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语文试题 > 中考语文 > 模拟试题

2021年湖北老河口市一中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
题 次 总 分
分 值 20 20 10 20 30 100
得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单选题,共30分,共10小题,每小题3分)
1、选用恰当的词语填空题。()

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________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木屏、竹屏等。

A: 美丽
B: 秀丽
C: 美观
D: 华丽
2、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老师了解学生对教学有很大的作用。”这个句子的主语是“老师”。
B: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称“诗三百”,是“五经”之一。《诗经》的表现手法主要有“赋、比、兴”三种。
C: “您的报告对我们有一定的帮助,特此致谢。”这个句子语言得体。
D: “他的嗓子像铜钟一样,十里地都能听见。”这句话只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今年的女排亚锦赛上,中国女排辉煌地取得了八战全胜的战绩,荣获冠军。
B: 这感人的事迹真是值得可歌可泣,让人难以忘怀。
C: 学习制作凤冠,不仅要有一种持之以恒的钻研精神,更要看对这种传统技艺有无兴趣。
D: 我们不能否认,读那些文字粗糙内容单薄的消遣读物应该有所节制。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秘诀 狭隘 与日具增 妇孺皆知
B: 云霄 粗犷 富丽堂皇 轻歌漫舞
C: 监督 震憾 味同嚼蜡 再接再厉
D: 隧道 颠倒 和颜悦色 恼羞成怒
5、下列各项中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①传统节目的文化变迁,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②正如春节凝聚了琴瑟和鸣的亲情、慎终追远的家风和孝悌忠信的追求,传统节日里蕴藏着中国人世世代代的文化基因,③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丰富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形成新的节日习俗。④要让文化品格与现实生活融合统一,更好地服务人们。⑤只有自觉珍视传统节日,才能更好地增进民族认同和文化自信,守住中华民族的根与魂。


A: 第②句中,“琴瑟和鸣”多比喻夫妻情笃和好用在此处不恰当。
B: 第③句中“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引号应改为书名号。
C: 第④句有语病,可以修改为:在“更好地服务人们”后添加“的生活”
D: “文化基因”是主谓短语,“只有自觉珍视传统节日,才能更好地增进民族认同和文化自信,守住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条件复句。
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了,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句是( )

据统计,迄今为止,大约有500人成功地登上了珠穆朗玛峰顶,但也大约有500人却在攀登过程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个统计数字不折不扣地表明:________________


A: 攀登珠峰生死系于一线,代价极其惨重。
B: 珠峰无限风光,唯有攀登者才能领略得到!
C: 生命原来是梦想的一架梯子,可以一直延伸到梦想成真的那一刻。
D: 那种高处不胜寒的峰巅之感一定惊魂动魄吧。
7、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只要经过不懈的努力,才会收获精彩的人生。
B: 济南交警董相勇捐肝救妻,谱写了夫妻二人在困境中相濡以沫。
C: 考场上沉着,镇静,是能否正常发挥水平的关键。
D: 一本好书可以给你带来许多教益,甚至可以影响你的一生。
8、下列句子组成语义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如果你没有过走进别人内心世界的机会,你就永远不会理解历史和个体的复杂性。

②只要你进入过一次别人的内心世界,你再看待其他人的时候,你就会去考量:是不是我把自己的观点强加在了人家身上?

③我们以前老讲“要推己及人,要学会宽恕”,大多数人会认为这是一个态度问题,即要学会去体谅别人。

④实际上,态度固然重要,但更核心的是能力问题。

⑤因为人都以自我为中心来看世界,所以才看不到别人经历的东西。

A: ③①②④⑤
B: ③④⑤②①
C: ③④①⑤②
D: ①②⑤③④
9、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谪,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迁客,谪迁的人,指降职远调的人。
B: 梁启超在《新史学》中说:“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也。”这里说的“二十四史”指的是从《史记》到《清史》等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
C: 欧阳修,字水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宋代文学家。
D: 我国古代,三十岁称“而立”,六十岁称“花甲”,七十岁称“古稀”。
10、下面划线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他转学一年后,又回到了原来的学校,他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展现在同学们面前是万象更新的面貌。
B: 近几年的股市风波,让他家徒四壁 , 他已无力负担沉重的债务。
C: 法院开庭了,人们正襟危坐 , 他们紧张下一刻将发生什么。
D: 她的成功是无可置疑的,因为她为此付出了无数汗水和时间。
二、 古诗文阅读(分值:30分)
(一)、诗歌鉴赏(分值:15分)
阅读下首古诗,完成下列题目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 1 )三四句写出来破山寺后禅院环境怎样的特点:________。
( 2 )尾联“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前后是否矛盾,为什么?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二)、文言文阅读(分值:15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节选自《孟子·告子下》)

(乙)宋昭公出亡,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

(节选自刘向《新序》)

( 1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饿其体肤 饿:________ ②法家士 拂:________

③昭公出亡:________ ④卒得国 反:________

( 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②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

( 3 )(甲)文论证了________的道理,(乙)文中“宋昭公亡而能悟”说明了(甲)文中________的道理(用原文回答),(乙)文作者认为宋昭公亡国的原因是________(用原文回答)。
( 4 )(甲)(乙)两文在内容上有很多相通之处,请概括其中的两点。
三、现代文阅读(分值:30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人生的意义在于承担

