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天津市西青区大寺镇大人庄村东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刚学做菜的爸爸老是忘记放盐和其他调料,让我吃起来味同嚼蜡
B: 今天课上,老师又教了一种新思路,我们重蹈覆辙地将这道题做了遍。
C: 我们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观察,袖手旁观是不能得到知识的。
D: 李琦经常为孤寡老人做好事,他的事迹真是罄竹难书
2、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不饱,力不足(食:吃)
B: 策之不以其(道:道路)
C: 执而临之(策:马鞭子)
D: 食之不能尽其(材:才能)
3、

根据拼音写汉字,有误的一项是( )

汶川,这个陌生的名字,连带着崩裂的山体,倒tā ( )的房屋和被废墟掩埋的躯体,cù( )然刺痛了我们的神经!灾难中的土地,我们为你心痛如割彻夜难眠;灾难中的同胞,我们为你神情悲恸双目噙泪。我们愿捧出一颗颗chì( )热的心,伸出一双双热情的手,与你们心手相连,bó( )击风雨!

A: 塌
B: 猝
C: 炽
D: 博
4、下列划线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无论是身高还是球技,姚明曾经在那一代国字号队员中都是鹤立鸡群的。
B: 新中国一代代国家领导人殚精竭虑 , 奋发图强,为了实现中国伟大的复兴梦而努力着。
C: 路边一位老艺人入木三分的微雕技术,吸引了人们的目光,引发了人们的赞叹。
D: 听了老师严肃的批评,他表面上正襟危坐着,内心却翻波涌浪不是滋味。
5、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每一条河流都是一曲古老的赞歌,唱出了远古文明的________,从未看过翻滚的巨浪的人,难以想象万马奔腾、________的壮丽景象。让我们迈开脚步,打开________,投入大自然的________。

A: 光芒 一碧万顷 心曲 怀抱
B: 辉煌 一泻千里 心扉 怀抱
C: 光芒 一往无前 心扉 情怀
D: 辉煌 一望无际 心曲 情怀
6、

初三了,你的好朋友熙熙经常晚上开夜车,白天上课时却打瞌睡,为了帮助他,你会对他说:( )

A: 熙熙,初三学习任务重,我们就更需要科学安排时间了呀,晚上早点休息吧,可别把自己累垮了!
B: 你不知道开夜车效率很低吗?像你这么学,成绩肯定会越来越差的!
C: 熙熙,你这么做简直太聪明了!该睡不睡,该学不学,真让人觉得难以理解!
D: 熙熙,省省吧!不就是初三吗?你把自己搞得这么悲壮,成绩不还是上不去吗?
7、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由衷 络绎不绝 因地治宜 鸢飞戾天
B: 诘责 巧妙绝伦 重峦叠嶂 无暇一顾
C: 徙倚 妙手偶得 毋庸质疑 法家拂士
D: 婆娑 旁逸斜出 自出新裁 流连忘返
8、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

①“直言不讳”很好,“婉言动听”有时候也需要。

②说话的方式很多,这里介绍两种:直言和婉言。

③所用词语的意思与所要表达的实际意思一致,直接了当,就是直言。

④批判别人或不同意别人的意见,要尽量避免用直言,而采用委婉含蓄的语言形式。

⑤说话要讲究方式,但是违背真实的原则,一味追求说话的方式,是不可取的。

⑥对于有些事情,人们一般不愿意直接说明白,而用一些相应的同义词,委婉曲折地表达出来,这就是婉言。

⑦我们现在的社会抛弃了旧社会许多不必要的繁文缛节,虚伪客套,要求在有礼貌和互相尊重的前提下,直接了当的交流思想,交换意见。

A: ⑤②③④⑦①⑥
B: ②③⑦①⑥④⑤
C: ⑤②③⑦④①⑥
D: ②③⑦⑤⑥④①
9、

下列句子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 )

A: 夏天的云变幻多姿,忽儿天狗吞日,忽儿云山高耸,忽儿披金镀银,仿佛是魔术家在蔚蓝的天空中用灵巧的手变出一幕幕令人称奇的景致
B: 仔细揣摩他这番话的含义,才明白这完全是出于大局的考虑,没有任何个人的私欲,这样一想,我的内心又深深地被震憾了,感受到他的拳拳之心
C: 大凡心中装有祖国的人都是鞠躬尽猝,死而后已的,像诸葛亮、文天祥、岳飞等等,他们即使遭遇困难,也始终不改初衷,心怀挚爱之情
D: 中国人讲究内敛低调,不喜欢锋芒必露的人,认为出头椽子先烂,认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其实现代社会更需要推销自我,尽情展露才华
10、下列句子的顺序排列准确的一项是( )

①百般不能排解恩情,不妨往诗文中寻个消遣处。

王维的乡思亦有画意: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③从古自今,乡愁是诗人的惆怅。

④没有什么再像乡愁一样令我悲伤,这么美丽的文字,这么伤感的情怀,只有诗人才能表达。

⑤诗云: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A: ①③④⑤②
B: ③⑤①②④
C: ③①⑤②④
D: ⑤①③④②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叙事,交代了作者出使塞上时轻车简从、路途遥远的情况和出使的目的。
B: 颔联以景喻情,诗人以“蓬”“雁”自比。含蓄的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C: 颈联写塞外奇观,其正确的朗读节奏应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D: 尾联写作者到了边塞却未遇到将官,表达了作者对都护没有前来拜见自己的不满。
( 2 )“一切景语皆情语”,诗歌颈联联中作者写了哪些景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课外阅读

