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济南市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经过各方面的努力,大火和消防隐患都得到了有效控制。
B: 高铁的开通,意味着从我市到南宁的时间比原来缩短了一倍。
C: 春天的昆明是个旅游的好季节。
D: 经过昨夜的一场大雨,刚刚遭受沙尘暴袭击的西北地区的空气清新了许多。
2、

下列句子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翘首西望,江面托着的就是若隐若显的蟠龙山。苍山如屏,江面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B: 雷锋精神是时代的骄傲,是民族文化的积淀,传承雷锋精神,弘扬传统美德是新时代青少年责无旁贷的责任。
C: 镜廊拱形天花板上是勒勃兰的巨幅油画,挥洒淋漓 , 气势横溢,展现出一幅幅风起云涌的历史画面。
D: 为了能让我们更专心投入复习,班主任可谓处心积虑 , 为我们准备了许多消暑用品。
3、找出下列文化常识不正确的一项( )
A: 我国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个等级。殿试的前三名称为状元、榜眼、探花。《儒林外史》中的范进参加乡试中了举人。
B: 《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而成的一部国别体史书。
C: 宋词主要分为婉约与豪放两大流派,前者代表人物是柳永李清照温庭筠,后者的代表人物是苏轼辛弃疾
D: 《沁园春 雪》通过对北国雪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及对历代封建统治者缺少文采的惋惜之情。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所著的一部笔记小说。
B: 《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
C: 艾青,原名蒋正涵,《大堰河——我的保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黎明的通知》都是他三十年代的作品。
D: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作者是英国作家雨果,主要作品有《九三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5、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夕阳的余晖洒在金色的孟加拉湾,“联合动力号”油轮连接着两支输油臂,静静地停泊在波澜不惊的码头边。
B: 第一次上讲台,他张皇失措地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一节课都在尴尬中度过。
C: 清晨,村庄静谧,炊烟袅袅,鸡犬不宁 , 呈现出一派迷人的田园风光。
D: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恩来少年时就立下的鸿鹄之志
6、

下列加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zhàn) 分(qí) 脸(xiá) 形不离(yǐng)
B: 应(hè) 热(mēn) 寒(zhàn) 繁花叶(nèn)
C: 酝(liàng) 那(chà) 感(gǎi) 雀无声(yā)
D: 样(mó) 弄(shì) 号(chuò) 花团锦(cù)
7、

在下面语段的横线上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准确的一项是( )

在一定的条件下,科学知识之所以正确是因为经过了实践的检验。________条件变化了,原有的科学知识会被人们用新的实践去检验,________会被修改和发展成新的科学知识。但人们之所以要不断学习________因为原有知识统统“过期变质”,________是因为新条件下产生的新知识能使人们的知识、思维和智慧更上一层楼。

A: 如果 从而 并非 而
B: 如果 从而 不仅 而且
C: 虽然 但是 不仅 而且
D: 虽然 但是 并非 而
8、下列各句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去年五一期间,天津水上公园等景点由于垃圾箱设置过少,导致游客乱丢垃圾。对此,我们认为景点管理部门并非不无责任。
B: 市长唐良智等市政府领导分6路,对全市安全工作进行大检查,防止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C: 汉字听写大会第二季选手招募启动,总导演关正文透露:国家语委已经给各省市发文,选手人数估计会达到2000万。
D: 武汉警方组织发动社区民警、群干力量,采取出警等措施,及时查处和制止了一批违规燃放行为。
9、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时男子十八岁行冠礼,表示成年。
B: 诗句“残花落尽见流莺”写的是初春的景色。
C: 以号相称,自古就有,文题《梁甫行》中的“梁甫”即是这种称呼。
D: “采薇”一词出自伯夷和叔齐采薇而食饿死首阳山的典故,后比喻隐居不仕。
10、

下面语段,已打乱顺序,最佳排列顺序是( )

①当爬上山顶,发现自己是孤独的。

②如果问我是否后悔,我会肯定地回答,不后悔。

③山顶,除了梦想,也是荒芜的。

④可是,当我们努力向上的时候,我们的同伴越来越少。

⑤人生,如同爬山,我们有无数的同伴,为了同一个目标,同一个梦想。

⑥就像智者所言,自己不断地往上爬,追求着自己的梦想。

A: ⑤⑥④①③②
B: ⑤①③⑥④②
C: ①③②⑤④⑥
D: ③②⑤①④⑥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听蜀僧睿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嵋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①睿,蜀僧名,擅长弹琴。②绿绮:古代名琴。③流水:借用“高山流水”的典故。④霜钟:《山海经·中山经》载,丰山有九钟,霜降而鸣。

( 1 )诗的第二联中“一挥手”“万壑松”分别表现了什么?
( 2 )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 1 )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行:________

②太丘舍 去:________

③相而去 委:________

④元方入门不 顾:________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②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 3 )读了这篇文章,你获得了哪些为人处世的启示?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那座军营 那群士兵(节选)

