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杭州市长河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注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万紫千红 , 红蓝交辉,都是花青素在不同的酸碱反应中所显示出来的。万紫千红:这里形容花的颜色丰富。
B: 红紫烂漫的春天,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天真烂漫的孩子在到处玩耍嬉戏。烂漫:颜色鲜明而美丽。
C: 阳光强烈的地方,红、橙、黄花反射了热效应大的长光波,不致引起灼伤。灼伤:这里指被强烈的阳光晒伤。
D: 人工选择大大加快了它的进程,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取得显著的成果。显著:非常明显。
2、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学习《背影》这篇课文,使我对父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B: 让我们一起走进季羡林的童年,探索一下他成长的痕迹吧。
C: 《墨子》是一部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记录墨子言行和言论的书。
D: 这篇小说在给我们带来笑声的同时也令我们深思。
3、下列有关名著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鲁迅《朝花夕拾》描述往事,既有温情与童趣,又夹杂着犀利的批判。
B: 吴敬梓《儒林外史》主要写明清时期读书人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C: 苏东坡的主要功绩是使词依附于音乐,成为一种新型的独立抒情工具。
D: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
4、下列语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我每思及年轻无知时所犯的错误,常觉有如芒刺在背 , 惶惶不安。
B: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乐此不疲地玩微博、玩微信。
C: 班长提议星期天去敬老院义务劳动,大家随波逐流 , 纷纷表示赞同。
D: 在每一次正式辩论前,辩方队友不依不饶的挑战令我疲于招架。
5、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中华文化元素”,指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进程中铸造的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中国韵味的基本素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美国好莱坞动画片《功夫熊猫》《花木兰》演绎中华文化元素并获得成功,便是一个例证。

①它同时具有随时推衍的变异性、革命性,因而又是时代的

②中华文化元素也是在世界视野观照下、在与外域元素相比较中得以彰显的,故是民族的也是国际的,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③内蕴于文化现象、文化符号的中华文化元素并非凝固不变、自我封闭的系统,而具有历史承袭性、稳定性,因而是经典的

④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表演的四大发明、上海世博会中国馆采用的“中国红”,皆为古老的中华文化元素在现代的展现

A: ①③④②
B: ③①④②
C: ③①②④
D: ②③①④
6、

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精致教育是一种为学生发展服务的高品质教育。实施精致教育,学校管理要________,教师队伍要________,课程设置要______,校园规划要_____。

A: 精良 精美 精当 精细
B: 精良 精当 精细 精美
C: 精细 精良 精当 精美
D: 精细 精美  精良 精当
7、

下列划线的词语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

A: 经纶世务者(筹划)窥谷忘(返回)
B: 晏如也(忧愁的样子)不戚戚于贫贱(心情急切的样子)
C: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因为 )送之(跑)
D: 援疑理( 询问)白玉之环(腰佩)
8、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翻译:率领妻子和同乡的人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
B: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翻译: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C: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翻译: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的)困惑。
D: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翻译:(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9、

下列划线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信jiān 鸟dōng 裂zhàn 阴mái
B: 一liǔ 临bīn 守gè 目xuàn
C: 牛méng 眼jiǎn 悔chàn 尴
D: 踉qiàng 歌kǎi 孔tóng 夏zhòng
10、对题目《①谁②是③最④可爱⑤的⑥人》词性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①名词;②助词;③形容词;④动词;⑤代词;⑥代词
B: ①名词;②动词;③副词;④形容词;⑤代词;⑥名词
C: ①代词;②助词;③介词;④动词;⑤助词;⑥名词
D: ①代词;②动词;③副词;④形容词;⑤助词;⑥名词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对下面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A: 首联以简练的笔墨写自己奉命出使。“单车”是说随从不多,规格不高。“欲问边”交代了出使的目的,即前往边塞慰问将士。
B: 颔联两句一虚一实,既叙事又写景。诗人将自己比作飘飞的蓬草、北归的大雁,暗写了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飘零、孤寂之感。
C: 颈联历来为人称道。“孤烟”本显苍凉,“直”却给人劲拔、坚毅之态;“落日”本带给人伤感之情,“圆”字却又显得亲切温暖。
D: 尾联巧用“燕然”的典故,既感慨自己遭逢种种厄运、不得朝廷重用的境遇,又赞扬了将士们奋勇杀敌、以身报国的爱国热情。
E: 这首诗角度新颖,艺术构思不落俗套,语言自然精练,写景状物逼真传神,抒发情感深沉饱满,情景交融,内蕴丰富,意境雄浑。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马价十倍》①
有人卖骏马者,比②三旦立市,人莫知之。
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言,愿子还③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④之费。”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⑤而马价十倍。
【注释】①选自《战国策·燕策》。《战国策》,西汉末年刘向校正编订。共三十三篇,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着重记录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刘向,除编订《战国策》外,还编有《说苑》等书。②比:副词,接连地。③还:通“环”环绕。④一朝:一天⑤一旦:一天。

( 1 )解释句中划线的词。
见伯乐曰 ( ) ②人言 ( ) ③去而之 ( ) ④伯乐乃还而视 ( )

( 2 )请翻译下面句子。
①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费。”
②一旦而马价十倍。

( 3 )本不懂得货色,而“名家”说好就认为好,人云亦云,这样不加分析地盲目地虚推、崇拜对吗?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有专家认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就是塑料的发明”。塑料垃圾最大的特征就是难以降解。塑料瓶子、塑料盒和塑料袋等,人们使用过后,它们的降解至少需要几百年。

材料二:某机构透露,仅某家跨国软饮料企业每年生产的塑料瓶就超过1100亿只。另据统计,按照每个订单平均使用两个餐盒估算,目前国内互联网订餐平台一天使用的塑料餐盒量约达4000万个。快递行业一年需要120亿个塑料袋、247亿米的封箱胶带。