乙亥北行日记(节选)

戴名世

明日,宿旦子冈。甫行数里,见四野禾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涧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注释)①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②甫:刚。③洵:确实。④浣:洗衣。

( 1 )下列各项中划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偶骑步行/屋俨然
B: 余而慕之/元方入门不
C: 恨不如远甚也/云先世避秦氏乱
D: 江北之俗/大苏泛赤壁云
( 2 )请用三条“/”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

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

( 3 )本文与《桃花源记》所展现的生活图景有什么共同之处?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二十岁的父亲

蔡怡

①“爸爸,您几岁啦?”我问。听到我喊他一声爸爸,他面有难色地望了我一眼,好像对我这叫了他五十多年的称呼无法接受。但一向温文、有修养的他犹豫了好一会儿,用疏远又客气的态度回答:“二十岁吧!”【甲】

②他说的时候,脸上露出慈祥的笑容。不,我应该说他脸上露出天真无邪的笑容。那是三岁小娃娃那样的纯净的笑。

③“您是做爸爸的哟,怎么才二十岁?”我一面提醒他,一面拿镜子给他,要他看清楚镜中的老人。

④“瞧,您一头闪着银光的白发,不是二十岁吧?”我给他第二个提示,再次试探他的记忆。

⑤趁着父亲专心地望着镜子,我也在一旁细细地打量他。他穿件浅绿色短袖衬衫,洗得泛白了。本来我想帮他换上丈夫出差回来为他刚买的新衣,他却一直拒绝,直说没钱也不能穿别人的衣服。

⑥他总担心没钱,不知这是老年人的通病,还是失智老人独有的忧愁。向他出示写着他大名的存折,并大声念出折子里的存款数额,是我每天的功课,但都无济于事。每隔十分钟,他就要出门找教书的工作赚钱。他一面说,还一面摸上衣口袋,于是我赶紧在他的口袋里放上几百块钱,然而这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⑦父亲的焦躁让我心疼,不停地解说也很累人。雇用的外籍看护担心我不在家的时候,中文不流利的她无法应付父亲,更担心父亲因急着找工作而趁人不备溜出大门。他曾经很神奇地打开四道不同的锁,搭电梯下到一楼,所幸被已经打过招呼的警卫拦了下来。

⑧后来我为解决父亲的“工作狂”心态想出一条妙计。我用他的口吻在一个纸板上大大地写着:“我,蔡某某,已经教了四十多年的书,现在领退休金在家养老,还有儿女奉养,生活无忧无虑,不需要再去工作赚钱了。”

⑨没事时,我就请他翻来覆去地大声朗读这些话。每读一遍,他紧绷的神经就会松弛一些,脸上浮现出笑容。但读完立刻忘记,所幸,他会自动重读一遍纸板上的好消息,每天读成千上万遍也不厌倦。

⑩不知道是这种暗示有效,还是他的记忆更加退化,他觉得自己已不再是要工作养家的中年人,而是在我家做客的外人。他常扯着我的衣袖,一再地点头赔笑:“谢谢你的招待,请送我回家吧!”【乙】

⑪我疲于应付父亲每日抛出的不同的球,也知道某些解释无效,只能忍住眼泪,期许用紧紧接抱所传达的爱与关怀,把他留在我经营的陌生“民宿”里。

⑫此时,父亲在镜中端详自己后,很自信地对我说:“头发虽然白了,但我就是二十岁!”【丙】

⑬“您是我的爸爸,不能比我年轻呀!”我撒着娇,不死心地拉着他的手,像是紧紧拉住他随时间流逝而逐渐远去的灵魂,想要唤回他深处的记忆,唤回原来深爱我的父亲。

⑭没想到他头一扬,嘴一撇,生气地说:“我——为什么——要当你的爸爸!”

我的心好像被戳了一个洞,一阵寒风刮过,冷到心底。眼前是永无止境的灰暗,而我就在这弥漫的灰暗中,用力追赶着父亲的背影,还口口声声地喊着“爸爸”“爸爸”,奇怪的是,走在我前面的父亲并不回头。待我终于追上背影,仔细一看,才发现我追错人了,他,只是个和父亲长得一模一样的陌生躯壳,并不是我的父亲。

⑯【丁】我吞了吞口水,把寒冬藏在心底,换上春暖花开的语调,好似新生命正要热闹开锣。我兴高采烈地宣布:“好啦,就让您当二十岁的爸爸吧!”

