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累赘(zhuì) 陡峭(xiāo) 简陋(lòu) 诲人不倦(huì) B: 契约(qì) 俯瞰(gǎn) 烧灼(zhuó) 悲天悯人(mǐn) C: 拯救(zhěng) 糟糕(gāo) 愧怍(zuò) 忍俊不禁(jìn) D: 震悚(sǒng) 粗拙(zhuō) 挚友(zhì) 姗姗来迟(shān) | ||||||||||
2、 | 汉字积累——下列字形和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悄然(qiǎo) 粗糙(cào) 狼藉(jí) 锐不可挡 B: 翘首(qiào) 干瘪(biě) 分岐(qí) 为富不人 C: 教诲(huì) 倒悬(dǎo) 粗犷(guǎng) 不折不挠 D: 倔强(juè) 欢愉(yú) 蜷伏(quán) 眼花瞭乱 | ||||||||||
3、 | 根据你的名著阅读积累,完成下题。 下面依次对《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的表述,无误的一项是( ) A: 刘备寄于曹操篱下,以种菜掩人耳目。一日,曹操请刘备坐饮畅谈。曹操问天下谁是英雄,刘备答了袁绍等人的名字,曹操只是摇头,并说:“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刘备闻言大为吃惊,匙箸落地。此时雷声大作,刘备借雷声掩饰吃惊,使曹操认为其胆小如鼠,不复怀疑。 B: 李逵长相黝黑粗鲁,一生憨直,擅使两把大刀。回家见母亲,母亲因思念儿子常年流泪,已经双目失明。李逵骗母亲说做了官,要接母亲去享福。背着母亲至沂岭,母亲直喊口渴。于是李逵让母亲坐在一块大青石上,自己去给母亲取水。不料取水回来,发现母亲被老虎吃了。李逵悲愤交加,手拿大刀,连杀子母四虎,并收拾了母亲的尸体残骸,送到一座庵后埋葬。 C: 比丘国国王听信妖邪,要取小儿心肝做药引子。孙悟空请各位神灵暗中保护城中各街坊人家鹅笼里的小儿,待他灭妖后送还。悟空此举,感动了百姓,纷纷叫道:“扯住唐朝爷爷,到我家奉谢救儿之恩!”并抬着猪八戒,扛着沙和尚,顶着孙大圣,撮着唐三藏,牵着马,挑着担,一拥回城,这家也开宴,那家也设席,盘桓将有个月,才得离开。 D: 黛玉去怡红院访宝玉,因晴雯不开门,错疑在宝玉身上,又眼看着宝玉送宝钗出来,更生误会,不由触动了寄人篱下的凄凉心境而独自悲泣。至次日,又恰遇饯花之期,黛玉因满地落花,勾起无限伤春情思。感花伤已,含泪葬花,于是以落花自况,十分伤感地哭吟了《落花赋》:“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 ||||||||||
4、 | 句中划线字注音有误的是( ) A: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shāng),横无际涯。 B: 大禹之圣,且惜寸阴;陶侃(kǎn)之贤,且惜分阴,又况圣贤不若彼者乎? C: 募有能捕之者,当(dāng)其租入。 D: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hāng),为屯长。 | ||||||||||
5、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故宫博物院建筑精美,每天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 B: 妈妈郑重其事地叮嘱我:不管遇到多大的苦难,都不要轻言放弃。 C: 这明明不是你的过错,你偏偏要鸠占鹊巢 , 何苦呢? D: 他特别喜欢钻研,遇什么问题都要追本穷源,总要弄个水落石出。 | ||||||||||
6、 | 下列各语句的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B: 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C: 所以动心韧性,曾益其所不能。 D: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 ||||||||||
7、 | 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莅临 决别 兴高采烈 不求甚解 B: 分歧 烂漫 刨根问底 拈轻怕重 C: 云霄 帐蓬 油然而生 花枝招展 D: 狭隘 祷告 惊慌失措 翻来复去 | ||||||||||
8、 | 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曾经在华语歌坛风靡一时。B: 星期五晚上,在附近镇上上学的儿子回家了,李阿姨忙了几道菜,为儿子接风洗尘。 C: 近几年来,开发区建设突飞猛进,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投资者。 D: 哪怕是一星废纸,也会被人捡起,这种现象在我们学校已是司空见惯。 | ||||||||||
9、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如果把“信仰”二字拆开,就会发现“信”与“仰”的关系竟那么紧密——信者,仰也;仰者,信也。 B: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C: 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D: “海啸”究竟是一种什么现象?它是如何产生的?又该如何去预测?我们应该尽快搞清楚这些问题。 | ||||||||||
10、 | 读材料,找出表述有误的一项( )
