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武汉市江夏区第四初级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 运动会上,李涛以破校运会记录的成绩获得男子100米第一名,在校短跑队里,他是首屈一指的主力队员。
B: 当代雷锋郭明义几十年来奉行“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宗旨,助人为乐的精神在他头脑中根深蒂固。
C: 暴雨过后,山洪暴发,惊涛骇浪像脱缰的野马奔腾咆哮。
D: 演唱会上,面对艺术家精湛的技艺,观众们用掌声和欢呼声把现场的气氛哄托得十分热烈。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不努力学习,那怎么可能取得好成绩是可想而知的。
B: 同学们写作文,要细心观察各类事物、各种现象,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C: 在那壮美的青藏高原上,是我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
D: 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这位新来的老师,认真地倾听着他的报告。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诘责 匿名 油光可签
B: 和睦 祖藉 不辍劳作
C: 轩昂 锃亮 广袤无垠
D: 拔款 镌刻 殚精竭虑
4、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因此,贮藏粮食时要设法降低它们的呼吸作用,否则,呼吸速度快会引起有机物的大量消耗,放出的热量也会使粮温升高。
②在长期贮菜的菜窖里,往往会发生把人闷倒的事,就是因为贮存在菜窖里的菜类会呼吸,吐出了大量二氧化碳。
③如不事先排气,人进去就会窒息。
④反过来又促使呼吸增强,最后导致粮食发热霉变。
⑤生长着的植物会呼吸,已经收获了的植物也会呼吸。

A: ④⑤②③①
B: ⑤④②③①
C: ⑤②③①④
D: ④⑤①②③
5、

下列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名句。
B: 不论关系亲疏远近,作为领导,在工作上都应该对自己的部下一视同仁
C: 班长提议星期天去敬老院参加义务劳动,大家随波逐流 , 纷纷表示赞同。
D: 她讲课声音洪亮,语调抑扬顿挫 , 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6、下面一幅书法作品是元代书法家赵孟頫的《洛神赋》选帖。赵孟頫早岁学“妙悟八法,留神古雅”的思陵(即宋高宗赵构)书,中年学“钟繇及羲献诸家”,晚年师法李北海。下列对这幅书法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是赵孟頫行书代表作,字体行中兼楷,博采众长,用笔精到。
B: 这幅作品笔法蕴藉沉稳,酣墨淋漓,具有不激不厉的平和书风。
C: 字的结构端正匀称,点画比较丰腴,端美中具俯仰生姿的体势。
D: 这幅作品运笔圆润灵秀,优美潇洒,圆活遒媚;布局疏密有致。
7、对名著《朝花夕拾》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于1926年所作的一部回忆性小说集。
B: 在《无常》一文中,鲁迅提到:无常有黑白两种,白无常又叫活无常,黑无常又叫死无常,人们喜爱的是白无常。
C: 《五猖会》记叙作者儿时父子之间一场微妙的冲突——我对五猖会的热切盼望和父亲的阻难。
D: 《朝花夕拾》中女性形象的刻画不多,最突出的是长妈妈,刻画了一个文化水平低但善良、质朴的农村妇女形象。
8、下列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往之女家
B: 曾益其所不能
C: 使人称谢
D: 甚矣,汝之不惠
9、

下面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为降低交通噪音对奥运村的影响,我国科研人员制定了总平面防噪音方案。
B: 中语会即将在我校召开,这次会议规定每位发言者的发言时间最多不超过30分钟。
C: 随着电脑文字录入技术的应用,使人们逐渐不喜欢用笔写字了。
D: 我们的报刊、电视、网络和宣传媒体,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现象不再发生。
10、

下列句中加下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尽管落水儿童大声呼救,但他还是充耳不闻地走开了。
B: 他的一席话,使在场的人个个哑口无言
C: 英语团队全体专家利用博客平台与学员们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在线研讨
D: 虽然太阳系内的名字起得比较出格了,但精心挑选的名字引经据典 , 令人难忘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古诗词,回答问题

浣溪沙

纳兰性德

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注:①(谁)指亡妻。②(春睡)醉困沉睡,脸上如春色。③(赌书)此处为李清照和赵明诚的典故。李清照《金石录后序》云:“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故虽处忧患困穷而志不屈。”

( 1 )在上阕中,词人通过________________两个意象,告诉读者他站立在刻有花纹的窗户下沉思的季节是深秋,从而也一举奠定了整首词的基调。
( 2 )词的下阕运用了典故,来说明他们夫妻之间曾经的生活充满着诗情和雅趣、美满和幸福。

但有人说:最后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这七个字是“字字皆血泪”,请你结合整首词的内容,说说你对“当时只道是寻常”的理解。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文言文阅读

造酒忘米

一人问造酒之法于酒家。酒家曰:“一斗米,一两曲,加二斗水,相

和,酿七日,便成酒。”其人善忘,归而用水二斗,曲一两,相参和,七日而尝之,犹水也,乃往诮酒家,谓不传与真法。酒家曰:“尔第不循我法耳。”其人曰:“我循尔法,用二斗水,一两曲。”酒家曰:“可有米么?”其人俯首思曰:“是我忘记下米!”

