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浙江省慈溪市逍林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下面语段的空白处依次填入一组句子,正确的一项是( )

①如果浪费个人时间,蹉跎年华,虚掷生命,是个人的损失

②而浪费国家和民族的时间,造成历史倒退,则是亿万人民的损失

③因此赢得时间,接受挑战,为民造福,没有不能创造的奇迹

④最大的浪费是时间的浪费

⑤时间孕育机遇,机遇来自时间

A: ⑤②①③④
B: ④①②⑤③
C: ①②③⑤④
D: ④②①⑤③
2、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雾霾天气不仅大大影响了城市的空气质量,也加剧了城市的交通拥堵。
B: 中考和高考评卷已经采取了对字迹潦草的试卷酌情扣分,目的在于强化书写。
C: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如此通俗而深情的话出现在近日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
D: 著名语文刊物《咬文嚼字》评选出2016年十大流行语,其中“中国梦”“光盘”“土豪”“女汉子”等词语上榜。
3、文学常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藤野先生》选自鲁迅散文诗集《朝花夕拾》,记述了鲁迅在日本留学时的一段经历,表达了他对藤野先生真挚的怀念和强烈的爱国情怀。
B: 《三峡》一文出自郦道元《水经注》。《水经注》在古代游记散文的发展中有着重要地位,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认为“古来记山水圣手,太上郦道元。”
C: 《周亚夫军细柳》选自《史记》。《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作者西汉司马光。
D: 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尚书》。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
4、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中医学认为:草莓性凉,味酸,无毒,具有润肺生津、清热凉血、健脾解酒等功效。
B: 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要怎样对待别人;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就会怎样对待你。
C: 通过反复实践和思考,他终于明白了做这件事有什么意义?怎样才能把这件事做得更好,更有价值。
D: 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5、下列有关课文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介绍了《清明上河图》这一国宝级画作。
B: 《清明上河图》的创作者是张择端,他是宋代著名的画家,代表作品有《清明上河图》《西湖争标图》等。
C: 《清明上河图》描摹北宋时期繁华的市井风情,丰富了人们对当时社会风貌的了解,激发了人们对古代生活的想象。
D: 《清明上河图》这幅长卷人物繁多,场景复杂,但本文介绍得条理分明、细腻具体,并且挖掘出画面背后的社会历史内涵,非常难能可贵。
6、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宋代政治家、文学家。我们学过他的诗歌《登飞来峰》。
B: 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桑梓”指家乡;“庆历四年春”的“庆历”是年号:《范文正公集》中的“文正”是谥号。
C: 律诗共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颈联,第三联为颔联,第四联为尾联。
D: 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中塑造了一些足智多谋的军师形象,如《水浒传》中人称“智多星”的吴用、《三国志》中号称“卧龙”的诸葛亮
7、

下面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婉转,结成九屈连环。
B: 我想起红布似的高梁,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
C: 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
D: 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和舒服,如释千均重负,如同一次重生,我甚至觉得这个过程很耐人寻味。
8、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2015年4月25日上午,第68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在临沂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幕。 24日下午,全国共有34个省(区、市)和地区的代表团报名参会,912家企业前来参展。

(2)一名独腿流浪大叔近日走红浙江金华,他耗时5小时用粉笔在地上画出一幅6平方左右的《蒙娜丽莎》, 的画像引得路人纷纷驻足观看,惊叹不已。

(3)毕淑敏说,参加“成语大会”的节目录制是一次极好的学习机会,在我最近的写作中,成语的使用 地比以前多了,就像和老朋友见了面,对成语更有感情了。

A: 截止 栩栩如生 不由自主
B: 截止 惟妙惟肖 情不自禁
C: 截至 惟妙惟肖 不由自主
D: 截至 栩栩如生 情不自禁
9、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2019年东台条子泥征文大赛,各地作家前仆后继 , 纷纷参赛,竞争十分激烈。
B: 四合院是传承百年的中国建筑智慧,更是中国人对于传统文化最好的诠释,雕梁画栋之间是中国人的情感寄托。
C: 上午第一节课,李老师精神焕发,他孜孜不倦地走到讲台前,开始讲课
D: 他做事雷厉风行、不言而喻 , 效率很高,深受员工喜爱
10、

