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经棚一中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

下面这段话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扬州八怪”,弃繁①(lŏng),就简纯,②(pì)气象:郑燮《竹石图》,疏密有致,颇③(kān)珍赏;金农《墨竹图》,以书法入画,雅趣④(hěng)生;李鳝《竹笋图》,笔法纯熟,生意⑤(yàng)然这与当时风⑥(mí)艺坛却有恹⑦(yàn)无生气的画风形成鲜明对比,奏响了波⑧(lán)壮阔的中国画复兴的序曲。

A: ①②⑤
B: ③④⑦
C: ①⑥⑧
D: ②③⑧
2、

选出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 )

①这种列车利用磁场让车身悬浮在铁轨或者导轨上方。

②研制高速磁悬浮列车的想法早在20世纪初就已经浮出水面。

③现在,磁悬浮列车已经在一些国家投入运营,最著名的当属德国和日本的示范项目。

④从理论上说,由于车轮不与铁轨接触,减少摩擦,所以它的速度要高于传统的列车。

A: ③②④①
B: ①③②④
C: ④②③①
D: ②①④③
3、句中划线字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他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

②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沸。

A: 触(感动) 鼎(大)
B: 触(接触) 鼎(古代的一种锅)
C: 触(接触) 鼎(大)
D: 触(抵) 鼎(正在)
4、

句中划线字解释都正确的是( )

①他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

②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沸。

A: 感动 大
B: 接触 古代的一种锅
C: 接触 大
D: 抵 正在
5、学校开展“亲近经典”读书活动,请你参加。

【我阅读我朗诵】

小明在朗诵叶赛宁的《夜》时,遇到一些困难,请你帮助解决。

河水悄悄流入梦乡,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夜莺的歌声沉寂了,长脚秧鸡不再欢嚷。

朗诵这一诗节,应采用的语调是( )


A: 舒缓
B: 欢快
C: 激昂
D: 深沉
6、

下面语段中划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静静地坐在精心布置的吧台前享受静谧的时光,任凭岁月选着尘沙,独自情深意长的缱。听着收音机那熟悉的旋律,想到自己曾是那么的叱风云,我突然想到感恩两字,感谢一路上经历的风雨,感谢陪我走过每一段人生旅程的那些人,拒绝一切无关的阻和繁杂,带着满满的关怀与感动继续前行,逐梦的脚步永不停息。

A: shāi quǎn zhà náo
B: shāi juǎn zhà ráo
C: shuāi juǎn chà náo
D: shuāi quǎn chà ráo
7、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他本不懂什么艺术,却偏要花大价钱买艺术品,只不过是附庸风雅罢了。
B: 学生应多读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从中断章取义 , 反复斟酌。
C: 正确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习兴趣的不二法门
D: 一扇窗,隔开了光与暗,从光处望暗处,是空灵与无穷无尽的事物,总感觉黑暗处藏有无限的事物与美好,可望而不可即
8、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爱(mù) 溉(jí) (chú)步跐蹈
B: (bì)护 (lǎ)叭 (shě)然大喜
C: (zhóng)伤 (qiáng)大 身(wú)所寄
D: (jiào)量 崩(zhuì) 闻而(chuán)之
9、选出依次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 )

将一门技术掌握到 绝非易事,但工匠精神的 远不限于此。倘若没有发自肺腑的热爱,怎有废寝忘食的付出?没有超今冠古的追求,怎有 的卓越?没有物我两忘的 ,怎有脚踏实地的淡定?工匠精神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的生命哲学,也有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

A: 尽善尽美 内容 脱颖而出 境界
B: 融会贯通 内涵 更胜一筹 情境
C: 炉火纯青 内涵 出类拔萃 境界
D: 出神入化 内容 遥遥领先 情境
10、下列有关文学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一路走过了女儿国、大人国、飞岛国、慧骃国等多个国家,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去到西天,取得了真经。
B: 《水浒传》最伟大的贡献是塑造了大批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如足智多谋的吴用、谦逊深沉的宋江、粗鲁豪放的李逵、粗中有细的鲁达。
C: 我国古代实行科举制度,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第一名叫解元,会试第一名叫“会元”。
D: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小说《汤姆・索耶历险记》,以充满率真童趣的笔调,向读者展示了人类最美好的心灵图画。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诗,回答相关问题。

                    【甲】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似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乙】减字木兰花
                      (宋)苏轼
                      莺初解语①,最是一年春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休辞醉倒②,花不看开人易老。莫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
【注释】①黄莺才刚刚懂得开口唱几句春天的歌。②不要推辞会醉倒在这个季节。

