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马里亚纳海沟是世界上最深不可测的水域,无数的秘密等待人类去揭晓。B: 老李本来身体就不好,这大冷的天,又让他染上了风寒,他看起来面如土色 , 让我好生担心。 C: 我跟这件事一点关系都没有,他却跑来向我兴师问罪,真是莫名其妙。 D: 无心之过,情有可原;明知故犯,罪加一等。 | ||||||||||||||||
2、 | 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班长在班上对同学们说:“我殷切期望平时抄作业的同学赶快改正错误,不要自欺欺人。” B: 报社编辑对撰稿人说:“你的文稿,我已看了,对其中不妥当的几处,我斗胆加以斧正。” C: 小伟爱讲脏话,小明对他说:“脏话既脏人耳,又伤人心,文明用语才让人舒心哪。” D: 某学校为了激励初三学生,在校道上打出一条标语:“生时何必久睡,死后自会长眠!” | ||||||||||||||||
3、 | 下列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荤菜(hūn)踱进(duó)舀出(yǎo) B: 阔绰(chuò)羼水(chān)唠叨(dāo) C: 颓唐(tuí)笔砚(yàn)咸亨(hēn) D: 蘸洒(chàn)门槛(kǎn)蒲包(pǔ) | ||||||||||||||||
4、 | 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豫剧的上座率、自给率,豫剧的演员人数、观众人数在全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②豫剧具有光辉灿烂的发展历程,诞生之后,不断向外拓展,不仅生根开花于河南全省的城镇乡村、平原山区,而且流布了全国16个省区,专业剧团数量最多时达到39个,居全国360多个剧种之首。 ③近年来,不少艺术门类,所有戏曲剧种都在惊呼危机,而豫剧却在与困难的奋力拼搏中显示了它特有的生命力,继续为自己赢得了荣誉。 ④《花木兰》《穆桂英挂帅》《七品芝麻官》《朝阳沟》等剧目风靡全国,家喻户晓。 ⑤从东海之滨到青藏高原,从宝岛台湾到鸭绿江畔,无处不有“豫剧迷”。 A: ②④⑤③① B: ①④②③⑤ C: ②①⑤③④ D: ④②⑤③① | ||||||||||||||||
5、 | (字词迷宫)下列词语字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①④⑧⑩ B: ③⑤⑦⑪ C: ②⑥⑧⑩ D: ③④⑨⑫ | ||||||||||||||||
6、 | 下面句中空白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古往今来,凡是在事业上取得成功,为人类文明做出巨大贡献的杰出人物,无不_______过孤独,_______过孤独, _______过孤独,最终使自己的生命在孤独中得到了升华,获得永恒的价值。 B: 把握和拥抱 体验和认识 遭遇和感受 C: 遭遇和感受 体验和认识 把握和拥抱 D: 遭遇和感受 把握和拥抱 体验和认识 | ||||||||||||||||
7、 | 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在他们的想象中,勇气之花在我们当代人的手中早已残败凋零了。 ②奥林匹克主义曾在许多个世纪里,一直主导着古希腊社会。 ③一项运动,倘若只有有限一部分人被包含在内,在当今时代又怎能称得上完美呢? A: 比喻 拟人 反问B: 比喻 对比 设问 C: 拟人 比喻 反问 D: 拟人 比喻 设问 | ||||||||||||||||
8、 | 下列划线字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祈祷(qí) 荒谬(miào) 锐不可当(dāng)B: 追溯(sù) 诘责(jié) 相形见绌(zhuó) C: 凛冽(lǐn) 虐待(nüè) 恪尽职守(kè) D: 媲美(bì) 酬和(hè) 风雪载途(zài) | ||||||||||||||||
9、 | 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 鄙薄 浅薄 薄荷 如履薄冰 B: 哄动 哄然 哄抢 哄堂大笑 C: 称职 对称 称快 称心如意 D: 和煦 暖和 掺和 随声附和 | ||||||||||||||||
