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广西桂林恭城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对这首诗作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A: 开头两句描绘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作者悲愤、失望的情绪。
B: “停、投、拔、顾”四个前后连续的动作,反映了李白内心的极度抑郁苦闷和感情的激荡起伏。
C: “冰塞川”、“雪满山”写了作者离开长安时,一路看到的实景,一方面写出了道路的艰辛,另一方面又象征了前途的渺茫。
D: 这首诗借乐府古题述愁显志,反映了封建统治者对人才的压抑,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愤,同时也表达了诗人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2、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含有“冫”的字一般与寒冷有关,含有“氵”的字一般与清澈有关。因此,在“泉水香甜,酿出来的酒就 ”的横线上应该填写“清洌”,而不是“清冽”。
B: 张同学默写:“无丝竹之乱耳,无案椟之劳形”,李同学认为把“椟”写错了,张同学分析说,古代的书是以木片为材料,所以应该是木旁的“椟”,李同学又表示赞同。
C: 8月17日,中国女足对阵中国香港女足,前者具有压倒性优势,后者基本上过不了半场。在中国队门前,甚至飞来两只麻雀,在草地上悠闲地觅食——真是门可罗雀!。
D: 把“羸弱”写成“赢弱”,就是写了错字,而不是写了别字
3、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一直认为,在这个世界上,__________

①最有价值的,是恬淡宁静的心和丰富无悔的回忆。

②最温暖的,是纯洁无瑕的真挚感情;

③而所有这一切的拥有,都需要用善良、单纯做底色。

④最悦目的,是纤尘未染的。

A: ④②③①
B: ①②④③
C: ②④③①
D: ④②①③
4、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多姿多彩 心旷神怡 转弯抹角 消声匿迹
B: 明辨是非 川流不息 迫不及待 阴谋鬼计
C: 周道如砥 遮天蔽日 鳞次栉比 张皇失措
D: 变换莫测 流连忘返 幅员辽阔 谈笑风生
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从咿呀学语,到走入学校,再到进入社会,学习伴随着每个人的一生。
B: 由于建成了公共自行车运行系统,为日照市民“绿色出行”提供了便利条件。
C: 国务院要求加快推进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速降费,加强服务水平。
D: 2014年春晚,一曲《时间都去哪儿了》让无数中老年人感怀感动,它再次提醒人们:时间一去不复返,切忌不要蹉跎岁月。
6、下列划线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chuò)泣 一(dǔ)墙 (qiào)壁 (sǒnɡ)立
B: (bēnɡ)土 (pénɡ)乱 (zhàn)抖 嶙(xún)
C: (nínɡ)视 (cháo)笑 头(yūn) 目(xuàn)
D: (dǒu)峭 动(tɑn) (shuāi)死 翼(yì)
7、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器项是( )
A: 正在热播的《熊出没》,成为许多家长和孩子们茶余饭后津津有味的话题。
B: 他们仅仅会纸上谈兵,不能去办实事,这些人大多都只能是夸夸其谈 , 严重缺乏实际经验。
C: 他的画大多具有极强的讽刺意味,幽默感极强,估计警察看后都会忍俊不禁
D: 考试成绩一落千丈,老师对此心急如焚 , 父母更是气的暴跳如雷。
8、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 “读书破万卷”变成“做滥万套题”,将会严重削弱一个民族的核心竞争力。
B: 我国第二艘航空母舰下水仪式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大连造船厂4月26日举行。
C: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全面推进了“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工作。
D: 溱潼镇继去年入选中国首批特色小镇后,再度以“会船风情小镇”成功入围省首批旅游风情小镇荣誉称号。
9、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随着私家车的暴增,使车位引发的邻里纠纷频频上演,停车问题已成为烦扰邻里关系的恶疾。
B: 相比攻坚克难的施工建设,科学运营和长期的管理维护更是考验北调的南水能否永远清澈的关键。
C: 一些招工的企业负责人表示:虽然用人需求增加,但只有待遇上去了,善待外来工,招工就比较容易。
D: 谁也不能否认,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光辉的一面,哪怕是十恶不赦的罪犯。
10、

下面语段中划线字的拼音正确的一项是( )

作为西湖的生姊妹,湘湖越来越受到游客的青。她似一个少女,慵懒地斜躺在湘山、城山之间,野性而不张扬,粗而又静谧。在她身上,原始美和现代美交相辉映,承着萧山人的文化底蕴。

A: ruán lái kuàng zài
B: luán lài guǎng zài
C: ruán lái guǎng zǎi
D: luán lài kuàng zǎi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在希望的田野上

晓 光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

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

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

一片冬麦,一片高粱,十里荷塘,十里果香。

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生活,

为她富裕,为她兴旺。

我们的理想在希望的田野上,

禾苗在农民的汗水里抽穗,

牛羊在牧人的笛声中成长。

西村纺花,东港撒网,北疆播种,南国打场。

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劳动,为她打扮,为她梳妆。

我们的未来在希望的田野上,

人们在明媚的阳光下生活,

生活在人们的劳动中变样。

老人们举杯,孩子们欢笑,

小伙儿弹琴,姑娘歌唱。

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奋斗,

为她幸福,为她增光!

