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次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分 值 | 20 | 20 | 10 | 20 | 30 | 100 |
得 分 |
1、 |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舒婷,当代朦胧诗派代表人之一,名作《致橡树》,诗集有《双桅船》。 B: 议论文从论证方式上看,分为立论和驳论。《不求甚解》是一篇驳论文。 C: 《海燕》是英国作家高尔基的一首散文诗,全诗运用象征手法,赋予了海燕以人的情态,借海燕这一意象赞美了英勇无畏的无产阶级革命者。 D: 中国戏曲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戏剧文化之一。 |
2、 | 下列诗句的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锋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B: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C: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D: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琐二乔。 |
3、 | 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迁徒 两栖 褶皱 海枯石滥 B: 悬殊 农谚 刨刮 黄发垂髫 C: 烘烤 山麓 煤碳 鸟语花香 D: 次弟 簌簌 孕育 草长莺飞 |
4、 |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紫藤萝瀑布》一文中作者的感情由悲痛焦虑变为宁静喜悦,最后昂扬奋发,投身到火热的生活中,体现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B: 《羚羊木雕》的插叙内容充分刻画了万芳的“仗义”形象,展现了“我”和万芳珍贵的友情,也为“我”送给她礼物作了铺垫。 C: 安徒生,丹麦著名童话作家。著有《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白雪公主》等大量优秀的童话作品。 D: 《天净沙秋思》是元代散曲家马致远所写的最为有名的一首小令,被誉为“秋思之祖”。“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
5、 |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褶皱(zhĕ) 羁绊 残垣断壁(yuán) 戛然而止 B: 眼拙(zuō) 搭讪 淹淹一息(yǎn) 振耳欲聋 C: 狡黠(xié) 嗤笑 重蹈覆辙(fù) 开卷有益 D: 戳穿(cuō) 撺掇 一抔黄土(pòu) 人情事故 |
6、 | 下列词语没有错字的一组( ) A: 恪尽职守 锲而不舍 相形见绌 怒不可遏 B: 廓然无累 重蹈复辙 涕泗横流 气呑斗牛 C: 辨伪去妄 根深帝固 墨守成规 腐草为萤 D: 喏喏连声 脑羞成怒 恃才放犷 强聒不舍 |
7、 |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对于实现梦想而言,今天最重要。今天是你搬来的砖石,虽然不足道,________;今天是你栽下的树苗,虽然不伟岸,________;今天是你写下的片段,虽然不完整,________。请你珍惜今天,用今天的积淀成就明天的梦想! A: 却谱就了你明天的华章 却垫起了你明天的高度 却给予了你明天的阴凉 B: 却给予了你明天的阴凉 却谱就了你明天的华章 却垫起了你明天的高度 C: 却垫起了你明天的高度 却给予了你明天的阴凉 却谱就了你明天的华章 D: 却垫起了你明天的高度 却谱就了你明天的华章 却给予了你明天的阴凉 |
8、 |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迸溅 斟酌 眼花瞭乱B: 真谛 羸弱 芸芸众生 C: 娴熟 遮蔽 语无伦次 D: 臃肿 赫然 殚精竭虑 |
9、 | 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狼/洞/其中 B: 撒盐空中/差/可拟 C: 屠/自后/断其股 D: 与儿女讲/论文义 |
10、 | 我国四大名亭中的“爱晚亭”是因为谁的诗句而成名( ) A: 李白 B: 杜甫 C: 杜牧 D: 白居易 |
古诗词阅读。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 1 )诗歌题目“龙标”与诗句“闻道龙标过五溪”中的“龙标”依序分别指________和________。( 2 )诗歌首句以“杨花”“子规”起笔,从全诗看,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 1 )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各项加点词语,有误的一项是( )A: 惩山北之塞(苦于) B: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竹短柳条等编织的器具) C: 子孙荷担者三夫(肩负,扛) D: 甚矣,汝之不惠(同“慧”,聪明) ( 2 )下列各项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年且九十 且焉置土石 B: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身已入半,止露尻尾 C: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D: 帝感其诚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 3 )下列各项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 其妻献疑曰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B: 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莲,花之君子者也 C: 而山不加增 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D: 河曲智叟亡以应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 4 )下列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开篇交代故事背景,以“方七百里、高万仞”表明太行、王屋二山面积之大、山势高陡,为下文移山、负山的情节做铺垫。 B: 对待愚公移山一事,愚公之妻“献疑”、河曲智叟“笑而止”,二者说话的语气不同,但都对愚公移山持否定与阻止的态度。 C: 文中的两个老人一“愚”一“智”,愚者大智若愚,智者理屈词穷,形成强烈的对比,作者似褒实贬、似贬实褒,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D: 本文故事情节生动,又带有神话色彩,愚公移山的成功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 5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笑可以提高记忆力