10、 | 结合句意,解释下列划线词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如果一只主红雀对着暖流歌唱起春天来,却发现自己搞错了,它还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继续保持它在冬季的缄默(闭口不言,这里指主红雀不发出鸣叫声)。 B: 11月份南飞的鸟群,目空一切(形容极端骄傲自大)地从我们的头上高高飞过,即使发现了它们所喜欢的沙滩和沼泽,也几乎是一声不响。 C: 在这种每年一度的迁徙中,整个大陆所获得的是从3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的带着野性的诗歌(指大雁从空中飞过发出的动人的鸣叫声)。 D: 瞧!大自然给我们保留了多好的记录(指自然界的活动在石头上留下的时间的踪迹)。 |
题齐安城楼 杜牧(唐) 呜轧江楼角一声,微阳潋潋落寒汀。 不用凭栏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 【注】①呜轧(yà):拟声词。②亭:古时三十里一驿,每驿有亭。 ( 1 )请说说你对第二句中“寒”的理解。( 2 )古人评价杜牧的诗“好用数目”“颇妙”。你认为这首诗“故乡七十五长亭。”中的“七十五”有什么作用? |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①阡陌交通________ ②欲穷其林________ ③寻向所志________ ④寻病终________ ( 2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①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 3 )请写出源自本文的三个成语:________( 4 )韩愈说“桃源之说诚荒唐”,那么文中陶渊明为什么要“荒唐”地虚构出这样一个美好的理想社会模式? |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问题。
父亲给我上的一堂课
①我家住在北达科他州莫特市的一个草原小镇上,爸爸在那里开了个小商店,我们称之为“我们自己的五金家具店”,我们七个孩子从小就在店里帮忙。开始,我们只是做些诸如打扫卫生、把货物摆到货架上以及包裹材料之类的零活,后来我们就开始接待顾客了。在我们工作和观察别人工作的时候,我们逐渐了解到这项工作的意义不仅仅是生存和销售。
②在此期间,父亲给我上的一堂课让我永远铭记在心。那是在圣诞节前不久,当时我上八年级,只在晚上帮爸爸干活,替爸爸管理玩具部。一天晚上,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走进商店。他身上穿着一件棕褐色的旧衣服,袖口又脏又破。他的头发乱七八糟,还有一绺头发直直地立在前额上。他的鞋子磨损得非常厉害,有一只鞋子的鞋带还是断的。在我看来,这个小男孩非常穷,穷得根本买不起任何东西。他在玩具部左看右看,不时拿起一两件玩具,然后又仔细地把它们放回原来的位置。
③爸爸下了楼,走到小男孩身边,他微笑着,脸颊上深陷出两个漂亮的酒窝,他问小男孩想买什么。小男孩说他想为他的兄弟买一件圣诞礼物。爸爸对待他的态度就像接待成年人一样,这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爸爸告诉他尽管随便看,随便挑,小男孩确实这样做了。
④大约20分钟后,小男孩小心翼翼地拿起一架玩具飞机,走到我爸爸面前说:“先生,这个多少钱?”
⑤“你有多少钱?”爸爸问。
⑥小男孩握着的拳头松开了。他的手掌因为紧握着钱而留下一道又湿又脏的折痕。手掌展开后,我看到里面有两枚一角的硬币、一枚五分镍币和两便士,折合计27美分。而他选中的玩具飞机价值3.98美元。
⑦“你的钱正好够。”爸爸说着接过他手中的钱。爸爸的回答至今仍在我耳畔回响。在我为小男孩包裹礼物的时候,我心里一直在想着这件事,当小男孩走出商店的时候,我没有再去注意他身上那件又脏又旧的衣服和他的乱蓬蓬的头发,以及那只断了的鞋带。我只看到一个怀抱珍宝的容光焕发的男孩。
母亲的茶事
①乡村五月的晨,醒得特别早。仿佛还没来得及揉揉眼,天色便温柔地明亮起来。
②想起临睡前母亲说今天该采茶了,赶紧翻身起床。清水洗漱后,素面朝天地向屋后茶园信步而去。
③沿着春草丰满的小径向前,向前。晨露盈盈在我穿行游走的身后滴答作响,行不远,就看见母亲拎一小桶埋头在茶树丛中一朵一朵地采摘青茶。天地间罗下薄薄的清雾,空气中漫布着青草、泥土特有的味道,茶树们井然有序地排列着,伸出一只只浅嫩的小手,一定是想抓住这个春天轻灵的羽翼吧!
