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渲泄 原生态 德高望重 风起云涌B: 训诫 发帖子 继往开来 委曲来全 C: 辐射 破天荒 人才倍出 不可思议 D: 沧桑 副食店 一愁莫展 莫名其妙 |
2、 | 对下列诗句内容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 跟着我去踩田圃的泥土将润如油膏(写出了雨中润泽明朗的情景) B: 去看牧场就要抽发忍冬的新苗(写牧场清新,蕴含无限生机的景象) C: 绕着池塘跟跳跃的鱼儿说声好(场面欢快活泼,富有童趣) D: 去听听溪水练习新编的洗衣谣(写溪水流得更欢畅) |
3、 | 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怡情 傅采 策划 吹毛求疵 B: 辩论 辩异 胸肺 烂加非议 C: 要决 蒸溜 藻饰 不求甚解 D: 狡黠 诘难 滞碍 开卷有益 |
4、 | 下列字形和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慰藉(jí) 水泻不通 磊(lěi)落 经纬万端 B: 窗棂(lín) 宏篇巨制 骤(zóu)然 分外妖娆 C: 嘟(dū)嚷 未雨绸憀 捻(liǎn)子 巧言令色 D: 酒肆(sì) 终南捷径 箱箧(qiè) 怀古伤今 |
5、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管面临多么惊心动魄的场面,他总是临危不惧 , 让人十分钦佩。 B: 这段话生动地描写出了总理对待工作一丝不苟的精神。 C: 李嘉诚是白手起家的成功典范。 D: 有人费尽心思,以求一夜暴富;有商家殚精竭虑 , 只为钻空子,好让自己赚得更多。 |
6、 | 下列这段话中关于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B: 叶圣陶笔下的旧毡帽朋友指望着丰收获得更多的收入,但难逃谷贱伤农的悲剧 C: 所以也有了这样一群人,陶渊明笔下不堪赋税压迫的农民,躲进了与世无争、和平安宁的桃花源 D: 更有陈胜不满暴秦的统治,率领一大批农民揭竿而起。 |
7、 | 下列词语中都属于褒义词的一组是( ) A: 夸奖 自豪 团结 习惯 B: 伟大 机灵 要挟 明朗 C: 谦虚 勇敢 慈爱 诚实 D: 结果 鲜艳 流畅 优秀 |
8、 | 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A: 马革果尸 妇儒皆知 心会神凝 彷徨B: 感情震荡 燕然勒功 零乱不堪 咳嗽 C: 一拍即合 当之无愧 慷概淋漓 哺育 D: 和爱可亲 死而后己 无瑕顾及 滑稽 |
9、 | 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 ( ) A: 《陌上桑》 B: 《长歌行》 C: 《孔雀东南飞》 D: 《子夜歌》 |
10、 |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傅雷家书》中傅雷以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对儿子在做人和生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引导,表现出他对儿子的舐犊之情。 B: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诗经》经常使用比、兴手法。比,就是比喻;兴,指的是先说别的事物,引出所吟咏的对象。例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就运用了这种手法 C: 《名人传》叙述三位名人在经历肉体和精神上的种种磨难后,创作了不朽杰作的故事,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D: “在我刚过五十五岁的时候,我立刻提出了一个合理化的建议。”这个句子的主干是“我提出一个建议”。 |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B: 借旁近/与之。 C: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D: 余闻之也/久。 ( 2 )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2)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3 )方仲永的父亲是怎样的一个人?你最想对他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
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周国平
①我们活在世上,不免要承担各种责任,小至对家庭、亲戚、朋友,对自己的职务,大至对国家和社会。这些责任多半是应该承担的。不过我们不要忘记,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一项根本的责任,便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②每个人在世上都只有活一次的机会,没有任何人能够代替他重新活一次。如果这惟一的一次人生虚度了,也没有任何人能够真正安慰他。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怎么能不产生强烈的责任心呢?在某种意义上,人世间各种其他的责任都是可以分担或转让的,惟有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每个人都只能完全由自己来承担,一丝一毫依靠不了别人。