选出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 一个人不一定需要有很高的智力才能获得成功,正确的思维方法才是成功的关健。
B: 徜徉于江畔,任那一缕温馨流淌心间,是多么的惬意,多么的令人淘醉!
C: “能帮就帮,能让就让,该管就管”的城市风尚引领全体市民为建设大气秀美新丹东而努力奋斗。
D: 他怎样问,我都不会说,因为这件事是保秘的。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小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1 )曲中“古道西风瘦马。”句中“瘦”表现了游子的________神情。
( 2 )下列不正确的一个选项是( )
A: 马致远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散曲家,代表作有《汉宫秋》等。
B: 曲中作者形容乌鸦昏昏沉沉地归巢,以此来含蓄地表达断肠人的内心。
C: “天净沙”是这首曲的曲牌名,“秋思”是这首曲的题目。
D: 曲中前二句营造出了一种凄苦的意境,“夕阳西下”更增添了萧瑟感。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赵将廉颇之后嗣廉范,任云中郡守。一日,会匈奴大入塞,故事虏人过五千,移文旁郡。吏欲传檄求救,范不听,自率士卒拒之。虏众盛而范兵不敌。会日暮,令军士各交缚两炬三头热火,营中星列。虏遥望火多,谓汉救兵至,大惊,待旦将退。范乃令军中褥食,晨往赴之。俄而斩首数百级,虏自相践踏,死者千余人。虏由此不敢复向云中。

【注】①故事:按旧例。②移文:发文书。③交缚:交叉捆绑。④热火:点火。⑤褥食:在睡垫上吃饭。

( 1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俄顷斩首数百级________

②虏由此不敢向云中________

( 2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吏欲传檄求救,范不听,自率士卒拒之。

( 3 )结合文章,谈谈范廉有什么过人之处?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后,完成下列小题

草坡上

钟理和

那只灰黄色的母鸡,终于不能走动了!

一清早起,别的鸡已全部出了窝,走到草坡上和树林里去了,而那只母鸡的小鸡们却环着它走来走去。

它那数天前受了风湿的脚,似乎已发展到使它膝部关节完全失去功用,匍匐地面,用翅膀自两边支着身子,不时痛苦地呻吟着。

“爸,我们的母鸡不能走了!”铁儿说罢走前去,把它搀扶起来。但手一放,又瘫下去,仿佛一堆棉花。

小鸡恰在换毛期,柔软的黄花绒已渐渐脱落,灰的、黑的、茶褐的,或别的什么颜色的羽毛,零零碎碎地披在身上。它们都张开了眼睛,惊慌四顾,在母亲前后左右团团转着,六张小口一齐鸣叫着,好像在询问为什么母亲不再像往日一样领它们玩去了?母亲贴在地面,时而奋力振翼,向前猛冲,但只挪动了一点点就又沉重地倒了下来,它的眼睛显出痛楚的神色,绝望地晃着脑袋。于是母子依偎着脸,眼睛看着眼睛无助地相守着母鸡喉咙颤抖着,发出幽暗的声音,仿佛在悲泣。

这里是已废的香蕉干燥厂的门口,一边连着有小灌木和芊芊青草的小坡,开着红黄白紫各色花朵的野草,一直滋生到灶门边来。草木娇小玲珑,恰如小孩的眼睛清晰可爱。朝阳撒着粉黄色的光辉,把这些小草树装潢得新鲜妍丽。草叶上露珠闪烁,空气中飘着清沁的草香。蝴蝶和白蛾在草丛间飞逐嬉戏,阳光停在它们的小翅膀上微微颤动着,好似秋夜的小星点。

白蛾在小鸡间来去翩翩,十分写意,仿佛这是一场非常有趣的游戏。两只小鸡难舍难分,在草树间跌跌撞撞,紧紧追在白蛾后面渐渐走得远了。又飞来了另一只白蛾,小鸡争相追逐,也随着去了。慢慢地,六只小鸡全走到小坡上去了。

母鸡孤零零地依旧蹲在那里。灶门口渐渐地静下来——

晌午边,妻说恐怕过两天母鸡饿瘦了,不如趁早宰了它好。

我不知道到底宰了好,还是不宰好,因而只“啊”了一声,算作回答。

傍晚,妻喂鸡时,我发觉那只母鸡已经不在了,便记起她跟我说的话。

“你把母鸡宰了?”我问她。

“珠——珠珠——珠”她向草坡那面高声叫鸡。

“宰了!”她边叫边说,“都说饿瘦了可惜嘛。珠珠——”