①他们来到当年的“点名台”前。张嵩山整了整衣冠,缓缓走上了“点名台”。看着排列整齐的方阵,望着一头头的白发,一张张沧桑的脸庞,张嵩山眼前幻化出一张张英俊的面孔,一个个鲜艳的、火红的领章、帽徽,仿佛回到了三十五年前……“连长好!”一声震天响的呼喊把张嵩山拉回到现实中,这一声亲切的、久违的呼喊,蕴含着当年那血浓于水的连队亲情。两行泪珠从眼帘飞驰而下,这就是连队,军人一生一世都难以忘却的灵魂的故乡、青春的故乡;虽然部队解散了,他们的豪气未散,心未散……张嵩山清了清嗓子,开始点名:“孙雅雅。”年近七十的老连长除了身体略显佝偻外,声音还是那样洪亮,还是那样有力,丝毫不减当年。

②张嵩山又叫了一声:“孙雅雅。”“到!”“曲高远。”“到!”“牛飞鸣。”“到!”

③“张文英!”这是张嵩山点的最后一个人。现场一下子沉寂了。

④“张文英!”张嵩山提高了声音。

⑤现场一阵沉默。

⑥这时,杨伊洛站了出来:“战友们,去年夏天,几个小孩来到九龙湾游玩,当时天热,他们就跳进黄河洗澡。黄河下边暗流很多,卷走了一个小孩。当时,张文英正在岸边种菜,听到呼救,没有半点犹豫,一下子跳进了黄河,把孩子推到岸边,但他却没出来。”

⑦杨伊洛走到张嵩山身边,解释道:“我怕大家一路上开车分心,在微信上没有说明。”

⑧张嵩山点点头,眼角又一次飞出泪花。

⑨这时,站起来一个孩子。他说:“我是兵兵,张叔叔就是为救我牺牲的。”张嵩山走上前,紧紧抱住了兵兵。

⑩杨伊洛说:“我看了张文英生前的日记,知道他有百年后把骨灰的一半埋在城垛山的愿望……可惜他出事后,尸体一直没有打捞上来。今天就带来了他的一双鞋子,等会儿我们上山,做个衣冠冢吧,好了却他一辈子的军人情结。”

⑪张嵩山看到那双鞋子是手工做的布鞋,似乎还没有上过脚。是张文英的老娘做的?可是,听说他的娘早早就去世了啊。

⑫墨春秀上前一步,看着那双鞋,迟疑了一下,缓缓说道:“这是当年俺娘给他做的。”

⑬张嵩山记得,当年这个村的妇女给部队的战友每人做了一双鞋,他的,也没有舍得穿,一直摆放在他的办公室桌,直到退休他才收拾回家,锁进箱子里。

⑭没有人提议,也没有人说话,大家带着兵兵,带着张文英的那双鞋,朝城垛山走去。同行的人,除了张嵩山的战友,还有“鱼水新村”的全体村民。

⑮ 不知道是谁先带的头,唱起了那首《城垛谣》:这万万块秦砖吆,是咱一代代的骨头连骨头!这万里城墙吆,是咱一代代的血肉筑就!俺在关外头,您在关里头。十三雄关忠魂守,家园万代无边忧……

⑯这歌,似云,在每个人心中漂浮着;似雨,在每个人眼帘中飞落着……大家都跟着唱起来,每个人的心似乎也沉醉起来……

⑰在城垛山上,选坟茔的时候,张嵩山选了个地势较高的地方。他说:“得让张文英瞧得见咱的老营盘。”

⑱从未落过泪的杨伊洛,此刻泪水伴着话语:“兄弟们,我和老张明年就七十了,你们也都奔六十了,就让文英兄弟代表咱们,永远看护着老营房,永远呵护着城垛山吧。”

⑲新坟隆起,全体默哀,天空阴雨四合,飘起了小雨,淅淅沥沥,无声无息。忽然,孙雅雅走出队列,朝着山下,朗诵起来。声音低沉,沙哑,是那么豪气,又是那么悲壮:“……啊,祖国,是军人心中的恒星;军人,是祖国忠勇的卫星……”

⑳雨,哗啦啦,大起来。这雨,似唱,似说,似乎在为九泉之下的张文英哭泣,似乎在向坟茔前的人嘱托着什么,似乎在为城垛山歌唱,似乎在为“鱼水新村”的未来欢呼……

(《奔流》2018年第9期、10期连载)

( 1 )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全文以退伍战士回到老营盘为主线,带出众人为张文英举行葬礼的情节,赞美和平年代退伍军人的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
B: 文中地名的设计颇具匠心,“城垛山”“鱼水新村”,无不使人联想到战争和军营的氛围。
C: 文中叙述了当年“鱼水新村”的妇女们给战士们做鞋,旨在表现了军民一家亲。
D: 选文语言简洁明快,富于变化和气势。全文以抒情的表达方式为主,用议论点题。
( 2 )第⑤段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 3 )请结合语境,根据要求赏析划线词和画线句。

这歌,似云,在每个人心中漂浮着;似雨,在每个人眼帘中飞落着……大家都跟着唱起来,每个人的心似乎也沉醉起来……

①赏析画线句。

②赏析划线词。

( 4 )文中张嵩山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写出两点即可)
( 5 )文中第⑳段画线句蕴含了哪些情感?请概括。
阅读下文,根据要求回答后面的问题。