梁晓声

我曾多次被问到“人生有什么意义”,往往,“人生”之后还要加上“究竟”二字。古今中外,解答可谓千般万种,形形色色。我也回答过这一问题,可每次的回答都不尽相同,每次的回答自己都不满意。

一般而言,儿童和少年不太会问“人生有什么意义”的话,他们倒是很相信人生总归是有些意义的,专等他们长大了去体会。老年人也不会问“人生有什么意义”的话,问谁呢?中年人常问“人生有什么意义”,相互问一问,或自说自话一句,一切都似乎不言而明,于是相互获得某种心理的支持和安慰。因为他们是有压力的,压力常常使他们对人生的意义保持格外的清醒。人生的意义在他们那儿的解释是——责任。

是的,责任即意义。责任几乎成了大多数寻常百姓的中年人之人生的最大意义。对上一辈的责任,对儿女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对单位对职业的责任。人只有到了中年时,才恍然大悟,原来从小盼着快快长大好好地追求和体会一番的人生的意义,除了种种的责任和义务,留给自己的即纯粹属于自己的另外的人生的意义,实在是并不太多了。他们老了以后,甚至会继续以所尽之责任和义务尽得究竟怎样,来掂量自己的人生意义。

而在一些年轻人眼中,人生的意义就是享受,他们还没有受什么苦,也没有经历大的波折磨难,在他们看来,世界是美好的,人生要享受眼前的美好。如果他们经历了点什么困难,他们就更有理由了——人活在这个世界这么苦,不好好享受对不起自己。

其实,这是大错特错的。我有一种结论,所谓“人生的意义”,它至少是由三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纯粹自我的感受;一部分是爱自己和被自己所爱的人的感受;还有一部分是社会和更多——有时甚至是千千万万别人的感受。

当一个青年听到一个他渴望娶其为妻的姑娘说“我愿意”时,当一个姑娘听到一个她渴望嫁其为夫的青年问道“你愿意嫁给我吗”时,他或她由此顿觉人生饱满、有意义了,那么这是纯粹自我的感受。爱迪生之人生的意义,体现在享受电灯、电话等发明成果的全世界人身上;林肯之人生的意义,体现在当时美国获得解放的黑奴们身上;而我们国家的人民,一定会将温家宝总理之人生的意义,书写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

权力、财富、地位、高贵得无与伦比的生活方式,这其中任何一种都不能单一地构成人生的意义。而勇于担当的人,即使卑微,对于爱我们也被我们所爱的人而言,其人生意义可谓大矣!因为他尽到了自己的责任,他承担起了属于自己的义务。这样的人,尽管平凡渺小,但值得钦佩。

(文章有改动)

( 1 )在作者看来,人生的意义在于承担起什么?

答:________

( 2 )第1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

( 3 )第2段中说只有中年人常问“人生有什么意义”,他们这样问的原因是什么?

答:________

( 4 )文章第6段列举三位名人事例所要论证的观点是什么?

答:________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问题。
自信的价值
①2001年5月20日,美国一位名叫乔治·赫伯特的推销员成功地把一把斧子推销给了小布什总统。布鲁金斯学会得知这一消息,把刻有“最伟大推销员”的一只金靴子赠予了他。
②布鲁金斯学会创建于1927年,以培养出类拔萃的推销员而著称于世。它有一个传统,在每期学员毕业时,设计一道最能体现推销员能力的实习题,让学员去完成。克林顿当政期间,他们出了这么一个题目:请把一条三角裤推销给现任总统。8年间,有无数个学员为此绞尽脑汁,可是,最后都无功而返。克林顿卸任后,布鲁金斯学会把题目换成:请把一把斧子推销给小布什总统。
③鉴于前8年的失败与教训,许多学员知难而退。因为现在的总统什么都不缺少,即使缺少,也用不着他们亲自购买;再退一步说,即使他们亲自购买,也不一定正赶上你去推销的时候。
④然而,乔治·赫伯特却做到了。他认为,把一把斧子推销给小布什总统是完全可能的。因为,布什总统在得克萨斯州有一农场,那里长着许多树。于是他给布什写了一封信,说:有一次,我有幸参观您的农场,发现那里长着许多矢菊树,有些已经死掉,木质已变得松软。我想,您一定仍然需要一把不甚锋利的老斧头。现在我这儿正好有一把这样的斧头,它是我祖父留给我的,很适合砍伐枯树。假若您有兴趣的话,请按这封信所留的信箱,给予回复……最后布什就给乔治·赫伯特汇来了15美元。
⑤乔治·赫伯特成功后,布鲁金斯学会在表彰他的时候说:金靴子奖已空置了26年。26年间,布鲁金斯学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推销员,造就了数以百计的百万富翁。这只金靴子之所以没有授予他们,是因为我们一直想寻找这么一个人,这个人从不因有人说某一目标不能实现而放弃;从不因某件事情难以办到而失去自信。
⑥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是因为有些事情难以做到,我们才失去自信;而是因为

( 1 )解释下面成语。

出类拔萃:

( 2 )本文叙述了 的事情,从而告诉我们 的道理。题目《自信的价值》的具体作用是

( 3 )从布鲁金斯学会的角度看乔治·赫伯特成功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作答)

( 4 )结合上文内容,文中横线处应填入的句子是

四、写作(分值:60分)

请以“说说我自己”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①可以写你的经历,也可以写你的感悟和认识;②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④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⑤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自演自醉╮”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