鸡听到叫唤声,从四面八方向亭子聚拢,大小不齐,颜色杂驳,你挤我啄,纷乱而扰攘。那六只小鸡也由草坡上下来了。它们胆怯地在外围徘徊观望,间或偷啄几粒撒出最外边的谷子。可是大鸡却出其不意地加以一啄,衔起半天高,然后重重一摔小鸡被掷出老远,羽毛纷纷下落。

啾啾啾……小鸡锐声悲鸣。

于是妻由屋里提出鸡笼来,让小鸡独自在里面吃。

“多可怜呢…”妻守在鸡笼旁,凄然看着小鸡啄谷粒。

太阳把披在山头的最后一抹余晖也带进西山去了,天上的乌云向四面扩张着,猛兽似的把蔷薇色的云朵一块一块地吞噬掉,大地已盖上昏暗的夜幕,鸡儿全归窝了。

小鸡们走了一整天,现在回到灶门口却找不到母鸡。母鸡哪里去了?它们在早晨离开前母鸡蹲伏着的地方走来走去,伸长了脖子叫,声音凄怆而尖利。它们失去依靠的孤儿生涯,便这样用伤心与悲泣来开始了。

妻惶然坐立不安,走进走出,不知如何是好。最后她走前去,打算把它们捉起来关进鸡笼里。但小鸡却都往草丛里钻。我和铁儿走下石阶想帮她捉结果却更糟,这些可怜的小东西走得更远了。我们缄口不语,在灶门口搓手静立,痴痴地望着小草树那摇动着的幽影。有好大的工夫大家屏息倾听着消失在黑暗中的小鸡们的鸣叫。此刻听起来,那声音更觉得凄凉而悲怨了。

这时我才深深觉悟到宰了母鸡的失措,但嘴里又不得不安慰似地说:“小鸡慢慢地会习惯的”她一言不发,转身走上石阶,坐在椅子上低声默默地给两岁的立儿喂乳。

饭桌上,那只被牺牲了的母鸡,好像在谛听它的儿女们是否都无恙,睡得安好。

“我不该宰了母鸡,”妻开口说话,留着它,就算不会领小鸡吧,夜里总会抱着它们睡的。”妻言下有无穷悔意,一边伸手把铁儿拉进怀里,又把胸前的立儿抱得紧紧。两个孩子温驯地依偎在母亲怀中,不稍一动,仿佛小心灵里正在害怕有什么东西就要把他们母子从中分开一样。看得她泫然落泪的模样儿,我也觉得难过。

晚饭大家都吃得非常之静,非常之少,尤其是妻。那只盛了鸡肉的碗,没有人的筷子去动过,即算稚小的铁儿亦复如此,显然,这孩子也有着和父母同样的情绪了。

那晚,六只小鸡就在灶肚里过夜。

从那以后,那些不幸的小鸡成为我们生活的中心了。我们每个人都好像对它们负有某种责任。妻喂鸡时总特别关照它们;火灶肚清扫干净后另给铺上麻袋好让它们不致受湿;铁儿则几乎每天由田间弄来许许多多小虾蟆、蚯蚓,有尾巴的蝌蚪之类喂给它们吃。

它们似乎也明白自己的身世,兄弟姐妹间相亲相爱,同行同宿,从不分开。天一亮便彼此招呼,一起走到草坡上来,在草丛间采草实、找小虫追蚂蚱。吃饱了肚子,便成堆地躺在树荫下,两只脚一踢一踢,意态舒畅而快活。

这中间,不知流过了多少日子,某天下午,我帮着妻在高出草坡的庭边搭篱笆,我们的铁儿和立儿,则在庭里戏耍着。秋阳已斜在半天,草树沐在柔软的阳光中,温馨、宁静而和平。蓝天挂着几朵白云,它们徐静地移动着、舒伸着、变幻着,美丽而多姿,仿佛是赋有知觉和生命的生物,像鸡一样。

草坡上有六只鸡儿躺在阳光下休息,它们直了腿,拿嘴去梳刷翅膀。这是大鸡常有的动作。它们已经羽毛丰满了。在它们那光洁丰满的羽毛之下,那已经成熟的生命在搏动,它具有了打开重重阻碍的力量和意志。

那是美丽的,严肃的。“你看,多美!”妻微笑着说道:“毛都长齐了!”她笑得很优美,眼睛良善而纯洁,流露着人类灵魂的庄严崇美。我也高兴地笑了。一回首,猛觉得我们那两个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又长大了许多!