( 1 )说说对“禾苗在农民的汗水里抽穗,牛羊在牧人的笛声中成长”的理解。

( 2 )三段歌词的末两句句式相同,但用词略有变化,仔细想想这些变化有什么含义。

( 3 )《在希望的田野上》的歌词在写作上主要用了________修辞手法?如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王冕僧寺夜读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知。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入学舍________

默记________

③父怒________

( 2 )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佛像是用十几个木偶做的,一个个面目狰狞凶恶,令人害怕。
B: 佛像多是泥塑的,一个个面目狰狞恐怖。
C: 佛像多是泥塑的,一个个面目狰狞凶恶,令人害怕。
D: 佛像多达十几个,一个个面目狰狞恐怖。
( 3 )从本文看出,王冕之所以成为著名画家、诗人,根本原因是什么?你从中受到哪些启发?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家有个“豆腐西施

刘希

①母亲有一门打豆腐的好手艺。别人一斤干黄豆,只能打出两斤半的豆腐,母亲却能打出三斤有余。而且,她做出来的豆腐,香嫩爽滑,不嫩不老。我觉得母亲和鲁迅笔下那个“细脚伶仃的圆规”很像,因此戏称她为“豆腐西施”。

②我们一家三兄妹,所有的学费及开销,都是母亲一手一手“磨”出来的。她以前做豆腐,是用很古老的石磨,将黄豆塞进石磨口里,加水用力转啊转,就成了豆汁,将豆汁烧开,用豆腐包过滤,用卤水点成豆腐,最后用石板压成形,一板板白白嫩嫩的豆腐,就大功告成。

③做豆腐是件很辛苦的事。母亲临睡前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将黄豆清洗干净,除去杂粒,放进一个大缸里。凌晨四点,母亲准时起床,将泡好的黄豆放进石磨里磨。尽管母亲很是小心,不弄出任何声响,但磨子吱吱嘎嘎的声音,和烧豆汁时柴火噼里啪啦的声音,时常会惊扰我的梦。等我们六点半起床去上学,母亲的豆腐已经做好了。

④做好的豆腐,母亲要用箩筐担到村里挨家挨户地去卖。有时候卖不完,她还得多转几个村子。每天母亲回到家时,往往已是黄昏。母亲常年疾病缠身,但无人帮手,她仍得一个人支撑着这个家。泡豆、磨汁、滤渣、压形,她无怨无悔。

⑤我的记忆里,除了母亲疲惫的面容外,更难以忘怀的,是她的眼泪。那天清早,母亲刚出门,箩筐的绳子突然断掉,两筐刚出炉的滚烫的豆腐,就倾倒在了母亲的脚上。她疼得“哇”的一声叫出来,眼里瞬间蓄满了泪水。那天,我刚好和母亲同路,那是我第一次看到母亲哭得像个孩子,哽咽着,不成声。

⑥我搀扶起她,劝她说:“妈,以后会好的,等我考上大学了,我一定不让您这么辛苦了。”母亲怔怔地望着我,好半天,破涕为笑。母亲第一次那么早就回了家,还担着两筐沾了沙子的豆腐。母亲一路还唱起了她最爱的歌:“解放区的天是晴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正是冬天,沾了沙子的豆腐,母亲舍不得倒掉,冲洗干净,拌点小葱,便成了我们那一个月餐桌上的主菜。

⑦母亲常常教导我们,做人就要像豆腐,清清白白,一生都光明磊落。母亲也是这样做的。她的一生,其实就像豆腐,泡、磨、熬、挤、压,历经人生的艰难,历经岁月的洗礼。但现在儿孙在膝下承欢,个个都极尽孝道,母亲也算守得云开,见到晚年最美的风景,好不快乐。

⑧母亲的豆腐,每一块都是一本很好的教科书。

(选自2016年3月21日《羊城晚报》)

( 1 )文中的②③段与⑤⑥段描述了关于母亲的2个场景,请各用一句话进行概括。

( 2 )仔细阅读文中划线句子,联系上下文,回答下面问题。

①第③段划线内容运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尽管母亲很是小心,不弄出任何声响,但磨子吱吱嘎嘎的声音,和烧豆汁时柴火噼里啪啦的声音,时常会惊扰我的梦。

②说说第⑤段划线句子划线词的表达作用。

她疼得“哇”的一声叫出来,眼里瞬间蓄满了泪水。

( 3 )联系全文,说说“我”为什么把母亲称为“豆腐西施”。

( 4 )文章结尾说“母亲的豆腐,每一块都是一本很好的教科书”。联系全文,说说“我”从母亲这本教科书中读到了什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张家小馆饺子兵

