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慈溪实验高级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他自小家里贫困,全靠自己努力白手起家建立起自己的事业。
B: 王明学习一丝不苟 , 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
C: 在这种入木三分的审视下,谁都没法遮遮掩掩。
D: 电影《大鱼海棠》的预告片中“守望重生”“义无反顾”“爱苦别离”三个章节对抑扬顿挫的故事情节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刻画。
2、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笑(yè) 首(qiáo) 芭(lěi) 萎不振(mǐ)
B: 弱(léi) 伤(chuāng) 杂(cāo) 刚自用(fù)
C: 颠(bǒ) 棕(lǚ) 拘(ní) 心贯注(qián)
D: 遒(jìn) 线(qū) 慰(jiè) 沁人心(pǐ)
3、中国人常说“五福临门”,下面哪一项是属于“五福”的( )
A: 品德高尚
B: 子孙成群
C: 儿孙孝顺
D: 知识丰富
4、形制完整的文人五言诗,最早出现的时期是( )
A: 西汉中期
B: 西汉末年
C: 东汉前期
D: 东汉末期
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阑珊 纂改 红装素裹 拭目以待
B: 雾霭 渺茫 不屑置辩 荡然无存
C: 被褥 骤然 与日具增 雕虫小技
D: 流逝 阔绰 终南捷径 眼花瞭乱
6、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天都峰是黄山三大主峰(莲花、天都、光明顶)之一。
B: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今年暑假在央视播出,它唤起了观众对汉字的热情。
C: 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
D: 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
7、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
A: “此臣所以报先帝……”中的“所以”与“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中的“所以”与“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中的“所以”用法都相同。
B: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中的“以为”与“然得而腊之以为饵”中的“以为”,与“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中的“以为”,意义、用法都不同。
C: 《出师表》中的“表”,是古代臣民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
D: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所表达的感情,可以用“报先帝,忠陛下”这六个字来概括。
8、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为了使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地发展,党中央对国民经济的增长率进行了宏观调控。
B: 中央电视台将焦点对准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呼唤社会对未成年人给予更多的关注。
C: 在信息时代,一个人是否具有快速阅读、捕捉有效信息决定着一个人成就的大小。
D: 随着雄安新区知名度的不断提高,当地具有北方特色的旅游项目日益受到众多外地游客的青睐。
9、给句中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 1 )求其能千里也( )
A: 安全
B: 怎么
C: 难道
D: 存着,怀着
( 2 )一食尽粟一石( )
A: 或者
B: 也许
C: 有时
D: 和
( 3 )且欲与常马不可得( )
A: 等同,一样
B: 等于
C: 等候,等待
D: 等等
10、下面依次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科学家还发现,冬眠不是“习惯养成”的问题,而是遗传基因决定的“天赋”,这种“天赋”还与寿命的长短有联系。

①一般来讲,哺乳动物的寿命与体型相关,体型小的新陈代谢快,寿命短;体型大的新陈代谢慢,寿命长。

②而蝙蝠打破了这个规律——冬眠的菊头蝠和同体型的、不冬眠的老鼠相比,前者可以活到三十多岁,后者却只有三、四岁。

③如果在同一物种中比较,如蝙蝠或者棕熊,依然是冬眠的寿命要长很多。

④比如大象就活80年,兔子七八岁就算高寿。


A: ④③②①
B: ③④①②
C: ①④②③
D: ①④③②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来两岸失,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 1 )阅读诗歌,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 2 )阅读画线诗句,观察下面两幅图画,简要说明哪一幅能够表现这一联诗句所描绘的景象?为什么?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闻公有一册历,自记日行事,纤悉不遗。每日阴晴风雨,亦必详记。如云某日午前晴,午后阴,某日东风,某日西风,某日昼夜雨。人初不知其
一日,民有告粮船失风者,公诘其失船何日?午前午后?东风西风?其人不能知而妄对,公一一语其实。其人惊服,诈遂不得行。于是知公之风雨必记,盖亦公事,非漫书也。
【注】公:文中指周忱,明朝官员。册历:记事簿。 失风:行船遇恶风失事。 漫:随便。

( 1 )解释文中的划线词
①人初不知其( ) ②公诘其失船何日( )

( 2 )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那人震惊佩服,行骗于是没有成功。
B: 那人震惊佩服,于是就不再去行骗了。
C: 其中一人震惊佩服,行骗于是没有成功。
D: 其中一人震惊佩服,于是就不再去行骗了。
( 3 )从文中看出“民”有诈的语句是 (用原文语句回答)。

