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能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 B: 回想小学六年,同学们快乐的歌声,活泼的身影,至今还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 C: 她对我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啊! D: 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我们能够悟出许多人生的真谛,明白做人的许多道理。 |
2、 | 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系向牛头充炭直 B: 下者飘转沉塘坳 C: 才美不外见 D: 矜、寡、孤、独、废疾者 |
3、 | 下面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首领哑声说道:“可还歇?”余下的汉子们漫声应道:“不消。” B: 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细流,隐隐喧声腾上来,着一派森气。 C: 我战战兢兢跨上角框,首领吼一声:“往下看不得,命在天上!” D: 首领把裤腰塞紧,曲着眼望那鹰,说:“蛇!”几个汉子也望那鹰,都说:“是呢?蛇。” |
4、 | 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四月美在燕子坐实了新家,________;四月美在高飞蓝天的风筝,________;四月美在春耕的身影,________。最美人间四月天,请细细品味,让它与你一起美丽。 ①田野有了动人的春色 ②开始温馨的生活 ③那是理想在翱翔 A: ①②③ B: ①③② C: ②③① D: ②①③ |
5、 | 下列各句划线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任何高明的犯罪分子在作案后肯定会留下蛛丝马迹 , 正所谓“雁过留声,人过留痕”。 B: 迎新晚会上,祁敏同学大出风头 , 代表我们班演唱了一首《飞得更高》,赢得了阵阵掌声。 C: 黄诊珍是个慷慨大方的人,这次为灾区募捐活动,她毫不犹豫地捐出了五万元。 D: 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省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当之无愧的国之瑰宝。 |
6、 | 下列各项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B: 铿锵(qiāng) 烘焙(bèi) 苍劲(jìng) 空穴来风(xué) C: 缱绻(juǎn) 诘问(jié) 绯闻(fěi) 既往不咎(jiù) D: 肖像(xiāo) 深谙(ān) 创伤(chuàng) 深恶痛疾(wù) |
7、 | 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宝贵 曾经 提高 酒鬼 解说:这四个词的词性各不相同。 B: 玛丽说:“你记得你对我说‘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的那一天吗?” 解说:这句话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 C: 载歌载舞 卫星发射 机灵得很 放下包袱 解说:四个短语的结构类型各不相同。 D: 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解说: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 |
8、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汉语是世界上历史最____________、发展水平最高的语言之一。在世界语言中,汉语具有独一无二的____________而富有想象力的特征,精通多国语言的季羡林先生____________汉语是世界语言里最简练的一个语种。 A: 悠久 简化 称呼 B: 悠久 简洁 称誉 C: 悠然 简洁 称呼 D: 悠然 简化 称誉 |
9、 | 选出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深圳市交委拟在地铁站周边设置非机动车收费停车位,以满足市民出行的需求。 B: 本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各场演出的上座率超高,显示出市民对传统戏剧的热情可见一斑。 C: 通过参加沈从文作品研读会,使我对饱含浓郁地方气息的文学作品兴趣更大了。 D: 能否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是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