①国外媒体报道,研究人员发现,笑能改善人的健康,同时令大脑进入一种深度冥想状态,这对提高人的记忆力大有裨益。
②最新研究显示,压力激素皮质醇伤害大脑内某些神经细胞,可能给人的记忆力和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③参与这项研究的李·伯克博士说:“道理很简单,人承受的压力越少,人的记忆力就越好。幽默减少皮质醇等有害的压力激素,降低血压,增加血流量,使人心情好。皮质醇减少有助于提高记忆力。笑增加大脑中内啡肽和多巴胺的释放,这些激素使人产生高兴的感觉。这些积极和有益的神经化学变化使免疫系统变得更好。欢乐的笑声立即产生的脑波频率和人在真正冥想状态中产生的脑波频率相同。”
④这项研究的负责人向一组健康的人和一组患有高血压病的人播放一段使人发笑的20分钟视频。然后,让这两组调查对象完成一个衡量学习、回忆和视觉识别能力的记忆力评估。他们的成绩与另一组没有观看有趣视频的人相比,发现观看有趣视频的两个组的皮质醇浓度明显降低,记忆力评估的所有方面都有很大改善。与此同时,高血压病一组在皮质醇水平变化上得到最引人注目的好处,而健康组在记忆力测试成绩上得到最明显变化。
⑤研究人员表示:将来,如能把这项有益的幽默疗法研究成果提供给临床,它将会对提高人的记忆力和健康保健等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无形家风的有形力量
柳栋
①由于文革的原因,我们家族那几本厚厚的《柳氏家谱》再未面世。目前尚存的明清官帽盒、朝服箱、官印包袱皮等,表明了家族曾经的历史和辉煌。如此之家族,家风是少不了的。这不好直接强调,但家族、父母的点点滴滴、一言一行所折射出的无形家风,带给我们的则是有形的力量,使我有了走好人生之路的通行证。
②家风是一个人价值观形成和道德成长的起点,也是贯穿其一生的德育课和精神信仰。从我四五岁记事起,清晨,经常是在母亲“黎明即起,洒扫庭院……”在《朱子家训》的教训中起床,打扫卫生,而后开始日课,描红、临摹《芥子园画谱》;“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这是吃饭时的耳音;“积财千万,不如薄伎(伎:技巧,才能)在身。伎之易习而贵者,无过读书也……”(出自《颜氏家训·勉学》),这是背诗和古文的印记……“修身齐家,为学治世”,“眼别小,什么都想沾点。”……母亲苦口婆心、随时随地的“唠叨”,在我耳朵中磨出了中国传统典故、做人做事的底子……这种带有私塾式的启蒙,不知不觉中打下了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
③在当时生活很困难的情况下,父母省吃俭用也要挤钱订阅《少年文史报》、《中国少年报》、《中国青年报》和《参考消息》等报刊,让我们了解中国和世界,使思想不致落伍。直到今天看报仍然是我每天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内容。这让我从小在眼界、思维上要比同龄人稍广一些。
④大家出身的父母,经历了大富大贵、大起大落的时事变迁,为了撑起家族的门面,他们学食学缝,日浆夜缝,艰辛备至,吃尽了人间的甘苦。在最困难的时候,由于母亲患病的缘故,父亲被迫从宁夏辞职回家,打工时木头砸到头顶,差点命归黄泉;母亲把好吃的给了婆婆、丈夫、孩子和亲戚,自己则残汤剩饭充饥。父母深知人生道路的不易,便颇具苦心地让我们体验人间的甘甜与疾苦。吃东西,细的、粗的、肉的、素的,想法调剂搭配。那时候,白面是限供的,母亲蒸馍馍时就在玉米面上加点盐、辣椒面,外包一层白面,美其名曰“马蹄子”,以便看到就有食欲。可我还是嫌不好而多次拒吃,不管我怎么哭闹耍赖,也打动不了母亲“后妈一般”的心,实在饿得不行了还得自己去吃。后来,当我看到困难时期,李讷在毛泽东面前狼吞虎咽地把碗里的饭都吃了,而主席在一边装作看报纸也不给李讷提供更多的食物时,我顿然想到了母亲所为。之后的岁月,无论我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的“天山雄狮”戍边,还是后来调到大军区工作,什么样的环境我都能从容面对。当我稚嫩的肩膀不再畏惧艰难困苦时,才真正体会到慈母严父的一片苦心。
⑤父母做任何事都是先人后己。即使在文革那样的条件下,也尽其所能地帮助周围的邻居和孤寡老人。有点好吃的,匀出一点,带着我送给孤寡老人;院子里的苹果熟了,送给周围邻居分享;天冷了,母亲拆几十双劳保线手套,织成毛衣送给老人;谁家有重活了,父母就让我们主动去帮着干……这样帮助人的事情做了多少,从来没有专门记过,也记不清了。我们家与别人家、我与小朋友之间有什么矛盾问题了,哪怕我们没错,父母也总是说我们的不是,极少说对方的不好。这让我学会了乐于助人、宽厚待人。
⑥张大千与我们家素有旧交。说真的,我唯一的记忆是家里曾有张大千的照片、字画。父亲对学书画的我仅提到过张大千留着大胡子,穿着中式长袍,拄着手杖,飘飘欲仙……但我怎么也想不到家族曾经资助张大千先生远赴敦煌临摹壁画,且大千先生和其儿子是我家的常客,家境殷实的父亲经常请其儿子下馆子改善生活。知道这些已是父母辞世后,其他老人所讲。知道父亲是个处级领导、有车,那更是在他去世12年之后,我偶然遇到从未谋面的老司机说起,且每次都是把车停在离家门口不远的拐弯处,从不在我家大门口上下车。当年父亲不想让我有优越感。
⑦“靠天天太远,靠人人会走,靠墙墙要倒,谁都靠不住,靠自己最管用。”这是父母教诲我要自立自强的口头禅。家族、父母融化在严爱之中的家风,无疑起着潜移默化的涵养和约束作用,浸透在我的骨子,融入到我的血脉,影响着我一生立身做人的基础和信条,熏陶着我努力去做一个正直善良、知书达理、对社会有用的好人。
⑧家风,既是无形的,又是有形的。无形的家风,就是有形的力量。
(原文有删改)
( 1 )文章第②段说“家风是一个人价值观形成和道德成长的起点,也是贯穿其一生的德育课”。读完②—⑥段后我们发现,父母唠叨家训、①________、②________、帮助他人、不让我知道家里条件优越,正是用言行给我上着一堂堂生动而深刻的家风“德育课”。(每空不超过8个字)作文:
请以“这也是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先在横线上填上一个恰当的词语(如 :爱、美、风景、鼓励……)然后作文。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③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