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岳阳市第五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生活是一部百科全书,你 用心去钻研, 会领会其中的真谛。生活是一片______的原野,你不应该只想着花前散心,月下漫步,还要时刻准备着狂风横刮,暴雨如注。相信通过顽强的奋斗,你一定能在生活的原野上 到幸福的花朵。

A: 只有 才 广博 采摘
B: 即使 也 广博 采摘
C: 只有 才 广袤 采撷
D: 即使 也 广袤 采撷
2、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以梅花装饰南京花神庙地铁站主题墙,这一别具匠心的设计,深受好评。
B: 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南京当之无愧地获得青奥会主办权。
C: 对于重要的书,我们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D: 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同学们既体验到合作之趣,又享受了天伦之乐
3、小说以“变色龙”为题的用意是( )
A: “变色龙”是晰蜴的一种,以此为题说明奥楚蔑洛夫简直不是人。
B: 以“变色龙”为题喻指事件的复杂莫辨。
C: 奥楚蔑洛夫审理狗咬人案件时五次变化就像晰蜴一样善于“变色”,以此为题讽刺他见风使舵、反复无常的性格。
D: “奥楚蔑洛夫”俄语意为“疯癫的”,这与“永色龙”特点相同。
4、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家眷 争松 偷偷摸摸 悬崖绝璧
B: 撺掇 脑畔 大彻大悟 天衣无缝
C: 缈远 幽俏 人情事故 草长莺飞
D: 帷慕 迁徙 消声匿迹 海枯石烂
5、(病句诊所)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阳光教育”为学生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个性化“菜单”,涌现出大批优秀的阳光少年。
B: 市教育局推动的“研学旅行”项目,在丰富学生见闻的同时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C: “非遗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在全市中小学中掀起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情。
D: 我校“中华经典诵读”活动让同学们更加热爱和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的语言十分口语化,作者好像在为我们讲述一个平常的邻家的故事。
B: 文中的“父亲”一年都在辛勤劳作,是一个淳朴、厚道、吃苦耐劳的人。
C: 父亲一生劳作是为了抬高自家的台阶,表现了父亲好强、爱慕虚荣的特点。
D: 本文围绕“台阶”命题立意,突出了父亲对社会地位的追求和希望受到尊重的思想性格。
7、下列作者作品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
A: 《论语》——孔子—— 春秋末期鲁国人
B: 《马诗》——李贺—— 唐代诗人
C: 《夏日绝句》——李清照—— 南宋词人
D: 《简爱》——夏洛蒂·勃朗特——英国作家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的作者臧克家,代表作有诗集《烙印》等。
B: 《土地的誓言》作者是端木蕻良,原名曹京平,作家,代表作有小说《科尔沁旗草原》,“七七事变”后,大批东北青年流亡到关内。本文抒发了他们对国土沦丧的压抑之感和对故土的深深眷恋之情,具有强烈的爱国色彩。
C: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由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
D: 《黄河颂》是光未然创作的组诗《黄河大合唱》中的第二乐章,后来经冼星海谱曲后,响彻中华大地。歌颂了中华民族的伟大而又坚强的精神 。
9、下列句子中不包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B: 属予作文以记之
C: 曾益其所不能
D: 彼竭我盈,故克之
10、把下列句子组成一段通畅的话,正确排序的一项是( )

丝绸之路是指汉代张骞通西域开辟的到唐代达到顶峰的商贸大通道,___________

①由于丝路路网规模太过庞大,故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以“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为名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②它连接了多种文明,对于贸易交换、宗教信仰与科技知识的传播以及文化艺术的繁荣起到了深远的推动作用。③其中,中国境内涉及22处遗产点,哈萨克斯坦有8处,吉尔吉斯斯坦有3处。④这一长达5000千米的路段截取的是从汉唐古都长安/洛阳,向西延伸至中亚七河地区。⑤遗产点包括了各个朝代和可汗王朝时期的古都、宫殿群、贸易居住点、佛教洞窟与寺庙、驿站、关口、烽火台、长城、古墓以及宗教建筑等。

A: ④⑤③②①
B: ②①④⑤③
C: ⑤③①④②
D: ②⑤①④③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对下面的诗句进行描写,要求:①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②语言优美、流畅;③不少于80字。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 1 )对下面的诗句进行描写,要求:①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②语言优美、流畅;③不少于80字。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课内文言文阅读

【甲】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湖心亭看雪(节选)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丙】小石潭记(节选)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 1 )下列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B: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C: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D: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 2 )下列加点词话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无与为乐者(思念)
B: 湖中人鸟声俱(隔绝)
C: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边)
D: 佁然不动(呆呆的样子)
( 3 )下列对选文文意理解概括与写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三则选文都有叙事。甲文写的是夜游承天寺,乙文写的是到湖心事赏雪,丙文写的是游览小石潭。
B: 三则选文都写到了水。甲文写了水中竹柏倒影的景致,乙文写天云山水一片混沌的景色,丙文写了水中鱼儿嬉戏的面面。
C: 三则选文都融情于叙事写景中。甲文抒发了苏轼贬谪的悲凉,乙文抒发了张岱对故国往事的怀念,丙文抒发了柳宗元贬官失意后的孤凄。
D: 画线句子写景各有千秋。甲文运用比喻手法,富有情趣:乙文采用白描手法,形神兼备:丙文动静结合,游鱼与潭水相映成避。
( 4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话。

①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②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对语言文字保持敬畏

李思辉

①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的一句话令人难忘:“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诚然,文字是一个民族最坚实的屏障。而汉字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文字。

②为什么中华文明成为唯一不曾断代的古文明,包括汉语汉字在内的汉文化不断接续发展是一个重要原因。书同文,语同音。汉语汉字源远流长,每一个字词、每一个发音都有一定的标准。捍卫标准、纠正错误,就是在捍卫汉语汉字的纯粹性,确保它们上承先民文化道统,下启时代语言美学。