( 1 )【甲】诗和【乙】词的作者都认为春天最美好的时节是什么时候?为什么?请结合两首诗词中的描写简要说明。

( 2 )苏轼的这首词上阕化用或直接引用了韩愈的诗,下阕所表达的感情与韩诗有所不同,请分析苏词下阕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两牧竖①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②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③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选自《聊斋志异·牧竖》)

【注释】①牧竖:牧童。竖,童仆。②跑:兽类用足扒土。同“刨”。③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 1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恐前后受其________ ②一狼其中________

③其一竖又在彼树小狼鸣急________ ④狼闻声四________

( 2 )下列每组句子中,划线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两狼之并驱如 令嗥
B: 目似瞑,暇甚 甚仓皇
C: 狼不敢 跑号如
D: 相数十步 一狼径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②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 4 )比较阅读【甲】【乙】两文,同是人与狼的较量,屠户与牧竖对狼的做法,你更赞同哪一种?为什么?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躺在母亲身边

①母亲病了,躺在床上,我就坐在母亲的床边玩电脑。

②母亲大多数的时候是悄无声息地躺在床上的,但是有时候也会试探着想跟我说话。说她又觉得哪个地方不太舒服了,说她又做了一个可怕的梦了,说她年轻时有多么健康,一个人能干多少活了。这时我总是很不耐烦。

③有一次,母亲突然探过身来凑近电脑说:“你一直在电脑上干什么?不累吗?”

④“聊天。”我不耐烦地说。

⑤“聊天?跟谁聊啊?”母亲又问。

⑥“一个外地的,不认识。”

⑦“不认识?”母亲好像很是不解,“那说什么呀?”

⑧“反正也无聊,随便说什么都行。”我说。

⑨“哦。”母亲若有所思地看了一会儿,又像很累似的长叹一口气,重新躺回到床上。

⑩我又聊了一会儿,无意中转头看看母亲,她正睁着眼看着天花板出神。我心里突然动。我名义上是在这里陪伴母亲,可除了能为她做点饭倒杯水外,还做了什么?

⑪母亲是生我的时候落下了病根,多年来一直A(倍受、备受)疾病的折磨,近年又添上了许多老年病。也许因为母亲常年生病,她自己不在乎了,我们也习以为常了,有时周末回家,也很少想着要主动帮她干点什么,总是她一个人里里外外地干这干那。

⑫母亲这次犯病,就是累病的。她病了,不但得不到我们的同情,反而谁见了她都会抱怨,都觉得她把自己累病了,害得我们也跟着受累。每当我们抱怨的时候,母亲总是声不吭,仿佛她真的做错了什么一样。

⑬我关掉电脑,给母亲倒上一杯水。还没等我说什么,母亲却说:“看电脑累眼睛吧?快躺下闭着眼歇一歇。”

⑭我答应着,拉了一床被子就躺在母亲身边。我说:“妈,你给我说说你以前的事,我看看能不能写篇文章。”