10、 | 下面语境中,用语不得体的一项是( ) 学校举行书法展示活动,同学们邀请你当场挥毫,你推让不过,说:“好吧,那我只好献丑了。”作品完成后,你谦虚地对大家说:“写得不好,见笑了!”组织活动的老师奖给你一件礼物,你对老师说:“谢谢老师,这礼物我就笑纳了。”你的书法老师应你之邀参加了这次活动,你对他说:“感谢您百忙之中光临指导!” A: 献丑 B: 见笑 C: 笑纳 D: 光临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 1 )“为赋新词强说愁”一句中“强”读作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 2 )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丑奴儿”是词牌名,“书博山道中壁”是词的题目。 B: 此词运用叠句和对比的艺术手法充分表达了词人的感情,这也是本词流传千古的根本原因。 C: 上片有两组因果关系:前一句“爱上层楼”是果,后一句“爱上层楼”是因。 D: 上片的“愁”是少不更事、无病呻吟的闲愁,下片的“愁”是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哀愁。 |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①指通豫南,达于汉阴________②曾不能损魁父之丘________ ③寒暑易节,始一反焉________ (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年且九十 存者且偷生 B: 且焉置土石 始一反焉 C: 杂然相许 吴广以为然 D: 以君之力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 3 )翻译句子: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 4 )实现中国梦,任重而道远,从愚公的身上,我们能汲取哪些精神营养? |
又是菜花黄(王清铭)
①走,看油菜花去。
②生长在穷山僻壤、蓬门荜户的油菜花,绝对没有想到自己一个粗布乱服的乡下丫头,会有一天成为一种金黄色的时尚符号。油菜花只是一种乡村常见的庄稼,很少出现在古代诗词里与桃李争艳,有时甚至不如荠菜花,辛弃疾的一句“春在溪头荠莱花”让茅莱花名声大振。
③很多不种田的农人搬进城里,但油菜花进不了城,只会在乡村寂寞地开放着。她不会炒作,也没人帮她炒作,人们钟情于玫瑰,很轻易地把她忽略,甚至她的名字都被改了,只简单地称为“菜花”。油菜花却不去理会身份的高低贵贱,她不张扬,选择在桃李开花之后开放,一开就是一大片。她也不似桃李,有一两树花,就喊得全城的人都知道,纷纷前来参观,出门俱是看花人。油菜花生长在乡野,最平民化,她交往的都是一些农作物。
④因为接通地气,油菜花也不知道什么是忧愁。她只在该开花的时候开花,该结果的时候结果,不赶趟儿;开花的时候,不涂脂抹粉,很本色,只是一列的黄。油菜花活得简单,而简单就是一种超凡脱俗的美。
⑤油菜花从不把自己当风景,却无意中成为一道春天亮丽的景观。菜花的黄丰富了春天的色彩;“莺儿啼,燕儿舞,蜂儿忙”,蜜蜂没有势利眼,它们也在油菜花的枝头翩然起舞,采花蜜酿制自己的生活。
⑥我在乡村生活了近二十年,现在还没有与乡村隔断联系。油菜花太平常了,以致经常熟视无睹。人们常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看到网络上有人呼朋唤友去看油菜花,而且真的有很多人去了,拍了很多有关油菜花的照片,甚至还有人煞有介事地评选出陕西汉中、江西婺源等十大看油菜花的胜地。看着照片上熟悉的油菜花,我恍然有所悟,自己过去的很多跟油菜花有关的日子不就是风景吗?那一种朴实而简单的日子不就是很多现代人向往的生活吗?
⑦以前,老屋面前有一大片油菜花,农人并没有把它当风景,我也是。我们在油菜花边生活,游玩。今天突然读到杨万里的一首诗《宿新市徐公店》,童年的记忆被唤醒了:“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黃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我们也曾追逐黄蝶走进了油菜花地,黄蝶迷失在菜花黄之中,同时迷失的还有多年之后生活在城里的我们。
⑧有时候,生活的美不是靠发现,而是缅怀;不是寻找,而是回归。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恍然大悟,长满油菜花的土地是我们最初的出发地,走了很多年后,才明白,油菜花才是我们生命的终点。生命的本质不就是朴实简单而又诗意盎然吗?我们在寻找中迷失,在迷失后又继续寻找。我们走了很远,以至于忘了为什么要出发。还好,那些金黄油菜花还在,迎着春风开放,好像就是为了迎回我们这些流落到城里的人。
⑨走,看油菜花去。不是看,是回家,回到我们阔别多年的老家。在我们的家园中,我们就是黄黄的油菜花,在春风中轻轻摇曳,简单、朴实、而又诗意盎然。
〔内容梳理〕
( 1 )阅读全文,完成下列图形中对“油菜花”特点体现的概括。
她也不似桃李,有一两树花,就喊得全城的人都知道,纷纷前来参观,出门俱是看花人。 走,看油菜花去。不是看,是回家,回到我们阔别多年的老家。 |