花边饺里的母爱

肖复兴

①小时候,包饺子是我家的一桩大事。那时候,家里生活拮据,吃饺子当然只能等到年节。平常的日子,破天荒包上一顿饺子,自然就成了全家的节日。这时候,妈妈威风凛凛,最为得意,一手和面,一手调馅,馅调得又香又绵,面和得软硬适度,最后盆手两净,不沾一星面粉。然后妈妈指挥爸爸、弟弟和我看火的看火、擀皮的擀皮、送皮的送皮,颇似沙场点兵。

②一般,妈妈总要包两种馅的饺子,一种肉一种素。这时候,圆圆的盖帘上分两头码上不同馅的饺子,像是两军对弈,隔着楚河汉界。我和弟弟常捣乱,把饺子弄混,但妈妈不生气,用手指捅捅我和弟弟的脑瓜儿说:“来,妈教你们包花边饺!”我和弟弟好奇地看,妈妈将包了的饺子沿儿用手轻轻一捏,捏出一圈穗状的花边,煞是好看,像小姑娘头上戴了一圈花环。我们却不知道妈妈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儿,她把肉馅的饺子都捏上花边,让我和弟弟连吃惊带玩地吞进肚时,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

③那些艰苦的岁月,妈妈的花边饺,给了我们难忘的记忆。但是,这些记忆,都是长到自己做了父亲的时候,才开始清晰起来,仿佛一直沉睡着,必须我们用经历的代价才可以把它唤醒。

④自从我能写几本书之后,家里经济状况好转,饺子不再是什么圣餐。我想起码不能让妈妈在吃这方面再受委屈了。我曾拉妈妈到外面的餐馆开开洋荤,她连连摇头 “妈老了,腿脚不利索了,懒得下楼啦!”我曾在菜市场买来新鲜的鱼肉或时令蔬菜,回到家里自己做,妈妈并不那么爱吃,只是尝几口便放下筷子。我便笑妈妈:“您呀,真是享不了福!”

⑤后来,我明白了,尽管世上食品名目繁多,人的胃口花样翻新,妈妈雷打不动只爱吃饺子。那是她老人家几十年一贯制历久常新的最佳食谱。我知道惟一的方法是常包饺子。

⑥那一年大年初二,全家又包饺子。我要给妈妈一个意外的惊喜,因为这一天是她老人家的生日。我包了一个带糖馅的饺子,放进盖帘一圈圈饺子之中,然后对妈妈说:”今儿您要吃着这个带糖馅的饺子,您一准儿是大吉大利!”

⑦妈妈连连摇头笑着说:“这么一大堆饺子,我哪儿那么巧能有福气吃到?”说着,她亲自把饺子下进锅里。饺子如一尾尾小银鱼在翻滚的水花中上下翻腾,充满生趣。望着妈妈昏花的老眼,我看出来她是想吃到那个糖饺子呢!

⑧热腾腾的饺子盛上盘,端上桌,我往妈妈的碟中先拨上三个饺子。第二个饺子妈妈就咬着了糖馅,惊喜地叫了起来:“哟!我真的吃到了!”我说:“要不怎么说您有福气呢?”妈妈的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

⑨其实,妈妈的眼睛实在是太昏花了。她不知道我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用糖馅包了一个有记号的花边饺,那曾是她老人家教我包过的花边饺。花边饺里浸满浓浓的母爱,如今,我谨以花边饺讨得年迈母亲的快乐和开心。

( 1 )作者以________ 为线索,勾勒出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故事,赞美了人间亲情的伟大。
( 2 )品味词句的表达效果。

①结合具体语境,说说你对第⑨段里加横线的词语“花招”的理解。

②将第⑦段中“饺子如一尾尾小银鱼在翻滚的水花中上下翻腾,充满生趣”改成“饺子在翻滚的水花中上下翻腾,充满生趣”好不好?为什么?

( 3 )结合上下文来看,第③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 4 )第③段中加横线的词语“它”指代的内容是什么?
( 5 )下列对本文内容和写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①段末尾用比喻的修辞方法,表现母亲的做活的有条理和勤劳能干的优良品质。
B: 第②段通过母亲教“我和弟弟”包饺子这一细节,反应出母亲的慈爱和聪明,对孩子的疼爱和怜惜。
C: 本文写了有关花边饺子的两个故事,表达浓浓的母爱,赞美了母爱的博大和无私。
D: 在文章的结尾处加“将亲情的爱延续下去,代代相传”这句话,意思表达得更全面。
( 6 )根据神态描写,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

①第②段里,我和弟弟“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此时,看见这一幕的妈妈心里会这样想:

②第⑧段里,“妈妈的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此时,将这一切看在眼里的“我”会这样想: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下面题目和要求作文。

有人说,生活是一次次的相遇,是一场场的别离。其实在成长的路上,总有一些东西一直伴着你,支撑着你,给你启迪,给你鼓励。也许是一句贴心话,一个理解的眼神;也许是一束温暖的阳光,一颗无名的小草……

请以《 一直都在》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②立意正确,思想健康。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于5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否则扣分。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那些年”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