( 1 )下面的句子出自原文,它在文中的位置应该是( )

父亲的这句话将我凝冻在过去与未来的荒芜里,让我找不到出口,好久才回过神来。

A: 【甲】处
B: 【乙】处
C: 【丙】处
D: 【丁】处
( 2 )选文主要写了父亲的哪几件事?
( 3 )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⑨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每读一遍,他紧绷的神经就会松弛一些,脸上浮现出笑容。

( 4 )联系上下文,简要谈谈你对第⑮段中画波浪线句子的理解。

我的心好像被戳了一个洞,一阵寒风刮过,冷到心底。

( 5 )结合文章主旨,谈谈你阅读文章后的收获和感悟。
阅读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宁波人家的水磨粉

①我小的时候正值“文革”期间,在“过一个革命化春节”的号召下,所有的年俗礼节都被冲掉了,只有年前家家人家磨水磨粉时,还能让孩提时代的我们,跟在大人后面,无比的兴奋,感受到一些年味。

②这项“活动”的前奏是从拿着购粮证去米店购买春节配给每户的糯米开始的。等到离春节只有两三个礼拜的时候,母亲就开始与邻居们商议借石磨的事了。石磨往往是转了好几层关系,从较远的街区用黄鱼车驮来的。说好借磨的日期后,还要根据邻里间用磨的户数,确定使用的天数。一般来说,一架石磨上午、下午、晚上,能供三家使用。当时借磨不用花钱,也不用书面登记。母亲与阿姨、婶婶们串联后一合计,掐着手指,就把各家的使用时间定下了,从来也不会发生争先恐后的事情。

ƒ我家那时楼下开了个烟杂店,店后的客堂间在弄堂里是最大的,石磨借来后就放在那里,左邻右舍依次拎着用水浸好的糯米来用磨。母亲只要没事,都会待在客堂里,热情地招呼大家。那几天,客堂间里磨声不断,伴着欢声笑语,拉开了过年的序幕。

④母亲是正宗的宁波人,她对磨水磨粉这事特别讲究。临磨一周前,她就让我姐姐把糯米淘干净,用水浸在家里那只翠绿色的瓷缸里。轮到我家用磨时,她会带领我们兄弟姐妹全体出动,像完成一件大工程。她先舀几勺清水从磨孔里倒下,推着石磨空转上几圈,用水把磨道冲洗干净,最后用一只大缸盛在磨道的下面预备接米浆。正式开磨时,母亲会让我们朝磨孔里舀入带水的糯米,她亲自推着磨柄,不紧不慢地推着磨转动,感受一下磨盘转动的节奏。不一会,雪白的浆液从磨缝间渐渐流了出来,母亲用手指沾起米浆,慢慢地捻几下,笑着说:“老细腻额,迭只磨灵光额。”然后她就指挥我们谁舀米、谁推磨,自己则笑眯眯地在旁边看着,不时捻捻米浆,觉得粗了,就“警告”我们推得慢一些。有一年,我们叫舅姆的那家磨完水磨粉后,他们拎着盛水磨粉的搪瓷桶刚要走,不慎被那叫“阿三”的儿子给打翻了。后来母亲与在客堂间磨水磨粉的几家一合计,每家都匀了一些出来,才救了急。

⑤水磨粉磨好后,存放在阴凉处。这时,母亲就到处去觅优质的猪板油了。我家按宁波人传统,包的全是称为黑洋酥的猪油芝麻馅的小汤圆。这个馅做起来挺讲究,先把黑芝麻炒熟后放在石臼里抳成极细的细末,然后把生的猪板油一丝一丝撕下来,不允许有一丁点儿杂质,放进芝麻细末里不断地揉,再加上绵白糖,一直揉到三样东西完全互相渗透为止。这个活儿要求比较高,完全是由母亲一手完成的,几个姐姐只能给她做下手。

⑥除夕前一天,母亲会把水磨粉舀在一只白布口袋里,吊起口袋,沥出春节里包汤圆所用粉团的量。沥好,每年她都要嘱咐姐姐拿上一大块湿粉团与芝麻猪油馅,送给住在过街楼的“老宁波”的遗孀,从不间断。她说,这是她答应过“老宁波”的。

⑦年三十晚上,拖完地板,洗好手,母亲就静静地坐在桌边,伴着窗外的鞭炮声,慢慢地包出一排排雪白的小汤圆,供全家在新年早晨享用。有一次,我从外面放鞭炮回来,推开门就看见她坐在窗前的美丽的侧影,衬着外面五彩的礼花,桌上还有汤圆,玉一般的,简直就是一幅油画。那画面从此一直定格在我的心里———在当时的年代里,母亲身上散发出来的那种温柔与善良是我们成长的最大的庇护。因为有她在,生活才是有希望的,是欢乐的。

( 1 )阅读全文,完成下面两小题。

文章中第⑦段中说母亲是“温柔善良”的,概括她善良的表现:________。

我们除了体会到母亲的“温柔善良”,还可以感受到母亲________的特点,从文中找出一句体现该特点的描写:________。

( 2 )第七段划线句“桌上还有汤圆,玉一般的”若改为“桌上还有玉一般的汤圆”,表达效果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 3 )阅读全文可以得知,作者儿时感受到的“欢乐”体现在什么方面。
四、写作(分值:60分)

题目:这次,我没有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用现行规范的汉语言文字表达;④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30行);⑤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雨中霞”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