③不止于此,我还要说,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心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一个人惟有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建立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信念,他才可能由之出发,自觉地选择和承担起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正如歌德所说:“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因为这种爱,所以尽责本身就成了生命意义的一种实现,就能从中获得心灵的满足。相反,我不能想象,一个不爱人生的人怎么会爱他人和爱事业,一个在人生中随波逐流的人怎么会坚定地负起生活中的责任。实际情况往往是,这样的人把尽责不是看作从外面加给他的负担而勉强承受,便是看作纯粹的付出而索求回报。
④一个不知对自己的人生负有什么责任的人,他甚至无法弄清他在世界上的责任是什么。有一位小姐向托尔斯泰请教,为了尽到对人类的责任,她应该做些什么。托尔斯泰听了非常反感,因此想到:人们为之受苦的巨大灾难就在于没有自己的信念,却偏要做出按照某种信念生活的样子。当然,这样的信念只能是空洞的。这是一种情况。更常见的情况是,许多人对责任的关系确实是完全被动的,他们之所以把一些做法视为自己的责任,不是出于自觉的选择,而是由于习惯、时尚、舆论等原因。譬如说,有的人把偶然却又长期从事的某一职业当作了自己的责任,从不尝试去拥有真正适合自己本性的事业。有的人看见别人发财和挥霍,便觉得自己也有责任拼命挣钱花钱。有的人十分看重别人尤其上司对自己的评价,谨小慎微地为这种评价而活着。由于他们不曾认真地想过自己的人生使命究竟是什么,在责任问题上也就必然是盲目的了。
⑤所以,我们活在世上,必须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一个人认清了他在这世界上要做的事情,并且在认真地做着这些事情,他就会获得一种内在的平静和充实。他知道自己的责任之所在,因而关于责任的种种虚假观念都不能使他动摇了。我还相信,如果一个人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那么,在包括婚姻和家庭在内的一切社会关系上,他对自己的行为都会有一种负责的态度。如果一个社会是由这样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的成员组成的,这个社会就必定是高质量的有效率的社会。
( 1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链接材料】我国9000万网民中82%为青少年,其中未成年网民就有1650万。而这1650万未成年人中的14.8%,也就是说有近245万未成年人不仅爱上网,而且着迷上瘾,难以自拔。
阅读《时间的价值》,完成后面的题。
①时间的价值正如金钱的价值,二者的价值在于很好的使用它们。死到临头才会舍得花钱的吝啬鬼,实际上是个穷光蛋,他的钱就好像是一堆伪钞。同样的,谁要是不把时间用在增加自己和他人的幸福上,他的岁月年华也是虚假的。
②我们生活在有限的时间内,昼夜相寻,运行有序,各不相犯。生命被划分为各有其名称的阶段: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每一阶段都有不适于其他阶段的特殊工作,就像耕种庄稼,如果误了节令,便不能在别的时令播种。
③因此,时间是有限的,不能将其缩短或加长。时间的价值在于很好地使用它。我们应当爱惜时间,很好地利用它。
④从时间获益和爱惜时间的办法只有一个,这就是你在生活中要有一个目标,符合道德要求的目标,而且要把你的时间用在为达到这一目标而进行的奋斗中。
⑤首先,人不能没有一个奋斗目标。那个随便抄起一本书便无目的地去读的人,是多么浪费时间啊!那个没有固定目标,从这条街逛到那条街,从这家店铺逛到那家店铺的人,是多么劳累啊!确定目标可以使时间充裕很多,容易让人在生活中步入正途。这个人在遇到什么问题时,他知道如何选择有助于其目标的东西,而不符合的就尽力避开。人们发现,做事最多的人,是时间最宽裕的人。这是因为他们的目标是最明确固定的,他们把工作的方向定于达到既定目标上,而不将时间消耗在瞻前顾后、犹豫不决上。他们不让自己成为环境手中随便摆弄的一个球。恰恰相反,他们要创造环境,根据自己的生活目标,去支配环境。
⑥其次,加剧时间浪费的另一个因素是:一个人虽然有某个确定的目标,但他不忠于这个目标,不努力去达到这个目标,不去做符合这个目标的工作。
⑦没有目标和对目标不忠,这是两个偷盗时间并把时间的功效抛掉的窃贼。
⑧爱惜时间并不是要我们连续不断地工作,不留一点休息时间,而是要我们好好利用休息和空闲时间,以更胜任工作。假如我们把空闲时间用于怠惰、无聊之事,那我们就不会从中获益,也无助于我们的工作。
⑨如果我们把空闲时间用于有益的游戏、活动和体育锻炼上,那必定会有益于我们工作,必定会让我们得到能够用来为我们目标服务的力量,这就需要合理的安排和利用时间。
要求:①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诗歌除外);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③不少于600字;④不要抄袭或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