我和妻相视而笑,感觉到如释重负般地轻松和快乐……

( 1 ) 母鸡被宰杀之后,全家人做了什么样的弥补工作?请联系文章说明。
( 2 )下列有关文句语气的说明,错误的一项( )
A: “我不该宰了母鸡。”——悔恨
B: “小鸡慢慢地会习惯……”——安慰
C: “你把母鸡宰了?”——责备
D: “你看,多美!”妻微笑着说道:“毛都长齐了!”—欣慰
( 3 )下列有关本文写法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鸡出生为全文的转折点,情节开始有了曲折变化。
B: 以第三人称立场叙述,内容客观而生动。
C: 采借物喻人的笔法,表面写鸡,其实重点在写人。
D: 全文采用倒叙法,先写小鸡之成长再回忆母鸡的生病过程。
( 4 )作者在本文最后说:“我和妻相视而笑,感觉到如释重负般的轻松和快乐……”请说出你对这句话的体会。
( 5 )本文如果把母鸡被宰改为母鸡病死,你觉得这样好吗?为什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比邻若天涯

朱铁志

如今,在全球化时代的地球村里,由于网络、手机盛行,互通互联,只要手指一点,顷刻之间图文毕现,哪怕地球那端,也好像近在眼前。即时通讯系统改变了千百年来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业已形成的交往方式,从技术上讲,“天涯若比邻”再也不是浪漫的想象,而是具体而微的现实。为了一个共同的诉求,全球网友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形成貌似虚拟,其实非常实在的联盟,用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比如提供一份骨髓,贡献一份干细胞,捐献一笔善款。网络和手机的出现,像电灯、马桶、蒸汽机的发明一样,深刻地改变了当代人的生活。毫无疑问,人类需要充分享用现代文明所带来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丰硕成果。

然而,就像世间所有美好事物一样,网络也有两面性,在虚拟空间拉近人们之间距离的同时,也在现实世界疏远了人们之间的直接交流。常见的情形是:在虚拟空间聊得火热,见面之后却没有多少话说,虚拟的热情和现实的冷漠,形成了有趣的对比。过去到了年节,人们走亲访友、其乐融融;而今一条短信,四处群发,不知是真情祝福,还是随意应付。方便则方便,但缺少了一点可以感知的温度,淡化了抱拳、鞠躬之间所包含的浓浓情谊。人们热衷于在虚拟空间用假名展示真实的自我,却不愿在真实的世界里本真地素面朝天。在真实和虚假之间,自觉不自觉地错把虚拟当真实。

人们发明了网络,原本是为了方便工作、学习和生活,事实上也确实如此。但对网络的极度依赖,反而影响了我们中一些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我们经常看到有些人每天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消耗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我们不难发现有的人在办公室、课堂上,甚至在行驶着的汽车的驾驶室里都忍不住摸出手机收发短信,刷新微博。这实在是一种典型的异化现象。在韩国,一些最简单朴素的傻瓜手机和电脑开始重新回到人们手中。其实,不少高档手机繁琐的功能是多余的,很多在虚拟空间飞来飞去的信息是无价值的。

我不是一个排斥网络、手机等新技术的冬烘先生,相反,对网络、手机给当代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深怀敬意。我只是想善意地提醒人们:在网络、手机时代,要警惕自己被物化为机器的奴隶。在热切关注新技术的同时,要把时间、精力有意分配给现实生活,分配给现实生活,分配给活生生的人,不应沉迷于所谓的虚拟空间,而是扎扎实实地站在现实的土地上。

【注】①冬烘先生:预付浅陋的知识分子。

( 1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请指出并简述理由。

①文中用“天涯若比邻”来形容网络和手机的出现能够快捷的使原本虚拟的世界变成现实的世界。

②网络的发明,原本是为了方便工作、学习和生活,但事实上却影响了工作、学习和生活。

( 2 )第二段中列举了一些在网络应用中的“常见的情形”,其作用是什么?

( 3 )根据全文内容,概括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观点。

( 4 )请你对“韩国一些最简单朴素的傻瓜手机和电脑开始重新回到人们手中。”的现象做简要评述。

四、写作(分值:60分)
按要求作文

读书是通往梦想的一个途径,读一本好书,让我们得以明净如水,开阔视野,丰富阅历,益于人生。人一生就是一条路,在这条路上的跋涉痕迹成为我们每个人一生唯一的轨迹,此路不可能走第二次,而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所见的风景是有限的。书籍就是望远镜,书籍就是一盏明灯,让我们看得更远、更清晰。

请以“读书,给我带来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再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书写规范工整,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要出现真实姓名、学校等信息。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Unique”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