( 4 )对本文写作意图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希望官员做事认真,一心为公。
B: 称赞周忱留心公事,做事细密。
C: 赞赏周忱学识超群,慧眼独具。
D: 讽刺“民”自作聪明,贪图钱财。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痴心石》,回答下题。

①许多年前,当我还是一个十三岁的少年时,看见街上有人因为要盖房子而挖树,很心疼那棵树的死亡,就站在路边呆呆的看。树太大了,不好整棵的运走,于是工地的人拿出了锯子,把树分解。就在那个时候,我鼓足勇气,很不好意思的问,可不可以把那个剩下的树根送给我。那个人笑着看了我一眼,说:“只要你拿得动,就拿去好了。”我说我拿不动,可是拖得动。

②父母看见当时发育不良的我拖回来那么一个大树根,不但没有嘲笑和责备,反而帮忙清洗、晒干,然后将它搬到我的睡房中去。

③以后的很多年,我捡过许多奇奇怪怪的东西回家,父母并不嫌烦,反而特别看重那批不值钱但是对我有意义的东西。我和父母,其实很少一同欣赏同样的事情。他们有他们的天地,我,埋首在中国书籍里。

④我的父母并不明白也不欣赏我的那些怪癖,可是他们包涵。我也并不想父母能够了解我对于“美”这种主观事物的看法,只要他们不干涉,我就心安。

⑤有一次,我答应了跟父母和小弟全家去海边。结果前一天晚上又去看书,看到天亮才睡去。全家人在次日早晨等着我起床一直等到十一点,母亲不得已叫醒我,又怕我不跟去会失望,又怕叫醒了我要丧失睡眠,总之,她很为难。半醒了,我只挥一下手,说:“不去。”醒来发现父亲留了条子,叮咛我一个人也得吃饭。

⑥中午起床,奔回不远处自己的小房子去打扫落花残叶,弄到下午五点多钟才再回父母家中去。妈妈迎了上来,责我怎么不吃中饭,我问爸爸在哪里,妈妈说:“嗳,在阳台水池里替你洗东西呢。”我拉开纱门跑出去喊爸爸,他应了一声,也不回头,用一个刷子在刷什么,刷得好用力的。过了一会儿,爸爸又在厨房里找毛巾,说要擦干什么的,他要我去客厅等着。

⑦一会儿,爸爸出来了,妈妈出来了,两老手中各捧着一块石头。

⑧爸爸说:“你看,我给你捡的这一块,上面不但有纹路,石头顶上还有一抹淡红,你觉得怎么样?”妈妈说:“我挑挑拣拣,才得了一个石球,你看它有多圆!”我注视着这两块石头,眼前立即看见年迈的父母弯着腰,佝着背,在海边的大风里辛苦翻石头的画面。

⑨看着比我还要瘦的父母,看着这两块没有任何颜色可以配上的、世间最朴素的石头,一时里,我想骂他们太痴心,可是开不了口,只怕一讲话声音马上哽住。父母的爱——﹣一生一世的爱,都藏在这两块不说话的石头里给了我。

(节选自《三毛文集》,有删改)

( 1 )本文第①②段写了“我”少年时拖树根回家的事,有人认为这件事与标题“痴心石”无关,应该删去,你认为呢?

( 2 )理解:作者用“痴心石”作为文章题目的原因是什么?

( 3 )结合文意,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①面对父母的浓浓爱意,作者却在第⑨段中说“一时里,我想骂他们太痴心”,这是为什么?

②“我注视着这两块石头,眼前立即看见年迈的父母弯着腰,佝着背,在海边的大风里辛苦翻石头的画面。”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4 )文中“我”的父母理解、尊重孩子的“怪癖”,对此,你肯定很有感受,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学问之趣味

①我是个主张趣味主义的人,我觉得天下万事万物都有趣味,有人看我一年到头不肯歇息。问我忙什么,我忙的是我的趣味,我以为这便是人生最合理的生活。

②能为趣味之主体者,莫如下面的几项:一,劳作,二,游戏,三,艺术,四,学问。诸君切勿误会,以为我是用道德观念来选择趣味,比如赌钱,我并不是因为赌钱不道德才排斥赌钱,因为赌钱的本质会闹到没趣,闹到没趣便破坏了我的趣味主义,所以我排斥赌钱。而能以趣味始,又以趣味终,是最合于我的趣味主义条件的。