④母亲含笑嗔怪我昨日在旅途风尘仆仆一天,累了,没多睡会,眼神却分明欣喜地巴望一起采茶,多点时间亲近她的女儿。学着母亲的样子,我一边小心翼翼地采摘着鸟舌般俏皮柔嫩的新芽,一边听她细声轻语絮叨着如烟的往事。
⑤一场场春雨飘过,茶树喝饱了水,滋滋地直望外冒着青翠的嫩芽,从清明到立夏前都是采茶的季节。那时候,青山茶场的千里茶园里便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了,放眼望去,碧绿葱翠的茶山上星罗棋布地遍撒着一个个俏生生的采茶姑娘。她们如翩翩彩蝶穿梭在一条条绿色长龙间,头带草帽,腰挎竹笼,双手起舞,上下翻飞,一片片,一叶叶,采摘着满垅的希翼和梦想,茶树兴奋地颤抖着发出淅淅沥沥的欢唱。少女时的母亲便是那群茶姑里的一个。以前采茶都是一水的黄花闺女,母亲说,茶是最好“色”的,一个季节下来,那些丰满水灵的女孩子一个个都变得面黄肌瘦,神色憔悴。我一旁听了吃吃地笑,哪里是茶好色呀,分明是采茶的活太艰辛乏味,茶姑们的消瘦大致是劳累所致吧。
⑥布谷鸟高声吟唱着不急不慢地巡回在原野,和煦的清风痒痒地拂面而过。说着这些青葱往事时,母亲像往常一样抿嘴笑了。细细看看母亲,她真的老了,那昔日光洁明媚的额角不经意间爬上几道深深的沟壑;清澈的眸子有了些许浑浊;逐渐发福的身体不再灵动妙曼,连采茶也要戴着老花镜才能看清。我暗暗叹口气,心里湿湿沉沉的。不知还能喝多久母亲亲手采摘的茶叶了。
⑦吃过晚饭,父亲笑吟吟地问我要不要看茶叶是怎么炒制“出笼”的,他毫不吝啬地夸起母亲的聪明能干,去年只看过一次就学会了自己做茶。灶膛里的豆萁随着划起火柴的青烟熊熊燃起,红彤彤的火舌忽忽地舔着锅底,母亲把我们采了一天的青茶叶一股脑儿倒进锅里,赤裸着双手不慌不忙地翻炒起来。一股浓郁的清香蓦地扑鼻而来,飘飘缈缈地弥漫开去,一时间连满屋的空气都沉醉在沁人心扉的茶香余韵中。
⑧杀青、摊青、烘焙,母亲双手不停舞动,翻、揉、捻、搓丝毫都不含糊,那一点头一舒臂的灵活机警好像换了个人似的。我托腮依在灶边,贪婪地吸着,嗅着,陶醉着,铁锅散发的热气合着茶叶袅袅的清香逐渐逐渐盈润着我的心……
⑨两个多小时后,茶叶终于烘干焙好,粉墨登场了,簸箕里的新茶条索紧致,纤毫毕现,一共7两有余。望着母亲红肿麻木的手掌,拭着她额头沁出的汗珠,我感动莫名,没成想,每天在手中的青瓷茶碗里舒缓轻舞,婀娜多姿,清香碧纤的茶叶,竟然来得这么艰辛不易。那杯中朵朵盛开的叶片,可是朵朵都凝结着母亲浓浓的爱呀!
( 1 )这篇文章主要描述了两个场面,请你各用一个二字词语概括出来。那昔日光洁明媚的额角不经意间爬上几道深深的沟壑;清澈的眸子有了些许浑浊;逐渐发福的身体不再灵动妙曼,连采茶也要戴着老花镜才能看清。
( 3 )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母亲”的形象特点。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题作文。
(1)朱熹感言:“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鲁迅说:“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做梦的人是幸福的;倘没有看出可以走的路,最要紧的是不要去惊醒他。”李嘉诚更是坦言:“当你能梦的时候就不要放弃梦。”
请以“我的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2)请以“有 才有真正的美丽”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横线上可以填的词语如:志气、宽容、付出、自信、真诚、善良的心、无私的爱……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②卷面整洁,书写规范。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