①批注:本文主要写油菜花,而这句话提到了桃李,这样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呢? |
②批注:结尾处的“走,看油菜花去”一句,有什么作用呢? |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后面小题。
与陌生人交流
铁凝
①从前的我家,离我就读的中学不远,上学的路程大约10分钟。每天清晨我都要在途中的一家小吃店买早点。
②那年我13岁,念初中一年级。
③每个清晨,我就带着一副空荡的脑子走在上学的路上,走到那家小吃店门前。我要在这里吃馃子喝豆浆,馃子就是人们所说的油条。这个时候的小吃店,永远是热闹的,一口五印大锅支在门前,滚沸的卫生油将不断下锅的面团炸得吱吱叫着。当年,能吃到这油炸馃子已经是欢天喜地的事了。我排在等待馃子的队伍里,看炸馃子的师傅麻利、娴熟的动作。
④站在锅前的是位年轻姑娘,她手持一双长的竹筷,不失时机地翻动着,将够了火候的成品夹入锅旁的铜丝笸箩。她用不着看顾客,只低垂着眼睑做着自己的事,但她是愉快的,身形也因了这愉快的劳作而显得十分灵巧。当她偶尔因擦汗把脸抬起时,(A)我发现她长得非常好看,新鲜的肤色,从白帽沿下掉出来的粟色头发,纯净、专注的眼光,她的一切……
⑤在我当时的生活中,她几乎就是美丽的代名词——一种活生生的可以感觉和捕捉的美丽。她使我空荡的大脑骤然满当起来,使我决意要向着她那样子美好地成长。以后的早晨,我站在队伍里开始了我细致入微的观察,观察她那两条辫子的梳法,她站立的姿态,她擦汗的手势,脚上的凉鞋,头上的白布帽。当我学着她的样子,将两条辫子紧紧并到脑后时,便觉得这已大大缩短了我与她之间的距离。
⑥后来我搬了家,不能再光顾哪家小吃店了。又是一些年过去,我又一次光顾那家小吃店。记得是秋后的一个下午,我乘坐的一辆面包车在那家小吃店前抛锚。此时,门前只有一口安静的油锅。(B)我走进店内,看见她独自在柜台里坐着,头上仍旧戴着那白帽,帽子已被油烟沤成了灰色。她目光涣散,不时打着大而乏的呵欠,脸上没有热情,却也没有不安和烦躁,就像早已将自己的全部无所它求地交给了这家店。柜台里是打着蔫儿的凉拌黄瓜。我算着,无论如何她不过40来岁。
⑦下午的太阳使店内充满金黄的光亮,使那几张铺着干硬塑料布的餐桌也显得温暖、柔和。我莫名地生出一种愿望,非常想告诉这个坐在柜台里打着呵欠的女人,在许多年前我对她的崇拜。
⑧“小时候我常在这买馃子。”我说。
⑨“现在没有。”她漠然地告诉我。
⑩“那时候您天天站在锅前。”我说。
⑪“你要买什么?现在只有豆包。”她打断我。
⑫“您梳着两条又粗又长的辫子,穿着白凉鞋……”
⑬“你到底想干什么?”她几乎怪我打断了她的呆坐,索性别过脸不再看我。
⑭“我只是想告诉您,那时候我觉得您是最好看的人,我曾经学着您的样子打扮我自己。”
⑮“嗯?”她意外地转过脸来。面包车的喇叭响了,车子已经修好,司机在催我。我匆匆走出小吃店,为我这唐突的表白寻找动机。但我忘不了她那终于转向我的脸。我多么愿意相信,她相信了一个陌生人对她的赞美。
⑯不久,当又一个新鲜而嘈杂的早晨来临时,我又乘车经过这家小吃店。门前的油锅又沸腾起来,还是她手持竹筷在锅里拨弄。(C)她的头上又有了一顶雪白的新帽子,栗色的卷发又从帽沿里滚落下来,那些新烫就的小发卷儿为她的脸增添着活泼和妩媚。她以她那本来发胖的身形,正竭力再现着从前的灵巧,那是一种更加成熟的灵巧。车子从店前一晃而过,我忽然找到了那个下午我对她唐突表白的动机。正因为你不再幼稚,你才敢向曾经启发了你少年美感的女性表示感激;为着用这一份陌生的感激,唤起了她那爱美的心意。那小吃店的门前该不会有“欢迎卫生检查团”的标语了吧?我庆幸我的车子终究是一晃而过,我坚信原意坚信的:她的焕然一新是因为听见了我的感激。
⑰当你走向陌生人,平淡的生活便会常常充满陌生的魅力。
(选自《铁凝散文》,有删改)
邰丽华2岁的时候,因为高烧注射链霉素,而永远失去了听力。她7岁进入宜昌市聋哑小学。这时,舞蹈这种和音乐密不可分的艺术深深地吸引了她。
在邰丽华心中,舞蹈是一种看得见的、彩色的音乐;舞蹈是一种能够表达她内心世界的、美丽的语言。从宜昌市聋哑小学,到武汉市聋哑中学,不论学习多紧张,她每天都要挤时间练习舞蹈。她练得很苦、很苦,身上总是青一块、紫一块,新伤落着旧伤。邰丽华于2004年在雅典残奥会上领舞《千手观音》震撼世界,并登上2005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她创编并主演的精缩舞剧《化蝶》轰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被世界残疾人代表大会称为“全球六亿残疾人的形象大使”,被联合国机构指定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平艺术家”。
没有什么困难能阻止她对舞蹈的热爱;没有什么灾难,能毁灭生命的价值和尊严。
作文要求:①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表现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感情。②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不少于600字。③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