③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不仅极大地拓展了人们的社交空间,也给了语言文字更宽阔的表达空间。层出不穷的“网言网语”满足了个性化表达的需要,各种舶来词、缩写、简写,形成了一些新的语言文字搭配方式,让我们看到了语言文字与时俱进的活力。然而,网络上的个性表达是一回事,媒体的传播又是另一回事。

④媒体的公共属性,决定了它既是信息的传播者,也必须是语言文字规范化使用的示范者、引领者。某个词语发音如何,某个字词该怎么搭配,乃至某个标点符号该怎样使用,媒体的用法是人们眼中的“标准答案”。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一名媒体从业者,包括编辑、记者、校对等等,客观上都是人们的“老师”,需要有“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责任感、使命感,保持对语言文字的敬畏。

⑤有人认为业界对语言文字的细致关注是“吹毛求疵”,有人批评因为语言文字上的疏漏就淘汰一些参加评奖的作品是“以偏概全”,甚至有人对语言文字挑错者冷嘲热讽,这暴露了他们的短视。好比一只啄木鸟飞到一棵大树上啄食虫子。大树却说:“走开,我被你啄痛了!”啄木鸟温和地说:“大树兄弟,你身上的虫子已经许多了,再不驱除掉,可危险啊!”大树满不在乎地说:“我这么魁梧,有几只小虫子有什么了不得,我看你真虚假,自己想吃虫子,却非要找个借口!”啄木鸟飞走了,最后大树被蛀空了。没有一点闻过则喜的雅量,没有一点极目楚天舒的远见,怎么能在语言文字的大厦里更上层楼?

⑥时下,各种新媒体、自媒体风行,良莠不齐。且不论内容,单从语言文字的使用上看,不少“小编”就根本不具备基本的编辑素养,更不要说是给受众当“先生”了。传统媒体尽管面临着转型的考验,有的处境比较艰难,但越是这个时候,越要保持匠心不改。当这一轮媒体变革尘埃落定,机遇扑面而来,人们真正信赖的还是对语言文字精雕细琢的工匠,而非主谓宾定状补不分、字词句错乱成灾的“小编”。

(选自《杂文月刊》2018年7月下)

( 1 )下列对文章中心论点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明延续发展的最重要保障。
B: 媒体要对汉语言文字的规范化使用保持敬畏之心。
C: 网络个性化表达激发了语言文字与时俱进的活力。
D: 要警惕新媒体、自媒体对语言文字纯粹性的破坏。
( 2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中华文明不曾断代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汉语汉字得到了不断接续的发展。
B: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拓宽了语言文字的表达空间,让个性化表达得到满足。
C: 媒体的公共属性要求它的从业者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使用上要有责任感。
D: 当下新媒体、自媒体风行,但是不少“小编”的语言文字素养严重缺失。
( 3 )下列对文章的有关论证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文章按照“捍卫汉语汉字纯粹性的必要性——网络个性表达与媒体传播的区别——对一些错误认识的驳斥——对传统媒体的期望”的思路展开论述。
B: 第③段指出网络技术促进了语言文字的个性表达,以此引出下文,去着重论述作为具有公共属性的媒体还必须在语言文字的使用上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C: 第⑤段运用例证法,以“啄木鸟给大树治病”为例去阐明只有正确对待业界在语言文字规范使用上的严要求,才能让语言文字的大厦更上层楼的道理。
D: 文章最后一段联系现实,不仅指出新媒体、自媒体的不足,而且更重在呼吁面临转型考验的传统媒体要匠心不改,肩负起对语言文字精雕细琢的使命。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这天上午,我和莎莉文老师为“杯”和“水”这两个词发生了争执。她想让我懂得“杯”是“杯”,“水”是“水”,而我却把二者混为一谈,“杯”也是“水”,“水”也是“杯”。她没有办法,只好暂时丢开这个问题,重新练习布娃娃“doll”这个词。我实在有些不耐烦了,抓起新布娃娃就往地上摔,把它摔碎了,心中觉得特别痛快。发这种脾气,我既不惭愧,也不悔恨,我对布娃娃并没有爱。在我的那个寂静而又黑暗的世界里,根本就不会有温柔和同情。莎莉文小姐把可怜的布娃娃的碎布扫到炉子边,然后把我的帽子递给我,我知道又可以到外面暖和的阳光里去了。

②我们沿着小路散步到井房,房顶上盛开的金银花芬芳扑鼻。莎莉文老师把我的一只手放在喷水口下,一股清凉的水在我手上流过。她在我的另一只手上拼写“water”—“水”字,起先写得很慢,第二遍就写得快一些。我静静地站着,注意她手指的动作。突然间,我恍然大悟,有一种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知道了“水”这个词就是正在我手上流过的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

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④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啊!原来宇宙万物都各有名称,每个名称都能启发我新的思想。我开始以好奇的眼光看待每一样东西。回到屋里,碰到的东西似乎都有了生命。我想起了那个被我摔坏的布娃娃,摸索着来到炉子跟前,捡起碎片,想把它们拼凑起来,但怎么也拼不好。想起刚才的所作所为,我悔恨莫及,两眼浸满了泪水,是生平第一次。

( 1 )试用简洁的语言给所选的文字加一个小标题。(不超过10个字)
( 2 )通过这段文字,你认为莎莉文老师教育艺术高明在何处?
( 3 )第④段中划线的“这”具体是指什么?
( 4 )第③段画线的句子有什么含义?
四、写作(分值:60分)
龙应台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阅读上述文字,请以《目送》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2)诗歌除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青春,还是倾蠢”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