③学问的趣味,是怎么一回事呢?据我所经历过的,有下列几条路应走:

④第一,无所为。趣味主义最重要的条件是“无所为而为”。凡有所为而为的事,都影响学问的趣味。例如学生为毕业证书而做学问,著作家为版权而做学问,这种做法,是以学问为手段,便是有所为。有所为虽然有时也可以做为引起趣味的一种方法,但到趣味真发生时,必定要和“所为者”脱离关系。小孩子为什么游戏?为游戏而游戏。人为什么生活?为生活而生活。为游戏而游戏,游戏便有趣;为分数而游戏,游戏便无趣。

⑤第二,不息。凡人类的本能,只要哪部分搁久了不用,它便会麻木,会生锈。每天跑一个小时,跑上几个月,一天不跑时,腿便发痒。人类为理性的动物,“学问欲”原是固有本能之一种,只怕你出了学校便和学问告辞,把所有经管学问的器官一齐打落冷宫,把学问的胃口弄坏了,便山珍海味摆在面前也不愿意动筷了。诸君啊!我劝你每日除本职业正当劳作之外,最少腾出一小时,研究你所嗜好的学问,千万不要错过,最终闹成“学问贫弱”的症状,白白自己剥夺了人类应享之一种特权啊!

⑥第三,深入的研究。趣味总是慢慢地来,研究越多,越有滋味。假如你每天定下一小时做学问,但不过是拿来消遣消遣,不带有研究精神,趣味便引不起来。或者今天研究这样,明天研究那样,趣味还是引不起来。趣味总是藏在深处,你想得到,便要钻研进去。一个人受过相当教育之后,无论如何,总有一两门学问和自己脾胃相合,而已经懂得大概,可以作加工研究之预备的。不怕范围窄,越窄越便于聚精神;不怕问题难,越难越便于鼓勇气。你只要肯一层一层的往里面钻,我保你一定被它引到“欲罢不能”的地步。

⑦第四,找朋友。趣味比方电,越摩擦越出。是靠我本身和学问本身相摩擦,但恐怕有时会停摆,发电力便弱了。所以常常要仰赖别人帮助。一个人总要有几位共学的朋友。这类朋友,能够和我同嗜好一种学问的自然最好,我便和他搭伙研究。即或不然,他有他的嗜好,我有我的嗜好,只要彼此都有研究精神,我和他常常在一块或常常通信,便不知不觉把彼此趣味都摩擦出来了。得着一两位这种朋友,便算人生大幸福之一。我想只要你肯找,断不会找不出来。;

⑧我说的这四件事,虽然像是老生常谈,但恐怕大多数人都不曾这样做。唉!世上人多么可怜啊!有这种不借助外物,不会亏本,不会出毛病的趣味世界,竟没有几个人肯来享受!古书说的故事“野人献曝”,我是尝冬天晒太阳滋味尝得舒服透了,不忍一人独享,特地恭恭敬敬的来告诉诸君,诸君或者会欣然采纳吧?但我还有一句话:太阳虽好,总要诸君亲自去晒,旁人却替你晒不来。

(选文有删改)

( 1 )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劳作、游戏、艺术、学问是值得提倡的趣味主体,是因为它符合作者的道德观念。
B: 作者认为,若是用消遣的态度来做学问或是用心不专一便无法不引起研究的趣味。
C: 文章最后一句形象地告诉我们,要体味学问的趣味,必须亲自去实践、去体验。
D: 作者建议,要保持“学问欲”,只要每天腾出一小时来研究你所嗜好的学问即可。
( 2 )下列对“趣味”的理解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天下万事万物都有趣味,只要忙的是自己的趣味,便是人生最合理的生活。
B: 劳作、游戏、艺术、学问能以趣味始,又以趣味终,最合于趣味主义条件。
C: 趣味主义最重要的条件,是“无所为而为”和“有所为而为”两者的结合。
D: 就算嗜好不同,只要朋友与我都有研究精神,便会把彼此的趣味摩擦出来。
( 3 )结合选文内容,说说怎么做才能尝到学问的趣味。
四、写作(分值:60分)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看山水,如何看见生命的灵性?看人间,如何看见世事的真相?看史传,如何看见人性的善恶?看生活,如何看见人情的冷暖?看,需要眼睛;看见,需要头脑和灵魂。
请以“那一次,我看见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 字的文章。
要求:①在题目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②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名称,同学老师的真实姓名。③文体诗歌、戏剧除外。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停在昨天”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