⑮母亲B(惊喜、欢喜)得一时不知该说什么。我静静地躺着,耐心地等着她说。

⑯突然觉得,原来躺在母亲身边,就是这样的感觉——暖暖的。

⑰我却已经遗忘多年了。

( 1 ) 根据文意,选择括号中恰当的词语填到A、B两处。
( 2 ) 第②段画线的句子在修辞上有什么的特点及作用?
( 3 ) 文章运用了大量的笔墨描写人物对话,试着找出一处人物对话,分析文章是如何运用语言描写刻画“母亲”这一人物形象的。
( 4 ) 第⑩⑪段运用了哪种叙述方法?试分析这两段在文中的作用。
( 5 )如何理解结尾“我却已经遗忘多年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
隐形“杀手”PM2.5无处不在
①灰蒙蒙的天气让越来越多的中国公众注意到PM2.5——一个由英文和数字组成的专业术语。所谓PM2.5,是指空气中悬浮的颗粒物,其直径小于2.5微米。因为这些颗粒物太轻,很难自然沉降落到地面上,而是长期漂浮在空中,不仅小到看不见,更小到可以直接进入肺泡甚至融入血液,和人体内的细胞“搏斗”并伤害这些细胞。从某种程度上说,叫它“凶手”并不为过。
②一般而言,直径超过10微米的颗粒物,会被挡在鼻子的外面;直径在2.5微米至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可以进入呼吸道,但随着吐痰、打喷嚏被部分排出体外;而直径在2.5微米以内的细颗粒物,却会顺利通过下呼吸道,小于2.5微米的颗粒可进入肺泡之中,并可通过气血交换进入到人体血管。其吸附的重金属氧化物或多环芳香烃等致癌物物质危害更大。
③如果放大了看这些小颗粒.他们并不一定是圆形或者方型,而呈不规则状。这些颗粒物中少部分是自然形成的扬尘,绝大部分是人类行为造成的二次污染,如二氧化硫、氢氧化物、硫酸铵、硝酸铵等粒子。这些因为工业等人类活动产生的、燃烧不完全而排出的小粒子,本身由一定的二氧化硅和碳组成,有时燃煤电厂在高温中生成的致癌物,在冷却时被这些细小的颗粒物吸附着进入人体。也就是说,在它们“出生”的瞬间,可能是清白无害的,唯一的特点在于太小、太多。然而,相同质量浓度下,颗粒物越细,数目更多。比起PM10,PM2.5的表面积要大好几倍,吸附空气中的毒性物质就会更多。
④这么小的颗粒很难自然沉降,会在空气中停留一个星期甚至几个月,本身对呼吸系统就有影响,造成咳嗽、不适。而小颗粒物上吸附的致癌物,更导致癌症高发;当PM2.5吸附了致癌物,就有致癌效应:吸附了致畸物,就有效畸效应。它通过下呼吸道,进入肺的深处,而它携带的有害气体、重金属就溶解在血液里。
⑤目前学界对PM2.5的研究主要有两个方面。一种是通过研究其吸附的成分对人体细胞的影响入手,一种是不计成分,单纯对一定浓度的、可能混有多种成分的PM2.5入手。经科学家研究,现在已经肯定的是,浓度越高,对人体的危害越大,但由于这涉及长期的、大规模人群实验,具体的量值和对人体具体的伤害,还没有准确数据。
由于PM2.5更容易在老人和孩子身上“发威”,研究者们很关注“凶手”接近他们的可能,污染的空气对幼儿的发育、智力、健康都会有不良影响。可怕的是,这些影响一般不会在几个月甚至几年内被明显察觉到,也许有些长期受到空气污染的人一辈子都不会觉察其影响……最为可怕的是,空气污染,受害者比其他污染都来得多,而且它无孔不入,难以防卫,目前流行的PM2.5检测仪从技术条件上来说并不完善。普通老百姓对空气污染没有足够的意识,一般情况下也不会主动诉求。
⑦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自我保护。穿行或工作于车流量大的街道、工业区时,可载合适的口罩进行防护。吃“猪红”等进行食疗也是不错的选择。猪红中的血浆蛋白被人体内的胃酸分解后,会产生一种解毒,清脑的分解物,能够与侵入人体内的粉尘、有害金属微粒发生化合反应,易于毒素排出体外。空气净化器能够过滤掉大部分颗粒物,一些技术先进的空气净化器甚至能吸附消除0.01微米的颗粒物。在灰霾多发季节,喜欢运动的人应该尽量避免户外运动,因为雾气里面含有各种酸、碱、盐、胺、酚、尘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越是运动,吸入肺部的毒物越多,无形中成了毒雾的吸尘器,雾天外出归来应立即清洗面部及裸露的肌肤。

( 1 )本文以“隐形‘杀手’PM2.5无处不在”为题,有什么作用?

( 2 )以下说这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PM2.5是指人类二次污染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硫酸铵、硝酸铵等粒子,它们呈不规则状。
B: PM2.5本身是清白无害的,当它吸附了毒性物质被人 们吸入体内,才会对人们造成伤害。
C: PM2.5成为“杀手”是因为它太轻、大小,能直接进入肺泡甚至融入血液伤害人体细胞,其吸附的毒性物质危害很大, 而且不易被察觉。
D: 科学家们已研究确定,PM2.5浓度越高,对人体的危害越大,具体的量值和对人体具体的伤害,也已有了准确数据。
( 3 )第②段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请任意列举一种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 4 )以文中划线句子为例,简析本文语言的特点。

四、写作(分值:60分)

十五六岁,正值花季。我们率真,我们自信,我们积极进取,我们充满希望。在与亲人、同学、老师的交往中,在获取知识、参加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开始明白,生活中有成功,也有挫折,有欢乐,也有忧伤。我们学会了理解和分享,懂得了感恩和担当……在这个年龄,我们正书写着自己的人生篇章。

请以“在我们这个年龄”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①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思考、感悟。②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④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⑤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涼透了的心ㄟ”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