[注]甲骨文 A: 现在使用的汉字是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来的。 B: 甲骨文的“春”,写作 ![]() C: 汉字的构成方式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春”和“洋”两个字都是形声字。 D: 隶书确立了汉字以水平垂直线条为基本元素的方形结构。 |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晚次鄂州 唐·卢纶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①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衰鬓逢秋色②,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注】①估客:贩货的行商。②三湘:泛指今洞庭湖及湘江流域一带,漓湘、潇湘、蒸湘的总称。在今湖南境内。由鄂州上去即三湘地。 ( 1 )首联中“犹”和“孤”二字表现了作者此时怎样的心情?( 2 )严羽认为:“唐人好诗,多是征戍,迁谪,行旅、离别之作。”试分析这首行旅诗中的颔联“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好在哪里? |
阅读《鲍君》一文,完成下面题目。 ①以鲍鱼置罝中而去( ) ②怪之以为神( ) ③问其故 ( ) ④人具为说 ( )( 2 )下列划线字与例句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昔有人设罝以捕獐 A: 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B: 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C: 能以天下事为己任(《赵普》) D: 杀之以应陈涉(《陈涉世家》) ( 3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昔 有 人 设 罝 以 捕 獐 ( 4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此是我鲍鱼,何神之有? ②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5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树
零落
①当树在这个世界扎下根的时候,无论是在风中,在雨中,在雪中,在黑夜里,在阳光下,没有啼哭,也没有欢喜。它的根在黑暗里所能感知的,是地的湿润、土的松软、泥的芳香。犹如孩子在母体里有着绝对的安全,有着适宜的温度。
②树从来不会选择它的出生地,高崖、沃土、石林、野地……只听凭天意。风是媒,在瞬间把它带到远方;鸟是信,无意中将种子从嘴角跌落。而土壤,则是它全部的信仰,生在里面,死亦在里面,从不挪移。种子是一种漂泊,而树是一种停留,一种执拗的安定。
③一粒树种破土而出,便见着了光,见着了温度,也见着了生命。树以光明为生,不在黑暗里行走。
④树不贪心,也不忧愁,它相信上天的眼睛,在它饥渴的时候,天会赐给它空气、雨水、阳光。树不慌忙,不夸张。树的生命,可能是一天,也可能是一百年,它不能预测自己的生死。但它却淡定如水,安之若素。十天长出叶的,不会因为害怕无常的到来而在一天之间长出叶;花朵在一夜凋谢的,世间的一切热闹与恩宠也不能让它多留一分钟。它在每一刻都发挥着生命的极致,如夏花绚烂,如秋叶肃穆。
⑤树,独立于天地间,干净、磊落,不依恋繁华,不攀附权贵。它谦卑、真实、不做作。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和时节里,开出属于自己的花朵,长出自己的枝叶,从不嫌花朵无色,枝叶无香。无花果不羡慕牡丹的富丽堂皇,冬青也不妒忌桃李的繁花似锦。
⑥ 它明白,作为一个独一无二的事物,它在世上仅存一次,不会再有第二次这样的巧合。每棵树的耳朵都听从自己心底发出的声音:“做你自己,成为你自己!”
⑦人有情,树亦有格调。松柏之坚韧、银杏之清奇、垂柳之绮丽、樟之洁身自好、桃之艳丽、李之淡雅……一如尘世中人,各人守住各人的姿态。云淡风轻地在尘世中展开。
⑧树常被人杀戮,瘦弱矮小者成为柴禾,化为焦炭。亭亭玉立者,则沦为木材,树身遭钢锯横穿,斧头砍伐。树的气韵,至死不变。几百年前的家具,它的质地、气息是人所不能改变的,时光也难以腐蚀。
⑨树是真正的隐者,树在枯山瘦水中,能年复一年地向上生长,春天发芽,秋天落叶,向着阳光安静地呼吸,直到枯萎、凋零,化为尘土。树被人移植到马路边、公园里,把它当成吸尘器,或是一种视觉观赏之物。树并不因此而愤怒,因为它的生命是埋在脚下的。即使只有一尺土壤,半寸阳光,也觉满足,一样发出赏心悦目的光辉。试看尘埃飞扬的闹市里,行色匆匆、愁眉不展的永远是人类。
⑩树是禅,身在尘嚣,心寄世外。
⑪树是正直而慈悲的。不管你来自何方,无论你春风得意还是落魄贫穷,那些绿叶满枝的树,都对你一样亲近、一样熨帖、一样眷顾、一样容纳。给你宁静,赐你淡泊。昨日的树如此,今日的树如此,明日的树依旧如此。
⑫树的善,一如既往。
⑬ 树,临风而语,沐雨而笑,恬于生而静于死。尘恬,则情不惑;死静,则神不移。故能与阴阳化而不易,从天地变而不移。
⑭当你辗转人世而浪迹天涯,当你疲于奔命而绝望恐慌,当你身处逆境而怨天尤人时,请停下来看立于尘世里却欣欣然向着阳光的树,你是否在刹那间泪流满面。
(选自 《思维与智慧》)
阅读《民工父亲的幸福》,完成文后题目。
民工父亲的“幸福”
①刚刚搬入新居不久。这天,我面朝着宽大的落地玻璃窗,端坐在电脑前,专心打字。明媚的阳光像瀑布一样成桶地泼洒进来:温暖、清亮、宁静。心情,也沐浴在一片暖融融的气氛中。
②突然,大门响起一阵很不规则的敲门声。
③“你找谁?”我警惕地将门打开一条缝隙。
④“我是住在您这片小区里干活的民工,想请您帮个忙。”那个陌生人嗫嗫嚅嚅地说。
⑤“什么事?你说吧。”
⑥“快到暑假了,我儿子要到城里来看我,他很想知道自己的父亲在城里盖了多少漂亮的房子。房子是盖了许多,可我从不知道城里人住在里面的情况,我很难给孩子描述清楚。要是他来了,我能带他到您家看一看吗?”