材料三:目前,美国加州大学芭芭拉分校的工业生态学家罗兰博士及其同事在《科学进展》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计算出人类迄今为止生产的所有塑料为83亿吨。其中约63亿吨如今成为塑料垃圾,这些垃圾有7%被填入垃圾填埋场或置于自然环境中。统计表明,现在全球每年消耗2.45亿吨塑料,全球范围内,只有14%的塑料包装被回收,1/3的包装完全没有被收集,直接污染着环境,已经进入海洋食物链的每个层级,甚至回到我们的餐桌上。

( 1 )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三则材料的主要内容。
( 2 )材料二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 3 )请你针对塑料污染问题拟出两条具体可行的措施。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题目。
我和父亲的“战争”
我5岁,他29岁。
有天我哭哭啼啼地跑回家,边抹眼泪边对他说:“我要改名字,我的名字不好听,而且班上有个小朋友的名字跟我一模一样。我讨厌!”
“名字是你爷爷取的,怎么能说改就改?不行!”他的态度坚决,脸色铁青。我是这个大家族唯一的女孩,爷爷很宠我,名字当然也是爷爷包办的。
我开始哭闹,可是他无动于衷,根本就不理我。我不得不拿出我的杀手锏——不吃饭。我心里盘算:坚持绝食,直到他答应为止。果然,第三天,他宣布,为我改成单名“廖夏”。我高兴极了。我已经饿了两天,如果他再不做出反应,我真不知道该怎么下台。
我16岁,他40岁。
某天吃晚饭时,我小心翼翼地对他说:“我不要去上高中,我要上职中。”
只听“砰”的一声巨响,我的三魂六魄都吓掉了一半。我不敢抬头,只顾低着头往嘴里塞饭。我知道一场“大战”即将拉开序幕。
“谁唆使你去上职中的?你眼里还有父母吗?这件事到此为止。如果你敢再提,我就揍你。还有你。”他指着我那上小学六年级的老弟,接着说道:“别学你姐,脑子糊了,进水了,好不容易考个好的高中,居然不想去上。”
“ 有我什么事,又不是我。”老弟嘴里嘟囔着。我朝他做了个鬼脸。
这一次,我的抗争以失败而告终。
我19岁,他43岁。
黑色的七月终于过去了。走出考场,我长吁一口气。接下来是填志愿。因为这件事,我和他又昏天黑地地吵了好几天,互不相让。我想去外省上大学,脱离他的控制。他则希望我在省内上学,理由是女孩子离家近点好。
在那几天,我们见面就斗嘴。后来弄得老妈都烦死了:“你们再这样,就给我到大街上去吵。”我们只得马上闭嘴。
到了填志愿的那天,他跟着我去了学校。一到学校,他就不见人影,后来我发现,他和我的班主任在一个角落里嘀嘀咕咕。再后来班主任找我谈话,说我报省内那所知名大学的中文系是最保险的。我晕倒!班主任居然被他收买了。
这一次我又以失败告终。不过后来事实证明他是对的。
我23岁,他47岁。
我刚刚遭遇一段刻骨铭心的恋爱,但我最终失去了我的爱情。那段日子,我不吃不喝,不和任何人交流,人瘦了一大圈。家里再也听不到我和他抬杠的争吵声。
有天深夜,我感觉有人进了房间,他坐在床边,帮我把被子盖好。“孩子,我知道你心里难过,看见你这样不吃不喝,我更难过。从小到大,我都希望把你培养成一个自尊、自爱,自强、自主的女孩子。”他顿了顿。接着说,“你知道我和你母亲是多么心疼你、担心你吗?忘掉以前的一切,重新开始,一定会有更好的,更适合你的人在等着你。”
这是我第一次听到他用这种语气和我说话,那声音明显苍老了很多,没了平时的霸道和强势。说完,他默默地坐了一会儿,就出去了。我感觉到他在抽泣。
那夜,我哭得好伤心。
第二天,我开始出现在饭桌上,依然和从前一样挑三拣四,但这回他没有指责我。我悄悄地瞥了他一眼,看见他脸上闪过一丝笑容。
现在,虽然我离家在外工作,但我们的“战争”却依然持续着。只不过,现在我们不是面对面,而是靠一根电话线维系着“战争”。我依然喜欢和他抬杠;喜欢挑他写的工作报告中的毛病;喜欢在做错事情后先死不认账,然后道歉;喜欢和他煲电话粥,一煲几个小时;喜欢在某个深夜发条信息给他,上面只有五个字:“老爸,我爱你。”
我心里清楚,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好,他就像一盏航灯永远守候着我这艘航船。我一天一天地长大,老爸一天一天地变老。都说女儿是父亲的小棉袄,我希望自己能成为老爸最最贴心的小棉袄。

( 1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我”和父亲之间的几次“战争”及其结果。

( 2 )结合文段内容分析父亲的形象特点。

( 3 )揣摩下列句中划横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①我小心翼翼地对他说:“我不要去上高中,我要上职中。”
②我依然喜欢和他抬杠;喜欢挑他写的工作报告中的毛病;喜欢在做错事情后先死不认账,然后道歉;喜欢和他煲电话粥 , 一煲几个小时。

( 4 )在“我”和父亲的“战争”中,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父爱,请在文中找出最能体现这一情感的句子。

( 5 )父爱深沉而浓烈,这种爱有时我们并不能立刻理解,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父爱的理解。

四、写作(分值:60分)
题目:那一次,我……….

要求:文体不限,叙事清楚,思路清晰,中心突出,书写工整,字迹清晰,标点规范,不少于65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告别式↘结束。”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