张曼娟

①星期三在学校里有八堂课,中午一小段空挡,我并不很饿,却觉得有进食的必要,于是,便来到大直,走进一家饺子馆吃午餐。在我想来,既是标举饺子馆,他们的饺子应该很不错。服务生问我要几个饺子,十个吧,我说,在家里吃饺子,我都能吃十几个的。饺子上来了,我有点错愕,这……是饺子,不是水煮包子吧?它们的个头还真大,皮尤厚实,内馅粗糙,我用了好多酱油、醋和辣椒酱,勉强啃完五个,已经弃械投降,谁要再逼我吃完,我铁定和他翻脸。当我结账时,服务生还追上来问:“要不要打包?”不用不用,我差不多是逃出来的。一个人缓缓走在秋日街头,忽然觉得感伤了,我知道终有一天,我会没有饺子可吃的。

②说到底,都是国为我家是饺子世家,而传到我这一代,看起来是要彻底失传了。我家有一个擀面板和一支擀面棍,年纪都比我大,应该是这个家庭则刚组成就来到的,新鲜面条还不好买的时代,父母亲要想吃面条,就得自己和面擀面拉面条。每当有客人上门,像是父亲的海员朋友,或是母亲的护士同学,小小的屋子挤满最能吃的青年,大家便一起包饺子,每个人都动手做,边包边聊,细密又合作。所以,从我有记忆以来,包饺子就是最平常的活动了。

③父母亲说在他们黄河流域的老家,通常是过年才包饺子的,而在我们台湾岛上的家里,只要市场有卖韭菜的,就是包饺子的好时节了。

④有客人来我家,常常也指定了要吃饺子。吃饺子其实并不省事,从一早起床就开始准备,揉面啦、料理饺子馅啦,包心菜洗好切碎之后要用纱布包起来将菜汁挤干:绞肉买回来总还得剩个好几遍才能生黏;细细的韭菜一支支拣干净,再加上虾米之类的配料,可得忙和半天。所以,每当有客人指定吃饺子,并且顺便加一句:“简单点,就吃饺子吧。”我总有点不忿,吃饺子哪里简单?等我长大一些,稍稍见过世面才明白,吃饺子确实是可以“简单点”的,而是我们家把它复杂化了。

⑤到底有多少人在我家吃过饺子,已经无法记载,但是,吃完之后最常有的建议就是:“张伯的张妈妈开个张家小馆卖饺子吧”,在那些人丁兴旺的时代里,我家的饺子都是一板一板的堆放着,大锅煮着滚水,要煮好几锅才歇火。母亲负责擀面皮,父亲负责包饺子,一颗颗皮薄而饱满的饺子,每一颗的大小形状几乎一模一样,端端正正排在板上,直着看,横着瞧,都能成排成列,就像精神抖擞、制服笔挺分士兵,踢着正步从司令台前经过。朋友有一次惊呼:“哇!好像在阅兵喔。”从此之后,,只要包饺子,就觉得父亲好像饺子兵团的总司令。

⑥我家过年当然也吃饺子,却是选在大年初五,说是“破五”,把过去一些不好的事都破除掉;又有一说是“扭小人嘴”、吃了初五的饺子便能封住小几的口舌,有几年我的年轻女学生总要在初五赶来吃饺子,像是一种祝福的仪式。母亲的面皮要揉很久,愈揉愈柔软,再放两个小时,让面醒一醒。父亲在馅里加入了金黄虾米、拌肉时加入生蛋增加鲜嫩,还有一个秘方,便是自炼花椒油,将花椒在油里炸得快要变黑了,花椒的气味全化进油里。便将花椒丢弃,等油降温再淋进馅料里,扑鼻的香味喷起来,全体拌匀之后,就可以包饺子了。

⑦我待在家里的星期日,有时还没起床便听见剁馅儿的声音,我知道有饺子可以吃了。便觉得一整天都让人喜悦。人口简单的家里只包出一板饺子,我看着头发斑白的父母亲,依然专注地擀面,将包好的饺子排列成兵,觉得上天对我确是特别恩宠的。

( 1 )文中怎样描述饺子馆的饺子和“张家小馆”的饺子?根据相关内容,填写下列表格。

饺子馆的饺子

“张家小馆”的饺子

外形

①________,皮厚

每一颗的大小形状几乎一模一样,皮薄而饱满。

內馅

②________

馅料有③________等,都经过④________捡净等的悉心处理。


( 2 )在文章第④段中,作者指她家把吃饺子“复杂化”。“复杂化”一词在文中属于哪一类感情色彩的词语?试联系上下文加以说明。
( 3 )作者在文中花了大量篇幅来详细描述父母做饺子的经过和步骤,你认为是否有必要?说说你的看法。
四、写作(分值:60分)
作文:
请以“让路”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县(市、区)名、校名、人名,如果需要请用××代替。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任性是放纵青春的骄傲,”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