噫!并酒之本而忘之欲求酒及于不得酒而反怒怨教之者之非也。世之学者,忘本逐末,而学不成,何异于是!

【注释】①曲:酒曲,酒母,酿酒所用的发酵剂。②参:通“掺”。

(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一项( )。
A: 而用水二斗/云而岩穴暝
B: 何于是/渔人甚
C: 水也/在昼
D: 尔第不我法耳/规蹈矩
( 2 )文中画线句子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

并 酒 之 本 而 忘 之 欲 求 酒 及 于 不 得 酒 而 反 怒 怨 教 之 者 之 非 也

( 3 )作者通过这个故事想说明什么道理?对你有什么启发?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居家劳动也是一种教育

顾建军

①去年年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席卷全国。寒假结束之后,考虑到疫情的影响,各地延期开学。面对“加长版”的假期,面对各种空中课堂,我们应该认真思考一个问题:是不是有必要改变一些地区防疫期间中小学生单一的学习模式。增加居家劳动实践内容?

②对中小学生来说,疫情期间的长时间居家,一些小区、村庄的封闭式管理,一些亲戚朋友的“隔离”状态,都是从未有过的体验。在这一特殊时期,学生从居家的现实生活情境出发,在进行学科知识、体艺活动等远程学习的同时,充分利用家庭的既有资源,进行适宜、适量的居家劳动实践,将会起到多方面的收获。适当的居家劳动,让学生在身心放松的状态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既能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增强防疫抗病能力,又能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培育热爱劳动的美好品德。

③在中小学生居家劳动实践中,老师和家长首先应引导学生学习榜样,树立积极的劳动观念。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解放军战士、科研工作者,为抗疫做好物资保障的生产者、运输司机、快递小哥,日夜值守的社区基层工作者、网格员等等,他们用特别时期的特别坚守,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奉献之歌。因此,让学生学习全国战“疫”中各个行业的劳动者,有利于为他们铺就积极向上的人生“底色”。

④居家劳动实践,还应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因家制宜、就家取材,根据不同年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这些实践活动形式不拘,内容多样,包括居家整理劳动、家庭餐饮劳动、家庭绿植养护劳动、家庭手工制作劳动、家居环境改造劳动等。长期以来,相当多的家庭由于家长的溺爱与包办,孩子既缺少劳动的观念与习惯,又缺乏基本的劳动技能。据南京师范大学劳动教育课题组2019年对全国3390位家长的调查,小学生一、二年级周一至周五平均家务劳动时间约为17.33分钟,三至六年级约为17.49分钟,初中生约为17.02分钟。这说明,我国中小学生的家务劳动时间不足。因此,

⑤此外,学生居家劳动实践,还要注意引导他们讲究方式方法。居家劳动,不仅仅是一种体力劳动,也是一种智力劳动。在劳动实践过程中,要注意劳动安全,强化居家劳动实践中的感悟、探究与创造,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进行安全劳动、创造性劳动,有利于他们体脑结合、知行合一、身心和谐。

⑥“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居家学习期间,倡导中小学生基于家庭环境,结合疫情防控知识学习和实施要求,进行力所能及的居家劳动实践,对于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来说,不仅重要,而且可行。

(有删改)

( 1 )结合上下文,将文章第④段横线处的内容补充完整。
( 2 )阅读全文,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甲】第①段由当前的社会事件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乙】第②段结合所处具体环境阐述居家劳动的作用。

【丙】第③-⑤段层层递进地论述了居家劳动的方法。

( 3 )请结合文章内容,联系自身实际情况,说说你对居家劳动实践的认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 a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 b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 c ,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1)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2)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 1 )选文中写“父亲”的外貌,先后写“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对其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因为才替祖母办完丧事,黑色有哀悼的意思。
B: 家境惨淡,父亲老境颓唐,“黑布”刚好反映了家境的困顿。
C: 着力刻画父亲生活古板,表明我要继承这种家风。
D: 与我的“紫毛大衣”形成对比,表现出父亲对我的关爱。
( 2 )①在语段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动词: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②分析这些细腻的动作描的作用。

( 3 )选文中两次写到"我"流泪,其感情分别是:

第一次________

第二次________

( 4 )文中说父亲“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写出了父亲怎样心理?
四、写作(分值:60分)
请以“ 的瞬间”为题写一篇文章。

人生有着许多瞬间,也许是愤怒的,也许是悲伤的,也许是恐惧的;可能是伟大的,可能是细小的,也可能是精彩的。请从生活中攫取某一个让你有不同感受的瞬间,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孤独、城畔”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