⑦这位民工一口气把话说完后,他望着我,一脸的焦灼和企盼,两眼露出渴求的神情。
⑧我恍然大悟——真是一个心细、慈爱的父亲啊!我也是一个父亲,在工作中取得了一点成绩,或在报刊上发表了一篇小文章,不也是喜欢在儿子面前表现一番吗?那是一个做父亲的自豪和骄傲啊!想到这,我答应了。
⑨他激动得连手也不知道放在哪里好了,脸上现出喜悦的神色。他连声说道:“您真是大好人啊!我问了好几家,有的一句话也不说,随手就将门咣地关上了;有的还怀疑我是坏人,一直看着我走进了工棚……”
⑩几天后,这位民工父亲果然带着一个小男孩来到我家。小男孩十三、四岁,黝黑的皮肤,结实的身体,明亮的双眸。
⑪ “换上吧。”我热情地说。父子俩换上了鞋套,像是生怕将木地板踏坏了似的,步子迈得格外轻缓,给人一种拘谨的感觉。我看到,一只大手和一只小手紧紧地握在一起。父亲对孩子说:“这位叔叔住的这套房子就是爸爸建筑公司盖的。我负责砌墙,工作时必须做到眼细、心细、手细,不能有丝毫的偏差……对了,爸爸也通过了中级工的考试。现在,我也是有文凭的建筑工人了。”
⑫儿子听着,眼里流露着一种自豪和骄傲的神色。我又看到,一只小手和一只大手紧紧地握在一起,父亲的腰板似乎挺直了许多。在一旁的我,心里也有一种温暖和甜蜜的感觉。
⑬一会儿,这对父子就看完了我的新居。退到门边时,这位民工父亲伸出手,重重地握住了我的手,感动地说道:“今天,是我进城打工以来过得最幸福的一天。我能带孩子到城里人家来看看,感受到了城里人家的温暖,这种幸福我一辈子也忘不了。”我看到这位民工父亲的眼里闪着晶莹的泪光。真没想到,在我看来一件简单、普通的事,竟让这位民工父亲这么激动。一下子,我也感动了,我和这位民工父亲的距离拉近了许多。我差一点把那位民工父亲的“幸福”弄成了碎片,一种隐痛扎着我的心。
⑭父子俩互相搀扶着下楼,那孩子对他父亲说道:“爸爸,您真了不起,盖出这么好的房子,城里人住得真舒服。如果我们在城里也能住上这么漂亮的房子就好了。”儿子的语气里有一种羡慕和向往。父亲爱怜地摸了摸孩子的头,说道:“傻孩子,这怎么可能呢?你只要在家里把书念好,帮爷爷奶奶多干点活就行了。”
⑮孩子仰起稚气的脸,掷地有声地说道:“ ”
⑯听了孩子的一番话,这位民工父亲将孩子往怀里搂了搂。
⑰我看到,这位民工父亲的腰杆努力地挺了挺。
⑱顿时,他在我眼里一下子变得高大起来——一个父亲的伟岸和善良!
大千世界,绚丽多彩。为田野着色,大地呈现生机勃勃的景致;为生活着色,人间充满暖意盈怀的真情;为梦想着色,人生拥有执着不懈的追求;为心灵着色,我们收获受用无穷的真知;为青春着色,你的花季将绽放出最坚实的自信……
请以“为 着色”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并抄写想答题卡上;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600—800字; ④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