁骛,不专一于“正业”,热衷搞房地产开发,虽然医院规模不断扩大、地盘不断拓展,但诊断、医疗的服务质量却不断下降,最终导致医疗事故频发,病人及家属怨声载道。许多教训表明,在其位不专一其政,却将精力用于怎么升官、怎么发财、怎么享乐,终必误人误己。

荀子云:“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许多禀赋很好的人,不屑为“蚓”,向往威武之“蟹”,在最青春的年华,将大量的时间、心力耗费在名、权、利的追逐上。事业偏轨,难有大成,殊为憾事。寄心于旁骛,或有短暂的满足,却终会步入歧途。

在浮华喧嚣的环境下,专一往往体现为一种定力、自制力、免疫力,乃至挫折承受力。有专一精神打底,在人生和事业的路途上,至少能拥有内心真正的平静,享受实现人生价值的快乐,即便仍然可能面临失败。

(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 2 )请简析第⑶段的论证过程。
( 3 )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⑷段划线句运用了引用论证的方法,通过引用荀子的名言,使本文论证更有力,更具有权威性。
B: 第⑵段按总分总的结构进行论证,列举了屠呦呦和钱伟长的事例证明中心论点。
C: 梁启超说:“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这句话能够证明本文的中心论点。
D: 最后一段阐述了“专一”的内涵,进一步明确并深化了中心论点。
( 4 )结合文章内容,再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专一”的认识。
四、写作(分值:60分)
(一)话题作文

前不久,一首小诗火了——“妈妈说我是捡来的,我笑了笑,我不想说出一个秘密……爸爸姓万,我也姓万,只有妈妈姓姜,谁是捡来的,不说你也明白。嘘!我会将这个秘密永远藏在心中。”成长路上,我们心里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小秘密,那些和爱有关的秘密经过时间的洗礼,逐渐变成了一颗闪着美丽光芒的琥珀。

请以“秘密”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二)半命题作文

家是我们心灵的温暖港湾,是我们一辈子的深情眷恋。在家里,每天上演着或平凡或跌宕的故事;在家里,有我们可亲可敬的亲人;在家里,每一个角落,每一种器物,都能启迪我们写作的灵感。

请以“家有_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以上两题,任选其一作文。(2)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书写规范工整。(4)文中不涉及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潜藏德爱慕里面都是伱”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